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经贸0910年研究生经济学真题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首经贸0910年研究生经济学真题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经贸0910年研究生经济学真题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6、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三、论述
1、阐述需求管理政策
2、论我国国有经济的改革与历程
1、需求曲线和恩格尔曲线是如何推导的?
(1)
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由消费者的价格一消费曲线可以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分析图中价格一消费曲线PCC上的三个均衡点E1、E2和E3可以看出,在每一个均衡点上,都存在着商品1的价格与商品l的需求量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
这就是:
在均衡点E1,商品1的价格为P0,则商品1的需求量为X0。
在均衡点E2,商品1的价格由P0下降为P1,则商品l的需求量由X0增加为Xl。
在均衡点E3,商品1的价格由P0上升为P2,则商品1的需求量由X0减少为X2。
根据商品1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这种对应关系,把每一个P1数值和相应的均衡点上的X1数值绘制在商品的价格一数量坐标图上,便可以得到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以横轴OX代表X商品量,纵轴OP代表价格,它可以用一个固定的货币收入除以X的最大购买量表示。
当X的价格为P1时,全部收入购买OA数量的X,最优消费量为OX0;
价格为P2时,最优消费量为OX1。
序数效用论者所推导的需求曲线与基数效用论者所推导的需求曲线具有相同的特征。
序数效用论的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它表示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
从序数效用论者对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
需求曲线上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商品需求量都是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需求量。
(2)恩格尔曲线反映的是所购买的一种商品的均衡数量与消费者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
是一条表示在不同所得水准下,对于某一商品需求量之关系的曲线。
它是以19世纪德国的统计学家恩格尔的名字命名的。
上图就是恩格尔曲线的导出过程。
上图中有一组无异曲线,代表消费者对商品X及Y的偏好,而I1、I2、I3三条平行线称为「预算线(BudgetLine)」,三线斜率相同表示两种商品价格不变,而离原点愈远的预算线,表示预算(在此也同样是指所得)金额愈多。
图中的A、B、C三点表示不同的预算线可以达到不同的偏好组合,将这三个点连起来的线,即称为所得消费曲线(IncomeConsumptionCurve,简写为ICC)。
将横轴X商品的消费量X1、X2、X3延伸到下图的横轴,而下图的纵轴以预算线的I1、I2、I3所得水准标示,在I1的所得水准下,消费X1数量的的X商品,而在I2所得下消费X2数量的X商品,....。
将A'
B'
C'
各点连接起来,就是X商品的恩格尔曲线。
在此我们为了说明起见,所以在导出恩格尔曲线的过程中,将所得置于纵轴,而将商品需求量置于横轴,但是一般习惯的用法刚好相反,所得在横轴,而商品需求量在纵轴。
同时处于竞争产品市场和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中的厂商称为完全竞争厂商。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1)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
式中,
、
和
分别为厂商的总收益、产量和产品价格。
在上述公式中,
是既定常数。
在产品市场理论中,收益是产量的函数,因此,收益可以对产量求导。
收益对产量的导数我们知道就是所谓的边际收益
。
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这个边际收益就等于产品的价格。
即
为了求得要素的边际收益,必须要以要素为自变量求导数。
这个导数为
式中,第一个因子
就是以前讨论过的边际产品,即:
它表示增加使用一个单位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通常把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叫做边际产品价值,并用
表示。
于是有:
(2)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要素价格
本书第五章成本仅被看成是产量的函数:
但是,由于产量本身又取决于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数量,故成本也可以直接表示为生产要素的函数。
若设使用的劳动要素的价格即工资为
,则使用要素的成本可以表示为:
即成本等于要素价格和要素数量的成积。
由于要素价格为既定常数,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即成本函数对要素的导数恰好为劳动价格。
它表示完全竞争厂商增加使用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成本。
(3)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原则
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是利润最大化这个一般原则在要素使用问题上的具体化,他可以简单描述为:
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相应的边际收益相等。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可以表示为:
或者
在上述原则或条件被满足时,完全竞争厂商达到了利润最大化,此时使用的要素数量是最优要素数量。
3.股份制公司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股份制存在于一定社会经济制度中,反映商品经济和市场条件下的社会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和要求。
这些一般规律和要求,不以具体的社会经济性质为转移,而是同社会化大生产和发达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性质和需求相适应,也是由股份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因而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下,并发挥其一般作用。
所谓股份制,就是利用股份公司的形式筹集社会闲散资金,调节社会资源分配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
典型的股份制企业,实行的是所有权和经营权,职能、机构分离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
股份制也叫股份制经济或股份经济。
它是按一定法规程序,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建立法人企业,实行社会占有联合使用,从事生产经营,并按投资入股份额参与企业的管理和分配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和财产制度或社会经济组织形式。
从广义上说,凡是把不同所有者的各种不同份额的资本(资金)集中起来,进行联合生产经营,并按着投入资本(资金)额,参与利益分配的社会经济组织形式,都可以成为股份制经济。
从狭义上说,股份制经济是指通过发行股票按股份筹集资本(资金),建立股份公司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组织形式。
