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冠果产业发展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98124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冠果产业发展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文冠果产业发展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文冠果产业发展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文冠果产业发展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文冠果产业发展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冠果产业发展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文冠果产业发展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冠果产业发展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冠果产业发展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aliaBge)为无患子科文冠果属(单种属),又名文冠树、文冠木、文冠花、文官果、文登果、文光果、天仙果、木瓜、崖木瓜、温旦革子、僧灯毛道(蒙名)等。

《本草纲目》中称文冠树,又谓“文光果,天仙果”;

《救荒本草》名文冠花;

《广群芳谱》名文光果;

《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名温旦革子、文冠木,性味“甘,平,无毒。

第一节、文冠果的生物特性 

名称:

文冠果

拉丁学名:

XanthocerassorbifoliaBunge

科属:

无患子科(Sapindaceae)文冠果属(Xanthoceras)

文冠果是被子植物繁茂时期的第三纪(约6500万年前)遗留下来的古老物种,系无患子科文冠果属落叶乔木或灌木,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抗寒、抗旱和抗盐碱)能力,是北方水土保持及困难立地生态环境改造的优良树种。

寿命达千年,花期4至5月,果期8至9月。

文冠果种子营养丰富,含油率35%~40%,种仁含油率60%,属一级木本食用植物油。

因此,文冠果是中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有北方油茶之称,社会经济效益重大。

文冠果原本是我国北方的珍稀树种,天然分布于北纬33°

——46°

、东经 

100°

——125°

,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以南,东起辽宁,西至青海,南至河南及江苏北部。

生于海拔52米~2260米处的荒山坡、沟谷间和丘陵地带。

集中分布在甘肃、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等地,辽宁、吉林、河南、山东、安徽等省均有少量分布。

第二节文冠果的开发价值 

1、文冠果油用价值开发潜力巨大

文冠果是一种高含油率的木本油料植物。

《中国树木志》中提到,文冠果种子含油量30%~36%,种仁含油量55%~66%。

文冠果油脂的特点:

文冠果油的碳链长度主要集中在C16一C18;

种子可以提取生物柴油、药用精油、高端食用油,其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分别是33.6%和14.56%,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可达到93%,必须脂肪酸含量达到43%。

种子不但有非常高的含油量,而且油品的品质也特别好。

据化验:

文冠果种子含油率达30.8%,去壳后种仁含油率高达66.39%,含蛋白质25.75%,粗纤维1.6%,非氮物质3.73%。

文冠果油分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4%,其中亚油酸占36.9%。

文冠果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不含对人体有害的芥酸,是十分难得的上好食用油品,油黄色而透明,食用味美,是一种高端美味的食用油,中美关系解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曾经在人民大会堂的国宴,作为招待尼克松夫妇时的炒菜的食用油,令尼克松夫妇食后,赞不绝口,由此可知,文冠果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文冠果种仁氨基酸组成表

文冠果种仁各项理化性质表

2、能大规模生产生物柴油的树种

文冠果油是一种优良的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文冠果油经水解、甲醇酯化后转化为生物柴油,而生物柴油是21世纪最有希望的可再生的绿色清洁能源,可取代柴油而节约大量的不可再生的石油能源,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目前,世界各发达国家纷纷投入巨资进行研发生产,我国也制定了相应的战略发展规划,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将给予倾斜和大力扶持。

“十一五”期间中国林科院组织对我国主要燃油木本油料植物:

文冠果、黄连木进行规模化推广,文冠果提取柴油已获得成功。

文冠果作为我国北方唯一一种能大规模生产生物柴油的树种,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由国家林业局中石油公司联合向我国北方各省下达了关于大力发展文冠果产业项目的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结合退耕还林、荒漠化治理发展300万亩生物柴油项目,到2020年全国要发展2亿亩生物能源的种植面积。

3、独具神奇的药用保健价值:

文冠果油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既可作为食品、又可作为药品、还可作为保健品使用。

但是,这仅仅是在化学成份分析基础上的结论,或者说,是西医理论指导下的熟悉。

祖国医学(含中医、蒙医、藏医)认为,文冠果的油、枝干、叶片、果皮、花器都是重要药材,对多种疾病具有很显著的疗效。

内蒙古乌兰浩特市老中医总结六十年行医的经验,对文冠果的药性药效进行了归纳,他认为:

其性甘、平,无毒,涸黄水与血栓;

肉味如栗,益气,润五脏,安神,养血生肌,久服轻健,能治疗多种疾病;

