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04667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7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本试卷共lOO分)

第1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2分)

关于哲学的起源问题,曾经有许多有趣的故事。

据此回答l一3题。

1.当你听说放鞭炮可以驱邪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惊讶?

只要你惊讶,你就会产生联想.你也许会问:

鞭炮是什么?

是怎样生产制造的?

其原料是什么?

“邪”,是什么?

“邪”,是哪里来的?

“邪”,被鞭炮驱走后,又到哪里去了?

到外国去了吗?

还是到月球去了?

如果第二天“邪”又回来了,要不要再放鞭炮?

“邪”到底是什么,多长、多高、多宽、多重……正如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曾在《泰阿泰德篇》中所说:

“惊讶,这是哲学家尤其具备的一种情绪。

”这一材料说明()

A.哲学是惊讶等情感因素的集合

B.哲学就是惊讶、恐怖等一些情绪化的东西

C.哲学产生于人类的生活与实践

D.哲学产生于有闲人对一些无聊问题的思考

2.无独有偶,英国哲学家罗素5岁的时候,家人带他去海边玩,他发现自己无法把礁石上的海蜞弄下来,非常生气。

于是他问姑姑:

“海蜞会思考吗?

”姑姑回答:

“我不知道。

',‘‘那你就应该学习”,罗素说。

是啊,人会思考,动物会思考吗?

什么叫思考?

为什么说动物不会思考?

这些起初不显眼的问题,一旦认真起来,大有文章可做,有一门“精神哲学”专门讨论这些问题。

这说明()

A.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哲学家。

B。

儿童的哲学停留在经验和无意识的层次

C.人们创造哲学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D.惊讶和困惑是一切哲学活动的引线或动因

3.上述两段材料进一步说明()

A.哲学思考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B.哲学产生于惊讶,但只有追问和思考才能真正产生哲学

C.普通人也会进行自觉的哲学思考和追问

D.只有大哲学家的童年一般才表现出刨根问底的天赋

学习哲学有什么用处?

相信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据此回答4~5题。

4.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爱智慧是人的自然倾向,哲学应该追求头等智慧。

经过哲学思考的生活才是有价值的。

这就是说,苏格拉底主张()

A.人们不应该有物质的享受

B.人天生就喜欢理性思考

C.哲学能够解决人类生活的所有问题

D.哲学能够使人的生活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5.有一个人在河边钓鱼,他钓了非常多的鱼,但每钓上一条鱼就拿尺量一量。

只要比尺大的鱼,他都丢回河里。

旁观人见了不解地问:

“别人都希望钓到大鱼.你为什么将大鱼都丢回河里呢?

”这人不慌不忙地说:

“因为我家的锅只有尺这么宽,太大的鱼装不下。

”(原文的批注是:

不让无穷的欲念攫取己心)这一故事表明的是一种“够用就好”的生活态度。

当人们在吃到饱的自助餐厅,毫无忌惮的吞食,那可真是一个可怕的景象。

取自己够用的,不必贪求,这也是一个重要的修炼。

这则故事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真正的哲学()

A.能够提供人们正确的思维方法

B.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C.教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得与失、进与退的关系

D.告诉人们如何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6.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这就是说()

A.哲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

B.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理论的概括和总结

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D.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7.“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这就是说()

A.马克思主义哲学放之四海而皆准,能解决一切问题

B.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们在实践中不犯错误

D.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了人类的全部智慧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世界观的是()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物是观念的集合”

D.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9.下列关于世界观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B.世界观只有哲学家才有

C.对世界某一方面的看法就是世界观

D.世界观就是哲学

10.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11.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提出了各种不同

的问题,但是从本质上看,他们的回答都是围绕()问题展开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B.偶然和必然的关系

C.个人和社会的关系D.肉体和灵魂的关系

12.近代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

我们相信因果关系存在是非理性的,因为归纳

得不出普遍必然规律;现实中我们相信因果关系,比如火使人温暖,水使人清醒.

