中共建平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07364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共建平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共建平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共建平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共建平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共建平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共建平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中共建平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共建平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共建平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文档格式.docx

粮食生产喜获丰收,总产量达12.65亿斤,创历史新高。

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强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新建保护地面积实现历史性突破。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全年共落实杂粮、马铃薯、甜菜、中药材等基地种植面积100万亩。

畜禽标准化小区建设明显加快。

完成植树造林28万亩,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9.7万亩,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项目建设积极推进。

全年共实施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18个,总投资41.9亿元。

红山玉、鸿翔冶炼、丽诺陶瓷等一批续建项目竣工投产。

华润风电、立强石膏等一批新建项目陆续开工。

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

预计全年招商引资、出口创汇、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完成63亿元、2200万美元、3682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2%、62.6%和60.5%。

城乡建设成效明显。

实施了金都华府、万寿新村、龙脉人家等13个房地产开发项目,总建筑面积50.4万平方米。

完成小城镇开发面积6.3万平方米。

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投入使用,滨河北路改造工程、城区垃圾处理场建设工程主体完工。

朝黑高速建成通车,锦赤铁路建平段开工建设。

奎德素输变电工程投入运行,供电紧张状况得到有效缓解。

——围绕统筹协调要求,社会实现全面进步。

扎实推进民生工程,新建廉租房6000平方米,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54处。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成效明显,全县农村居民参保率达83.1%。

新建区域性农村中心敬老院2所。

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9个,完成移民搬迁160户,争取省直帮扶资金3180万元。

全年实现实名制就业9800人,组织劳务输出4.9万人次。

深入开展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工程。

教育、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宣传建平、弘扬主旋律上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全面启动了“省级文明县城”争创活动,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全民运动会和第二十届文化艺术节,广大群众的文明程度和精神素养普遍提升。

——围绕构建和谐目标,稳定保持良好局面。

以新一轮“省级平安县”争创活动为契机,扎实推进平安建设。

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强化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专项整治,社会保持基本稳定。

建立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联调联动”工作机制,着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深化“信访工作效率年”活动,继续实施重点信访案件县级领导包案制度,促进了一批疑难复杂积案得到有效解决。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全年未发生有影响的社会稳定事件。

——围绕提升执政能力,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全县各级党组织继续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扎实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继续深入开展了农村党建“三级联创”、“红旗村党组织三连冠”和“五个好”社区党组织争创活动。

圆满完成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支持人大加强法律和工作监督,支持政协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发挥统一战线优势,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在各自领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强化岗位目标考核,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抓发展、争先进、促和谐的氛围愈加浓厚。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软环境整治力度,促进行政权力规范运行,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各位委员、同志们,过去的一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就,为“十二五”规划的启动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更凝聚着全县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艰辛付出。

在此,我代表中共建平县委,向全县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各族群众和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建平振兴发展的社会各届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审视过去一年的工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县域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

经济发展方式单一,经济增长和财政增收还没有真正摆脱对矿产资源过度依赖的局面;

产业层次相对较低,推进产业升级、培育接续产业的任务还相当繁重;

企业单体规模较小,整体竞争力不强,缺乏具有牵动性和支撑作用的立县企业;

城镇化水平不高,现代服务业还处在起步阶段;

人民群众增收还不稳定,部分群众生活还很困难;

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依然存在,和谐社会建设任重道远;

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有待加强,抓落实的能力和本领仍需提高。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以争创“全国百强县”为目标,科学谋划“十二五”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即将开启的“十二五”时期,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县域经济面临难得发展机遇、实现加速崛起和振兴的关键时期。

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宏观经济形势,主动适应环境发展变化,科学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对于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起点上高扬起建平跨越式发展的崭新旗帜、全面夺取今后五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谋划好“十二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和县域经济竞相发展的巨大压力,科学审视自身所处的方位和坐标,充分发挥面向未来的潜力和优势,积极顺应全县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期待,努力把“十二五”规划制定成为既符合建平实际,又具有前瞻性、战略性、指导性的纲领性文件。

县委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论证,深入分析内外部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明确了今后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向。

即:

