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产业升级与转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珠三角产业升级与转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珠三角产业升级与转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演化
布鲁斯科(Brusco)对意大利“新产业区”的研究发现:
第一阶段:
自发成长阶段(spontaneousgrowth),中小企业在没有干预措施的条件下自发形成了企业间分工与合作的网络化关系;
第二阶段:
机构促进成长阶段(institutionallyenhancedgrowth),当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当地的政府、行业协会为群内的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的集体服务(collectiveservices)。
比安齐(Bianchi)根据意大利专业产品区的经验提出产业区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种子期:
产业区企业产品主要满足本地市场需求
发展期:
产业区企业市场已经拓展至外地,企业间生产分工得
到细化,初步形成对该产业区产品和整体形象的认同。
成熟期:
企业间形成技术创新扩散机制,企业产品边际利润提
高,市场范围得以国际化。
范迪克(Dijk,M.P.Van)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大量研究,根
据产业集群的内在联系,专业化分工程度,将产业集群的进
化划分为六个阶段:
地理区位型集群(LocationalCluster):
企业间大量存在模仿行为;
市场型集群(MarketCluster):
商人的作用重要,集群与海外市场有联系;
劳动分工型集群(LaborDivisionCluster):
企业间的竞争和专业化分工关系建立起来;
创新性集群(InnovativeCluster):
具有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和高技能的劳动力;
功能齐全的产业区(Full-fledgedIndustrialDistrict):
具有完善的商业支持系统(BusinessSupportSystems);
技术级(Technopoles):
区内企业存在着与R&
amp;
D机构的互动。
产业集群的理论-一般理论
一般理论
产业聚集的成因:
自然条件:
气候、土壤性质、矿产、水陆交通
政治因素:
统治者邀请技术工人住在一起从事某种行业
产业聚集的特征:
与当地社区同源的价值观念系统和协同创新的环境;
生产垂直联系的企业群;
最优的人力资源配置;
垄断竞争市场;
竞争与协作并存;
富有特色的本地信用系统。
产业聚集的优势:
专业化分工:
辅助行业、专门机械、专门技能、专业服务机构
创新知识的积累:
祖传知识、行业知识公开、设备、工艺组织的
创新、发明扩散快
核心概念:
外部经济
产业集群概览
浙江
年产值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制造业和农副业小企业集群有519个;
总产值达10-50亿的集群有118个,50-100亿元的集群27>
<
6个,超百亿的集群3个;
2001年产值总量达到5993亿元,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9%。
2004年总产值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
60%
广东
(1)专业镇技术创新中心试点
(2)全省产业集群统计数据
年产值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企业集群有148个;
总产值达10-50亿的集群有<
60个,50-100亿元的集群15个,
超百亿的集群10个;
涉及产业:
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石油及化
学、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森工造纸、医药、
汽车、工艺品、皮革、文体教育用品、金属制品、塑料、
家具、印刷、金属冶炼、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
农业;
产业集群的就业总人口为322万。
2004年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50%
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扮演的主要角色
引导者
发现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集群并引导其发展
促进者
采取措施促进出口、建立国外销售网络、与其他
政府进行贸易协商
协调者
代表整个集群建立地区品牌、促进技术创新与推
广、提供专家咨询协助
经营者
提供金融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
1、产业升级的概念
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状态向高技术、高附加价值状态演变的过程,它不但包括产业产出总量的增长,而且包括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2、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的特征:
产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到达一定水平之后向第三产业转移
产业的生产要素结构沿着“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的路径发展
产业沿着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方向提升
产业从低度加工产业向高度加工产业演进
3、产业升级的四个层次(Gereffi,1999)
(1)在产品层次上的升级,即从简单到复杂的同类型产品的升织;
(2)在经济活动层次上的升级,包括不断提升的设计、生产和营销能力;
(3)在部门内层次上的升级,如从最终环节的制造到更高价值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也包括供应链的前向和后向联系;
(4)在部门间层次上的升级,即从低价值、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集群升级
1、集群升级
产业集群升级是指通过创新实现产业集群整体附加值的提高以及在全球价值链上竞争力的增强。
产业集群升级
2、必要性
因为产品技术趋同转换成本过高、劳动力成本上升、本地竞争过度导致遭遇技术锁定和制度锁定的阻碍
因为模仿导致的同质性竞争而使企业利润降低、创新动力不足导致集群衰落
3、集群升级的层次
汉弗利等人将产业集群升级置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上,提出了四个层次的升级(Humphrey&
Schmitz,2000):
(1)流程升级,通过重组生产系统或是引入高级技术,提高投入产出比;
(2)产品升级,从生产低产品转为生产高值产品;
(3)功能升级,从基本加工到贴牌生产,到自己设计制造,再到自有品牌制造;
(4)部门间升级,也称为链升级,即把从一个特定环节中获得的能力应用于新的领域或转向一个新的GVC。
4、集群升级的途径
实现四个层次的升级可以通过四个途径:
(1)建构区域创新体系,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2)优化产业组织,如完善相关配套,加强分工合作
(3)对相关制度进行适应性调整,如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4)积累社会资本,如增强诚信,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5、集群升级的本质
本质特征在于创新,通过创新获取更多附加值,通过创新提升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上的竞争力。
产业升级与集群升级的比较
1、集群升级与产业升级的关系
产业集群的升级是产业升级的一种形式
集群升级与产业升级的层次,途径上基本相似
最终的目的也是附加值的提高和竞争力的增强
2、两者的差别
产业升级主要解决的市场失灵问题,认为市场的力量无法如愿地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要运用财政,税收,土地供应等杠杆,推行产业政策实现升级的既定目标;
产业升级可能涉及从一产到二产再到三产的三次产业比例的调整,或从传统产业向高新产业的价值链的置换.
