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专项分类知识汇编32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参考答案分班择校考试专用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03508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语文专项分类知识汇编32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参考答案分班择校考试专用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升初语文专项分类知识汇编32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参考答案分班择校考试专用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升初语文专项分类知识汇编32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参考答案分班择校考试专用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升初语文专项分类知识汇编32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参考答案分班择校考试专用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升初语文专项分类知识汇编32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参考答案分班择校考试专用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升初语文专项分类知识汇编32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参考答案分班择校考试专用文档格式.docx

《小升初语文专项分类知识汇编32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参考答案分班择校考试专用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语文专项分类知识汇编32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参考答案分班择校考试专用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升初语文专项分类知识汇编32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参考答案分班择校考试专用文档格式.docx

违抗 

②不信:

不诚实,不可靠。

1.解释加点词语 

(1)天帝使我长百兽_________

(2)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___

(3)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___________(4)兽见之皆走

2、翻译句子。

①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②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③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3.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是,与这个故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四字词语:

,它们都是用来比喻一类人。

4.你是如何评价文中的这只狐狸的?

请谈谈你的看法。

狄仁杰

 狄仁杰为并州法曹,有同府法曹郑崇质,母老且病,当使绝域。

仁杰曰:

“太夫人有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里之忧。

”乃诣长史蔺仁基,请代崇质行。

时仁基与司马李孝廉不协,因谓曰:

“吾等独无愧耶。

”相待如初。

(孔平仲《续世说》)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当使绝域()

(2)乃诣长史蔺仁基()

因谓曰:

3.文章后半部分写仁基与司马李孝廉“相待如初”的作用是什么?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

对牛弹琴

公明仪为①牛弹清角之操②,伏③食如故④。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⑤也。

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⑥,即掉⑦尾奋⑧耳,蹀躞⑨而听。

(载于南朝·

梁·

僧佑《弘明集》)

【注释】①为:

给。

②清角之操:

高雅的曲子。

③伏:

趴着。

④故:

从前。

⑤耳:

耳朵听。

⑥鸣:

鸣叫声,作名词。

⑦掉:

摇摆。

⑧奋:

竖直。

⑨蹀躞(dié

xiè

):

小步走。

1.解释字词:

①为:

__________②如故:

_________________

③鸣:

___________④奋:

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

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都是不可取的。

猿母中箭

僧悟空在江外,见一猿坐树梢,弋人①伺其便,射之,正中母腹。

母呼其雄至,付子已,哀鸣数声,乃拔箭堕地而死。

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

(《墨客挥犀·

三》)[注释]①弋人:

射鸟的人。

即下文的“射者”。

1.解释加点的词语:

付子已()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

3.用自己的话回答,射者为什么“誓不复射”?

_____________

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__________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

“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

“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

“北土亦有此物否?

”答曰: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

(1)并壳入口( 

) 

(2)其人自护其短(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银烛

明天顺间,丰庆为河南布政使,按部①行②县,县令某墨③吏也,闻庆至,恐,饰白银为烛以献。

庆初未之觉也。

既而执烛者以告,庆佯曰:

“试爇④之。

”曰:

“爇而不能燃也。

”庆笑曰:

“不能燃乌用烛为?

”贮以故筐,明日尽还之。

顾谓令曰:

“汝烛不燃,易可燃者。

自今慎勿复尔。

“令出,益大恐,辄解印绶而去。

庆亦终不以银烛事语人。

[注释]①部:

规定,程序。

②行:

巡视,考察。

③墨:

贪墨,贪财。

④爇[ruò

]:

点燃,焚烧。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丰庆为河南布政使()

(2)顾谓令曰()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汝烛不燃,易可燃者

3.县令“饰白银为烛以献”的目的是

4、联系全文分析,丰庆是个怎样的人?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加点字。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吾剑之所从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表达方式上看,选问中前两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突出了他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寓言叫什么?

他说明了什么道理?

赵人患鼠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

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

“盍①去诸?

”其父曰:

“是非若②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③,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

不病于④无鸡乎?

