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专题复习1218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94506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9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专题复习1218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专题复习1218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专题复习1218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专题复习1218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专题复习1218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专题复习1218Word格式.docx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专题复习1218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专题复习1218Word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专题复习1218Word格式.docx

形状

硬度

导电性

导热性

润滑性

用途

金刚石

C

无色透明

正八面体

最硬

划玻璃、切割金属、钻探机钻头、制装饰品等

石墨

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

细鳞片状

最软之一

优良

良好

电极、铅笔芯、润滑剂等

⑴、“碳”和“炭”的区别:

“碳”指碳元素,不是具体指某种物质;

而“炭”指具体的、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⑵、金刚石、石墨、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三种不同的单质。

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将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⑶、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无定形碳:

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没有固定形状。

常见的无定形碳:

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

颜色、状态

制法

木炭

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

木材隔绝空气加强热

燃料、黑火药、制活性炭、

冶炼金属

活性炭

灰黑色多孔颗粒状固体

木炭在高温下用水蒸气处理

净化多种气体和液体、

作防毒面具

焦炭

浅灰色多孔性固体

烟煤隔绝空气加强热

炭黑

极细的黑色粉末

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

墨、油墨、油漆、鞋油、燃料等,作橡胶制品的填料

木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物理性质)。

活性炭的吸附性更强。

⑷、C60分子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它形似足球,这种足球结构的碳分子很稳定。

⑸、金刚石、石墨、C60性质不同的原因: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⑹、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①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②碳具有可燃性:

C+O2

CO2(充分燃烧)2C+O2

2CO(不充分燃烧)

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燃烧剧烈,发出白光;

放热;

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③碳具有还原性:

C+2CuO

2Cu+CO2↑

2Fe2O3+3C

4Fe+3CO2↑

单质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实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探究(见右图)

⑴【实验操作】①把刚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

②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

③集中加热;

④过几分钟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

观察现象并分析。

⑵【实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

⑶【化学方程式】C+2CuO

⏹反应开始的标志: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在酒精灯上加网罩的目的:

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配制混合物时木炭粉应稍过量的目的:

防止已经还原的铜被氧气重新氧化。

⏹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的后果:

石灰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还原反应:

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具有还原性。

木炭在反应C+2CuO

2Cu+CO2↑中作还原剂。

七.一氧化碳

⑴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⑵化学性质

①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2CO+O2

2CO2

【燃烧的现象】①发出蓝色火焰;

②放热;

③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煤炉从上至下,常发生的三个反应:

2CO2、CO2+C

2CO、C+O2

CO2

②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3CO+Fe2O3

2Fe+3CO2、CO+CuO

Cu+CO2

③一氧化碳具有毒性。

原因: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正常的血液呈深红色,当通入一氧化碳后,血液由深红色变成浅红色。

⑶一氧化碳的用途:

①可燃性:

作气体燃料(2CO+O2

2CO2)。

②还原性:

冶炼金属(3CO+Fe2O3

Cu+CO2)。

⑷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实验探究

1、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实验装置】见下图(这是整套装置,但只需掌握虚线框中内容,并且下文的操作、现象、结论仅针对虚线框内的实验装置)。

1-稀盐酸 2-大理石 3-碳酸氢钠溶液 4-浓硫酸 5-木炭 6-氧化铜 7-氢氧化钙溶液

【实验操作】

①先通入一氧化碳,在加热前必须先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

②点燃酒精灯给玻璃管内的物质加热;

③实验完毕,先熄灭酒精灯;

④再通入一会儿一氧化碳直到试管冷却。

【实验现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一氧化碳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同时生成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CO+CuO

【注意事项】

①检验一氧化碳纯度的目的:

防止加热空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引起爆炸。

②一氧化碳“早来晚走”,酒精灯“迟到早退”。

③一氧化碳“早来”,酒精灯“迟到”的目的:

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空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引起爆炸。

④一氧化碳“晚走”,酒精灯“早退”的目的:

防止灼热的铜重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2Cu+O2

2CuO)。

⑤因为一氧化碳有剧毒,随意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所以必须进行尾气处理。

⑥7溶液的目的:

①证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②除去装置内的二氧化碳。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与上面的实验类似(⑥下的酒精灯要换成酒精喷灯)

【实现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黑,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3CO+Fe2O3

2Fe+3CO2

【注意事项】铁块是银白色的,但铁粉是黑色的。

⏹水煤气(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

C+H2O

CO+H2

⏹在我们学过的还原剂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中,只有两个反应的条件是“加热”,其他的都是“高温”:

Cu+H2O 和 CO+CuO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八.二氧化碳

⑴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对应的探究实验:

⏹无色无味,常温常压下为气体。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实验操作】如右图

(1),将CO2气体慢慢倒入杯中。

【实验现象】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内壁流下,先聚集在底部,

然后逐渐上升,把杯内的空气自下而上排出。

【实验结论】①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②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实验操作】如右上图

(2)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实验现象】瓶体变瘪(或瓶子被压扁)。

【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溶于水时,使瓶内的气体体积减小,因而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把瓶子压瘪了。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⑵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②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注意:

二氧化碳没有毒性)

⏹③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实验操作】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

第一朵纸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纸花喷上水,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纸花喷上水之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纸花的颜色变化。

然后将第四朵纸花取出,小心烘烤,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①第一朵小花变红;

②第二朵小花不变色;

③第三朵小花不变色;

④第四朵小花变红;

⑤第四朵小花被烘烤后由红色变成紫色。

【实验分析】①醋酸能使紫色小花变红,说明酸(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

②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④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⑤说明碳酸被分解了。

【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和H2CO3=H2O+CO2↑

①第二朵、第三朵纸花可以说明:

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②纸花必须是干燥的。

如果纸花不是干燥的,那么在把第三朵纸花放入水中时,CO2会与纸花里的水分反应生成碳酸使纸花变红,这样就起不到对照的作用。

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但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④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⑤二氧化碳能与灼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CO2+C

2CO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该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变为一氧化碳的一种方法。

⑶二氧化碳的用途

⏹①灭火(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②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灭火器原理:

Na2CO3+2HCl=2NaCl+H2O+CO2↑

⏹②干冰(固体二氧化碳):

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③光合作用:

作气体肥料,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⑷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造成温室效应

【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二氧化碳、臭氧(O3)、甲烷(CH4)、氟氯代烷等。

小结:

⑴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比较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①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②二氧化碳可以和四大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③二氧化碳能和碳单质反应

④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

检验方法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粉末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主要用途

做燃料、冶炼金属

灭火、制汽水、人工降雨

⑵三大还原剂:

H2、C、CO——共同性质:

可燃性、还原性。

⑶三大可燃性气体及燃烧时的火焰颜色:

H2(淡蓝色)、CO(蓝色)、CH4(明亮的蓝)

⑷当碳与氧化剂不充分反应时,会生成一氧化碳。

九.金属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铜呈红色,金呈黄色);

导电性、导热性、熔点较高、有延展性、能够弯曲、硬度较大、密度较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⑴.镁、铝:

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2Mg+O2

2MgO4Al+3O2=2Al2O3

铝的抗腐蚀性能好的原因:

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铁、铜:

在常温下、干燥的环境中,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⑵.铁、铜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

3Fe+2O2

Fe3O42Cu+O2

2CuO

⑶.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2、金属与酸的反应:

活泼金属+酸→盐+H2↑

描述现象时,需要注意:

①如果有铁、铜元素参加反应,一定要注意溶液颜色的变化;

②反应放热,但是只有镁和酸反应时放热现象明显。

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⑴.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⑵.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不可以用浓硫酸和硝酸)中的氢。

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⑷钾、钙、钠不符合这一条。

它们会先和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然后碱和盐反应。

3、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条件:

“前换后,盐可溶”)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湿法冶金”的反应原理:

Fe+CuSO4=Cu+FeSO4

【化学方程式】Fe+CuSO4=Cu+FeSO4

【实验现象】铁钉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在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距离大的,反应先发生。