以“加快转型升级、构建中等城市、争创全国百强”为目标,以“工业主导、项目牵动、产业立县”为核心发展战略,加速构建“辽宁乃至东北地区钢铁系列制品原料供应基地、全国有机食品示范和农产品加工基地、中国北方瓷都、辽蒙边界最具活力的现代中等城市”。

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0%以上;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0%;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0%;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6%和18%。

“十二五”时期,要按照资源存量适应性调整和战略性调整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放大资源优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努力使建平经济社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生明显变化:

工业经济明显提升。

以“工业五项工程”为重点的工业经济体系迅速发展壮大,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和促进财政增收的重要支撑。

农业结构明显优化。

以设施农业为重点的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得到增强,设施农业、畜牧业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明显提升。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速推进,农民群众的生活更加殷实。

城市建设明显改观。

以“一体两翼、组团递进”为主的城市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城市实现扩容提质,实现县城区面积30平方公里、县城30万人口、城镇化率60%的目标。

民生状况明显改善。

以民生工程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城区全天候安全供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广大群众能够更多、更好地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

生态建设明显加强。

以节能减排、流域治理、造林绿化和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5%,城乡居民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县委常委会认为,之所以确立这样的发展目标,并把冲刺“全国百强县”提升到全县大局的高度来认识,作为全县上下共同为之奋斗的核心指向来推进,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争创“全国百强县”是大势所趋。

省委、省政府提出,未来五年要启动实施新一轮县域经济三年倍增计划,力争有更多的县市进入全国百强。

按照这一要求,市委、市政府明确指出建平要率先扬起旗帜,先于其他县市实现争创目标。

这是省市对建平的高度信任,更是我们矢志奋斗的目标。

争创“全国百强县”是全县所盼。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全县人民切实在发展中看到了变化、在变化中得到了实惠,迫切希望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享受发展成果、提升生活质量。

作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路人,我们有信心也有责任让全县人民过上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

争创“全国百强县”是机遇所赋。

当前,我县正面临省委、省政府加大对“突破辽西北”战略支持、朝阳纳入沿海经济带总体开发战略等一系列难得的发展机遇。

只要我们善于捕捉和把握机遇,切实利用好这些机遇,就一定能够实现全县经济社会的提速发展,创造出县域经济更加辉煌的发展篇章。

争创“全国百强县”是发展所需。

随着宏观形势的发展变化和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县域经济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

争创“全国百强县”,既是我县积极争取省市政策支持、增强县域综合竞争力的现实需求,更是彰显建平发展新形象、提振广大干部群众发展信心的迫切需要。

争创“全国百强县”是能力所及。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县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具备了向更高目标冲刺的现实基础。

特别是随着开放程度的日渐扩大,资源效益的充分发挥,我县将迎来新一轮加快发展的广阔空间,加之我们业已形成的交通和区位优势,我们完全有可能在“全国百强县”的竞争中争得主动。

三、坚持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奋力夺取“十二五”起步之年的全面胜利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

做好明年的工作,对于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进而早日实现争创“全国百强县”目标,具有重要的决定性意义。

2011年全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型升级、构建中等城市、争创全国百强”为目标,深入实施“工业主导、项目牵动、产业立县”发展战略,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不动摇,强力打造主导产业,加速培育立县产业,加快发展接续产业,统筹协调社会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奋力开创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主要预期目标是: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必保增长40%;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必保增长30%,力争增长40%;

固定资产投资必保增长50%;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必保增长16%和18%。

力争做到全县主要经济指标不低于“十一五”平均增速,不低于当期全省县域经济平均增速,县域综合实力实现全省位次前移。

围绕上述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2011年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实施“五项工程”为核心,强力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县域经济崛起和振兴的必然选择。

要按照实施“工业五项工程”要求,紧紧围绕培育立县产业,推动工业经济在总量扩张的基础上实现质的提升。

一是强力实施产业集群建设工程。

充分发挥我县的矿产资源和农产品资源优势,重点摆布领导力量和生产要素,完善和强化政策措施,倾力打造陶瓷、铁选加工冶金铸造、膨润土加工、轻工及农产品加工四大产业集群。

