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实践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94195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埔军校实践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黄埔军校实践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黄埔军校实践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黄埔军校实践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黄埔军校实践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埔军校实践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黄埔军校实践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埔军校实践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埔军校实践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黄埔军校作为中国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两党培养军事和政治英才的摇篮,先后招生办学6期,秉承“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的办校宗旨,和“亲爱精诚”的校训,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勇敢而顽强地生存,坚持为国家革命事业输送革命军事人才。

众多有志青年为共同的理想来到黄埔并同时加入了国民党和共产党,后来随着两党的彻底决裂,和彼此不同的理想分道扬镳,甚至从同学变成敌人。

如今,黄埔校友为了实现“亲爱精诚”校训,实现祖国统一,依然在不断奔走努力。

  黄埔军校的一行则让我们领略了当年黄埔师生的风姿和黄埔军校的渊源与深远影响。

  

(一)第一站—中山纪念碑

  在黄埔军校的后山上,我们看到了孙中山纪念碑,碑顶塑有的孙总理铜像,与石碑两边交叉而上的阶梯,构成了一个“文”字形。

在碑座的正面刻着“亲爱精诚”四个大字,这就是黄埔军校的校训。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一般的纪念碑多是坐北朝南,但这座纪念碑却坐南朝北,它表达出了孙中山先生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遗愿。

  岁月已经在黄埔军校上留下了历史的痕迹,沧桑与古老的黄埔军校在今天看来是如此的安宁。

但在这份安宁的背后,有着中华民族以武力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历史压迫的壮丽诗篇。

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不仅要珍惜这份安宁,更要以实际行动来继承和发扬黄埔精神,为人民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第二站—孙总理纪念室

  孙总理纪念室,俗称中山故居,因民国6年(1917年)孙中山曾在此憩宿和办公而命名。

现该处设有《小楼昨日-粤海关黄埔分关及其旧址变迁》展览和《孙中山、梅屋庄吉于黄埔军校》展览,陈列了黄埔军校校史和孙中山在广东革命活动的照片。

  中山故居,向我们展示了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革命先驱者孙中山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富强而鞠躬尽瘁,奋斗终生的事迹。

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特别是他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继承和发扬。

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将继续发扬孙总理的爱国主义思想,秉承孙总理的遗志,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而不懈地努力。

  (三)第三站—参观黄埔军校校本部

  黄埔军校展览馆主要为“黄埔岁月”,“军校变迁”,“情系黄埔”三个系列展览,不仅

  重现了黄埔军校的辉煌历史,同时让我们看到黄埔军校群英荟萃,名将辈出。

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拯救人民大众于水深火热中,国共两党仁人志士,从四面八方走到一起,同窗学习同校共事,并肩作战同仇敌忾,不分彼此,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不屈不挠;

这里曾有周恩来和蔼风趣的讲授,聂荣臻的博学,叶剑英的开明?

?

这里人才辈出,烈士们独领风骚,彪炳青史的赫赫战功让我们敬仰!

同时也让我们的炎黄子孙看到---战争年代,黄埔军校同民族兴衰和时代变迁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它是国共两党合作的见证人,黄埔精神不仅仅是牺牲的精神、奉献的精神,也是同时团结的精神;

和平年代,黄埔军校是连接大陆和台湾两岸团结统一的纽带和桥梁,携手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是21世纪这座谱写这中国铁血春秋的军事院校的一大使命!