一个置换反应结束后,另一个置换反应才会发生。

如在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粒,锌会先和硫酸铜反应,反应完毕后锌才和硫酸亚铁反应。

Fe2+的盐溶液是浅绿色的,Fe3+的盐溶液是黄色的,Cu2+的盐溶液是蓝色的。

如何比较Cu、Fe、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⑴.使用铁、银和溶液,一次性得出结果:

操作及现象:

把铁、银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银表面没有现象;

而铁表面会附着一层红色物质,并且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⑵.使用铜、硫酸亚铁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一次性得出结果:

把铜分别放入硫酸亚铁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硫酸亚铁溶液没有现象;

而在硝酸银溶液中,铜表面会附着一层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

⑶.选用试剂时,要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将三种金属排序,然后将排在中间的金属变成盐溶液,或者将排在两边的金属变成盐溶液,这样才能一次性得出结果。

十.酸和碱

1、酸碱指示剂

●定义:

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

●某些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等)也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含H+的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含OH-的溶液)变蓝,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

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并非所有的盐溶液都是中性的。

水溶液呈碱性的盐:

纯碱、小苏打等。

水溶液呈酸性的盐:

硫酸铜、硫酸氢钠等。

2、干燥剂

使用干燥剂的目的是除去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

⑴.我们学过的干燥剂有氢氧化钠、浓硫酸、氧化钙等。

氢氧化钠易潮解;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而氧化钙可以与水反应:

CaO+H2O=Ca(OH)2

⑵.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等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氯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

⑶.浓硫酸

浓硫酸等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氨气等碱性气体。

3、复分解反应

⑴.定义:

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⑵.特点:

交换成分,价态不变。

⑶.反应发生的条件: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水、气体或沉淀)。

⑷.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没有先后顺序,可同时发生。

(一).酸的定义和分类

1、酸:

物质溶于水时,形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由于酸、碱、盐溶于水时会电离出阴、阳离子,所以酸、碱、盐的水溶液具有导电性。

●酸的电离:

HCl=H++Cl-,H2SO4=2H++SO42-

2、常见的酸

盐酸(氢氯酸)

硫酸

HCl

H2SO4

形成

H2+Cl2

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

(酸雨形成的原理)

状态

无色液体、具有酸味、刺激性气味

(浓硫酸)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

(稀硫酸)无色液体

特点

浓盐酸具有强挥发性

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物理性质)

②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化学性质)

③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热

用途

重要化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药

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在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作干燥剂

敞口放置的

变化

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挥发性)

质量变大,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吸水性)

注意

事项

1工业生产的盐酸偏黄,是因为含有

Fe3+,可用蒸馏法提纯。

②打开浓盐酸的瓶塞,会有白雾出现,是因为:

挥发的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挥发时溶解的氯化氢与水蒸气形成了盐酸的小液滴。

①浓硫酸的稀释:

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目的:

加快溶解、散热)。

②如果把水倒进浓硫酸里,由于水的密度小,浮在硫酸上面,硫酸溶解时放出的热不易散失,使水暴沸,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导致危险。

●浓硫酸能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这种作用通常叫做脱水作用。

●盐酸、硝酸、醋酸具有挥发性;

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所以它们要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浓硫酸的稀释操作:

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3、酸的化学性质

酸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在水中都能电离出H+,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能电离出的酸根离子不同。

⑴.酸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⑵.酸+活泼金属→盐+氢气(置换反应)

a)这里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

b)示例:

Fe+2HCl=FeCl2+H2↑和Fe+H2SO4=FeSO4+H2↑

【现象】铁表面有气泡产生;

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Fe2+的盐溶液呈浅绿色)。

⑶.酸+金属氧化物→盐+水(复分解反应)

c)金属氧化物可以是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和不活泼金属的氧化物。

因为生成物有水,符合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所以反应一定发生。

d)示例1:

Fe2O3+6HCl=2FeCl3+3H2O和Fe2O3+3H2SO4=Fe2(SO4)3+3H2O

【现象】铁锈逐渐溶解消失;

