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总复习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97166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2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总复习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初中地理总复习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初中地理总复习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初中地理总复习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初中地理总复习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总复习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初中地理总复习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总复习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地理总复习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五、课后反思:

 

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

1、五带的划分识记、运用

①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北南半球的季节相反

②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

北寒带(66.5°

N--90°

N)、北温带(23.5°

N--66.5°

N)、热带(23.5°

N--23.5°

S)、南温带(23.5°

S--66.5°

S)、南寒带(66.5°

S--90°

S)

③寒带:

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

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

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2、地球仪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定义区别

【学生活动】运用地球仪,同组同学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并总结完成下表。

纬线(纬度)

经线(经度)

圆(除极点外)

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

1.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一点,度数越大,纬线越短;

2.同纬度的纬线等长

所有的等长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0度线

赤道

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度数范围

0~90(南北纬)

0~180(东西经)

度数分布规律

北纬(N):

赤道向北度数

越来越大

南纬(S):

赤道向南度数

判定:

纬度向北越大的是北纬N,向南变大的是南纬S

东经(E):

向东越来越大

西经(W):

向西越来越大

经度往东变大的是东经E,向西变大的是西经W

线

赤道0°

南北回归线23.5°

南北极圈66.5°

本初子午线0°

、西经20度经线、东经160度线、180度经线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N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S

—30°

N(S)为低纬度

30°

—60°

N(S)为中纬度

60°

—-90°

N(S)为高纬度

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分界线

西经20度以东到东经160度为东半球,西经20度以西到东经160度为西半球(大大为西,小小为东——经度大于160的都在西半球,小于20的都在东半球,其余东经E在东半球,西经W在西半球)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基本知识,要求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深化,学习经纬度的实践应用。

三、课堂小结,随堂练习

四、课后反思

本节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重点。

在整个初中地理学习过程中具有“开山鼻祖”的作用,是解决许多初中地理问题的工具,是初中地理学习的主线。

前面学习了经纬线、经纬度的概念和

经纬网定位(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经纬线的判读技巧。

2.学会利用经纬网给地表事物定位置、定方向、定范围。

二、教学重点用经纬网定位置、定方向、定范围。

教学难点经纬线的判读技巧训练。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经纬网定位置、定方向、定范围

【学生学习任务一】:

展示典型例题,学生独立完成。

【老师点拨】:

(1)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表示某经线和纬线的交点,所以在书写时,后面的字母必须明确标记。

例:

北京的经纬度(40°

N,116°

E)。

线、180°

经线、0°

纬线除外。

(2)教师总结经纬网定位技巧:

以方格状经纬网图为例说明经纬度的判定技巧:

A.先定方向

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判断经线和纬线

根据经线和纬线的概念得知:

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这样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哪是经线、哪是纬线,哪是经度和纬度。

经度若数值向东越来越大则是东经;

若数值向西越来越大,则是西经。

纬度若数值向北越来越大则是北纬;

若数值向南越来越大,则是南纬。

C.东西半球的判定方法①说明判定方向:

经度<

20°

东半球>

160°

西半球

~160°

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球

②解释:

在判定东西半球时,先看经度的度数,如果小于2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东半球上;

如果大于16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西半球上;

在这一范围内的,东经的就在东半球,西经的就在西半球。

【学习活动二】:

完成试卷练习,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设计意图】利用课本中的地图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化零为整,巧记巧学

这是本节课的一幅立体经纬网地图,是本节课需要教师讲解,学生充分理解的重点图。

既突出了重点,也使学生的思维从平面过渡到立体空间,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从本节课的示例中我们发现,利用经纬网定位在航海、航空、交通、军事以及地质学、气象学等多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掌握这一知识目标有重要的意义。

地图(第1课时)

1.初步掌握比例尺的表示方法,能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2.熟记常见的图例。

3.学会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教师活动】重点强调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学生活动】完成课上练习