力争到2011年末,四大产业集群的发展规模、工业产值、上缴税金都取得重大突破。

二是强力实施企业提升工程。

狠抓重点骨干企业培育,年内新增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10户。

青峰山、万寿、榆树林子、深井、富山、小塘6个乡镇年内铁精粉产能力争分别达到100万吨以上。

规划建设冶金工业园,推动铁粉加工向磁性材料、粉末冶金铸造等精深加工方向转化。

争取在两到三年内把建平建成辽宁乃至东北地区钢铁系列制品原料供应基地。

三是强力实施工业项目建设工程。

深入实施项目牵动战略,坚持经济建设以项目建设为中心、项目建设以工业项目为重点、工业项目以力争当年建设当年投产为突破口,推动项目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实施项目建设“双百工程”,年内实施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130个、储备项目150个。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努力在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上实现历史性突破。

四是强力实施重组并购工程。

围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招商引资、嫁接改造、联合组建等方式,加快推进企业战略重组,着力培育、发展、壮大一批核心竞争力强、主导带动作用大、充满活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五是强力实施节能降耗和淘汰落后产能工程。

按照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采取综合整治措施,推动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指标达到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逐步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要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力度,全面掌握资源状况,为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以“五个一工程”建设为载体,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五个一”建设工程,在重点抓好县域产业集群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乡镇场街特色主导产业培育工作,科学制定规划,集中力量推进,加快提高乡镇场街发展水平,年内要有70%以上乡镇实现特色主导产业培育目标。

启动沿南北交通干线产业带规划和建设工作,逐步解决县域经济发展南北不均衡问题。

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旱作农业向设施农业转变。

着力稳定粮食生产,扩大优势作物种植面积,提高农业标准化建设水平,全力打造“全国有机食品示范和农产品加工基地”。

大力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不断扩大甜菜、中药材、西香瓜、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促进龙头企业与基地建设高效互动,实现农民的致富增收。

坚持把设施农业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治本措施来抓,举全县之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进程,确保省市下达给我县的任务圆满完成。

年内沙海镇、深井镇要建成万亩设施农业镇,三家乡建成万亩集中连片设施农业乡。

要按照“一县一品”的发展要求,重点发展以肉羊为主的畜牧业养殖,力争在畜牧业总量扩张、标准化小区建设、大场大户培育上都有新的突破。

要加快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最大限度地把农户纳入到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中来。

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荒山绿化造林步伐,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三)以建设中等城市为目标,强力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

城镇化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要围绕县城区30平方公里、30万人口的发展要求,聘请国内高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做好城市建设的总体修编和专项规划工作,着力打造一批城市建设精品工程。

要按照“一体两翼、组团递进”的发展思路,全方位做好城市扩容文章,全力推进建平向辽蒙边界最具活力的现代中等城市迈进。

要把房地产开发作为拉动经济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来抓,年内完成房屋开发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以上。

围绕争创“省级文明县城”,大力加强城区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启动实施县城人民公园建设,为广大市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强化城市综合整治和居民物业管理,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要按照建设中心镇的标准,以发展产业为支撑,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努力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业强镇、商贸富镇、交通枢纽重镇和产业发展大镇。

年内新增小城镇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

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高标准完成城区全天候安全供水工程。

(四)以增强发展活力为手段,强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现代服务业是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体现。

要坚持总量攀升、比重提高、领域拓展、产业互动的原则,主动融入辽西北服务产业集群带,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建设规划。

要大力改造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要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支持现有商贸企业做大做强,并争取在引进商贸名企入驻建平上有新的更大突破。

以县城核心区域商网开发为依托,全力打造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服务业聚集区。

强化和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建成三家乡大型蔬菜批发市场。

进一步健全完善建平马铃薯、热水葵花籽、朱碌科杂粮等专业市场,加快发展与产业集群深度配套的生产服务业。

实施文化产业带动战略,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规划建设牛河梁红山文化旅游区。

加大对天秀山、喀喇沁右翼王陵等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的包装推介力度,打造艺术剪纸、绒绣、旅游工艺品等产业基地,提高文化产业的内在发展质量和对外吸引力。