集群升级也要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但是更重要的是解决包括集群内缺乏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机构,产业配套和规章制度不完善,分工合作不充分等通常称为系统失灵的问题。
集群升级不直接涉及通常意义上的三次产业比例的调整或从一个产业到另一个产业的置换。
3、集群升级的特殊意义
第一,地方高新技术产业的大规模发展依赖于传统产业的升级。
高新技术产业如IT产业等都属于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市场壁垒较高,它的启动和生存必须建立在一定资金量的基础上。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需要的巨额资金要靠传统产业创造的利润来提供;
传统产业的升级过程就是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第二,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和国际分工规律,安全性的产业结构,是那种没有偏离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按照自身的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来确定经济发展战略,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产业或部门的竞争力,提高经济的安全度。
第三,从总体上看,珠三角在国际分工中的优势产业是劳动密集型、劳动资金双密集型、劳动技术双密集型的传统产业,而不是技术资金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的竞争,珠三角应通过传统产业集群升级,把高新技术引入传统的生产模式,使传统产业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巩固自身的产业优势,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与发展。
我省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
劳动密集、耗能耗源、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较低的产业居多
创新能力不足,区域和企业品牌缺乏,协作程度不高,内部管理不善,环保措施不力
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产业组织的优化
相关制度、政策的调整
社会资本的积累和提升
产业集群升级的四种路径
产业集群升级的四种形态
流程升级:
通过重组生产系统或是引入高级技术,使投入产出更有效率;
产品升级:
通过转向更高端生产线增加产品单位价值;
功能升级:
获得链上新的、更好的功能,如涉及技术研发方面发展或者向营销方面迈进,从基本加工(Assembly)到“贴牌生产(OEM)”到自己设计制造(ODM)再到自有品牌制造(OBM)的转换,常常被视为功能升级路径。
部门升级:
也称为链升级,从一个特定环节中获得的能力应用于新的领域或转向一个新的全球价值链。
问题导向的升级政策(之一)
问题政府集群升级策略
一、发展基础的问题1.1法规制度不完善?
6?
组织集群论坛,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
?
组织对环保、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竞争政策的调查研究
制定或调整法制制度
1.2基础设施不完善?
完善通讯、运输等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
从强化集群效应的角度考虑土地规划和使用
1.3缺乏社会资本?
促进和支持企业间的网络化
1.4R&
D框架短缺?
与企业共同建立互补的公共投资项目
与高校建立合作机制
把研究机构和企业间的合作制度化
问题导向的升级政策(之二)
二、集群成长阶段的问题2.1技术创新系统内各方缺少互动?
建立有利于网络化的合作机构
规范有利于互动的交流渠道
2.2信息失灵?
为集群提供战略指导和技术分析等服务
建立技术分类体系,引导集群生产基准化
组织技术论坛,向集群内企业传播各项信息
2.3缺乏集群认同感以及对集群的认识?
建立集群特色产品品牌
促进集群内部和外部的竞争
建立本地、区域性、全国性权威机构使集群信息在整个商业圈里面传播
问题导向的升级政策(之三)
三、要素市场的问题3.1缺乏基本要素?
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吸引R&
D机构进入
吸引新企业进入
支持新企业成长
3.2缺乏专业劳动力?
提供管理和技术培训
建立集群技术中心
支持区域技术联盟
制定相关政策吸引人才到集群发展
3.3资本市场失灵?
