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探讨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99535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探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探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探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探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探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探讨Word文档格式.docx

《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探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探讨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探讨Word文档格式.docx

在短期雨季,雨水把松散的粉粒粘聚起来,而长期干旱使土中水分蒸发,于是,少量水分同溶于其中的盐类都集中到粗粉粒周围,可溶盐逐渐浓缩成为胶结物。

由于颗粒间的分子引力结合水的作用,形成了以粗粉粒,为主体骨架的多孔结构。

黄土受水浸湿后,土颗粒间结合水膜增厚,结合水粘结力消失,盐溶于水中,骨架强度急剧降低。

在外力作用下,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土粒滑向大孔,粒间空隙减小,这是黄土湿陷性的内在过程,因此,消除黄土地基湿陷性的办法是击实压密减少孔隙比,增加干容量。

通过强夯使土颗粒重新排列,孔隙比显著减少,干容重增加,湿陷性消除,土性得到改善。

  夯锤与土体作用时间极短约为0.03秒,夯锤瞬间作用于土体的冲力为锤重的数十倍。

强夯过程从脱钩到落地夯击土体的瞬间作用,分为三个过程。

第一由位能转变为动能,在碰撞土体时位能全部转变为动能。

第二被碰撞的土体发生运动,同时产生冲击波。

主要有纵波P,横波SV和瑞雷等。

第三是波的传播过程,纵波P是由震源向外传播的压缩波,其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一致,能在固体与液体中传播,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横波SV的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垂直,是由震源向外传播的剪切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横波SV和瑞雷波在地表面传播,纵波P即压缩波的传播过程就是土体不断地被压缩的过程,并向深层方向传播。

  由于强夯的冲击波是间断的,每次夯击都会产生一次冲击波,因此会产生冲击波与地基土的共振现象,使压缩波P传播得更深更远,压缩的土层也愈厚。

由于土质的不均匀性,土层有不同的界面,部分压缩波反射并向四周扩散。

由于强大的冲击力和伴随产生的冲击波使土体得到压密加固,而密实的程度决定于夯击能的大小。

冲击波的扩散与传播由于传播介质的吸收作用而逐渐衰减直到消失。

强夯加固非饱和性粘土,由于冲击力与冲击波在土层强弱不同,加固范围也不同。

根据工程试验可划分为四区,加固影响区示意图见(图1)。

  Ⅰ区为膨胀区:

在地基的表层,土体在冲击力作用下,大大超过土的极限强度,地面立即产生大量沉降,土受剪切而破坏。

由于冲力和横波SV(剪切波)的作用,使土颗粒移动,形成膨胀区。

  Ⅱ区为有效加固区:

由于冲击力和冲击波向深层传递,使地基土超过应力极限强度,土体结构破坏,土颗粒重新排列、压密,孔隙减少,形成梨形加固土柱,此层加固效果好,为有效加固区。

  Ⅲ区为加固影响:

由于冲击力的减少,冲击波的衰减,地下土的应力处于极限强度Pu与塑临荷载强度Pcr之间,土体呈弹一一塑性变形,主要是塑性变形,土的密实度改善甚微,加固效果减弱,为加固影响区。

  IV区为未加固区:

虽有微弱的冲击力与冲击波的作用,深层的土应力处在塑临荷载强度Pcr以内,地基土属于弹性变形,未起到压密加固效果。

3 夯点布置及夯击遍数问题

  强夯夯点布置有正方形(井点)和梅花形网格排列两种形式,不同能级的强夯,采用不同的夯距,1000KN.m、2000KN.m、3000KN.m能级的夯点间距分别为3.5-4m、4.5-5m、5-6m。

  夯点间距的选择,根据我们的经验,对于黄土来说,夯距接近于有效加固深度。

后者是根据修正后的梅那公式:

d=k(式中:

d-有效加固深度;

K-修正系数;

m-锤重;

h-落距)求得,其中修正系数K对于黄土可取0.4。

以1000KN.m能级强夯为例,侧向位移随距夯心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小,当离夯心距离大于3.5m时,则未发生明显位移。

根据土体侧向位移观测结果,可以确定在最佳夯击击次条件下夯点间距以4-5m为宜,这时能使夯击下沉充分发挥,同时侧挤也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土的竖向压缩和土的侧向挤密最佳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1000KN.m、2000KN.m、3000KN.m能级的强夯,其有效加固深度大约分别为4-4.5m、5-5.5m、6.5-7m。

