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消防安全职责
3.2.1
明确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根据需要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
3.2.2
明确消防安全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及专(兼)职消防人员,具体负责实施和组织落实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人员密集场所宜配备专业消防安保人员。
3.2.3
实行并落实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3.3
消防安全制度
3.3.1
制定符合单位实际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公布实施。
3.3.2
制定顾客或消费者入店(场)消防安全逃生须知、逃生通道卡片、定期宣传消防安全逃生基本知识等制度。
3.3.3
建立健全包括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巡查检查、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消防(控制室)值班、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火灾隐患整改、用火用电安全管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专职和义务消防队的组织管理、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包括防雷、防静电)、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等内容的消防安全管理档案。
3.3.4
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归口管理职能部门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工作的记录齐全。
单位组织开展防火巡查、消防安全检查、火灾隐患整改和消防培训等工作情况的记录齐全。
3.4
重点部位管理
3.4.1
单位应当将容易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严重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以及对消防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部位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3.4.2
重点部位应有明确的防火责任制,建立必要的消防安全规章制度,确定专人负责。
3.5
用火管理
3.5.1
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
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的,严格实行动火证管理制度,落实现场监护人,并落实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
3.5.2
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期间禁止用火。
3.6
用电管理
3.6.1
建立电气防火档案,档案内容包括:
领导小组、电工小组成员名单,电气图纸,电工分片专责区,电气隐患部位,电气要害部位,爆炸和火灾危险部位等。
3.6.2
对电气设备必须定期巡视、检查、保养并记录齐全。
3.6.3
凡在防爆、防潮、防尘的场所安装电气设备时,必须符合安全要求;
凡能发热起火的电气设备(各种镇流器、变压器等)不准安装在可燃的材料上;
凡安装和修理电气设备,必须遵守有关电气规定和技术规范,不准违章作业;
凡安装临时电气设备,必须符合临时要求,并经单位消防安全管理部门批准,用后应彻底拆除。
3.7
重点工种人员管理
3.7.1
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应当经公安消防机构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电气焊工、电工、锅炉工、电梯维修工、仓库保管员等特殊工种人员要经有关部门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3.7.2
建立重点工种人员档案,档案内容包括:
重点工种人员名单,个人的人事概况及工作表现,职责范围内发生安全事故记录等。
3.7.3
制定学习、训练和考核计划,定期组织重点工种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消防知识学习。
3.7.4
建立重点工种人员岗位责任制,并与经济责任和奖惩制度相结合。
3.8
防火巡查
3.8.1
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并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
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应当至少每二小时一次;
营业结束时应当对营业现场进行检查,消除遗留火种。
医院、养老院、寄宿制的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应当加强夜间防火巡查。
3.8.2
巡查的内容应当包括:
(1)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3)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