(1)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①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②同样大小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具体(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③读比例尺技巧:

记住:

1千米=10万厘米=100000厘米(1后面5个0)

(2)运用地图辨别方向

1、一般方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法:

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3、经纬线定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注:

①经纬线是直线时:

横纬(东西)竖经(南北)

②经纬线是曲线时:

a.无论经线多么弯曲永远指示南北方向。

b.无论纬线多么弯曲永远指示东西方向。

4、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注:

①确定中心是北极还是南极,北极点四周只有正南方;

南极点四周只有正北方。

②确定经线,标出南北方向。

以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指向北极点的为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

以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中指向南极点为南方,相反方向为北方。

③确定纬线,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南顺北逆)确定东西方向,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越靠近北极位置越北,越靠近南极位置越南。

【教师活动】讲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师出示等高线地形图的地貌素描图,对照让学生观察并在课本的图上做出相应标记

【学生活动】看板书做笔记,学生阅读用分层绘色法绘制的地形图,分析这种表示方法与单纯等高线表示的地形有什么不同?

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的五种地形,并总结特点。

【设计意图】利用讲述、探究、合作、讨论、比赛等教学方式来组织和实施教学,提高学生识图读图、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1)等高线地形图:

同一等高线上海拔相等。

①海拔(绝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量算距离,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的计算和运用;

:

温差的计算: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3)图例和注记:

图例=符号 

 

注记=文字和数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相对困难和抽象,知识容量较大,对于“待优生”

来说,记忆的内容较多,有一定难度,还有学生在去白板前面展示的时候,不是很熟练,这方面应该多加强训练,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会重点观察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争取达到高效课堂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等高线地形图练习题(1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2018届天津六校高三上学期联考)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3题。

1.图中①地和②地海拔差的最大值约为( B )

A.100米 B.150米 

C.200米 D.250米

2.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中,不能看到丙村的地点是( D )

A.①B.②

C.③D.④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图中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千米

B.X值为100m

C.图中的山顶与丙村相对高度为322m

D.图中甲河的流向是从东北向西南

解析:

第1题,该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相关计算。

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50米,①地海拔高度为150-200米,②地海拔高度为250-300米,故①地与②地的高差为50—150米,最大接近150米,故答案选B项。

第2题,该题主要考查通视问题。

丙地位于山间平地,①②③三地分布位于丙地的三个方向的坡面,居高临下,可看见丙地:

而④地位于相对于丙地的山脊的另一侧,有山脊阻隔,不能看到丙村。

D符合题意。

第3题,根据图中比例尺判断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0.5千米;

等高线递变的原理,图中已有的数据可推算等高距为50米,X在数值200递减的方向,相差两个等高距,数值为100m,B说法也正确,丙村被50m等高线穿过,则其海拔高度为50米,图中高山为372米,相对高度为322m,C说法正确;

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再结合图中的方向标判读,甲河的流向是从东北向西南,D对。

故选A项。

(2018届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高三月考)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4~5题。

4.该地最大相对高度可接近( D )

A.600米B.650米

C.700米D.800米

5.甲、乙间修建一条山区公路,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 C )

A.方案1B.方案2

C.方案3D.方案4

第4题,读图,图中等高距是100米,根据等高线,该地海拔最高处是左下角的山峰,约700-800米之间。

海拔最低处是0-100米,高差范围600-800米,最大相对高度可接近800米,D对。

A、B、C错。

第5题,甲、乙间修建一条山区公路,山区修路则是尽量少穿越等高线,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方案3,C对。

其它方案穿过的等高线较多,不合理,A、B、D错。

(2018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月考)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

米),甲、乙两地建有养殖场,读图完成6~8题。

6.从图中可知( C )

A.山峰的海拔可能为1044米B.乙地海拔可能为1025米

C.①处陡崖相对高度为10-20米D.区域内最大高差近60米

7.在②地可以看到( B )

