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96019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

《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2.docx

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2

开滦二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

(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8)页。

2、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

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卡和机读卡一并收回。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喝(hè)彩角隅(yǔ)梓(zǐ)泽央浼(měi)

B.娇嗔(chēn)庇(bì)佑胜饯(jiàn)榆枋(fāng)

C.讥诮(qiào)懿范(yí)出岫(xiù)撮合(cuō)

D.叨(dāo)扰辗轧(yà)颤栗(zhàn)闾阎(lǘ)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①既窈窕以寻壑。

②窈窕艳城郭。

B.①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②他果然没有来。

C.①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②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D.①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②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下列句子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A.①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B.①问征夫以前路。

②云无心以出岫。

C.①今臣亡国贱俘。

②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D.①而彼且奚适也?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下列各句中加点“之”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之二虫又何知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③胡为乎遑遑欲何之④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尊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

5.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①眄庭柯以怡颜②乐琴书以消忧③雄州雾列④目吴会于云间⑤则刘病日笃⑥腾蛟起凤

⑦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⑧穷岛屿之萦回⑨屈贾谊于长沙⑩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宾主尽东南之美襟三江而带五湖

A.①⑥⑨/②/③⑤/④⑦/⑧⑩/

B.①⑥⑨/②/③⑤⑦/④⑧/⑩/

C.①⑥⑦/②/③⑤⑨/④⑦/⑧⑩/

D.①⑥⑦/②/③⑤⑨/④/⑧⑩/

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的纪年法主要有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

“嘉庆”“康熙”都属于年号纪年法。

B.朔日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望日,殷周时指农历每月的十五日或十六日,后世指农历每月十五日;晦日,指农历每月三十。

C.孟秋是农历的七月,通常为立秋、处暑二节气所在的时段;仲秋为农历八月,通常为白露、秋分二节气所在的阶段;季秋为农历九月,通常为寒露、霜降二节气所在阶段。

D.古代宫廷中宴会时所用的俗乐,俗称“燕乐”。

“燕乐”大多来自民间。

而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贺、宴享等大典时所用乐舞,称为“雅乐”。

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清朝名臣谢济世,一生四次被诬告,三次入狱,两次被罢免官职,一次充军,其经历之坎坷,令人不忍卒读。

B.韩国同意美国在其领土布置“萨德”反导系统,无疑火中取栗,这样做定会使自己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C.卢老师是位儒雅谦和的师长,前后共招了七名博士生。

我忝列门墙,且为大弟子,接受教诲的的机会更多一些。

D.先秦哲学起源于对人生、对社会的忧患,先秦诸子周游列国,大多席不暇暖,以谋求天下由“无道”转变为“有道”的格局。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毫无疑问已经是近十年的“剧王”,我们追剧的原因是其内容贴近现实、人物形象丰满和老戏骨们表演给力造成的。

B.面对频频发生的食堂抢饭不排队事件,许多老师认为,是否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习惯培养和排队技能训练是避免事件发生的关键。

C.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人为的蓄意破坏以及恶劣的天气变化,都会引起严重的灾难性后果。

D.5G时代将是物联网的时代,而智能家居必然是重中之重。

毕竟,通信技术发展的目的就是让人们能更加智能、便利地生活。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1题

游戏和艺术的异点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儿童游戏时常怕旁人看见,所以躲在成人的背后。

他们只图自己高兴,并没有意思要拿游戏来博得同情和赞赏。

尽兴极欢,便已达到游戏的目的,不必有美丑的分别。

儿童在游戏时,愈没有人看见,精神愈专注,幻想愈浓密,兴致也愈畅快淋漓。

他抓住一个玩具,可以单独一个人接连玩上几点钟之久,不觉困倦。

他没有把我和物分清楚,自己高兴时以为旁人和鸟兽草木器皿等也都和自己一样高兴,所以没有把自己的情感传达给旁人以求同情的意思。

儿童自然也有时欢喜成群作戏,但是每个人仍只顾到自己。

他既然可以和猫狗玩,和玩具玩,自然也就可以和同年的小伴侣玩,但是他并没有想到这些小伴侣是旁观者或是同戏的伙伴,他把他们也不过当作玩具一样,借以实现自己的幻想罢了。

他扮店主,他弟弟扮主顾时,他弟弟就只是主顾而不复是他弟弟,如果他弟弟不在时,他也可以拿傀儡做主顾。

他玩得高兴时,他的伴侣头撞痛了在号啕大哭,他心里却若无其事地仍然继续玩他的。

从此可知游戏的动机中很少有社会的成分。

年龄渐长,游戏中或许逐渐杂入社会的成分,但是那就不是纯粹的为游戏而游戏了。

游戏不必有欣赏者,艺术的创造就不能不先有欣赏。

游戏只是表现意象,艺术则除“表现”之外还要“传达”。

艺术家见到一种意境或是感到一种情趣,一定要使旁人也能见到这种意境,也能感到这种情趣,心里才得安顿,所以他才把它表现出来,传达给旁人。

传达欲是同情心的表现。

人是社会的动物,到能看出自我和社会的分别和关联时,总想把自我的活动扩张为社会的活动。

同情心是为群的也是为我的。

它是为群的,因为它要分享旁人的苦乐;它也是为我的,因为它要把自我伸张到社会一样大。

因为游戏缺乏社会性,而艺术冲动的要素却恰在社会性,所以游戏不必有作品,而艺术则必有作品。

作品的目的就在把所表现的意象和情趣留传给旁人看。

罕恩在《艺术的起源》里说:

“游戏和艺术造成另一个世界。

游戏只要过剩精力已发泄,或是本能已得到暂时的练习,便算是达到目的。

艺术的作用却不仅在造作的活动,凡是真正艺术的表现都必有一件东西做了出来,可以流传下去。

”儿童在沙滩土堆砂为屋,随堆起,随推倒,既已即兴,便无留恋:

艺术家对于得意的作品,往往用慈母保护婴儿的热爱去珍护它。

这个分别是显而易见的。

艺术和游戏都要在实际生活的紧迫中发生自由活动,都是为着享受幻想世界的情趣和创造幻想世界的快慰。

于是把意象加以客观化,成为具体的情境。

这就是所谓“表现”,不过纯粹的游戏缺乏社会性,而艺术则有社会性,它的要务不仅在“表现”而尤在“传达”。

艺术冲动是由游戏冲动发展出来的,不过艺术的活动却在游戏的活动之上下过进一步的功夫。

游戏杂用金砾,无所取择;艺术则要从砂中炼出纯金来。

(选自《朱光潜美学文集·文艺心理学》,上海文艺出版社,有删节)

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儿童游戏有独自性,抓住一个玩具,一个人通常玩上很久,不觉得困倦。

B.游戏中儿童假扮店主,如果假扮主顾的弟弟不在后,他也会若无其事地继续玩他的。

C.罕恩告诉人们,游戏和艺术所不同的是游戏只是消遣,而艺术则要有东西流传。

D.传达欲是同情心的一种表现,同情心既是为群的也是为我的,因为同情心要分享。

1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从儿童游戏的目的、方式出发,得出儿童游戏动机少有社会成分的结论。

B.文章分析了艺术和游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出艺术比游戏更高级的观点。

C.文章应用多种论证方法,采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因果论证等方法。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逐层论证文章中心论点:

游戏和艺术的区别点在于社会性。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儿童游戏只图自己高兴,就算达到目的,没有要拿游戏来让旁人欣赏的想法。

B.随着儿童年龄增长,游戏中会逐渐杂入一些社会的成分,不过这已经不是游戏了。

C.作者认为:

游戏只是表现意象,艺术还要“传达”;游戏不必有作品,艺术必须有作品。

D.艺术家非要把意境或情趣传达给旁人,是因为他一定要分享,心里才踏实。

三.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4题

李清臣字邦直。

七岁知读书,日数千言。

客有从京师来者,与其兄谈佛寺火,清臣从傍应曰:

“此所谓灾也,或者其蠹民已甚,天固儆之邪?

”兄惊曰:

“是必大吾门。

治平二年,试秘阁,欧阳修曰:

“不置李清臣于第一,则谬矣。

”时大雨霖,灾异数见,论者归咎濮①议。

及廷对,或谓曰:

“宜以《五行传》‘简宗庙,水不润下’为证,必擢上第。

”清臣曰:

“吾不之信民间岂无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异者不止其异止民之疾痛而已。

”策入等,名声籍甚。

英宗曰:

“如李清臣者,公议皆谓可用,顾以亲抑之可乎?

”既而诏举馆阁,欧阳修荐之,得集贤校理。

绍圣元年,廷试进士,清臣发策曰:

“今复词赋之选而士不知劝,罢常平②之官而农不加富,赐土以柔远也而羌夷之患未弭,弛利以便民也而商贾之路不通。

夫可则因,否则革,惟当之为贵,圣人亦何有必焉。

”鄜延亡金明寨,主将张舆战没,章惇怒,议尽戮全军四千人。

清臣曰:

“今悉诛吏士,异时亡将必举军降虏矣。

”于是但诛牙兵十六辈。

仆射韩忠彦与之有连,惟其言是听,出范纯礼、张舜民,不使吕希纯、刘安世入朝,皆其谋也。

寻为曾布所陷,出知大名府而卒,年七十一。

赠金紫光禄大夫。

清臣蚤以词藻受知神宗,建大理寺,筑都城,皆命作记,简重宏放,文体各成一家。

为人宽洪,不忮害。

尝为舒亶所劾,及在尚书,亶以赃抵罪,独申救之,曰:

“亶信亡状,然谓之赃则不可。

”起身穷约,以俭自持,至富贵不改。

然志在利禄,一意欲取宰相,故操持悖谬,竟不如愿以死。

(选自《宋史·李清臣传》,有删改)

[注]①濮:

指濮王。

②常平:

常平仓。

常平之官,简称“仓臣”,掌常平仓、免役、市易、坊场、河渡、水利等事。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不之/信民间岂无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异者/不止其异/止民之疾痛/而已

B.吾不之/信民间岂无/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异者不止其异/止民之疾痛而已

C.吾不之信/民间岂无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异者/不止其异/止民之疾痛而已

D.吾不之信/民间岂无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异者不止其异/止民之疾痛/而已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赠金紫光禄大夫”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的一种官职或称号,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典等。

B.从“欧阳修荐之”可以看出欧阳修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文学上,他与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三苏、曾巩、王安石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C.“廷试进士”中的“进士”是指在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的人,意思是可以进授爵位的人,而应试者被称为“举进士”。

D.“必擢上第”的“擢”指迁官,即升职。

与“擢”意思相同的还有“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中的“察”“举”等词。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清臣自幼好读书,其文备受好评。

他七岁的时候就每天读好几千字书,不仅得到过考官欧阳修的肯定,而且还在早年凭借诗词文章被神宗赞赏。

B.李清臣的认识虽有局限性,却也体现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他小时候就认为当时佛寺火灾可能是因官吏害民,老天发出儆戒;为官后更认为善于消除灾异就要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