(4)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
(5)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
(6)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3.8.3
在巡查中,防火巡查人员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危险,并做好记录,无法当场处置的,应当立即报告。
发现初起火灾应当立即报警并及时扑救。
3.8.4
防火巡查应当填写巡查记录,巡查人员及其主管人员应当在巡查记录上签名。
3.9
防火检查
3.9.1
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应当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其他单位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3.9.2
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进行防火检查,检查内容按照公安部第61号令《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二十六条执行。
3.9.3
防火检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
检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应当在检查记录上签名。
3.10
火灾隐患整改
3.10.1
单位消防管理人员在防火检查巡查中发现不能当场改正的火灾隐患,应向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
3.10.2
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现场检查,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期限和负责整改的部门、人员,并落实整改期间的安全防范措施。
对随时可能引发火灾或者一旦发生火灾将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应当立即停止使用,确保安全。
3.10.3
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将单位火灾隐患整改情况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并为火灾隐患整改提供人员、资金保障,确保火灾隐患及时整改。
3.10.4
火灾隐患整改完毕,负责整改的部门或者人员应当将整改情况记录报送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签字确认后存档备查。
3.10.5
对于涉及城市规划布局而不能自身解决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应当提出解决方案并及时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当地人民政府报告。
3.10.6
对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的火灾隐患,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并写出火灾隐患整改复函,报送公安消防机构。
3.11
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和演练
3.11.1
单位应根据不同的楼层、场所、部位制定相应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预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组织机构,包括:
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
(2)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
(3)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4)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5)通讯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3.11.2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并根据演练情况不断完善预案。
其他单位应当结合本单位实际,参照制定相应的预案,至少每年组织一次演练。
消防演练时,应当设置明显标识并事先告知演练范围内的人员。
3.12
灭火和应急疏散组织
3.12.1
人员密集场所同一时间内工作人员超过20人以上的,应因地制宜组建扑救初起火灾和引导人员疏散的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不足20人的,可组建一个梯队。
3.12.2
第一梯队由起火部位同一楼层或防火分区所有当班员工组成,当班人数超过5人时,设立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和疏散引导组,明确各组各人的工作职责和任务;
当班人数少于5人时,设立通讯联络员、疏散引导员,明确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和任务。
3.12.3
