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彩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03453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彩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彩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彩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彩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彩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彩图.docx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彩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彩图.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彩图.docx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彩图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能交流、总结本单元课文中人物的思维过程,懂得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2.了解文言文中的一些单音节词与现代汉中的一些双音节词相对应的语言现象。

3.能仿照例句,写出自己关于时间很慢或时间很长的内心体验。

4.能说出叶圣陶先生修改文章的方法。

5.初步了解古代对不同年龄段的别称。

【教学重点】

1.能交流、总结本单元课文中人物的思维过程,懂得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2.了解文言文中的一些单音节词与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节词相对应的语言现象。

3.能仿照例句,写出自己关于时间很慢或时间很长的心理体验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交流、总结本单元课文中人物的思维过程,懂得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2.了解文言文中的一些单音节词与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节词相对应的语言现象。

3.能仿照例句,写出自己关于时间很慢或时间很长的心理体验。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内容,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

上课前,咱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个单元的导读页的这句话:

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昨天、今天和明天。

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学习了《自相矛盾》《田忌赛马》和《跳水》这三篇课文。

这些文章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出示课件1、2:

预设1:

我喜欢孙膑,因为他非常有智谋,能利用策略让所有马均处于劣势的田忌获得胜利。

预设2:

我喜欢船长,因为他在孩子已经处于十分危急的境况时能够沉着果断的相出办法,让孩子得救。

教师总结过渡:

通过学习,我们从不同的人物身上感受到了人类智慧的火花。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再次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看看你还能获得哪些智慧。

(设计意图:

从单元导读页回顾导入,回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简单交流喜欢的人物,为后续交流人物的思维过程奠定基础。

二、学习“交流平台”

1.引导回顾课文的内容。

(1)回顾《田忌赛马》

教师引导回顾:

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孙膑是如何安排马的出场顺序并赢得比赛的?

预设:

孙膑第一场安排田忌的下等马对阵齐威王的上等马输掉了第一场;接着安排田忌用上等马对阵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最后安排田忌的中等马对阵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第三场。

比赛三局两胜,因此田忌获胜。

(2)回顾《跳水》

教师引导回顾:

当孩子在猴子的逗弄和水手的取笑中一步步陷入绝境时,船长是如何让孩子脱险的?

预设:

当孩子陷入绝境时,船长果断拿枪瞄准儿子逼他向海里跳,最终孩子跳入大海由水手救了上来。

2.阅读交流平台,交流人物思维过程。

教师引导思考:

自己读一读交流平台的内容,结合课文内容分别说一说孙膑和船长的思维过程。

(1)学生自读。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教师提问:

那个小组的同学来分享一下孙膑的思维过程?

出示课件3:

预设:

孙膑通过观察发现大家的马脚力差不多,都分为上、中、下三等,而比赛是三局两胜,于是他想到了通过改变马的出场顺序的方法赢得比赛。

即“下等马对上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的方法。

教师小结过渡:

孙膑遇到问题后先是认真观察,然后认真分析情况,最后根据情况制定出了合理的对策,获得了比赛的胜利。

那船长遇到问题后的思维过程又是什么样的呢?

出示课件4:

预设:

船长观察到,横木上的孩子已经心惊胆战了,不管前进还是后退一不小心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

而此时海上风平浪静,水手们又都在甲板上,只有让孩子跳进海里才能得救,于是他立即决定用枪逼孩子跳水,这也是当时唯一可行的方法。

教师总结:

虽然船长和孙膑遇到的问题不同,但都能通过认真观察并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制定出合理的对策。

这就是思维的力量。

希望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也能冷静面对,认真思考和分析,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去解决。

(设计意图:

此环节引导学生从回顾内容和思考思维过程两个方面进行梳理总结,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同时指导学生的生活。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学习第一部分

1.读一读,找规律。

出示课件5:

师提问引导:

自己读一读,注意这些加点的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

我发现文言文中加点字的意思与对应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是一样的。

师追问:

还有别的发现吗?

预设2:

文言文中用一个字表达的意思,有的对应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语。

教师总结过渡:

就像大家所说的,文言文中有些字的意思和现在的意思是一样的,我们甚至可以用这个字组成对应的词语来解释。

2.练一练,学运用。

出示课件6:

(1)小组交流。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

(二)学习第二部分

出示课件7:

1.读一读,说一说

教师提问引导:

自己读一读这两段文字,小组交流:

从加点部分你感受到什么?

预设1:

读第1段文字感受到时间虽然很短,却让人觉得漫长,因为当孩子落入大海之后,他的生命随时都会有危险,大家都很担心孩子,所以,每一秒对于大家都是煎熬。

预设2:

这段文字和上一段文字正好相反,时间很长,却让人觉得短暂,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

回顾已经过去的时间真是光阴似箭。

教师追问:

是啊,这种体验真的很奇妙,有时候你会感觉度日如年,有时你又会感觉光阴似箭,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预设1:

去看电影或参观排队入场的时候即使时间很短也会觉得很漫长;周末去游乐场玩还没玩尽兴就要回家了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预设2:

妈妈出差刚走两天,我却觉得过了好久;一个学期有四五个月,我却觉得一晃就放假了的。

预设3:

比赛结束了,等结果的时候感觉真是度日如年;现在回想自己刚入学的时候感觉时间真是转瞬即逝。

2.写一写

师引导:

大家尝试着把自己刚才所说的体验写一写吧。

(1)学生练笔。

(2)交流展示。

【板书设计】

认真观察积极思考

文言文一字一意现代汉语的一个词

学会表达时间的短暂与漫长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说出叶圣陶先生修改文章的方法。

2.初步了解古代对不同年龄段的别称。

【教学过程】

一、学习修改文章的方法

1.了解叶圣陶。

教师提问导入:

今天我们要借助叶圣陶先生为一位中学生修改的作文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其实对于叶圣陶我们并不陌生,我们曾经学过或读过他的很多文章,谁还记得?