是因为不这样就要吃苦头;但是从理论上看,我们的理性无论如何也得不出普遍必

然因果关系。

他写道:

“关于原因与结果我们的一切推论无非是由习惯来的:

信念

与其说是我们天性中思考部分的行为,不如说是感觉部分的行为比较恰当。

”这一

观点表明了休谟主张()

A.唯心主义B.不可知论

C.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

13.中国先秦思想家苟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

阴阳接而变化起”。

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荀子的观点属于()

A.神秘主义B.主观主义

C.唯物主义D.唯心主义

14.王阳明是明朝思想家。

主张“心外无物”。

有朋友质问他:

“你说无心外

之物;这岩间花树在深山里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明回道:

“你未看

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你在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

花不在你心外。

”王阳明的反驳形象地说明了他的观点是典型的()

A.辩证唯物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

15.英国著名哲学家贝克莱有一句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

有一次.别人问

他:

“贝克莱先生,假设您站在悬崖边上,闭上您的眼睛,您敢纵身一跃吗?

”贝

克莱先生哑口无言。

这个小故事表明()

A.事物的客观实在性依赖于人们能否感知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物质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D.人的意识是一切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依据

16.从哲学的基本问题来看,贝克莱的回答是典型的()观点

A.主观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D.二元论的唯心主义

17.列宁说,唯心主义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然而它却是生长在结果实的、

活生生的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A.唯物主义的观点也不完全是科学的

B.唯心主义对人们认识的发展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C.唯心主义是被无数实践证明了的空洞的学说

D.唯心主义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没有实际意义

18.哲学和时代的关系是()

A.哲学超越时代B.哲学不受时代的制约

C.时代依赖于哲学D.任何哲学只不过是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

19.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恩格斯指出,文艺复兴驱散了“中世纪的睦灵”,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西方学者在论及文艺复兴的意义时,普遍将它作为西方社会近代化的开端。

这就是说()

A.哲学思想的变化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社会变革推动了人类思想的解放

C.现代化发端和发达于欧洲是人类历史的必然

D.哲学革命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2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哲学B.德国古典哲学

C.法国的唯物主义思潮D.中世纪经院哲学

21.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与时俱进B.解放思想

C.实事求是D.中体西用

二、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少选且正确的给1分(每小题3分,共18分)

2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

23.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庸人把唯物主义理解为贪吃、酗酒、娱目、肉欲、虚荣、爱财、吝啬、贪婪、牟利、投机,简言之,即他本人暗中迷恋着的一切龌龊行为;而把唯心主义理解为对美德、普通的人类爱的信仰,总之,对“美好世界”的信仰。

这说明()

A.唯心主义者都是伪君子

B.唯物主义者都贪图享受

C.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概念无限放大是一种庸人的做法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时才有意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据此回答24~25题。

24.这一过程的集中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25.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A.是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B.是在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左”和右的错误思想斗争中不断进行科学的哲学总结而逐步实现的

C.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和运用于中国实践。

从而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

D.是对中国传统哲学批判继承的过程

26.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A.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

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C.古典力学、量子力学、相对论

D.电子学、高分子化学、分子生物学

2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B.实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C.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D.科学地回答了物质世界的所有问题

 

第1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28.有人认为.哲学不是站在生活之外的形而上学式的沉思,而是对于生活中根本性问题的思考。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哲学问题,因而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哲学家.而哲学家不过是在社会分工体系中被分派来专门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手”而已。

哲学本来就在生活之中,哲学思考本身也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举出自己或身边的事例,简要说明哲学对人们生活的意义。

29.以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四、辨析题(每小题8分,共16分)30.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科学”。

3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其方法论不适合今天中国的实际。

五、论述题(10分)

32.材料一:

我国获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自称“我近30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

材料二:

日本著名物理学家、提出基本粒子内部结构的第一个物理模型的板田昌一先生曾指出,恩格斯和列宁的哲学见解“确实鼓励了我,使我敢于同把基本粒子当作物质的原始的观点相抗衡”。

他同时认为,毛泽东的哲学著作《矛盾论》和《实践论》“对于科学研究也必然是强有力的武器”。

材料三:

英国生物学家霍尔敦,在恩格斯的哲学著作的启发下,用数学方法表达了变异和选择之间差不多平衡状态的规律性。

他说:

“几年来我对恩格斯著作的研究在我的意识中促进了一条新的原则的结晶,这些原则就是以与牲畜选择相联系的大量零散材料联结为基础的……我不认为不研究恩格斯的著作就得不出这个结果,我只想强调指出我的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恩格斯的思想。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什么重要意义?

(2)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