股份制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从萌芽开始,大致经历了原始股份制、近代股份制、现代股份制三个阶段。
在人类社会生产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股份经济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组织形式,虽然产生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形成和广泛发展于资本主义自由上升时期,在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度的时期,就已成为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经济组织和企业组织形式。
而今,它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经济组织和企业组织形式。
在西方的历史上,股份制是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的产物。
早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古罗马社会,就出现了集资合股经营的经济形式,实际上那就是股份制的雏形,即原始股份制。
近代意义上的股份制,是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在17世纪形成并成长起来的。
最早的资本主义股份公司正是那些在资本积累时期的海外掠夺性贸易中出现的。
英国、荷兰、法国、丹麦、葡萄牙等国,出于殖民扩张、对外贸易、资本原始积累,建立一批由政府特许的具有垄断特权的贸易公司。
如1600年英国成立的东印度公司,1602年荷兰的东印度公司,英国的阿非利公司、哈得逊公司等。
18到19世纪,在近代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生产力和信用制度的发展,出现了通过发行股票而集资经营的股份公司。
这种由许多资本家投资入股联合经营的资本主义企业,是股份制成熟的形式。
到19世纪后半期,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欧美、日本等国都普遍采用了股份制经济。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过度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额在不断增加,资本家采取发行股票的办法筹集资本,创办了股份公司。
20世纪初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现代股份制得到了迅速发展。
美、英、法、德等国的国民财富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都被股份公司掌握。
就其经济权力来说,股份公司在各国国民经济中占居统治地位。
而今,股份制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企业组织形式。
如美国股份公司企业的资产占全国总资产的85%,销售额占全国企业总销售额89%.著名的大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的股东人数多达200万,股票总数多达4亿股。
股份公司仍然是左右当代美国经济的基本力量。
在70年代,美国不仅是世界的首富,而且其实力超过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加在一起的财富的总和。
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在经济体制上实行以国家为主导、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开放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即实行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体制,股份制是现代微观企业的经济组织形式。
到90年代中期,1995年全世界共有39000家跨国公司,共有27万家海外子公司。
占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占有世界总收入的70%以上;
而占世界人口75%发展中国家,仅占世界总收入的30%以下。
(1)经济的全球化就是:
在全世界范围内资本、服务、货物、人员和思想概念的整体的融合。
这里既有经济的因素,也有文化和思想意识的因素。
这样,我们认识全球化的基本概念,实际上就是分析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它对发展中国家造成的必然的冲击。
(2) 经济全球化始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曾经出现过两次高潮:
一次是1840-1870年间以贸易扩张为主的商品流动;
一次是1371―1913年的资本和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
20世纪后期,交通、通信、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大幅降低了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的人才、物资、信息流动和交易的成本。
发达国家采取开放市场、放松管制等市场自由化政策;
发展中国家积极推行外向型发展战略,两者共同为全球化推波助澜;
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和一系列国际组织的诞生更是为全球化提供了政治保障:
在多方力量的推动下,国际贸易发展迅猛、跨国公司数量剧增,国际资本流动活跃,全球化进入第三次高潮。
(3)第三次高潮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国际经济、政治局势,出现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等重要的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而区域经济在商品、资本、劳务和人员等方面的合作,又是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动力量。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地区层次的表现和发展。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和步骤,经济全球化则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后归宿,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4)从1980年开始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它的起源和发展过程都同第一次和第一次全球化浪潮没有大的区别,都是资本家为了追逐更高的利益或者说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为了提高它的生产竞争能力而必须使用最低廉的劳动成本。
在追逐高素质、低价格的劳动力成本的过程中,中国的改革开放适应了世界的潮流,改革开放的中国开始形成了符合这一要求的非常庞大的劳动力集团。
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由于改革开放使我们的机构建设能力迅速加强,中国的优势在不断的扩大,而第三次经济浪潮第一阶段基本的特征就是玩具、服装等一般加工制造业以及后期一般软件业从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的向中国转移。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总结这些经验,有利于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内容应为:
1、只有注重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才能增强整体竞争能力。
一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必须体现该国在全球经济中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我国是一个产业体系完整但产业技术结构多层次的大国,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
