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新机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99787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抓住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新机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抓住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新机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抓住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新机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抓住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新机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抓住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新机遇.docx

《抓住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新机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抓住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新机遇.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抓住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新机遇.docx

抓住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新机遇

抓住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新机遇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比较,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滑现象,全国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有所缩小,在校生数由1998年的1431万人减少为2001年的1164万人,全国中等技术学校农林类专业招生数由1996年的万下降到2001年的万。

究其原因,一是社会观念问题:

现在中国技术工人的地位大不如前,外国人所说的蓝领、白领在现在中国的对应词是工人和干部,这两种身份在社会上存在着巨大差别,社会地位和各种福利待遇的不同促使人们很自然地在两者中做出选择。

所以中国的老百姓一有机会就会选择让儿女上大学,而自1999年以来的高考扩招又加剧了这种趋势;二是中国的教育体系的问题:

在中国的教育结构中,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教育不是相互统一而是绝然分开,一般来说,在中国,你选择了什么样的教育,也就选择了你的人生之路,所以为了个人的前途,即使考大学无望,中国的学生仍然不会轻易选择职业技术学校。

  在这样的状况下,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萎缩了,停滞不前了,但是,历史上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过程都伴随着一个大规模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过程。

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大体上都经历了类似的发展阶段。

在中国,目前也正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可以预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新的机会来到了。

  一、新的机遇

  

(一)中国世界制造业大国地位的确立

  统计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也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发展最快的国家,制造业生产速度快于世界平均水平,制造业的全球份额呈不断上升之势。

中国在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份额从1980年的%上升至2003年的7%左右,平均每年上升约个百分点。

2003年中国制成品出口占到出口总额的%,比美国高8个百分点。

目前,中国已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三大世界级制造基地。

从统计数据看,中国生产的工业品,特别是家电产品,如彩电、洗衣机、冰箱、空调、微波炉等,在世界同类产品总产量中已占绝对第一。

  中国加入WTO后,已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中国作为其市场销售、原材料采购、新产品研发和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主要基地。

联合国贸发会议《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的调查数据表明,目前世界500强公司中有近400家在中国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到2003年,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其中2002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

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采购中心,仅上海就有200多家跨国公司的采购机构。

2002年跨国公司采购中心在中国的采购规模已突破300亿美元,据有关部门预测,2005年将超过500亿美元。

2001年,从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第一次提出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中国是“世界工厂”的说法便开始兴起。

  当然,中国到底是不是“世界工厂”目前尚未成定论,有人说中国充其量不过是“世界车间”而已。

但是,不论是“世界工厂”还是“世界车间”,有一点是很明确的,那就是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级的制造业大国。

  

(二)历史经验

  在世界历史上,一共有三个国家曾获得过“世界工厂”的称号:

19世纪70年代之前的英国,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叶的美国以及20世纪中叶以后的日本。

纵观他们发展的全过程,我们会发现,职业技术教育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英国

  英国是世界产业革命发源地,着名的珍妮纺织机、提花机、水力纺织机、蒸汽机等都产生在这个国家18世纪后半叶的30年间,而这些发明、发现几乎全部出自于英国学徒制培养出来的工匠之手。

学徒制是历史上早期的职业技术教育,1562年,英国颁布学徒制法规,统一全国学徒制制度,强迫实行7年制的学徒制。

在圈地运动的历史背景下,学徒制法规成了英国推广职业技术教育的“变相”手段,造就了一大批技术人才,率先进行了产业革命,奠定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基础。

  1944年邱吉尔政府颁布的《1944年教育法》,把中等学校划分为文法中学、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三类,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以实施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职业教育在中等教育中的地位。

可是1964年,工党政府取消了技术中学,直至后来演变成中等职业学校体系几乎不存在。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萎缩导致熟练工人严重短缺,直接影响到英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原因,使英国完全丧失了其“世界工厂”的霸主地位,被美、日、德等国赶超。

  2、美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工农业生产蓬勃发展,工农业生产需要大量能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掌握工农业生产所需技能和知识的劳动者,但当时的公立学校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培养的劳动力不能适应产业界的需要,产业界严重缺乏熟练的劳动者,于是职业教育开始受到社会的关注。

  1862年,美国政府颁布的《莫雷尔法案》,促使美国大学教育坚定地走上了应用性的发展道路。

从那开始,美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案保障职业教育,1917年的《史密斯休斯法案》,1929~1957年的《乔治——里德法》、《乔治——埃利泽法》、《乔治——迪安法》、《乔治——巴登法》以及《国防教育法》等,都对这一时期以及以后的中等职业教育模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发达的职业教育推动了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1890年,美国工农业总产值跃居世界首位,1894年,美国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1913年,美国工业产值在全球工业总产值占的比例达到38%,超过英、德、法、日四国总和(1913年,四国总和为37%),成为名副其实的新的“世界工厂”。

  3、日本

  20世纪初,随着近代产业的大发展,在日本,需要发展职业教育的呼声日益增高。

从1893年起日本政府先后颁布了《实业教育国库补助法》、《实业补习学校规程》等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的法令,对日本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保护和鼓励的作用。