第二梯队由非起火部位的其它楼层或防火分区的所有当班员工组成,设立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和安全防护救护组,明确各组各人的工作职责和任务。
3.13
消防控制室火警处置程序
3.13.1
当值班人员接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出的火灾报警信号或单位员工报警时,应通过无线对讲系统或电话等通讯工具立即通知巡查人员或报警区域的楼层值班、工作人员赶往现场实地核查。
3.13.2
核查人员确认火情后,要立即通过报警按钮、楼层电话或无线对讲系统等通讯工具向消防控制室反馈确认火灾信息,同时组织本楼层或防火分区第一梯队疏散引导组及时引导本楼层人员疏散;
灭火行动组实施灭火。
3.13.3
消防控制室接到核查人员确认的火情报告后要同时做到:
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启动火灾警报装置和火灾事故广播,发出火警处置指令,向单位值班领导报告,通知第二梯队人员赶赴火灾现场增援,并告知顾客或消费者不要惊慌,在单位员工的引导下有序地疏散、撤离火灾现场;
确认消防设施处于自动状态,启动正压送风、排烟系统等联动设备,关闭有关部位的防火门、防火卷帘,强制电梯停于首层,切断有关部门的非消防电源。
3.13.4
第二梯队人员接到消防控制室发出的火警指令后,应迅速就位,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同时做到:
灭火行动组的人员立即赶赴火灾现场实施增援灭火,疏散引导组引导各楼层人员紧急疏散,通讯联络组继续拨打“119”电话报警,安全防护救护组注意观察和安全警戒,防止爆炸、中毒、建筑垮塌和群众贪恋财物重返现场。
3.14
值班室火警处置程序
3.14.1
单位员工发现火情时,应立即通过电话、无线对讲系统等通讯工具向值班室报警,并组织第一梯队疏散引导组及时引导本楼层人员疏散;
3.14.2
值班室接到单位员工发出的火情报告后,应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并通过单位内部电话、无线对讲系统或警铃等有效方式,发出火警指令,报告单位值班领导,通知第二梯队人员赶赴火灾现场。
3.14.3
第二梯队人员接到值班室发出的火警指令后,应按照第3.13.4规定实施。
3.15
火灾事故事后处理
3.15.1
火灾事故发生后,失火单位应当保护好火灾现场,并组织安排好调查访问对象,积极协助公安消防机构调查火灾原因、统计火灾损失。
3.15.2
失火单位应当全面分析火灾事故原因,研究制定改进对策,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15.3
对需要单位处理的火灾责任者及时作出处理。
4
4.1
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
4.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室内(外)消火栓、防排烟设施、应急广播系统、防火分隔设施、消防电梯等消防设施的设置应符合消防技术规范要求。
4.1.2
灭火器配置数量充足、选型正确;
放置位置明显,便于取用。
4.2
消防设施和器材维护管理
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应与具有维修保养资格的企业签订《自动消防设施维修保养合同》并定期进行维修保养。
灭火器检查、消火栓试压,自动消防设施、供水系统检查及设施运行情况记录齐全。
4.2.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维护管理
4.2.1.1
单位每日应检查集中报警控制器和区域报警控制器的功能是否正常,并填写系统运行日登记表,每季度检查系统的各个功能是否正常,并填写季度登记表。
4.2.1.2
火灾探测器投入运行两年后,应每隔三年全部清洗一遍,对于使用环境条件较差的应每年清洗一遍,清洗应送专业维修企业进行。
清洗后应做响应阀值及其他必要的功能试验,合格的方可继续使用。
4.2.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维护管理
4.2.2.1
负责系统维护管理的专职人员每日必须巡检责任区内所有供水总控制阀、报警控制阀极其附属组件,进行外观检查和水压检查,保证系统处于无故障状态。
4.2.2.2
消防水泵应每月启动运转一次,确保运转正常。
4.2.2.3
每季度应利用报警控制阀旁的放水试验阀进行一次供水水流试验,以验证系统的供水能力。
4.2.2.4
室外水泵接合器的接口与配套附件应每月检查一次,保证接口完好、无渗漏、闷盖齐全。
4.2.2.5
每月应对喷头进行外观检查,发现不正常的喷头应及时更换。
4.2.2.6
每季度应对管道上的水流指示器进行试验,利用末端试水装置排水,检查其是否能及时报警。
4.2.2.7
消防用的蓄水池、高位水箱、气压水罐每月应检查一次,核对其消防水位及气压水罐的气体压力,并对保证消防储备水不被他用的措施进行检查,发现有故障,应及时修理。
4.2.3
机械防排烟设施维护管理
4.2.3.1
每半年进行一次风机试运行试验,检查送风机和排烟风机在正常供电条件和人为突然断电情况下能否正常运转,风机试运转的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
4.2.3.2
防火阀、排烟防火阀平时处于开启状态;
每半年进行一次手动、电动运行试验。
4.2.3.3
送风口、排烟口平时处于关闭状态,每半年进行一次手动、电动及远距离开启运行试验。
4.3
消防安全疏散设施设置
4.3.1
安全出口数量、疏散通道宽度、距离及疏散门的开启方向符合要求;
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疏散指示标志醒目、无遮挡;
火灾事故应急照明设置符合要求,完整好用。
4.3.2
经营和生产期间,疏散通道、疏散楼梯、安全出口保持畅通,不得堵塞、占用、锁闭、分隔,不得在安全出口张贴广告,公共区域的外窗、通道不得设置影响灭火救援的铁栅栏(障碍物);