  (四)第四站—黄埔军校海军烈士陵园

  披着熹微的阳光,迈着庄重的步伐,怀者对烈士的无限敬仰,我们小组成员一起来到了黄埔军校海军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里寂静肃穆,宁和安详。

陵园是为了纪念在万山群岛海战牺牲的海军。

万山群岛海战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第一次大型海战。

对象则为国共内战的中华民国海军。

随著中华民国成立,万山群岛也改由国民政府管治。

但于1946年开始爆发国共内战,国民政府节节败退。

随著广东省大陆地区被解放军攻占,台湾国军于万山群岛等沿海岛屿集中兵力。

1950年5月25日,解放军展开对万山群岛的攻击,强行抢滩登陆,同年6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功占领万山群岛主要岛屿。

  万山群岛的胜利解放为祖国领土统一完整做出了贡献。

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悍的海军为中华民族祖国统一国格尊严神圣不可侵犯义无反顾、义不容辞。

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热情洋溢、奋不顾身。

  (五)第五站—北伐烈士纪念碑

  北伐烈士纪念碑高7米多,是为纪念1929年北伐中阵亡的将士而建。

上面有军校代校务何遂撰写的碑文“平冈之石齿齿兮,黄埔之水浣浣;

屹立丰碑以万世,将以垂纪于无穷”。

碑的正面刻着“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学生出身北伐阵亡纪念碑”,背面刻着“捐躯救国”。

碑座的东、西、北面刻有北伐阵亡的355位黄埔军校学生的名字。

  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携手合作领导,由国民革命军北进讨伐北洋政府的战争,使得中国大陆地区统一在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之国民政府旗下。

此纪念碑记载了黄埔军校师生为北伐战争做出的卓越贡献。

黄埔师生以献出热血和生命凝结了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在那些炮火连天的岁月里,在轰轰烈烈的战场上,实践了自己“决志于广东统一之后,更努力于全国统一”的誓言。

  80年前的北伐战争虽然成果卓著,但因为国共合作破裂而没有取得完胜,统一的愿望终究没有实现,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和惋惜。

但是黄埔师生为祖国统一做出的努力和伟大成就将永垂史册,他们的战斗史将鼓舞包括黄埔师生及海内外每一个中华儿女继续发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遵循孙中山先生的遗训,以大局为重,携手共建一个统一富强的大中国。

  (六)最后一站—东征烈士墓。

  东征烈士墓位于珠江之滨,烈士墓右前方有一座凯旋门式的纪念坊,即是“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

纪念坊庄严壮观的让人肃然起敬。

两侧遍植常绿乔木,各建1座绿色琉璃瓦顶凉亭。

拾级而上,我们径直来到东征史迹陈列室。

这座虽算不上宏伟的陈列室以其特有的视觉效应带给我们难以言喻的心灵震撼。

在这里,我们清楚地了解到了军校师生在两次东征等战役中的光辉业绩。

陈列室正中央陈列的是东征四大战役的沙盘,四面的墙壁的图文则依次向我们详尽描述了二次东征的前因后果及其一波三折的过程。

图文并茂,加以沙盘的立体效果,对东征的坎坷历程和先辈们的浴血奋战,前仆后继,我们感同身受。

  东征作为国民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胜利巩固了革命政权,使广东革命根据地基本趋于统一,为北伐奠定了较为可靠的后方基地。

在东征的战斗中,国共两党的黄埔官生团结一致,并肩作战,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黄埔精神是值得我们后辈尊崇和敬仰的。

没有前辈们的浴血奋战,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秉承先辈的爱国、无畏、团结一心的精神,为祖国的统一和繁盛做出贡献。

  黄埔军校,这个培育了一批批时代的精英,创造了一个个历史的辉煌的地方,为建立和平,民主,统一的新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黄埔军校的学生更是为了民族的存亡,南征北战,戎马一生,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奋斗不息,百折不挠。

这次黄埔军校之旅让我们见证了那个动荡时代里英雄们的足迹,重温了当年的历史。

我们将继续继承和发扬黄埔精神,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在和平盛世的今天,黄埔精神一直在延续---黄埔军校仁人志士的子嗣后代和大陆领导

  人都在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振兴中华的目标共同努力奋斗着。

  

(一)祖国统一,黄埔率先行

  黄埔军校同学会作为推动祖国和平统一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自1984年6月16日成立至今,已走过了26年。