吸引新的风险投资公司
建立专门提供合作融资的投资资金
吸引国外直接投资
问题导向的升级政策(之四)
四、技术创新与扩散的问题4.1企业缺乏战略性的知识?
建立集群专用的信息和技术中心
引导企业关注最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引导企业学习市场信息和集群战略决策
支持集群孵化中心
提供商务协助
4.2技术创新与技术应用脱节?
建立集群专门的技术研究中心
补贴R&
D合作和技术转移活动
4.3缺乏企业数量?
制定政策激励原企业分离出去的新企业成长和原有企业的扩大
提供种子风险基金
问题导向的升级政策(之五)
五、行动者之间的网络化和协作的问题5.1企业间缺乏合作?
形成由多个代理组成的集群团队,使项目网络化
促进企业网络以及个人网络的完善
加强与集群外部的联系
支持出口贸易网络以及集群内部协调性的购买
建立集群的特色产品的各项技术标准
对多个企业联合的项目提供鼓励和资助
政府购买创新产品
5.2缺乏知识,基础设施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协调?
促进共享的研究合作
支持专业化以及适应本地需求的“大学-集群”的联系
发展人力资本
首先创设技术转移项目
理论导向的升级政策—钻石模型
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状态
需求条件
生产要素
相关及支援产业表现
本地环境能够鼓励效率、投资以及持续升级
本地厂商之间有公开而激励的竞争
提供企业高品质而专业的投入:
人力、基金、硬件、行政、资讯、科技等基础设施、天然资源
当地有强大的供应商
形成产业聚集群聚而不是各自孤立的产业
内行而挑剔的本地客户需求
本地市场对某些产业缓解的特殊需求,有助于建立全球竞争市场
能够预知其他地区未来趋势的本地顾客需求
迈克尔?
波特(2001)教授的钻石体系关系图
机会
政府
对教育以及教师资格认证设定严格的标准
确保除了大学以外还有其他高质量的教育机构
尽量避免对职业培训活动征税
放松对高技术人员的移民限制
支持对集群发展有利的研究项目
支持基于产业集群需求的专门研究机构
发展一种明确的机制,使得政府资助的研究成果能够在集群内扩散
资助部分的专门机构和补贴研究合约而不是向单个企业直接提供贷款、补贴以及税收优惠
为了激励创新,对现有的知识提供充足的但是不是很长的专利保护
改善要素条件的政策:
通过对产品整体质量、产品安全性能、环境影响制定严格的以及与国际接轨的标准,鼓励产品升级与创新
激励买家购买新开发的产品
支持及早采用高新技术产品的技术标准
改善需求条件的政策:
支持集群专门的基础设施、机构和教育体系的建立而不是建立无限制的一般的工业园区
支持吸引企业的对大学以及实验室的投资而不是对某个区域提供直接补贴
鼓励有利于集群发展的战略
完善相关支持产业:
设立和实施强有力的反垄断法
使创建新企业的法律法规更加有效率
通过税收激励使私人风险资本获得长期的资本收益来鼓励私人风险资本的投入
促进竞争:
理论导向的升级政策—进化理论
范迪克(Dijk,M.P.Van)基于对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的研究,提出了进化理论及不同阶段政府相应采取的干预政策:
集群发展阶段阶段特征政府相应的政策
一、地理区位型企业间大量存在模仿行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和企业间的网络化
二、市场型商人的作用重要,集群与海外市场有联系促进出口,提供企业发展的空间以及基础设施
三、劳动分工型企业间的竞争和专业化分工关系建立起来促进分包的发展及企业间的联系,建立信任
四、创新性集群具有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和高技能的劳动力建立完善创新中心以及技术传递的机制
五、功能齐全的产业区具有完善的商业支持系统地方政府提供可以使企业充分发挥活力的环境
六、技术级区内企业存在着与R&
D机构的互动促进研发机构以及知识系统的发展
理论导向的升级政策—阶段理论
比安齐(Bianchi)根据意大利专业产品区的经验提出产业区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及不同阶段的政府政策
一、种子期产业区企业产品主要满足本地市场需求?
消除现有企业生产扩张以及新企业建立的障碍
支持本地企业的市场营销以及为本地产品开发新市场
二、发展期产业区企业市场已经拓展至外地,企业间生产分工得到细化,初步形成对该产业区产品和整体形象的认同?
建立本地企业的认同性
为减低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提供有形与无形的基础设施和相关的服务
三、成熟期企业间形成技术创新扩散机制,企业产品边际利润提高,市场范围得以国际化?