最显著的作用是通络化栓,可消解血管内的各种栓子;

具有非常好的穿透力,能有效引导组方内的其它成份到达病灶;

可削减组方内各成份的矛盾,提高整体药效;

能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的负担。

文冠果果皮可以治疗小儿尿床,在陕西延安、甘肃庆阳等地方,一直是农村常用的药物。

上世纪90年代,沈阳医科大学陈英杰教授从文冠果中“发现10个结构特异的皂苷类新化合物(简称文冠果皂苷)”,用于治疗小儿尿床、老人尿滴沥、尿等待有明显效果。

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国家二类新药“小儿尿速停胶囊”。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王力华研究员的研究证实,文冠果果壳中的某种提取物具有良好的调节神经功能、改善记忆、抗老年痴呆的作用。

经过多次动物实验,取得了一致的效果,已申请国家专利。

同时,通过生物活性筛选,发现了对六种人体癌细胞有高抑制活性的成分。

池松泉等中医的长期使用也验证了这一点。

北京博仁德国际中医研究院院长、医学博士陈裕容研究员认为,文冠果有效成份治疗小儿尿床的作用机理为营养、调节神经,完善神经功能。

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他们把文冠果组入治疗神经病的组方内,收到非常好的疗效。

文冠果的“木材、枝叶,性甘、平,无毒,主治风湿性关节炎”。

其用法为:

“春夏采茎干,去外皮晒干,取木材或鲜枝叶熬膏。

木材一至二钱水煎服,每日三次;

或每次服膏一钱。

亦可涂患处。

”(《中药大词典》,上海科技出版社,496页)。

志丹县特种作物研究所与当地中医合作,从文冠果活体树干中直接抽提树液,用于治疗风湿病,收到很好效果。

文冠果的叶片作为茶叶应用,不但可以降血压,而且可以减少体内脂肪堆积,1974年,黑龙江省合江地区农业局与沈阳部队后勤部卫生部对此已作过研究。

原中国科学院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和原内蒙古农牧学院植物生理教研室等单位对文冠果油的理化常数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

比重0.9103-0.9168折光率1.4700-1.4718

粘度(相对水)74.20厘泊凝固点-10oC为半透明,-15oC时不透明,-37oC时凝固酸值0.368-1.26皂化值180-193.3

碘值114.9-141乙酰值2.227-4.65硫氰值79-79.82

双烯值0.45羟值2.231不皂化物0.52-0.73%

分析以上几个主要指标,可以判定文冠果油的品质:

(1)酸值:

酸值指标反映的是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酸值越大,表明游离脂肪酸的含量越高,说明油的品质越差。

国际上通用的一个标准是:

酸值0.5以下的植物油为超级食用植物油;

酸值0.5-1.0的植物油为一级食用油;

酸值1.0-2.0的植物油为二级食用油。

文冠果油的酸值平均只有0.52,非常低,说明它非常适合于食用。

(2)碘值:

碘值是油的不饱和度的标志。

碘值越高,油的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越高。

油品的饱和脂肪酸含量高,长期食用后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这正是医学工作者建议市民减少动物脂肪摄入量的原因。

文冠果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非常高,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7.3%,详细成份为软脂酸、硬脂酸和少量的花生酸、山榆酸及24烷酸,说明文冠果油为非常好的保健食用油。

(3)亚油酸含量。

亚油酸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非常好的防备和治疗作用,中成药“益寿宁”的主要成份就是亚油酸;

上市不久的“亚油酸滴丸”、还在研制的“亚油酸微胶囊”都是治疗高血脂、高血压病的药品,其主要成份就是亚油酸。

以亚油酸为原料,合成共轭亚油酸,再用于制造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的药品,疗效更好。

文冠果油亚油酸含量达37%,说明它具有极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文冠果油份中亚油酸是中药“益寿宁”的主要成份,具有极好的降血压作用。

食用文冠果油可有效预防高血压病。

国内目前已开发出“亚油酸滴丸”,专门用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

我国目前有1.3亿以上的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很多,在预防和医治这类疾病方面要花费非常多的医药费用,而且这类疾病有非常高的致残率,使好多人残废或半残废,给病人带来痛苦、给家庭带来拖累,给社会造成负担。

假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改用文冠果油等保健作用强的植物油,则会对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产生巨大的作用。