这26年来,它始终贯彻“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的宗旨,积极开展交友、联谊工作,为促进党中央对台方针政策的落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个由海内外黄埔同学组成的爱国群众团体,一直遵循孙中山先生“惟以国家统一、民族强盛为己任,抛嫌释怨,携手合作,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贡献余力,为中国革命和自己的历史增添光彩”的教导,以主人翁的姿态,为推动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的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XX年6月16日,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海峡两岸的黄埔校友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庆祝纪念活动。

同时也共同表达了“祖国尚未统一,同学还需努力”,争取祖国早日统一的心声。

  

(二)携手黄埔,圆历史遗梦!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了维护祖国统一,捍卫领土完整,从各方面做出努力。

1990年5月,邓小平会见了从台湾来访的黄埔一期学生邓文仪;

1991年4月,江泽民会见了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谒黄帝陵、祭中山陵访问团;

1994年,胡锦涛等参加了黄埔军校建校70周年纪念活动?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黄埔人的这些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支持,让广大黄埔人深受感动,台湾回归,祖国统一的政策更加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台湾和海外黄埔同学及其亲友来祖国大陆投资、经贸洽谈,为文化交流引路搭桥。

  (三)根的情怀,不变的誓言!

  黄埔军校,这个镌刻历史印痕,国共两党共同谱写过曲曲荡气回肠的战歌的军事瑶篮,是今天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记忆。

黄埔精神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文化遗产。

当今,海峡两岸的退役将领通过书画展等形式开展文化交流,促进祖国统一。

XX年8月8号,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和北京市黄埔同学会共同主办过一次“海峡两岸百名将军书画展”。

XX年7月5号在上海开幕的“纪念戴安澜将军诞辰105周年——海峡两岸书画交流邀请展”和XX年7月28号,在深圳开幕的“海峡两岸百名将军书画展。

海峡两岸民间军旅文化交流,是推动两岸全面沟通交流,增进彼此的相互了解,缅怀共同历史情怀,血浓于水---祖国统一,是历史不可阻挡的潮流!

  

(一)经济上:

两岸加强合作,促进两岸的商业往来;

(二)政治上: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原则;

(三)文化上:

加强两岸学术、旅游、文化的研讨和交;

(四)民间:

传统节日,两岸尽量减少通行的关卡与繁;

(五)国际:

争取最大限度的国际援助;

六、活动心得;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认识到:

团队合作在团体活动中很;

但在收获硕果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足之处;

1、事先没有考虑周全

两岸加强合作,促进两岸的商业往来。

  

(二)政治上: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原则。

  (三)文化上:

加强两岸学术、旅游、文化的研讨和交流,每年举行一次“文化交流节”。

  (四)民间:

传统节日,两岸尽量减少通行的关卡与繁琐的手续。

  (五)国际:

争取最大限度的国际援助。

努力发展“中美关系”,“中日关系”;

加强与欧盟国家的合作;

增强与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关系;

与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的友好往来与互助互惠,赢得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认识到:

团队合作在团体活动中很重要。

团队分工合作有利于提高效率。

同时,还有利于增进友谊,有利于对彼此的了解。

在和小组成员一起商量讨论,出谋划策,参观黄埔军校的过程中,大家都收获了快乐和感动。

快乐源于一群有趣的伙伴,感动于我们的互助与彼此的关怀。

  但在收获硕果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足之处。

  1、事先没有考虑周全,队员身体出现不适,导致部分队员提前回校。

  2、在参观的行程中,由于先前没有实际了解过路线,只是上网大致了解了一下情况。

而实际活动中我们进行的不是很有次序,而且回来时坐车、坐船路线不太了解。

  对以后活动的建议和想法:

  1、以后有类似活动分工因更细致一些;

去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前每人都应该对去处有个比较细致的了解;

每人都可负责介绍一个景点。

  2、下次还有类似的活动,要先踩点,熟悉路线。

  总体来说,此次活动进行的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在这里,我们总结经验教训,希望下一次活动开展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