从1901到1912年间,日本的实业学校数增长大约49倍,学生数增长38倍多,为社会培养出了当时所需要的中级技术人员和技工,使职业教育有了相当的基础。

  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日本培养出了一大批能够理解、熟悉、使用技术的劳动大军和少数能够将日本的实际经济情况、日本的企业经营与引进技术巧妙结合起来的“改良主义者”,发挥了日本善于学习的民族特性,利用日本高水平的制造技术来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对外出口。

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日本生产的汽车、家电、钢铁、机械、半导体等物美价廉的产品风靡世界市场,追上甚至打败了美欧国家。

1983年日本机械原动机等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意味着日本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三)借鉴历史经验,发展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

  英国、美国、日本发展的历史向我们展示了职业技术教育在他们成为“世界工厂”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确实,与以上三国相比,我国目前还未达到“世界工厂”的地位,但是,这恰恰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契机。

既然现在我国已经露出了成为“世界工厂”的端倪,那么,中国要成为真正的世界工厂,必然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势必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再次发展的时机到了。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现在特别缺乏技术工人。

我们的劳动力人才结构是典型的金字塔形,最大最底层的部分是非技术人才,据统计,目前在中国13亿人口当中,有亿的劳动力人口。

这些人当中有亿人在企业里干活,在这亿职工当中,只有大约7,000万是技术工人。

而在这7,000万技术工人当

  中,初级工大约占45%,再之后是中级工,也有40%多,而高级技工只占很少比例,技师和高级技师更是凤毛麟角。

可是我们从国际劳工组织那里得到的资料可以看出,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完全不同,基本上是一个鼓形的结构,初级工只占15%左右,中级工占50%,高级工占35%。

有些国家高级工可以达到40%以上。

按照权威部门推算,今后几年国企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将会增长25%,达到7,500万人。

如果联系到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这个背景的话,技师和高级技师的人数应当翻一番。

而这些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必须靠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来完成。

  二、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虽然有了这样良好的机遇,但是由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在办学水平、办学规模、办学层次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所以,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大力发展,是目前职业技术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根据企业的需要确定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

  要培养“世界工厂”需要的人才,必须重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始终坚持以高素质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办学方向。

职业学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随时了解企业对技术工人和其它工种从业人员的要求,跟踪研究各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时更新、修改专业教学内容,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

实践课程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要根据企业需求制定职教计划,实施“教——学——做”三合一的强化实际技能的教学方法。

  

(二)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职业技术学校的师资水平和力量还难以担当为打造“世界工厂”陪养大批优秀人才的重任。

要大力提高职教师资素质,首先需要对职业技术教师的任职资格给予严格的规定,建立岗位证书制度。

职教教师除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外,还应具有劳动部门审核认定的高级及以上的技术岗位证书;二是要建立教师进修保障制度。

规定每隔二、三年选派职教教师到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或有关企业、公司、社团进修;三是提高职教教师工资待遇。

对具有双证(教师证和技师证)的教师给予相应的职称津贴,加以鼓励,以吸引更多的水平高、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人才从事职业技术教育工作。

  (三)改革教学体系,实行分层次教学。

  为了减轻“普高热”和高校扩招的冲击,解决学校生源不足和招收的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困难,学校应根据学生个体素质的差异和学生及家长的意愿实行分层次教学,扩展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发展之路,也给他们进入高校的机会。

  根据学生的意愿的不同,大体可分为这样两种:

(l)升入高校继续深造的;

(2)获得中等相关岗位综合职业能力进而就业的。

借鉴国外的经验,可以在第一学年开设与普通高中相同的文化课,并采用普高教材;第二学年开始实行文理分班教学,各增设1~2门职业技术的专业基础课;第三学年开始按学生意愿再次分流,分别编成高职预备班、普通高校预备班和就业预备班,对应开设和加强与升学或就业相关的课程。

这样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职业技术教育极为狭窄的就业空间,从而可以逐渐扩大职业教育院校的生源,招收学生的素质也会得到提高。

  同时,应积极加强与普高协作,将在普高读完两年,而升入普通高校无望的学生,招到中等职业学校的高职预备班和就业预备班之中。

  (四)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鉴定和职业资格认证等工作,努力成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基地。

  据《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报告》预测:

未来50年我国平均每年需提供2~3亿人次的各类继续教育和培训。

所以各类职教院校应充分利用自己的教育教学资源,开展广泛的职业培训,积极参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体系的建立和国外权威职业资格认证的引进工作,推动职业准入制度实施,建立与本校专业和本地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机构。

  (五)实行校企联合办学,达到校企双赢。

  校企合作,院校要与企业签订合同协议,协议主要包括人才培养、设备共享、产品调试、生产工艺及运行经营服务与管理等方面的介入合作。

企业成为学校实习基地,提供设备,提供产品资料。

院校为企业提供培训场地、培训师资、实训工具、器材和输送企业急需的技术人才。

通过校企双向参与,产学紧密结合,为开发职业教育资源提供更好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黄日强,邓志军.英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职业教育研究,2004.

  国际教育信息跟踪与研究课题组.美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综述[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

  付雪凌.“世界工厂”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4.

  谷亚军.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