由此可见,前面所述的夯点间距与有效加固深度大体上是一致的。

  取样实验表明,夯距相同,但夯点布置不同的强夯,其有效加固深度相差不大,并且物理力学性的增长率及标贯效果也相接近。

以3000KN.m能级强夯为例,6m梅花形和6m正方形布点有效加固深度大体上都在6.2-6.7m,它们夯点间有效加固深度内的标贯击均为11.6。

但是从夯点间指标绝对值来看,土质改善以梅花点布置优于正方形布置。

以济南绕城高速公路K17+120-K17+400段为例,强夯采用1500KN.m能级,4m间距梅花点夯击后压缩模量Es值从夯前的5.67Mpa,提高到11.62Mpa,而4m间距井点夯击后Es值从夯前的5.67Mpa只提高到9.95MPa。

  我们在济南绕城高速公路施工中,夯击遍数根据地质条件和地下水位情况来确定。

以该工程为例,地质为黄土,地下水位离地面很深,强夯时不存在孔隙水压力的消散问题(观测资料表明,强夯过程中土的孔隙水压力无明显变化)。

因此,在土的正常含水量下,每点可连续夯击,根据夯击时夯坑周围场地隆起不大(一般为20-30cm)的情况,总的击数一遍完成,而且只需依次夯击一遍,然后紧接着进行搭夯。

通过试验发现,井点布置强夯二遍或梅花点布置强夯三遍(见图2和图3),然后再搭夯一遍,与这两种布置都强夯一遍再搭夯一遍,地基加固的效果基本上相同。

勘察资料表明,经1000KN.m能级井点布置强夯二遍或梅花点布置强夯三遍(每点夯击13-15次),然后再搭夯一遍,有效加固深度为4.2-4.7m,在此深度内湿陷性已消除,黄土承载力由夯前180KPa,提高到250-280KPa,如果1000KN.m级梅花点布置夯点夯击13-15次,然后再搭夯一遍,有效加固深度为4.5m,此深度内湿陷性已消除,承载力由夯前的180KPa提高到210-230KPa,满足设计要求。

由此可见,在夯击效果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由强夯二遍或三遍改为一遍,不仅可以缩短施工周期,而且还可以节省施工费用。

4 施夯与夯击顺序

为了施工方便和节省施工费用,不论夯点正方形布置还是梅花形排列,强夯都不分遍进行。

而是一遍完成。

强夯加搭夯总共二遍,第一遍是强夯按次序逐点一次打够指定能级下的最佳击数,第二遍是低能级搭夯。

两遍连续进行,无需间隔时间,因为地基土不存在排水固结问题,不必考虑夯击时间间隔对加固效果的影响。

强夯施工时一锤挨一锤(见图4和图5)打够夯击数,依次连续进行,以夯锤不倾斜,夯坑周围场地隆起不多为原则。

在夯击过程中,落锤须基本上保持平稳,这样才能对土体均匀压实。

也有因土质不匀少数坑底倾斜过大的情况,一般用砂土将坑底整平后再进行下一次夯击。

由于侧向挤出,地面必然要产生隆起现象,但侧向挤出(隆起)过多,必然会影响竖向压缩,从而会减弱强夯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调整夯点间距。

第一遍夯击完毕后,用推土机整平场地,然后再进行下一遍搭夯,一般每点夯3击,搭1/4夯印。

如表土松散干燥,则宜用水喷淋使其湿润后再搭夯,以防夯不密实。

为防止夯坑敞口导致基土变得干燥,并为夯坑免遭雨水浸泡,强夯一部分,夯坑应立即回填推平并进行搭夯。

5 夯击的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强夯地基的施工质量,必须采用双项指标来控制:

(1)控制每点最低夯击数;

(2)控制每点最后2击或3击的平均夯沉量。

这是因为只设单项指标,往往控制不住强夯施工质量。

如果只控制每点夯击数,则由于地基土质的不均匀,在同一夯击数下,经强夯后的土质将仍会是不均匀的。

为了使土质达到基本均匀,对于夯沉量大的夯击点,即使已经满足最低夯击数,还需继续进行夯击点,直到各夯击点最后2击或3击平均夯沉量达到某个规定数值(例如≤5cm),基本趋于一致为止。

反之,如果只以最后2击或3击平均夯沉量来控制,有时会因强夯中出现的假象而达不到夯实地基土的目的。

如某夯点夯至8击时,出现了反弹,相对夯沉量出现了负值,继续夯击时,相对夯沉量剧增,10击时为10.9cm,而12击时下降到1.3cm,而在13击时又有上升的趋势,当15击时达8.3cm,土体出现挤出。

由此可见,这两项控制指标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为什么会出现反弹现象呢?

