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传记及科普文阅读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06288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0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类文本传记及科普文阅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实用类文本传记及科普文阅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实用类文本传记及科普文阅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实用类文本传记及科普文阅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实用类文本传记及科普文阅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用类文本传记及科普文阅读教案.docx

《实用类文本传记及科普文阅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类文本传记及科普文阅读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用类文本传记及科普文阅读教案.docx

实用类文本传记及科普文阅读教案

二次备课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及科普文阅读教学设计

主备人:

潘亮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传记及科普文文体特征及阅读方法。

2.了解考纲要求及常见题型。

3.培养筛选分析、综合比较、全面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识记相关概念知识点。

2.典例示范,课堂练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阅读传记及科普文的方法。

2.了解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

3.培养筛选概括分析传主事迹、贡献、品格与成因。

4.分析传记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掌握科普文中常见的几种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例题分析法

【课时安排】6课时

【教学过程】

传记及科普文考向标

传记作为实用类文本的重要内容之一,2017年以前曾以选考内容出现在试卷中,且是考生答题的首选文本;2017年课标卷三套试题均没有出现传记阅读。

通观前两年的传记考查情况,选文多是中国现当代在治学、科研、文化传承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物的自传或评传;概括传主形象、品格、成就及成因,分析传记手法,探究传记的有关问题等,是常考点。

科普文阅读只在《考试说明》中提及,课标卷没有进行相应考查。

【传记阅读】

第一讲传记阅读方法

阅读传记,主要是梳理传主的人生经历、事迹贡献、价值地位和个性品质、社会评价等,并分析传主人生、事业等各个方面取得成就或遭遇失败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以及家庭和个人原因。

从命题特点看,传记的命题均牵涉全篇。

因此,读懂传记的基本要求是从整体把握,梳理、筛选、整合出文本内容。

一、传记阅读方法

1.明确写作对象,把握传主经历

明确传记的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及其相互关系。

同时,任何一个人的个性禀赋、思想观念、志趣追求都必然会受到所处的特定时代与成长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阅读传记作品,应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通过梳理传主生平经历的基本事实,准确把握影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立体地了解传主的为人,客观公允地评价传主的思想、品格与功过。

2.理清文本思路,关注典型事迹

理清传记的行文思路和线索,梳理出传主的人生经历、人生轨迹。

按照传主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依照或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依次将时间、事迹、背景等内容梳理出来,整理出行文思路。

二次备课

传主一生经历的很多,要筛选出“事”,即传主有哪些“事迹”“行为”“贡献”“成就”“经验”等。

记述传主时,典型事件(事迹)是关键,能够反映传主的主要功过,并能显示有关的历史进程及特点。

在典型事件的叙述中,着力刻画传主的言行细节,鲜活地再现传主神态、心理,塑造出传主丰满的形象。

3.聚焦人物特点,分析艺术手法

要清楚文本传达了传主什么样的思想、观点、品质等,除了事件,还要抓住文本中作者或他人的评论性语句,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挖掘其精神内涵,评价其对社会和历史发展的作用,从而明确传主是怎样一个人,具有哪些特点,进一步把握文本的写作意图。

传记一般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抒情和议论;在表现手法上,传记一般会用到首尾照应、正侧相映、详略得当、叙议结合、对比衬托、环境渲染、细节勾勒等手法;在修辞运用上,传记常会用到引用、对比、比喻等方法。

4.结合创作意图,体察作者情感

作者刻画传主形象,往往有自己的创作意图,寄寓着自己的情感倾向,为此,阅读传记,应在把握传主事迹、明确传记手法的基础上,体察作者的创作意图,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二、读文示范:

高考文本《讲练通》P114(2016全国II卷改编)《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读文支招】

(1)把握传主经历

①小学(成绩平平)→初中(数学甚至得过零分)→高中(最喜欢物理而非数学,但物理老师看出其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大学(曾想转入物理系,数学老师武崇林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之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②在中学任教→遇见恩师陈省身(影响吴文俊的一生,使之由数学老师成为数学研究所的专业研究员)

③37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四十多年后再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如此长的学术生命,在数学界是非常罕见的)

(2)关注典型事迹

第③段:

吴文俊数学研究方面。

从事数学研究,特别强调数学思维。

认为“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可是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

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下代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兴”。

第④段:

吴文俊数学基础教育方面。

赞同丘成桐的观点,认为奥数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应当着重引导学习的兴趣,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

第⑤段:

吴文俊的品质精神。

兴趣广泛,内心充满童趣。

(3)分析艺术手法

这是一篇评传,作者采用叙评结合的手法,先概要叙述了传主的主要人生经历,然后就传主在数学研究、数学思想和精神品格方面的成就与表现展开评论。

文中既有直接引用的传主的语言,也有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客观真实地塑造了传主形象。

(4)体察作者情感

传记记载了吴文俊教授的突出成就,表达了对这位卓越数学家的崇高敬意。

三、“三步法”解决综合选择题

第一步,找准选项信息源

二次备课

先浏览选项内容,回到文本,逐段细读,落实选项的命题区间。

有的选项,可能是对文本中几个区间相关信息的概括,要注意全部找出,准确把握信息源。

第二步,细比选项与文本

由于传记综合选择题的考查重点是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理解、分析,因此可用“比对”的方法,将选项表述与原文信息细加比对,注意范围、程度、依据或结论是否与原文一致,注意发现以偏概全、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已然未然等问题。