A.①③B.①⑤

C.③④D.④⑤

8.若图中建有一小型水库,甲养殖场濒临水库最高水位,则( A )

A.水库最深为10-15米B.水坝高度为15-20米

C.库区水面大于1平方千米D.甲、乙两养殖场将污染水库

第6题,山峰海拔为1035米-1040米;

乙地海拔为1020-1025米;

但不等于1025米;

①处陡崖相对高度为10-20米;

区域内最大高差近45-55米。

第7题,①②之间为凹坡,②③之间为凸坡,②⑤之间为谷地,在②地可看到①⑤,看不到③;

②④分别位于陡崖的上下方,但②地不在陡崖边缘处,需要结合②地坡度和④地距崖底的距离判断两地能否通视。

第8题,甲养殖场靠近1020米高等高线,按该水面高度计算,水库最深为10-15米;

水坝高度为5-10米;

库区水面小于0.25平方千米;

从地形状况和相对位置看,乙养殖场不会污染库区。

(广东惠州市高二检测)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

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A )

A.东北—西南向B.东西向

C.西北—东南向D.南北向

10.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B )

A.上、下部均陡峭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上、下部均平缓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第9题,根据山脊概念——等高线弯曲部分指向低处,结合等高线图即可判断山脊基本上呈东北—西南走向。

第10题,等高线越密集坡越陡,结合图示山体主峰西北坡的等高线密集程度判断即可。

11.下列图示能正确表示河流及河水流入湖泊的是( D )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为山谷,向低处凸出为山脊,因此A、C是山脊,B、D是山谷。

山谷部位是孕育河流的地方,可排除A、C。

B是湖泊水向外流,D是河水流入湖泊,故D项符合题意。

(上海卷)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

m)图。

回答12~13题。

12.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域景观最可能是( B )

A.新月形沙丘B.山地梯田

C.三角洲平原D.滨海沙滩

图示地区海拔较高,等高线分布较均匀,水渠贯穿其中,判断是山地梯田;

新月形沙丘的等高线是新月型的;

三角洲海拔低,等高线稀疏;

滨海沙滩海拔低。

选B正确。

13.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 C )

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图中河流是区域的最低处,水渠是流向河流的;

河谷处的等高线是向高处弯曲的,可判断河流自北向南流。

选C正确。

二、综合题

14.(安庆一中等江淮名校高三联考)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其中甲村落多明清古建筑,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主干道的流向是__由东南流向西北__。

(2)甲村庄为图示区域内最大的村落,简析其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

(3)某摄影爱好者想拍摄一张古村落全貌,在ABC三地应选取地点,简述理由。

答案:

(2)地形平坦开阔;

河流流经,水源充足;

位于河流交汇处,且有省道经过,对外联系方便

(3)C 视线通透(没有地形阻挡)

本题考查方向的判定、区位、观测点的选择。

(1)题,河流在山谷处,而山谷是由海拔低处凸向高处,所以河流由东南流向西北。

(2)题,聚落的形成要考虑地形、河流、水源、河流交汇处、交通等因素。

第(3)题,A地与甲村之间有山脊相隔,且距离远,不易拍摄,A错。

B地距离近,但之间有一山峰阻挡,无法拍摄全景,B错。

C地视线通透,且地势较高,可以俯视全村,C对。

D地地势太低,无法拍摄全村景观,D错。

利用山谷是由海拔低处凸向高处,经常判定河流的流向。

凹坡不影响视线,而凸坡影响视线。

15.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该图区域内的地势特点:

__北高南低__。

(2)①②两条小河,水流比较缓的是__②__。

(3)若B山顶气温为20℃,仅考虑海拔因素,则A山顶气温为__17℃__。

(4)根据图上提供的信息,说说乙地发展成为城镇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__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__

(5)王先生是一位徒步旅行者,某日在A山顶附近游玩时迷了路,请你帮他想一种顺利回到甲地的办法。

__顺河流而下。

(1)根据图中等高线可知,该图区域内的地势特点是北高南低;

