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整册教案修改非表格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96294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9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整册教案修改非表格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整册教案修改非表格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整册教案修改非表格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整册教案修改非表格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整册教案修改非表格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整册教案修改非表格版.docx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整册教案修改非表格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整册教案修改非表格版.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整册教案修改非表格版.docx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整册教案修改非表格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两级分化现象严重。

学习的主动性远远不够。

当然,班上也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学生,也有很多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学生。

二、教学内容:

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

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

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五、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及模型2.演示分数用的教具

3.其他教具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

如教学体积时制备1m3、1dm3模型,容纳1L、100ml液体的量杯;教学因数与倍数时,可根据教科书上的图制成教具等。

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具。

六、本册教学措施:

(一)常规方面:

1.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还应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

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2.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提高要求,不购买其他复习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

3.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方面提出始终一贯,科学而严格的要求。

4.转变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5.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

7.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

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8.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9.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育人。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

(二)后进生转化方面: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

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

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2、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

要做到“三心”:

诚心、爱心、耐心。

3、班主任不仅要注意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后进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

4、老师的辅导要及时,当然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后进生的外部条件。

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

班主任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

 

(三)优秀学生培养措施

1、保护优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质疑。

2、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指导学生自学,课外有计划对学生进行抓优指导。

七、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

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左右

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1课时左右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粉刷围墙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4课时左右2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左右4约分........................4课时左右

5通分............4课时左右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左右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左右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左右

六、统计(3课时)打电话.........................................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八、总复习(4课时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教学内容:

轴对称、旋转、欣赏设计和一节数学游戏“设计镶嵌图案”

教学三维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4、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学会画出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措施及手段:

1、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探究。

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关于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安排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想像、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出来。

2、本单元内容可以用4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轴对称(总一)

教学三维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现象,探索成轴对称的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在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探索轴对称的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难点:

学会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

投影仪,主题图。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1、教师投影出示第2页的主题图,组织学生观察。

教师:

图形的旋转变换、平移变换和轴对称变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看看这些物体和图案,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图案,说说它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呢?

学生到投影前叙述说明。

2、教师投影出示第3页例1的主题图,组织学生观察。

教师:

观察这些美丽图案,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图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学生可能会发现这些都是轴对称图形。

教师: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一说,在全班交流。

教师:

在二年级时,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1)投影出示例1的方格图。

教师:

观察方格中的图案,你看到了什么呢?

学生观察,把看到的内容在小组中交流,学生可能会说出:

方格中的图形是一棵树,还有小草;方格中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方格中的虚线是对称轴。

(2)教师:

你怎样判断方格中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呢?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如果沿虚线折叠,会出现什么情况?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学生可能会说出:

如果沿着方格中的虚线折叠,两边的图形可以完全重合,所以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图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