常闭式防火门保持常闭状态,并落实责任制。
4.3.3
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应当安装推闩式疏散门、安全控制与报警逃生门锁系统。
4.4
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管理
4.4.1
每日应对所有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进行检查一次,确保畅通。
4.4.2
每周应进行防火门的开关、防火卷帘的升降、应急灯的指示和疏散指示标志的方向及供电情况检查,确保指示标志指示方向与人员疏散方向一致并完好有效。
4.4.3
每半年应对防火门的铰链、闭门器及防火卷帘的轨道、卷门机轴进行润滑保养。
4.4.4
每年应对应急灯和疏散指示标志进行功能和安全性检查,并进行充放电试验,保证亮度不低于0.5LX。
4.5
消防控制室(值班室)设置
4.5.1
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应设消防控制室(或消防监控中心),其设置应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其他单位应设值班室;
消防控制室(值班室)应设可直接拨打“119”报警电话及单位通讯联络。
4.5.2
消防控制室(值班室)应设在建筑首层,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门上应设“消防控制室(值班室)”标志灯或标志牌。
4.5.3
应在醒目位置悬挂《消防控制室(值班室)日常管理制度》和《火警处置程序》。
4.6
消防控制室(值班室)管理
4.6.1
消防控制室必须24小时设专人值班,每班不应少于2人,每班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12小时。
4.6.2消防控制室的日常管理应符合《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A587)的有关要求。
4.6.3消防控制室应确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灭火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6.4消防控制室应确保高位消防水箱、消防水池、气压水罐等消防储水设施水量充足;
确保消防泵出水管阀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上的阀门常开;
确保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防火卷帘等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柜开关处于自动(接通)位置。
4.6.5
消防控制室操作(值班)人员应经常对消防控制室设备及通讯器材等进行检查,定期做好各系统功能试验并记录齐全,确保消防设施各系统运行状况良好。
4.6.6消防控制室(值班室)人员应做好交接班工作,认真填写值班记录。
5
5.1
消防标识设置要求
5.1.1
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分别设置下列标识:
(1)消防安全布局标识;
(2)消防设施标识;
(3)危险场所标识;
(4)消防安全疏散标识;
(5)消防宣传标识。
5.1.2
消防标识应当醒目、简练、美观。
5.1.3
夜间营业的人员密集场所应设置灯光或自蓄发光型标识。
5.2
消防安全布局标识设置
5.2.1
单位主要出入口附近、消防车道、防火间距等位置应分别设置下列标识:
(1)总平面布局标识;
(2)消防车道标识;
(3)防火间距标识。
5.2.2
总平面布局标识应标明单位消防水源(天然水源、单位室外消火栓及可利用的市政消火栓)、水泵结合器、消防车通道、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安全出口和疏散路线,主要消防设施位置等内容。
设有专职消防队的单位还应标明专职消防队及车辆位置、特殊灭火剂储存位置及储量等内容。
5.2.3
对多层人员密集场所还应每层设置平面布局标识,重点标明本层疏散路线、安全出口、室内消防设施位置等内容。
5.2.4
总平面布局标识设置在室内的,不应小于0.5平方米,设置在室外的,不应小于1平方米。
5.2.5
单位专用消防车道附近应设置消防车道标识,标明“消防车道”字样及宽度,提示严禁占用。
5.2.6
单位建筑物与其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处宜设置防火间距标识,标明“此处X米内为防火间距,严禁占用”字样及宽度。
5.3
消防设施器材标识设置
5.3.1
单位消防设施、灭火器材所在位置应设置下列标识:
(1)认知标识;
(2)操作使用标识;
(3)设施警示标识;
(4)建筑自动消防设施检测合格标识。
5.3.2
灭火器设置点、灭火器材箱、火灾警报装置、室内(外)消火栓、防火卷帘、防火门、机械防排烟设施风口、逃生设施等消防设施器材的上方、侧方或者设施上应设置认知标识,根据规范要求标明消防设施名称。
5.3.3
消防设施器材所在位置应同时设置操作使用标识,根据规范要求标明使用方法、维护责任人及检查维护时间等内容。
对消火栓、防火卷帘等消防设施的操作空间易被遮挡、埋压、占用的,还应当划线标明操作场地。
室外消火栓顶部还应刷涂反光漆。
5.3.4
防火卷帘按钮、防排烟启动按钮和消防水泵远程启动按钮附近应设置“消防设施按钮严禁遮挡”警示标识。
配电室、发电机间和消防水泵房门上应设置“消防重点部位闲人谢绝进入”警示标识,墙上应设置消防安全职责制度、操作规程标识,消防水泵上还应标明类别、编号、维护保养责任人、维护保养时间。
5.3.5
建筑自动消防设施检测合格标识应当标明系统(设施)名称、使用编号、维保单位及联系电话、检测单位、检测日期等内容。
5.3.6
建筑自动消防设施检测合格标识应当按下列要求设置:
有消防控制室的,张贴在联动控制柜的左上角;