4、综合利用前景广阔

文冠果除了可作为优质食用油外,工业用途很广泛,它是首选的高级润滑油、油漆、增塑剂等产品的优质原料。

文冠果树叶、树枝、树干的提取物,药用价值也很高,主要用于外敷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文冠果生长期可达200年以上,目前在山西晋北地区发现的文冠果树最大树径达188公分,树令高达1000年以上,树高12米左右,文冠果树的木材结构坚硬、密度大、纹理美观,色泽肉红,边材较少,是不可多得的优质用材林木之一,也是用于制造高档家具、工艺品、居室装饰的高级木材。

在延安北部、甘肃东南部,农村老人认为文冠果木头对身体健康有利,常用于修制烟袋锅。

文冠果木材、根材是上好雕刻材料,特殊是它的根系,奇形怪状,千姿百态,往往能制出高档艺术品。

在甘肃东南部、陕西北部农村,常以文冠果木材为原料,雕刻成小老虎、小狮子或小碾子,用于拴小孩。

迷信的观点认为,具有避邪气、驱鬼怪的功能。

小孩头疼脑热,他们会将小老虎用水煮,余少许汤后给小儿服用,这可能与文冠果木的药用价值有关。

文冠果种壳是制造活性炭的理想材料之一,用于改善和治理环境污染,种仁经榨取油脂后的渣粕含有25.75%的蛋白质,还含有大量粗纤维是优良的动物饲料,丰产期的文冠果林每亩至少可供养1-2头肥猪。

文冠果树嫩叶经焖炒加工后可替代茶叶作饮料、清凉爽口。

文文冠果的种仁是优良食品。

嫩仁色泽洁白,去皮后香气袭人,农村小孩最喜欢采其鲜果取食种仁。

将乳熟期的种仁加工为罐藏食品,具有色泽美观、食味清香、滑爽可口、营养丰富的特点,市场上目前还没有。

文冠果嫩仁适合加工制作高档菜肴,凉拌、煎炒都可制出具有独特风味的菜品。

成熟的文冠果种仁可加工蛋白饮料,风味独特,营养丰富。

榨油后的饼粕富含蛋白质,可加工蛋白饮料,也可作为食品原料、饲料利用,或提取水解蛋白、氨基酸。

种壳相宜制活性炭。

文冠果全身是宝,随着人们对文冠果综合研究、科学开发的力度增强,其综合利用的价值和用途将日益广泛、深入。

文冠果产业,是一次投资,终身受益的产业,所产生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是长期的和受益。

5、文冠果是高雅的观赏植物和优质密源植物

文冠果是我国城市园林建设翘待新优品种,“银冠翠盖引名贤,漫绽仙霞五月天”,如果你见过开花时节的文冠果,一定会为她的美丽所吸引。

文冠果树体雄伟,花、果都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花期长达30天左右,可谓集色彩美、形态美、风韵美于一树的珍贵园林观赏树种,国外多从我国引种作为庭院的观赏花木应用。

随着文冠果大苗上市,园林绿化上应用文冠果也成为一种风尚。

在北京奥运森林公园、北京市委屋顶绿化工程等项目中,都曾出现文冠果的身影。

文冠果极强的抗逆性和较高的观赏价值特别利于其在园林工程中推广。

但由于其生长较慢,目前市场可供应的大苗极为有限,尤其是专门针对园林绿化培育的工程苗还尚未形成批次。

由于文冠果遗传分化严重,自然界中有很多优良的观赏型树种,花色多、花型也各不相同。

对于选育园林绿化应用的文冠果新优品种,有关研究机构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现已成功选育出‘金红1号’、‘瑞粉1号’、‘纷雪1号’3个观赏型新优品种。

其中‘金红1号’的花蕾与花瓣在初花期为金色,中花期为浅红,终花期为深红,渐变多彩单花集于一序,适合做主景。

‘瑞粉1号’花蕾白色,花瓣初花期为淡粉色,中花期浅粉红,终花期为深粉色,金色花蕊缀于粉色花瓣中心,多彩单花集一束,亮丽粉色聚一树,适合做辅景配置。

‘纷雪1号’花蕾淡绿白色,花瓣初花期为淡白色,中花期亮白色,终花期为暗白色,金色花蕊含于白色花瓣中间,遥望似雪,近观如绢,初叶淡绿与白花相映,似夏雪迎春,适合做衬景配置。

文冠果树型阿娜多姿,是一种非常有观赏价值的风景树和观赏植物,可育成林,供观光旅游,亦可作为庭院观赏植物,大中型盆景植物,具有瘦、拙、艳、香的特点,且可人工控制树型,创造各种奇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也可置成盆景,摆放家中很具艺术性。

