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制氢关键技术进展及发展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94643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中和制氢关键技术进展及发展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碳中和制氢关键技术进展及发展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碳中和制氢关键技术进展及发展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碳中和制氢关键技术进展及发展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碳中和制氢关键技术进展及发展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碳中和制氢关键技术进展及发展文档格式.docx

《碳中和制氢关键技术进展及发展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中和制氢关键技术进展及发展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碳中和制氢关键技术进展及发展文档格式.docx

2020年5月,中共中央颁布《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引导加大氢燃料电池基础科研投入,鼓励能源企业建立稳定、便利、低成本的氢能供应体系,制定国家顶层氢能规划。

2020年9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4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加快新能源发展,加快制氢加氢设施建设。

随着氢能相关政策的颁布和完善,国家还鼓励支持了一大批氢能项目的建设发展,如表1所示。

随着我国政策的引导以及大批氢能项目落地实施,氢能技术不断突破,产业体系逐步完善,我国氢能领域的发展已加速进入产业化阶段。

经过多年的工业积累,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制氢国,氢能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每年仅风力、光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弃电约1000亿kW·

h,可用于电解制氢约200万t,如果能将这些富余的被弃掉的能源用于电解制氢,将会大大减少能源浪费。

近年来,我国氢能产业发展速度快、覆盖广,截至2020年1月,我国已建成加氢站61座(图1),规划和在建的加氢站有84座,内蒙古、辽宁、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四川、安徽等地均有分布。

但是,我国氢能产业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关键技术亟待突破,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基础设施仍有待加强等。

对此,本文从氢能产业链制氢环节关键技术切入,分析总结国内外制氢技术现状,并结合我国制氢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对3种主流制氢工艺进行分析,总结现有技术的优缺点,最后对氢能未来技术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对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提出建议,以期对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

2制氢关键技术

氢气制备主要技术工艺有热化学制氢和水电解制氢,其中热化学制氢技术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氢及化工原料制氢。

化石能源制氢包括水煤气制氢、天然气重整制氢等,目前已经进行工业生产,技术相对成熟,但能量的产出大于投入,若用此法制氢发电,能量转换效率低,经济性差,因此传统能源制氢并非理想的制氢技术。

化工原料制氢主要有醇类裂解制氢、醇类重整制氢,如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

水电解制氢法即利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电力电解水制氢,这种制氢方式近零碳排放,可充分利用“三弃”(弃风、弃光、弃水)能源水解制氢,还可以大大降低制氢成本,是实现“绿氢”生产的重要技术环节,也是氢能领域投资的重点领域。

表2列出了当前阶段不同制氢技术的对比,可以看出:

化石能源制氢技术虽然成熟度较高且经济性较好,但碳排放量较大,违背了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本质,不适合长期发展;

可再生能源电力电解水制氢技术成熟,且环保性好、碳排放少,但是其制氢成本较高,可以考虑采取“三弃”能源制氢,以大幅降低制氢成本。

不同制氢技术所使用的制氢原料及制氢工艺大有不同。

2.1制氢原料

图2给出了目前全球制氢原料占比和主流制氢方法的经济性对比。

由图2a)可以看出,在所有制氢原料中,天然气使用最为广泛,占比达到48%,其次是醇类(占比为30%),电解水使用较少,占比仅为4%。

目前,全球制氢技术的主流选择是化石能源制氢和化工原料制氢,这主要是由于化石能源制氢和化工原料制氢的成本较低(图2b))。

此外,由于清洁性好、效率高、成本低,采用天然气重整制氢具有较大利润空间。

采用电解水制氢是当前制氢环节的研究热点,技术也较为成熟,其他新型制氢法尚未应用于大规模制氢。

从制氢原料占比来看,近期我国仍将主要采用化石能源制氢和工业副产氢+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capture,utilizationandstorage,CCUS)技术(即“蓝氢”),助力化石能源制氢降低碳排放。

而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不断增大,在西北地区出现大量弃风弃光现象,如果能够将弃风弃光所发电力用于电解水制氢(“绿氢”,即采用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绿氢”制取经济性也非常可观。

因此,长远来看,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推进,“绿氢”将成为氢能应用的主流选择。

2.2制氢工艺

现有主要制氢方式如图3所示,其中:

较为成熟的技术路线有3种,即使用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重整制氢,以醇类裂解制氢技术为代表的化工原料高温分解重整制氢,以及电解水制氢;

光解水和生物质气化制氢等技术路线仍处于实验和开发阶段,相关技术难以突破,尚未达到规模化制氢的需求。

表3给出了典型制氢工艺中各类能源的能量转换效率与碳排放量。

由表3可以看出:

虽然化石能源制氢工艺成熟且原料价格低廉,但是会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环境成本极高;

而电解水制氢工艺几乎无碳排放,符合绿色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

2.2.1化石能源重整制氢

天然气制氢技术中,蒸汽重整制氢较为成熟,是国外主流制氢方式。

其原理是:

先对天然气进行预处理,甲烷和水蒸汽在转化炉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等;

经余热回收后,在变换塔中,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

该技术是在天然气蒸汽转化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的。

在变换塔中,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控制反应温度,转化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

主要反应式为

目前,国内天然气重整制氢、高温裂解制氢主要应用于大型制氢工业。

天然气制氢过程的原料气也是燃料气,无需运输,但天然气制氢投资比较高,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一般制氢规模在5000m3/h以上时选择天然气制氢工艺更经济。