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黄色(Fe3+的盐溶液呈黄色)。

e)示例2:

CuO+2HCl=CuCl2+H2O和CuO+H2SO4=CuSO4+H2O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消失;

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Cu2+的盐溶液呈蓝色)

⑷.酸+碱→盐+水(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⑸.酸+盐→新酸+新盐(复分解反应)

f)反应发生的条件:

①新酸是碳酸;

②如果新酸不是碳酸,新盐必须是沉淀。

g)碳酸盐都能与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h)除硫酸钡以外的钡盐都能与硫酸反应:

BaCl2+H2SO4=BaSO4↓+2HCl(注意:

HCl是稀盐酸,不写↑)

i)硝酸银能与盐酸反应:

AgNO3+HCl=HNO3+AgCl↓

 

(二).碱的定义和分类

1、碱:

物质溶于水时,形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四大强碱都可以溶于水,但弱碱不能溶于水。

氨水是氨气溶于水形成的液体。

●在初中化学范围内,只有氢氧化铜是蓝色沉淀,氢氧化铁是红褐色沉淀。

●氨水的电离是NH3·

H2O=NH4++OH-,所以氨水也是碱。

●钾、钠、钙的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

如:

2、常见的碱

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

氢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

NaOH

Ca(OH)2

工业制法

Na2CO3+Ca(OH)2=2NaOH+CaCO3↓

CaCO3

CaO+CO2↑,CaO+H2O=Ca(OH)2

白色块状固体

白色粉末状固体

腐蚀性

强腐蚀性

较强腐蚀性

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水而潮解。

微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不明显。

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行业(除玻璃方面外,用途与纯碱类似)。

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所以可以除油污。

漂白粉、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和河流、配制波尔多液

在实验室中可以证明二氧化碳。

●酸、碱包括其溶液都要密封。

澄清的石灰水就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

●氢氧化钠必须密封有两个原因:

①吸水性;

②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2NaOH+CO2=Na2CO3+H2O。

3、碱的化学性质

碱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OH-。

⑴.碱溶液(四大强碱的溶液、氨水)能使指示剂变色:

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由于弱碱不溶于水,所以弱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⑵.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复分解反应)

a)反应发生的条件:

①碱是四大强碱;

②非金属氧化物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

b)根据条件我们可以写出十二个化学方程式,但必须掌握的四个化学方程式是:

2NaOH+CO2=Na2CO3+H2O(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2NaOH+SO2=Na2SO3+H2O

2NaOH+SO3=Na2SO4+H2O

Ca(OH)2+CO2=CaCO3↓+H2O(检验二氧化碳;

石灰墙“出汗”)

⑶.碱+酸→盐+水(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在碱的通性中,弱碱只有该性质。

⑷.碱+盐→新碱+新盐(复分解反应)

c)反应发生的条件:

①反应物能溶于水(包括氢氧化钙,不包括其他微溶于水的物质);

②新碱是氨水;

③若新碱不是氨水,新碱和新盐中至少有一个沉淀。

d)铵盐一定能与四大强碱反应。

e)新碱是沉淀:

蓝色沉淀:

2NaOH+CuSO4=Na2SO4+Cu(OH)2↓

褐色沉淀:

3NaOH+FeCl3=3NaCl+Fe(OH)3↓

白色沉淀:

2NaOH+MgSO4=Na2SO4+Mg(OH)2↓

f)新盐是沉淀:

Ba(OH)2+Na2SO4=BaSO4↓+2NaOHCa(OH)2+Na2CO3=CaCO3↓+2NaOH

g)蓝白沉淀:

Ba(OH)2+CuSO4=BaSO4↓+Cu(OH)2↓

h)红白沉淀:

3Ba(OH)2+Fe2(SO4)3=3BaSO4↓+2Fe(OH)3↓

i)波尔多液(注:

波尔多液不是溶液):

Ca(OH)2+CuSO4=CaSO4+Cu(OH)2↓

⑸.弱碱在加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