在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分工格局正出现新变化的背景下,要赢得市场,就必须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技术含量,并实施产业差别化的策略,使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真正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在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一部分一般制造业将从发达国家中淘汰下来,我国应利用这一机遇,把一部分具有优势的制造业,以新技术武装起来,提高内在质量,形成新的制造业技术优势,增强竞争能力,占领世界市场。
2、只有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才能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全面优化升级。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经济兴起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是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集中表现。
我国信息技术的进步与网络经济的兴起,为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首先是通过大力发展计算机软件等信息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以信息、知识为重要基础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各地区之间,与世界各国经济之问的联系,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加速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其次是通过大力发展信息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普遍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水平,使各产业改造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服务质量,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各产业整体素质的目的。
再次是通过实施产业战略性重组,建立有利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加大信息技术、信息产品的投资开发力度,抢占各类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先机,加快我国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化
3、只有正确定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方向,才能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的目标。
从各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经验看,顺应世界潮流,选准结构调整的方向,及时实施战略性结构调整,是一国经济保持长足增长的关键。
新世纪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一方面要遵循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结合我国国情,针对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和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之间的矛盾,从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现状出发,确定我国各产业发展的方向,并实施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的结构调整策略;
另一方面,要紧跟当代世界产业发展的主流,顺应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外向化、国际化的客观趋势,实行具有超前意识的跨越式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利用全球资源和世界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促进产业结构加速升级。
4、只有不断提高经济的外向度,才能更快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
在经济全球背景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经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也不可能在本国范围内封闭地进行,世界市场和外资的流入都将影响到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尽管同中的国家相比,我国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为完整,经济发展的资源供给和市场空间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本国,但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要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经济体系的运行效率,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
因此,提高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
5、只有加快高科技产业发展,才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具有巨大的牵引作用。
我国长期以来技术进步缓慢,设备和工艺陈旧,因此,不仅要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且更要重视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要进一步创造有利于高科技产业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特别是要完善资本市场,鼓励创业投资事业的发展;
注重扶植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成长。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应该始终是中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
我们有必要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
同时应注意从传统产业中分离出一部分,按新的运行机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
内部均衡:
根据自然失业率假说,内部均衡就是指国内的失业率水平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的状况。
一般将封闭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归为内部均衡目标。
外部均衡:
许多国内外学者(最早是米德)和宏观决策者将国际收支平衡当作外部均衡的目标,但实际上,国际收支平衡不一定意味着外部均衡,国际收支平衡和外部均衡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异。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在某一段时期内,一国对外货币收支的正好相抵,不存在差额。