只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张贴在报警控制柜的左上角;
只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张贴在水泵控制柜的左上角;
其他情况的,张贴在醒目且有人值守的地方。
5.4
消防安全疏散标识设置
5.4.1
单位应设置下列消防安全疏散标识:
(1)疏散指示标识;
(2)疏散警示标识。
5.4.2
疏散指示标识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消防技术标准设置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的上方、转角处及疏散通道1米以下的墙面上,并应采用符合规定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安全出口标志,标明疏散方向、疏散宽度。
5.4.3
商场、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应在疏散通道和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上增设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或蓄光疏散指示标志。
5.4.4
宾馆、饭店等住宿场所的房门背后中上部应设置消防安全疏散示意图。
5.4.5
单位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疏散通道应设置疏散警示标识,标明“禁止锁闭”、“禁止堵塞”等警示性内容,常闭式防火门上应设置“防火门请随手关闭”标识,普通电梯应在电梯门或附近设置“火灾时严禁使用电梯逃生”标识。
火灾时禁用的出口、楼梯、电梯应设置提示性禁行标志。
5.5
危险场所标识设置
5.5.1
危险场所应设置下列标识:
(1)消防安全警示标识;
(2)消防安全管理规程标识;
(3)危险设施操作标识。
5.5.2
危险场所、危险部位的室内外墙面、地面及危险设施处等适当位置应设置消防安全警示标识,标明消防安全警示性和禁止性规定。
5.5.3
危险场所、危险部位的室内外墙面等适当位置应设置消防安全管理规程标识,标明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及火灾事故应急处置程序等内容。
5.5.4
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仓库还应当标明储存物品的类别、品名、储量、注意事项及灭火方法。
5.5.5
仓库还应当划线标识,标明仓库墙距、垛距、主要通道、货物固定位置等。
5.5.6
易操作失误引发火灾事故的关键设施部位应设置发光性危险设施操作标识,标明操作方式、注意事项、火灾事故应急处置程序等内容。
5.6
消防宣传标识设置
5.6.1
单位根据消防安全要求及自身安全经营理念,在重点部位、重要场所、生产岗位应当设置下列消防宣传标识:
(1)消防安全法规标识;
(2)消防职责制度标识;
(3)消防安全常识标识。
5.6.2
人员密集场所应在大门前、主要疏散通道或者人员聚集部位的醒目位置利用电子屏、固定宣传栏等方式设置消防安全法规标识,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和省人民政府、公安厅关于消防安全的规定。
5.6.3
单位重点部位、重要场所、生产厂房、消防办公室的墙面上及人员密集场所的主要疏散通道上应设置消防职责制度标识,标明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承诺或单位规章制度、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等内容。
5.6.4
单位重点部位、重要场所、生产厂房、消防办公室的墙面上及人员密集场所的主要疏散通道、人员聚集部位等适当位置应设置消防安全常识标识,宣传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理念的标语口号、公共场所防火事项、火灾报警、安全疏散、逃生自救常识等内容。
5.6.5
商场、市场,医院的门诊部、住院部,学校的会议室、礼堂、图书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应在出入口等醒目位置设置禁烟标志。
宾馆、饭店的客房床头应摆放“禁止卧床吸烟”提示牌。
5.6.6
消防宣传标识内容应根据形势发展和管理需要定期更新。
5.7
消防标识维护管理
5.7.1
单位应加强对消防标识的维护管理,如有破损、模糊、缺失的,应及时更换、翻新。
5.7.2
消防设施器材标识需要标明维护责任人、检查维护时间的,维护责任人变更及每次检查维护后,应及时更新。
5.7.3
国家标准及本标准对消防标识有规格、尺寸规定的,应按照规定制作;
没有规定的,可由单位根据自身实际自行规定。
6
6.1
消防安全培训
6.1.1
单位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人员密集场所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应当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的内容还应当包括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知识和技能。
6.1.2
单位应当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
6.2
员工会查改火灾隐患
6.2.1
员工熟悉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和本岗位职责,掌握本岗位火灾危险性和安全防范措施。
6.2.2
员工能够落实岗位检查制度,开展班前、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