出示课件8:

预设1:

我们学过的《爬山虎的脚》是叶圣陶写的。

预设2:

我们还学过《记金华的双龙洞》和《荷花》

预设3:

我读过他写的童话故事《稻草人》。

......

师总结过渡:

看来叶圣陶的作品大家真的很熟悉而且印象深刻。

大家读一读这段资料再来了解一下他吧。

出示课件9:

2.学习修改

(1)聚焦题目和第一自然段。

师提问引导:

请大家认真读文章的题目和第1自然段,看一看叶圣陶先生对哪些地方进行了修改,读一读修改后的内容,说一说他为什么这样改?

出示课件10:

自读自学。

全班交流。

预设1:

题目把“一张”改为了“一幅”,第一自然段“面孔”改为“脸”,这样改用词更准确。

预设2:

第一自然段删去了很多重复、多余的词句,如“那”“我越看他”“越”等,这样改文章的表达更加简洁顺畅。

预设3:

还增加了“教室”一词,使意思更准确。

预设4:

调整了一些语句的位置,调整语序后,衔接更顺畅。

(3)小组合作交流剩下的段落。

师:

请:

同学们小组内阅读剩下的几个自然段,说一说叶圣陶先生对哪些地方进行了修改,是怎么改的。

预设1:

为了使表达更准确,更恰当,修改了很多词句,比如“书皮”改成“课本的包书纸”;“不住地呐喊”改成“吐出来几个字”;“画”改成“几何课本”。

预设2:

和第一自然段一样删去了很多重复、多余的词句。

预设3:

还修改了错字和标点。

预设4:

调整了段落。

把第2、3自然段以及第5、6自然段分别进行了合并。

3.指名读改后的内容。

4.结合自己的习作修改过程,交流学习收获。

师提问引导:

在之前的习作中,大家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了修改,对比叶圣陶先生对肖复兴同学的作文修改,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1:

我发现叶圣陶先生对于作文的修改特别细致和认真,而且非常全面。

预设2:

对比我自己修改的过程我觉得叶圣陶先生运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特别清楚明了。

的特别清楚,一方面要注意检查?

有没有错别字和错用的标点符号,另一方面要仔细读一读,看看表达是否流畅,通过删减、增添字词和调整语序的方式使文章的表达更流畅。

教师总结:

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运用修改符号,对文中的错别字、用词不当标点遗漏、内容缺失等方面进行了修改,还对语句的表达,篇章的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调整。

修改后的文章内容合理,语句生动,条理更清楚了。

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大的收获,课下可以再一次运用修改符号对自己的作文进行更加细致的修改。

出示课件11:

二、学习“日积月累”

1.自读正音,初步理解。

出示课件12、13:

师:

自己读一读日积月累中的内容,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

预设1:

日积月累的内容让我知道了古代不同年龄的别称。

预设2:

有两个字的读音我有疑问,“笄”和“冠”。

2.师补充资料解惑:

出示课件14

3.补充资料了解部分别称的由来。

出示课件15—18:

4.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交流。

如:

形容一位男性很年轻,可以说什么?

说一位老人已经六十岁了,可以说什么?

【课后反思】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安排了三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的学习中结合单元语文要素“了解人物的思维,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回顾课上所学,对语文要素进行了归纳和梳理,也是对课上所学的一个补充和完善。

“语句段运用”安排了三项内容。

第一题引导学生发现文言文中一些单音节词与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节词相对应的语言现象,同时让学生掌握理解文言文词义的方法,并通过练习进行巩固。

教学第二题时先让学生通过阅读去感受,再来说体会,引导学生明白:

时间的长短、快慢在不同情况下会给人不同的体验,并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中的体验,通过仿写,学会表达。

第三题教师先引导学生通过自读、交流发现叶圣陶从哪些方面对作文进行了修改,然后在帮助孩子一起梳理修改方法和要点,最后引导学生联系自己修改作文的过程谈一谈收获,进一步培养学生反复修改,精益求精的习惯。

“日积月累”的五条名言是从“为人”方面进行积累,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在为人处世方面提供依据。

教学

要求

1.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习并积累理解文言文重点字词意思的方法;了解描写人物感受的方法,并试着写一写;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

3.掌握古人对不同年龄的称谓。

重点

难点

1.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了解描写人物感受的方法,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

3.掌握古人对不同年龄的称谓。

教学

课时

1课时

1.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习并积累理解文言文重点字词意思的方法;了解描写人物感受的方法,并试着写一写;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

3.掌握古人对不同年龄的称谓。

多媒体。

一 学习“交流平台”

1.人物的思维过程多种多样,有的比较直接,有的比较含蓄。

阅读课文时,我们要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小组交流:

在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中,你都了解了哪些人物的思维过程?

其思维过程是怎样的?

3.小组派代表汇报,教师评议,引导交流。

(出示多媒体)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

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

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

田忌微微一笑。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

田忌满意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