此外,天然气原料占制氢成本的70%以上,天然气价格是决定氢价格的重要因素,而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特点,制约着天然气制氢在我国的实施。

煤气化制氢是工业大规模制氢的首选,也是我国主流的化石能源制氢方法。

该制氢工艺通过气化技术将煤炭转化为合成气(CO、CH4、H2、CO2、N2等),再经水煤气变换分离处理以提取高纯度的氢气,是制备合成氨、甲醇、液体燃料、天然气等多种产品的原料,广泛应用于石化、钢铁等领域。

煤制氢技术路线成熟高效,可大规模稳定制备,是当前成本最低的制氢方式。

2.2.1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

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即甲醇和水在一定温度、压力和催化剂作用下转化生成氢气、二氧化碳以及少量一氧化碳和甲烷的混合气体,该方法产物中氢气体积分数是甲醇制氢法中最高的。

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具有反应温度低、产物氢气体积分数高、一氧化碳体积分数(<2%)较甲醇分解制氢法低等优点。

因此,目前开发的甲醇制氢技术主要采用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工艺,其反应机理见式(3),工艺流程如图4所示。

甲醇水蒸汽重整制氢装置已经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精细化工、制药、小型石化、特种玻璃、特种钢铁等行业。

2.2.3电解水制氢

化石能源重整制氢、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过程均有含碳化合物的排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的环保理念,而电解水制氢过程为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无含碳化合物的排出,绿色环保。

目前,我国正处于能源转型的关键阶段,将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等)转化为氢气或者含氢燃料的能源载体,有助于推进我国能源转型进程,促进我国能源多元化发展。

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如图5所示。

图5中,根据电解质种类,电解槽可分为碱性电解槽、质子交换膜(protonexchangemembrane,PEM)电解槽、固体氧化电解槽(solidoxideelectrolyzecells,SOEC)3种。

不同电解水制氢技术参数及特点对比见表4。

由表4可以看出:

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是目前市场化最成熟、制氢成本最低的技术;

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较为成熟,具有宽范围的运行电流密度,可以更好地适应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是国外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应加大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的研发力度,加强与国外领先单位的合作研发;

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技术是能耗最低、能量转换效率最高的电解水制氢技术,国外学者在Science上发表的文章指出,固体氧化物电解槽可在动态电力输出下工作,并不会有明显衰减。

因此,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技术有望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的氢气供应,应重点关注并提前进行技术和专利布局。

以PEM电解槽为例,其工作原理如图6所示。

PEM电解槽由膜电极组件(MEA)、气体扩散层(GDL)及带有流道的隔板(双极板)组成。

电解槽中,水经过电解在阳极产生氧气,在阴极产生氢气,因此在产生的气体出口设置了流量计。

典型的碱性电解槽考虑温度影响的U-I特性曲线模型及电解槽制氢量相关模型可以用式(4)表示。

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弃水、弃光、弃风电力,电解水制氢可平抑风力、光伏等发电输出的波动性,并减少能源浪费,解决弃电问题。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远距离输运氢燃料,将可再生能源从资源丰富的地区高效转移到用能负荷中心,利用氢气发电增强电网的协调性和可靠性,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供需存在的区域错配问题。

上述整个过程清洁环保,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碳。

但是,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成本较高,因此,“绿氢”的制取亟需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技术的进一步攻关,降低制氢成本,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任务的推进。

综合对比以上3种制氢技术:

煤、天然气制氢技术最为成熟,尤其煤制氢在我国具有较大成本优势,但此法制得的“灰氢”不符合能源向低碳转型的绿色发展需求;

电解水制氢技术可以制得“绿氢”,能源效率高,但是成本较高,经济性较差。

3种制氢工艺的技术水平及经济性对比见表5。

煤或天然气制得的“灰氢”通过CCUS技术可转化为“蓝氢”,该技术也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技术组合的重要一环。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深入进行,制氢领域面临的挑战将是实现无碳或碳中性(“绿氢”或“蓝氢”)的技术(目前通过电解水制取“绿氢”来替代),并将这些技术以更大规模推广应用,进而降低生产成本,产生经济效益。

3结语

氢能是一种理想的新型能源,通过风光等新能源电力制氢,并将氢与燃料电池结合发电,以此形成氢能产业生态圈有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加快构建清洁化、低碳化的氢能供应体系,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氢储能可以作为储能系统新思路,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不足及新能源并网问题。

氢结合燃料电池发电是氢能全生命周期应用的关键技术环节,氢气发电可以产出多种有直接经济效益的产品(如纯氧),达到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氢能应用前景广阔,但有部分难题亟待解决。

氢气扩散能力强,易燃易爆,与金属接触容易导致氢脆,不好储存,因此妥善解决氢能的储运问题是氢能安全高效使用的关键。

此外,电解水制氢成本较高。

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今后应紧紧围绕氢能的制、储、运、用4个环节,着力建设完善氢能体系,加大氢能源与电网的互动性,促进我国能源转型;

2)明确氢能发展定位,给予氢能产业完善的政策支持;

3)大力发展电解水制氢技术,利用弃风、弃光、弃水资源制取“绿氢”,解决电解水制氢经济性难题及能源浪费问题;

4)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如风电与太阳能)与氢气储能结合,促进氢能在储能领域的发展,加速推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