要继续提高财税服务保障水平,强化矿产资源统一管理,完善综合治税工作。

加强财政基层和基础建设,确保惠民资金及时落实到位。

要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业水平,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力度,力争把更多的资金留在建平、用在建平。

(五)以开展招商引资为重点,强力推进对外开放步伐。

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摆上对外开放的核心位置,持之以恒地加以推进。

对于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要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项机制”的要求,建立全程的项目建设包扶体系,推动拟建项目往前提、实施项目往快建、现有项目往大扩、储备项目往多做、投资结构往优调。

要在招大商、引巨资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在引进战略投资者和领军企业上求突破,努力培育和建设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立县项目。

要树立战略思维,深入研究国内外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新走势、新动向,采取资源招商、产业招商、企业招商和领导招商并举,推动招商引资实现重大突破。

年内必保完成招商引资82亿元,实现出口创汇264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160万美元。

要进一步放大硅石、珍珠岩、萤石等矿产资源效应,拓展招商领域,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积极破解制约经济发展的水、电、土地等制约瓶颈。

加强闲置土地资源的整合盘活,加大向上争取指标和土地复垦力度,保证招商项目用地需求。

(六)以弘扬先进文化为取向,强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

要把先进文化建设贯穿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始终,不断推动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切实抓好公民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服务建平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浓厚舆论氛围。

以争创“省级文明县城”为动力,认真落实创城重点工作任务,确保如期实现争创目标。

继续抓好城乡共建、村企共建活动,巩固和扩大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成果。

举办第二十一届文化艺术节,推动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扎实深入开展。

(七)以促进民生改善为根本,强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我们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高度关注民生,重点抓好扩大就业、改善就医、住房保障、修路筑桥、供热管网改造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民生问题。

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全年完成整村推进项目20个、移民搬迁120户。

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全面落实城乡低保政策,努力做到应保尽保。

扎实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合理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在全市率先达到义务教育“双高”水平。

抓好卫生事业改革,健全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完成县医院病房楼建设工程。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继续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确保实现人口控制目标。

(八)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前提,强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要按照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要求,全力抓好社会稳定工作。

继续深化新一轮“省级平安县”争创活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深入推进平安建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继续发挥“联调联动”工作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构建县乡村矛盾纠纷三级调解网络,切实将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初始阶段。

扎实细致地做好信访工作,继续实施重点复杂疑难信访案件县级领导包案制度,完善信访接待服务中心功能,健全信访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排查、案件分流调处等一系列工作运行机制,促进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

四、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全新开局提供坚强保证

在“十二五”新的起点上推进建平经济社会发展,开创各项工作的崭新局面,关键在加强党的领导。

要把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贯穿于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始终保持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生机与活力。

(一)深入推进思想解放,着力打造富有朝气、执行有力的干部队伍。

要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不断用科学发展理念武装广大党员干部,推动理论武装工作向纵深发展。

要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切实加强和改进各级党组织的理论中心组学习。

要以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为牵动,全力推进基层组织党务公开工作。

要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打造政治坚定、团结协调、富有朝气、执行有力的干部队伍。

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经常性工作,把解难题、办实事作为开展活动的主要着力点,下大力气解决一批事关建平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不断深化农村基层党建“三级联创”活动,继续开展“红旗村党组织三连冠”评比和社区“五个好”党组织争创活动,努力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在部分乡镇场实行党代会常任制。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岗位目标考核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注重在推动建平发展的实践中培养干部、选拔干部、锻炼干部、重用干部。

深入开展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高质量完成县乡党委换届工作。

(二)切实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努力形成推动发展、加速振兴的强大合力。

充分发挥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加强党对人大、政府、政协、武装工作的领导。

积极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作用,着眼于服务“十二五”发展大局,强化监督实效,实施好讨论决定重大事项,不断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支持政府依法行政,深入推进行政权力运行制度建设,着力打造务实、高效、勤政、廉洁型政府。

有效发挥政协作用,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积极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坚持党管武装,扎实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做好新时期统战和民族宗教工作,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投身于建平改革发展大业。

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围绕各自职能,团结带领群众在各条战线创先争优。

(三)大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全面塑造赶超跨越、奋发有为的工作形象。

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