这是因为地基土为一弹塑体,在强力夯击作用下,地基土产生变形,其变形量包括塑性及弹性两部分,对非饱和地基土,初夯变形以塑变为主,能量大部分作用于浅层上,使浅层地基得到加固,随夯次的增加,夯击能通过较密实的浅层土传播至深层,使深层土得到加固,继续增加夯次,浅层土塑变充分发挥,继而出现弹性变形,后者一方面可传递能量向深层传播,从而加固深层土体,另一方面弹性变形可以使表层出现反弹,使能量损耗,减少夯击效果,这时继续夯击或采取在夯坑辅垫砂土减少反弹的措施,就可使夯击能继续向深层传递。

我们在济南绕城高速公路施工中采用的2000KN.m能级强夯,由于反弹有效加固深度度只达4m,后在夯坑加砂垫层继续施夯,使有效加固深度增加到6m,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6 搭夯

  有关文献:

搭夯的施工,宜在夯点处只夯一击,而夯点间的夯击击数适当加大,其值应随离夯点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即挨着夯点处的土,夯击击数可少些,离夯点位置远一点的土,应多夯几击。

这从理论上讲是合乎逻辑的,但施工起来很麻烦。

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在搭夯前,用推土机将强夯后的场地推平,然后在夯击范围内作低能级搭夯,要求1/4夯印相重叠搭夯一遍,每点3击-4击,若土质较差,甚至可采用5击。

经测试,就夯间与夯点加固效果比较,夯点好于夯间,但其差异性只在10%左右。

以1000KN.m能级强夯为例,夯后夯间与夯点各层土相对应比贯入阻力,表层2.5m范围内为1.5-1.7MPa,2.5-4.7m范围内为2.3-2.5MPa。

因此可以认为地基土是比较均匀的。

  强夯时由于落锤激发的剪切波和瑞利波的剪切扰动,冲破了土的自重压力和颗粒间结合力的约束,使夯点周围的土,在地面下0-2m处剪切破坏严重,于是土的表层出现松动区。

为了克服这种松劲,用低能量搭夯来加固浅层地基土,效果很好,夯后压缩模量平均值可比夯前提高70%左右。

  搭夯夯击能量不宜过大,因为夯坑底面能量过大,土体破碎,导致表层加固效果不佳。

但究竟采用多大夯击能量合适,目前尚无一定规定,但原则上可根据夯坑深浅、夯坑推平后表土松散层的厚薄,作出适当的选择,以每击强夯能量的30%左右为宜。

7 夯锤选择

  《规范》规定,锤底面积对于砂土一般为3-4m2,对于粘性土不宜小于6m2。

这个规定值得探讨。

锤底面积选择宜适当,锤底面积过大,则锤底动应力过小,土体动应力小,不足以破坏土的结构,加固深度不大;

锤底面积小,虽锤底动应力大,土的结构破坏,但塑性状态的土易于侧向挤出,锤底以下土的加固深度也不大,适当加大面积减少土体挤出,加大影响深度。

因此只有适当的锤底面积才能取得最好的加固效果。

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对于黄土状亚粘土单位面积静压力以25KPa-40KPa是适宜的。

在济南绕城高速公路,10t和15t夯锤底面积分别为4m2和4.5m2,其单位面积静压力分别为25KPa和33KPa,用这样的夯锤对黄土状亚粘土进行强夯,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夯锤中设置通气孔的目的在于有效地降低锤底空气阻力、与土的吸力,但夯锤通气孔的大小宜适当,太大了会减少夯击面积,影响土体的加固,太小了容易被土堵塞,增加锤底空气阻力,损耗夯击能量。

有-10t夯锤,周边高90cm,有6个直径为10cm的通气孔,施夯过程中经常被土堵塞,以后制作的夯锤,有4个直径为30cm的通气孔,施夯时不再发生堵塞情况。

通气孔做成下小上大的喇叭孔,效果会更好。

  夯锤有两种,一种是钢板包混凝土夯锤,另一种是铸钢锤。

这两种相比,在同样锤重和同样底面积情况下,要以后者为好,因为前者造型笨重,周边高,空气阻力大,与土的摩擦力大,消耗夯击能量多;

而后者造型轻巧,周边薄,空气阻力小,与土的摩擦力小,发挥夯击效能好。

同样夯击15次,用铸钢夯锤强夯后,地基土周围隆起较多;

同样达到最后2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cm,钢板包混凝土夯锤要夯击15次,而铸钢锤只需夯击13次。

8 湿陷性与膨胀性

  强夯法加固黄土类土主要为二种类型,一种是由黄土类土构成的填土地基,另一种是由新近堆积黄土和一般湿陷性黄土构成的新黄土地基。

其共同特点是,强度低,压缩性大,固结成岩作用差,湿陷性强,土质不均匀。

这样的地基土在干燥状态下,由于垂直节理的存在,土质几乎能保持直立状态,但水浸后产生严重湿陷。

因此,消除地基的湿陷性,是保证建构筑物安全使用的重要措施。

采用强夯法消除黄土的湿陷性,效果比较明显,湿陷系数可由夯前的0.041-0.068降为夯的0.003-0.013。

1000KN.m、2000KN.m、3000KN.m能级的强夯,可分别消除4-4.5m、5-5.5m、6.5-7m深度以内的湿陷性。

即使以下尚有部分湿陷性,也可确保建构筑物的安全,因为强夯后地表形成的硬壳已经起到了保护下卧层的隔水作用。

  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一方面固然应十分重视黄土的湿陷性,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强夯后黄土在受水浸湿时的膨胀性。