(2)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②处等高线稀疏,故②小河水流比较缓;

(3)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根据题意,若B山顶(1030米)气温为20℃,仅考虑海拔因素,则A山顶(1530米)气温为20-(1530-1030)÷

100×

0.6=17℃;

(4)读图可知,乙地发展成为城镇的有利条件有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5)一般河流处都有村落,故王先生可以顺河流而下。

疆域与人口(第1课时)

了解并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2.掌握并能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岛屿、海峡、海域、内海。

3.初步学会在我国行政图上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看“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让学生说出我国所处的半球位置。

【学生活动】读“中国疆域示意图”,说出我国领土最北端、最南端各在什么地方,纬度大约各为多少度?

我国领土的最东端、最西端各在什么地方?

经度大约各为多少度?

【设计意图】重点强调我国的位置、面积、临海和邻国等知识,通过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祖国海洋的辽阔,陆地的广大。

培养和提高了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

一、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1、从半球看:

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及优越性:

我国领土南北4°

N-53°

N跨纬度约50°

,相距5000千米。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一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气候差异大。

东西73°

E-135°

E经度相差约60多度;

东西时差五小时。

3、海陆位置: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4、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①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降水丰富),有利(农业)生产;

②海陆兼备,东部地区有利与(海外各国友好往来);

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交往和合作)

③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二、中国的疆域(海陆兼备的国家)

【教师活动】在复习知识点的同时引导学生完成填图填空学案,查缺补漏。

【学生活动】完成学案

【设计意图】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更加深入地认识自己的祖国,了解世界,也为以后学习区域地理打下了基础。

通过教授有关我国疆域的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而激励学生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提高对地理事物的分析评价能力。

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

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

2、领土四至点

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

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3、广袤的海洋国土(海域、内海、岛屿、海峡)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我国领海的宽度是12海里(12、22公里)。

①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②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③岛屿和半岛三大岛屿---台湾岛(属于东海)、海南岛、崇明岛;

三大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雷州半岛。

4、中国的邻国

①陆上邻国14个。

逆时针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②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

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课后反思:

疆域与人口(第2课时)

4.了解并掌握我国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分布特点,理解人口问题的对策。

5.掌握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教师活动】

1、分为省、县、乡三级。

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2、特殊的省

①新疆:

面积最大、邻国最多、位置最西。

②内蒙古:

跨经度最广、相邻省级行政区最多。

③黑龙江:

最北、最东、纬度最高。

④海南省:

最南、纬度最低、全部位于热带、跨纬度最广。

⑤河南人口最多的省;

澳门市人口最少的省

⑥云南:

少数民族最多、北回归线穿过。

⑦位于黄河中下游的省是北京市、天津市;

位于长江中下游的省是重庆市、上海市。

⑧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是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⑨同时濒临渤海、黄海的省是山东、辽宁。

⑩既有海岸线又有国境线的省是辽宁、广西。

四、我国的人口

人口总数:

2010年(13.39)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人口最多的国家。

1、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小。

其中;

江苏是人口密度最大的省、西藏是人口密度最小的省

3、人口国策:

实行计划生育。

基本内容: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基本要求: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五、我国的民族

1、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名族(55个);

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集中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珞巴族)人口最少。

2、民族分布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

①汉族分布特点:

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中部和东部最为集中。

②少数民族分布特点:

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西南。

3、少数民族风情: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摔跤。

(傣族)族的泼水节、孔雀舞,(藏族)族的集体舞、藏历年,(朝鲜)族的长鼓舞、跳板等。

中国的自然环境

我国的地形(第1课时)

1.认识我国的地形及地势特点。

2.掌握我国的主要山脉名称及分布。

一、我国地形的特点和地势特征: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名称及界线

平均海拔

主要地形

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界线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

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

二、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

①东西走向:

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②东北-西南走向: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