文冠果花期长达近1个月,花朵芳香诱人、花色鲜艳、是优质密源植物。

6、文冠果是最佳的绿化和生态树种

文冠果具有抗旱、耐瘠薄特性,主要是文冠果的根系入土深,萌蘖能力强,属水土保持先锋树种。

文冠果根系发达,萌蘖性强,生长较快。

喜光,耐半阴。

文冠果对土壤适应性很强,耐盐碱,在撂荒地、沙荒地、粘土地、深根性,主根发达,萌蘖性强,生长快,寿命可达数百年。

平原、沟壑、丘陵、黄土地和岩石裸露地上都能生长文冠果。

抗寒能力强,在气温-41.4℃的能安全越冬。

在年降水量仅148.2mm的宁夏也有文冠果散生树木。

文冠果经济价值产业链示意图

第三章文冠果的国内外研究现况

第一节、 

化学成分的研究现况

1、种仁的研究现况

有关文冠果化学成分的研究最早是1946年法国科学院M.VictorPlo-uvier 

等报道了文冠果果仁含油52%,碘值111,皂化值183等数据,描述了油的性状。

进入20世纪六十年代国内外对文冠果的研究报道就逐渐增多。

1967年加拿大学者在研究无患子科植物油的二十碳烯酸和其他脂肪酸时,用气-液色谱法分析了文冠果种仁含有8种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后来随着仪器的高精端发展,人们又报道了不同的数据。

1981年,王红斗等报导了文冠果种仁含油60%,比重(d20)0.9168、折光率(n20)1.4748、碘值114.9、酸值0.5、皂化值185.7、乙酰值4.7、硫氰值79.8、不皂化物0.52%,并应用国产滤纸反相园纸层析法分离检测了油中脂肪酸含有10种。

用气一液色谱(GLC)分析了文冠果种仁油中脂肪酸组成计14种,见表1。

文冠果子仁油中脂肪酸组成

亚油酸

油酸

芥酸

二十碳烯酸

亚麻酸

二十碳二烯酸

硬脂酸

花生酸

二十四烯酸

木焦油酸

软脂酸

山俞酸

月桂酸

豆蔻酸

量%

42.9

30.0

9.1

7.2

0.3

0.9

2.0

胃2

2.6

5.0

同年,王红斗等人又报道了文冠果种仁中粗蛋白含量为26.1% 

,并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定量分析了水解文冠果种仁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为17种,分析结果见表2。

表2文冠果种仁水解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成分表

氨基酸

赖氨酸

组氨酸

精氨酸

天门冬氨酸

苏氨酸

丝氨酸

谷氨酸

脯氨酸

甘氨酸

丙氨酸

胱氨酸

缬氨酸

蛋氨酸

亮氨酸

酪氨酸

苯丙氨酸

总量

含量%

0.42

0.25

1.12

2.20

0.78

1.35

1.79

0.84

1.16

0.68

2.40

0.12

0.30

1.03.

1993年,李军等利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结合尿素包合法对文冠果种仁油中脂肪酸进行了研究鉴定了12种脂肪酸组分。

前苏联学者用水-甲醇-正丁醇提取文冠果种子中的文冠果皂甙,并用氧化铝柱层析分离得到了相对比较纯的皂甙,然后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

陈英杰等人利用反相柱层析法从文冠果种子中得到了bunkankasaponinasA.B.C.D. 

四种新结构类型的文冠果种仁皂甙。

第二节 

果壳的研究现况

 

2001年,程文明、杨柏珍采用柱色谱和光谱方法,从文冠果果壳中分离得到两种甾醇,该两种甾醇在文冠果首次分离获得,2002年,他们又从文冠果果壳中提取了脂肪酸,分离得到21种脂肪酸成分。

其中8种为首次报道。

2005年王松江等人从文冠果壳中分离得到BunkankasaponinA.B.C.D.,粗脂肪,粗蛋白和粗纤维。

其中促脂肪含量为2-10%,粗蛋白含量为15~30%,BunkankasaponinA.B.C.D.为15~25%,粗纤维含量为20~30%,水的含量为7~12%。

2005年沈阳药科大学的李占林等人利用硅胶柱色谱和凝胶柱色谱等分离纯化技术,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从文冠果果壳中得到了5α,8α-表二氧-(22E,24R)-麦角甾-6,22-二烯-3β-醇、东莨菪素、异秦皮啶、对羟基苯甲醛、3,4,5-三甲氧基苯甲酸、原儿茶酸乙酯、芦丁7个化合物。