有关文献指出,强夯后的黄土地基在受水浸湿时,不但不会湿陷,反而略有膨胀,在强夯后的硬壳土取三个土样,在室内用瓦氏膨胀仪测得膨胀率为8.5-10%,膨胀力为<

0.025-0.0.05MPa。

为什么强夯后的黄土地基受水浸湿会产生膨胀呢?

由于冲击能对土体的压缩,使原来欠压密的黄土颗粒重新排列固结,而成为超压缩的土体,因此可消除湿陷性。

对于超压缩土层,由于土体颗粒间的结合十分紧密,一旦再次浸水,在自由水浸入并转换为吸浮水的过程中,会造成土体的微量膨胀。

地基的膨胀变形可能会使建构筑物不均匀上升,这一点在设计、施工时必须充分注意。

9 合理选用强夯法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既能消除湿陷?

又能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方法。

与各种桩基、大面积换土分层压实地基等相比,强夯法加固地基具有施工设备和工艺比较简单效果好、速度快、费用低等优点,因此强夯日益得到推广应用。

  本着既要技术先进,又要经济合理的原则,对强夯法本身也有个方案优化的问题。

选择哪种能级强夯合适?

一般情况下,应首先考虑1000KN.m能级的强夯,以期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益。

以山东地区夯打15击为例,1000KN.m、2000KN.m、3000KN.m能级强夯的价格分别为9元/m2、13元/m2、18元/m2。

加固深度在5m以内,选用1000-1500KN.m能级为宜,加固深度要求在5-5.5m,选用2000KN.m能级为宜,加固深度要求在6m以上,选用3000KN.m能级为宜。

最经济合理的强夯能级为1000KN.m左右,大能级的强夯施工难度大,经济效益差,夯后土层恢复时间长,因此没有较高要求时,应尽量采用低能级强夯。

  强夯能级的选择,还必须取决于需要消除黄土地基湿陷性的厚度。

根据试验结果,对于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厚度为基础底面下1.0-1.5倍柱基基底宽度和1.5-2.0倍条基基底宽度,可基本消除地基的湿陷性。

这是因为在附加压力作用下,浸水后土层的最大湿陷变形发生在1.5倍基础宽度之内,由于侧向挤出的影响,产生变形的主要土层约在相当于0.5-1.0倍基础宽度的深度范围内,从不同面积、不同压力的浸水载荷试验中,各土层湿陷变形沿深度的分布情况表明,在相当于1.5倍基础宽度的深度范围内湿陷量约占总湿陷的70-80%。

因此只要满足上述要求,凡是重锤夯实能解决问题,就不采用强夯;

凡是低能级强夯能解决问题,就不采用高能级强夯。

  地基土的深层加固,要求采用高能级的强夯,而浅层加固只需低能级的搭夯。

高能级的强夯和低能级的搭夯,在机具和夯锤的选择上应该有所区别,尽量做到合理匹配。

搭夯所需能级的大小,要根据需夯实表层的深度来决定,一般采用小于1000KN.m能级。

  对于强夯这项技术,还有个合理处理地基和合理选用强夯法的问题。

根据地质情况、建构筑物的特征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经济合理地处理好地基,至关重要。

在工程上有时会遇到人工填土很厚的情况,为了达到设计规定消除其全部湿陷性的要求,不得不分二次强夯,即先挖去一定厚度的填土,进行第一次强夯,然后回填至要求标高,再进行第二次强夯。

但这样做是很不经济合理的,对消除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应有合理的要求。

事实上没有必要一定要消除其全部湿陷性,只要根据建构筑物的实际需要,只要满足在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处附加压力小于湿陷起始压力的要求,作一次强夯,消除填土一定厚度的湿陷性即可。

夯实层下面的下卧层可以不必再作处理,因为离地表面越深的地方附加压力越小,况且扩大范围夯击的压密层已经起到了保护下卧层的隔水作用。

工业装置的地坪地基、管沟地基、道路路基等表层只需处理1-2m厚,采用重锤夯实比较经济合理,若重锤夯实以3元/m2(夯击10-12遍)计算,强夯以5.5元/m2(1000KN.m能级、夯打5击)计算,则可节省施工费用83.3%。

强夯适用于替代大面积换土,或需要处理地基的范围大且处理深度大的情况,但小范围的地基处理,采用换土夯实或灰土夯实,比动用履带吊车进行强夯要经济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