国际收支平衡是一静态概念,它是动态性质的外部均衡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外部均衡应该是一个国家理想的国际收支平衡或理想的国际收支状态,它不但表现为高水平的(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最佳规模状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而且表现为内部均衡基础上或以较小的调节成本为代价的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外部均衡或国际收支均衡总目标又被分解成若干子目标,于是,经常帐户差额、贸易帐户差额、外汇储备帐户差额以及资本与金融帐户差额等均被列入外部均衡目标的范畴,所以,外部均衡可以理解为与一国宏观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不是短期的各项目收支平衡的概念,而是长期的、动态的各项目收支差额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内外均衡的条件:
根据吸收论(AbsorptionApproach),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和国民支出的关系可通过以下关系式联系起来:
国民收入(Y)=消费(C)+投资(I)+[出口(X)-进口(M)],移项得:
X-M=Y-(C+I),其中将贸易收支差额(X-M)用B表示,简称为经常项目差额,将(C+I)用A表示,称为国内总支出,即国民收入中被国内吸收的部分,由此,国际收支差额(经常项目差额)实际上就可由国民收入(Y)与国内吸收(A)之间的差额来表示,即B=Y-A。
当国民收入大于总吸收时,经常项目为顺差;
当国民收入小于总吸收时,经常项目为逆差;
当国民收入等于总吸收时,经常项目平衡。
并假定一经济体系初始状态为内外均衡,即B=Y-A=0。
2、论中国经济增长从出口导向到内需拉动转变。
我国进行经济战略转变具备了现实条件:
1.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是指在既定收人和各种商品价格的限制下选购一定数量的各种商品,以达到最满意的程度,称为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
3、自然垄断
自然垄断是经济学中一个传统概念。
早期的自然垄断概念与资源条件的集中有关,主要是指由于资源条件的分布集中而无法竞争或不适宜竞争所形成的垄断。
在现代这种情况引起的垄断已不多见。
而传统意义上的自然垄断则与规模经济紧密相连,指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者更多的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者劳务,如果相关产量范围存在规模经济时自然垄断就产生了。
对于自然垄断的判断标准:
第一,该行业现成的市场结构为只有一个或者几个提供相似或相同产品的卖者。
换句话讲,就是该行业的现行市场为垄断或者寡头的不完全竞争市场。
第二,形成上述市场结构的主要根源在于经济效率的优先考虑。
第三,一个国家的法律对之必须持肯定的态度,包括明示和默示的肯定。
通过与上述所例的标准对照,我们不难看出目前我国的自然垄断行业主要集中在公共基础设施领域,如供水、供电、煤气、热力供应、电信、交通运输(包括铁路、城市交通、海港、水运和机场)、环境卫生设施和排污系统、固体废弃物的收集和处理系统等。
4、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
就是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
资本家为了追逐高利润率以及资本在部门之间的转移流动,导致价格和价值偏离,使各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同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它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
平均利润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各部门利润率水平,二是利润率不同的各部门的资本量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大小。
不能把平均利润率看作是各部门利润率的简单的和绝对的平均。
平均利润率是一种利润率平均化的总的趋势。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平均利润率是由全社会各个产业部门不同的个别利润率,在竞争规律作用下,趋向平均化而形成的。
5、库兹涅茨曲线
库兹涅茨曲线(Kuznetscurve),又称倒U曲线(invertedUcurve)、库兹涅茨倒U字形曲线假说。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
史密斯·
库兹涅茨于1955年所提出的收入分配状况随经济发展过程而变化的曲线,是发展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
如果用横轴表示经济发展的某些指标(通常为人均产值),纵轴表示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则这一假说所揭示的关系呈倒U字形,因而被命名为库兹涅茨倒U字假说,又称库兹涅茨曲线。
?
库兹涅茨在说明这一倒U字形时,设想了一个将收入分配部门划分为农业、非农业两个部门的模型。
在此情况下,各部门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变化可以由如下三个因素的变化来说明。
这三个因素是:
按部门划分的个体数的比率;
部门之间收入的差别;
部门内部各方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
库兹涅茨推断这三个要素将随同经济发展而起下述作用:
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由于不平等程度较高的非农业部门的比率加大,整个分配趋于不平等;
一旦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由于非农业部门的比率居于支配地位,比率变化所起的作用将缩小,部门之间的收入差别将缩小,使不平等程度提高的重要因素财产收入所占的比率将降低,以及以收入再分配为主旨的各项政策将被采用等等,各部门内部的分配将趋于平等,总的来说分配将趋于平等。
1、简述帕累托最优的交换与生产条件?
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所必须满足的条件被称为帕累托最优条件。
它包括交换的最优条件、生产的最优条件以及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
交换最优条件即任意两种商品X、Y的边际替代率(MRSXY)对于每一个参加交易的人来说都是相同的。
生产最优条件即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对于使用这两种要素而生产的商品来说都是相等的。
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件即任意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必须与任何生产者在这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产品转换率相同。
2、简述影响规模效益递增和规模效益递减的原因
规模收益递增指的是:
如果所有投入品的数量都以相同的百分数增加,并导致产量增加的百分数大于该百分数,就是规模收益递增的。
增加生产规模,会使规模收益递增。
这是因为有以下因素在起作用。
(1)工人可以专业化。
在小企业中,一个工人可能要做好几种作业;
在大企业中工人多,就可以分工分得更细,实行专业化。
这样就有利于工人提高技术熟练程度,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2)可以使用专门化的设备和较先进的技术。
小企业因为产量少,只能采用通用设备。
大企业实行大量生产,有利于采用专用设备和较先进的技术。
(3)大设备单位能力的制造和运转费用通常比小设备要低。
例如,大高炉比小高炉、大型电机比小型电机单位能力的制造成本和运转成本要低。
(4)生产要素具有不可分割性。
例如,一座1000吨的高炉,由于不可分割,除非产量达到1000吨,否则就不能充分利用。
(5)其他因素。
如大规模生产便于实行联合化和多种经营;
便于实行大量销售和大量采购(可以节省购、销费用)
规模收益递减指的是: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