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注释]①盍:

何不。

②若:

你。

③垣墉:

泛称墙。

④病于:

病,有害。

于,比。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猫善捕鼠及鸡()

(2)弗食鸡则已耳()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盍去诸?

3、“猫善捕鼠及鸡”的特点表现在

4、这则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

“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度”字。

(1)先自度其足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忘持度度:

(2)宁信度度:

2、翻译下列句子。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不试之以足?

3、探究:

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

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

(只允许回答三个)

①而置之其坐( 

②至之市( 

③而忘操之( 

 

)④反归取之( 

⑤何不试之以足( 

4、《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东坡逸事

东坡为钱塘守时,民有诉扇肆①负债二万者,逮至则曰:

“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

”公令以扇二十来,就判字笔②随意作行、草③及枯木、竹石以付之。

才出门,人竟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

遂悉偿所负。

[注释]①肆:

商店。

②判字笔:

判案所用的毛笔。

③行、草:

行书、草书。

(1)东坡为钱塘守时()

(2)遂悉偿所负()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

3.“就判字笔随意作行、草”中的“随意”一词有什么作用?

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发?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②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释】:

①株:

树墩子。

②耒:

古代耕田用的家具。

1.解释下列文句中加点词的词义。

①兔走触株走. 

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释:

③而身为宋国笑 

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冀复得兔 

冀:

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用“_____”画出来,并翻译这个句子。

3.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

从短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

赵母训子

赵武孟初以驰骋田猎为事,尝获肥鲜以遗母,母泣曰:

汝不读书而田猎,如是吾无望矣!

竟不食其膳。

武孟感激勤学,遂博通经史,举进士,官至右台侍御史。

(《续世说》)

(1)如是吾无望矣()

(2)竟不食其膳()

尝获肥鲜以遗母.

3.赵母的希望是什么?

4.这则故事,给你的启发是什么?

善士于令仪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

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舍子也。

令仪曰:

“尔素寡过,何苦而盗耶?

”“迫于贫尔。

”问其所欲,曰:

“得十千足以资衣食。

”如其欲与之。

既去,复呼之,盗大惧,语之曰:

“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留之,至明使去。

盗大感愧,卒为良民。

乡里称君为善士。

(1)尔素寡过()

(2)既去,复呼之()

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3.从文中看,邻舍子“卒为良民”有两个原因:

(1)

(2)

4.文中从下面三个细节刻画于令仪的“善”:

(1)耐心了解情况,表现他的宽容;

(2)(3)

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主人怪问衡()

(2)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1)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3.与句中“资给以书”中“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何以战D.必以分人

4.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凿壁借光,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

是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原谷谏父

原谷①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

谷年十有五,谏③父曰:

“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

是负义也。

”父不从,作舆④,捐祖于野。

谷随,收舆归。

父曰:

“汝何以收此凶⑤具?

”谷曰:

“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①原谷:

人名。

②捐:

抛弃。

③谏:

好言相劝。

④舆:

手推的小车。

⑤凶:

不吉利。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是负义也()

(2)无需更作此具()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

3、原谷父亲后悔的原因是什么?

4、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乐羊子妻

1、

(1)捡到;

(2)玷污2、有志向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

3、(拾金不昧,不贪财)保持自己崇高的品行;

知错能改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贪图小利,要做到拾金不昧。

1、

(1)居住

(2)担任

2、当时正是寒冷的冬天,墙壁瓦石的缝隙里,蛰伏着各种虫子,不能伤害它们的生命

3、为下面的故事作衬托,突出他“仁心爱物”

4、不以个人喜怒杀人冬日不修敝屋仁心爱物

狐假虎威

①求——搜求,寻找。

②无敢——不敢。

③长(zhǎng)—首领。

这里用作动词,当首领。

④逆—违反。

命—命令,志。

⑤不信——不老实,说话。

⑥走——跑,逃走。

⑦然——对的。

⑧遂——于是,就。

⑨畏——害怕。

[译文]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

狐狸说:

“您不敢吃我!

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

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

”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

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

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寓意]人们用它来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1、

(1)派往

(2)到……去

2、(蔺仁基)因此对李孝廉说:

“我们难道不感到惭愧吗?