2002年程文明等人分析了果壳中的脂肪酸成分,发现了21种脂肪酸,分别为:

己酸、庚酸、辛酸、壬酸、葵酸,10-甲基-十一烷酸、12-甲基-十四烷酸以及十七烷酸。

第三节文冠果叶和花的研究

1966年M.VictorPlo-uvie等用Chaoxnx法分析了文冠果的嫩叶,将得到的结晶用层析法及红外光谱鉴定,证明其含有杨梅树皮甙(myricitin),而文冠果的花、果、叶、枝条不含杨梅树皮甙(氰酸反应微弱)。

1985年,王红斗等报道了文冠果叶含蛋白19.8%,并含16种氨基酸。

1989年,朱丹等经预试验也从文冠果叶中检测出10种化学成分并测定出12种微量元素,其中皂苷含量为5.53%,铁的含量为255.5ug/g,锌的含量为21.4ug/g,铜的含量为12.0ug/g。

国内外对花的研究较少,1968年M.VictorPlo-uvie 

等从花的萼片中分离出芩皮苷、白蜡树皮苷和少量七叶苷。

第四节 

果柄的化学组成

2005年沈阳药科大学的李巍等人采用大孔树脂、硅胶柱色谱,IR、1H-NMR、 

13C-NMR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得到了谷甾醇、菠甾醇、白桦脂醇、胡萝卜苷等六个化合物。

朱丹等人在1997年就有实验得出,文冠果果柄中含有果柄皂甙,试验与文冠果种仁皂甙的薄层层析相对照,发现种仁皂甙与果柄的皂甙不在一个班点上,初步的动物实验证明这两种皂甙具有较高的生理活性,但目前没有对其进一步进行毒理及临床试验,所以,值得更深入地研究与开发。

第五节文冠果木的研究

1987年,黄雅芳等从文冠果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五个化合物,经理化分析和光谱解析以及衍生物制备,鉴定其中四个化合物中分别为双氢杨梅树皮甙,双氢槲皮素(W),表儿茶精(II)及表没食子儿茶精(III)。

同年,崔承彬、陈英杰等从文冠果心材中分离鉴定出5种活性成分。

1999年张文霞等又从文冠果木的醇的提取物中进一步分离得到一种新的化合物—文冠木素,并首次从文冠果属植物中提取得到七叶内酯和2,5-二甲基对苯醌。

1.2 

文冠果食用、药用价值的研究

文冠果作为一种优良的木本油料作物,具有颇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文冠果种仁所含蛋白质不仅比核桃仁还高,还含粗纤维,非氮物质等益物。

古书中称其果为“子本嘉果,瓤如栗子”,是可食用干果;

文冠果油富含的油酸、亚油酸和少量的亚麻酸、廿碳烯酸是人体本身不能合成的,人体缺少时则会引起脱发及各种皮肤病等,同时,利用文冠果油中所含亚油酸成分研制成功的中药“益寿宁”和“亚油酸滴丸”,专门用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

文冠果全身都是宝,叶含蛋白质,其含量高于红茶,咖啡因含量接近花茶,可做饮料;

文冠果叶中还含有杨梅树皮甙,这种甙具有显著的杀菌,稳定毛细管、止血、降胆固醇的作用;

民间也有用其枝、叶、干作为治疗风湿关节炎的良药,或将其叶泡茶喝,还可以治疗腰腿痛;

种仁、果柄和叶的水浸膏对遗尿症有显著疗效。

另据文献报道,文冠果木可以祛风湿性关节炎、风湿内热、皮肤风湿等,1977年已收载中国药典。

目前用于治疗艾滋病的方法主要有2种:

一是抑制HIV逆转录酶的活性;

另一种是抑制HIV蛋白酶(HIV-IPR)活性。

而MaC,YuH等在文冠果的提取物中分离到2个新化合物和另外11个已知的化合物,报道了文冠果中具有抑制HIV蛋白酶的活性成分。

第四章文冠果种植技术研究概况

第一节、文冠果栽培技术研究概况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江青为首的国家领导人基于文冠果的用途,对其在我国许多地区都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l.16-22.40],结果表明,在青海省东部河谷地区(包括黄河、徨水、大通河中下段及其支流谷地)、新疆石河子、陕西洛川、江苏灌南以及黑龙江等地都己引种成功。

此外,在朝鲜的两江道、平安南道、黄海北道、慈江道、江原道文冠果也被成功引种。

文冠果的栽培历史较短,且长期处于野生状态,遗传性很不稳定,树势和产量相差悬殊。

为此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