第三步,结论推断要深析

有些选项是基于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或推断,这类选项需要进一步进行分析判断。

一般来说,在与原文的比对中可以解决大部分选项的问题,深析的只是极少数选项。

故第二步和第三步有时可以合并进行。

图示如下:

例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吴文俊大学毕业后,曾当过六年中学数学教师,是恩师陈省身帮他走上数学研究的道路,从而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这说明学术前辈的提携引领至关重要。

比对文中“1940”“1946”“影响他一生”“成为数学研究所的专业研究员”等关键词句,可知A项正确。

B.吴文俊从事数学研究,特别强调数学思维,认为要创新就不能总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若只参考借鉴前人的成果而不能独辟蹊径,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二次备课

从原文中“不能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趋”“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还要能够独立思考”等语句看,吴教授对创新的看法有两点:

“借鉴是必要的”“还要能够独立思考”。

但并不是说“若只参考借鉴前人的成果而不能独辟蹊径,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B项无中生有。

C.在吴文俊看来,我国的奥数教学方法太功利,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训练数学思维,应着重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数学的兴趣,而不是追求海量题目训练和竞赛获奖。

从原文中“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和“吴文俊同样清醒地认识到”两句引领的内容看,C项理解正确。

D.吴文俊不仅具有扎实功底、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而且学术视野开阔,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独辟蹊径,因而他能够在数学研究上取得举世公认的创造性成果。

从文章第⑥段和“相关链接”的内容看,“扎实功底”“全局观念”“战略眼光”“独辟蹊径”“取得举世公认的创造性成果”等评价性表述正确。

例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上海交大读书期间,吴文俊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曾一度想转到物理系,后来遇见一位高明的数学老师武崇林,他才打消了转系念头

二次备课

通过比对可以看出,“对数学不感兴趣”无中生有,文中只是说“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并且文中有“吴文俊向来是以兴趣为先导来读书的”这个大前提,因此该处表述错误。

B.吴文俊清楚地看到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提出了用计算机实现数学定理证明的方法,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

B项来源于两段信息,从这两段信息的表述看,B项正确。

C.吴文俊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期待着未来的中国数学家开拓创新,取得巨大成就,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吴文俊谈到“创新”的问题,是因为他“特别强调数学思维”,并非因为“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期待着未来的中国数学家开拓创新,取得巨大成就”表述也不严密,原文是“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

D.外国不少数学家只靠巧思妙想研究数学,尽管名气很大,吴文俊却并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成果,而是坚持用自己以客观为主的方法研究数学。

二次备课

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吴文俊“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不是“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成果”。

第二讲概括分析传主事迹、贡献、品格与成因

分析概括传主事迹与形象,是传记类文本考查的一个必考点。

因为传记本身就是写人的,写人离不开人物事迹。

对传主事迹与形象的考查,一般有三种考法:

一是概括分析传主的事迹;二是概括或者分析传主形象的特点、个性或品质;三是概括分析传主个性的形成原因。

一、概括分析传主事迹

题点·必备知识

(一)把握传主事迹要注意如下几点:

1.根据类型梳理

(1)自传:

一般是写自己一生中重要的几件事,总结经验教训,让别人了解自己的人生道路。

(2)评传:

用第三人称来写,这类传记既要描述人物生平的重大事件,又要评论人物的思想、生活和贡献,概括这类传记时,要注意作者的评价内容,这往往是答题的要点。

2.理清基本事实

事件是传记文的主体,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

传记一般采用顺叙的写法,我们可以以时间流变为线索,勾勒传主的基本生命历程。

3.分析重点事件

传记一般会围绕某一中心选取传主的几件事来重点叙述,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影响,更需要深入挖掘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事件反映出的传主的品质、精神。

4.关注情感态度

(1)传主对事件的情感态度,可通过分析传主的语言、心理、神态等细节来概括。

(2)他人的情感态度,作者往往通过对同一件事态度的反差来侧面衬托传主。

(3)作者的评价,主要体现在议论性语句中。

(二)把握传主事迹答题方法:

1.审题——看清设问方式,思考答题角度

二次备课

2.解题——明确答题步骤,找准答题依据

3.建模——根据要求表述,规范术语作答

总体概括时运用“某人在某时(有时可以没有)某地(有时也可以没有)做某事”的格式;分点概括时“要点①”+“要点②”+“要点③”。

(三)典题·满分解构《讲练通》P111

例题(2016·全国Ⅰ卷)《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分)

【思考角度】第一步:

从文章内容看,有关1985年陈忠实的思想变化,主要集中在③④⑤自然段中。

可找出相关语句。

第二步:

这三段文字,根据陈忠实对自己的认识,可以分为三层:

认识到自己是“蓝袍先生”是“乡棒”;必须与之进行“剥离”,写出能确定自己地位的作品;多年后意识到那是自己重建自我的年份。

第三步:

根据传主的自我认识过程,也可以根据分值,恰当分点表述。

【答案整合】①他意识到要像自己笔下的蓝袍先生一样接受时代的变化,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己;②他认识到必须写出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③他认为自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产生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述。

二、概括分析传主形象

题点·必备知识

传主形象的概括与分析,是传记类文本考查的一个必考点。

因为传记本身就是以写人为主,其目的就是刻画人物、表现人物。

对传主形象、精神品质、人格魅力的概括与分析,应注意如下三个角度:

1.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

阅读传记时要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并对这些事件、细节加以仔细思

二次备课

考。

看事件在传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