建立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产业集群间的合作
为适应全球市场运作的现代基础设施,包括运输基础设施、现代通信技术等
产业集群升级—以创新为例
1.由技术创新的特性决定
技术创新的产出,具有正外部性,且是一个介于公共产品和完全排他性产品之间的产品。
政府需要对创新行为进行保护。
2.政府在创新中起着重要作用
创新是一种知识溢出的结果,需要获得政府的合法保护
技术创新需要一定基础设施,这包括基础研究,教育,信息网络等,需要政府投资
在一些关键产业的投资上,由于风险大,往往是企业所回避的,并且是单个企业所无法承受的,而政府可在这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3.市场激励的缺陷
市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创新的风险、创新的动力
市场本身并不能保证造就一个最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结构
市场并不能自己创造有利于创新的外部环境,如一些与创新有关的法律、关税、政策等问题
政府支持创新的必要性
创新的模式—两种范式的比较
线性创新范式网络创新范式
主要部门大企业和研发机构小企业和大企业、研发机构、客商、供应商、大学、公共机构
创新投入研发研发、市场信息、技术竞争、非正式实践知识
地理分布大多数创新活动(研发)发生在中心区域创新活动在地理空间上扩散
典型的工业部门福特时代的制造业柔性工业部门
A.市场营销与服务网络
创新网络
B.研究与开发网络
C.教育和培训网络
D.企业决策与管理网络
A.创新成果在这个网络上实现其价值,取得回报。
B.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创新产品的关键性环节,是连接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的桥梁。
C.需要同教育机构、专业机构、合作企业及社会服务机构建立广泛的合作。
D.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对创新战略、技术选择、研究开发、工艺设计、质量控制、成本核算、营销服务、市场信息等各个环节,在信息集成的基础上达到优化运行,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的占有率。
A.产品制造的供求合同关系
创新网络中,大小企业合作模式
B.生产者/用户关系
C.资助研究与发展
D.共同合作开发
E.收
购
F.资助分离出来的子公司
G.人员支持
A.小企业为大企业提供组装元件和初级的组装件;
大企业向小企业提供技术和管理知识,同时对小企业的生产进行监督。
B.小企业向大企业提供成品,小企业进行某项技术创新并且最终以设备的形式从小企业那里购买供大企业内部使用。
C.大企业通过资助小的专门技术咨询企业进行特定的技术研究与发展。
D.大企业与小企业合作,共同为大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其中大企业提供资金、制造技术和资源,而小企业提供专门的技术支持。
E.大企业通过收购小企业,可以学习新的技术、开拓新的技术领域。
F.大企业为它的一些雇员提供资金上的支持,让他们从公司脱离出来建立新的小企业,以便研究与发展某些不适合在大企业内部开发的技术。
G.大企业把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借给地区内小企业。
政府如何促进创新网络的发展:
1.提高企业对创新网络的认识
政府以及相关机构,如行业协会,可以组织研讨会以及利用大众媒体宣传创新网络的比较优势和消除企业参与创新网络的忧虑;
可以定期组织技术推广会,向企业介绍行业最新的技术动态,组织企业到国外的企业进行技术参观之旅。
2.协助企业间建立信任感
政府应该努力营造一种“诚信文化”,促使本地区的企业在经营与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遵守诚信原则。
3.协助企业寻找合适的网络伙伴
可以派技术专家深入企业,收集和整理企业的技术创新问题,区分具有相同的技术创新需求以及拥有互补的技术创新优势的企业,加强他们的沟通与联系,促使创新网络的形成。
4.立足于技术创新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在保留作为最后的财政后盾的角色的前提下,逐步将创新中心的主导角色中心交给行业协会经营,使得创新中心能够真正体现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同时能够集中企业的资源进行创新、减低政府的财政负担。
产业集群升级—意大利的经验
“真实”服务中心(Therealservicecentre)
信用担保
出口保险以及推广
组织交易会
提供获得市场以及技术发展情况信息的途径
客户等级评分
咨询服务
培训
废物处理
污染控制
颁发质量证明书和授权使用商标
产品促销
提供创新支持
组织大批量地买进原材料
产品质量检测
成功的服务中心有以下四个特征:
有效的平台
有效促进政府、行业/商业协会、企业等行动主体沟通、协作
顾客导向
自下而上,以顾客为需求导向提供服务,同时也要引导顾客的服务需求
嵌入式的自主性
根植于本地经济活动的治理,为企业结构理性重组巩固基础,协调本地生产系统的发展
提高管理潜能
促使产业区各主体形成共识,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