3、表现出狄仁杰的品行影响了他人,侧面衬托出狄仁杰品性的高尚

4、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相待,友好相处,尽力帮助他人

1.解释:

①为:

给;

②如故:

像先前一样;

③鸣:

叫声;

④奋:

竖起。

2.翻译:

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悦它的耳。

【注释】①为:

【参考译文】

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刚才一样埋头吃草。

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罢了。

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牛蝇的叫声,(以及)孤独的小牛犊的声音。

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步走并听着。

猿母中箭

1、结束,完

2、射箭的人折断箭,丢弃弓,发誓不再射箭

3、射者为猿母中箭后把子女给托雄猿的情景所震撼

4、我们不要滥杀生灵,应与大自然和睦相处,要尊重、热爱生命。

1.

(1)一起 

(2)掩饰, 

掩盖 

2.菱角在水中生长却说是在土里出产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意思对即可) 

3.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虚心求教,增长知识和技能;

不可不懂装懂。

1、

(1)做,担任

(2)说,对……说

2、你的蜡烛不能够燃烧,换可以燃烧的

3、希望丰庆不要追查他的贪财行径,保住官位

4、他是个清廉正直的人,是个做事讲究方法策略的人(是个照顾别人面子的人)

1、①自:

从。

②是:

这。

  2、船已经前进了,而剑不能前进。

像这样寻找剑,不也太愚蠢了吗?

  3、记述;

议论。

  4、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更加具体地楚国人的死板、愚昧。

  5、刻舟求剑;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考虑情况的变化,按照事物的发展来办事。

1、

(1)善于

(2)吃

2、他的儿子觉得猫成了祸患,告诉父亲说:

“何不把这只偷吃鸡的猫赶走呢?

3、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

4、有所失,才有所得,不可因小失大。

(或:

当事物必须加以取舍时,应该“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将损失降到最低,获益力求最大)

郑人买履

1.

(1)dú

o量(长短)

(2)dù

尺寸\尺码(3)dù

尺寸\尺码

2.等到他返回后,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也没有买到鞋。

为什么不用脚去试试呢?

3.而置之其坐(脚的尺寸)至之市(到、往)而忘操之(脚的尺寸)反归取之(脚的尺寸)何不试之以足(鞋子)

4.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办事过于死板,只信教条,讲形式,不相信实际的人,告诉人们做事不能过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实际。

1、

(1)担任

(2)欠

2、长时间下雨并且天气一直寒冷,扇子卖不出,不是不肯偿还债务

3、表现了苏东坡书法水平高超,为人潇洒倜傥

4、尽可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守株待兔

1、跑;

放下;

自身;

希望 

2、兔子不可能再得到,(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3、如:

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注定要失败。

或者不能怀有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等。

1、

(1)指望、希望

(2)吃

2、他曾经捕获肥美的动物来给母亲

3、勤学苦读,获取功名

4、例:

家庭(母亲的)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

1、

(1)犯过错

(2)离开

2、你很贫困,晚上带著十千钱回去,恐怕被人盘查

3、

(1)平时很少有过错,本来就是个好人

(2)於令仪对他的善举深深地感动了他

4、

(2)满足邻舍子的愿望,表现他的大方;

(3)天亮才让邻舍子离开,表现他的周到

1.

(1)对……感到奇怪

(2)得到

2.

(1)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2)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3.D

4.凿开墙壁,借邻居家的灯光勤学苦读

1、

(1)违背,背弃

(2)再

2、父亲不听他的劝告,制作了一辆小推车,(载着爷爷)到野外抛弃他。

3、生怕自己老了以后也被儿子抛弃到野外。

4、老人养育子女很不容易,子女不能因为老了而抛弃他们。

(或者:

父母是儿女的榜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附录:

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方法策略与解题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

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

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

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

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

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

教师要指导学生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

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

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

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

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

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

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

“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

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

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

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

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

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

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

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

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

例如:

“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

可把这个句子译为: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②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

“陈胜者,阳城人也”。

“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

陈胜是阳城人。

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

”可把这个句子译为:

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

④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份增补出来。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

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3)内容理解题。

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