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93582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一、中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背景

中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总量为526GW,年发电量。

1、可开发的常规水能资源

我国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河流50000余条。

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0MW以上的河流3000余条,水力资源丰富,居世界第一。

我国水能资源的研究和勘察开展了60余年,经历了3次大规模普查和8回修订补充工作。

在1980年第3次全国昔查基础上,加上近几年河流规划设计过程中对水能资源可开发量的科学估算,以及各省市区中小河流的小水电资源和台湾省的最新统计资料汇总而得,全国水能可开发装机容量为GW,(中国大陆521GW,台湾省5GW),相应年发电量(中国大陆,台湾省,2002年又开始第4次全国水能资源复核普查,初步结论是许多河流水能蕴藏量大幅度增加,增加率为10%-30%甚至更多。

可以说上述结果是可靠的,可开发水能资源是有把握的。

2、抽水蓄能发电资源

据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2000年抽水蓄能专委会年会统计,个国22个省市(区)的初步勘察普查,对247座抽水蒿能电站站址进行量测估算,总装机规模为310GW。

可供近期选址的容量为89-100GW。

3、潮汐能资源

4、水能资源特点

(1)资源与经济发展现状况不匹配。

我国水能资源90%分布在京广铁路以西,其中,云、贵、川、渝、藏就占70%。

云、贵、川、渝、陕、甘、宁、青、新,藏、桂等11个省区(经济后进区)水能资源约占全国总量%,中部晋、精、湘、鄂、等省水能资源约占全国总量%,东部14个省(经济发达区)水能资源约占个国总量%,,负荷集中在东部,所以“西电东送”,是必由之路。

(2)水能资源集中在大江大河。

大中型水电站容量占426GW,“水能富矿”集中在某些河段上,所以决定了“基地开发”,进而实现流域、梯级、波动开发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水能资源的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

(3)大多数河流年内、年际径流经济分布不均,丰枯流量相差悬殊,所以蛰建龙头水库、调节性能奸的水库,提高总体水电质量。

(4)西部水电东送,主要要送“基荷”。

这样既可达到安全经济,又可为东部抽水持能电站建设提供负荷空间。

二、我国水能资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2001年我国电力构成中的火电、水电、核电、油电发电量的比重分别为%、%、%和58%。

水电厂一般服务寿命100年,按火电厂折算,每10耗标准煤,发电,水电使用100年至少可抵70Gt标准煤。

剩余水能占全国能源的比重:

煤炭、石油Gt、天然气、水能年电量,4项共折合Gt标准煤。

水能占我国能源中的比重%,煤炭占%。

三、2020年我国水电发展的规模将完成装机300GW

根据对电力需求的预测,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00GW,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在2000年基础上翻1番。

电力装机总容量是多少才合适,许多专家都在预测估算。

从我国的长期能源需求和GDP增长对电力供应的发展要求,估计2003-2010年社会年用电增长速度将保持在7%;

2011-2020年社会年用电增长速度将保持在5%;

2010年社会用电量达到,相应装机600GW;

2020年社会用电量达到,相应装机900GW。

这个估算数字基于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的翻2番,GDP平均年增长%。

到2020年社会用电量,相应电力装机950GW。

水能开发门前现状:

不缺资源,不缺技术,不缺资金,不缺工程项目,就缺统一认识。

但大多数认为201O年水电装机占电力比重为30%左右为宜。

2010年我国水电装机要达到170GW,2020年水电装机容量要达到300GW,才能适应电力发展的需求、即使现在起每年都要新装机11GW,也仅仅基本实现水电比重达30%的要求。

2050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达到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人均占有发电容量至少要达到1kW,人均用电量至少达到,相应电力装机全国要达到1500GW。

届时我国常规水电开发完毕,总装机容量达到530GW,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超超大型水电站的“墨脱”,1个电站装机就达43GW,也将建成发电,电流将源源不断输入东南亚电网,前景十分乐观。

1、“十五”期间水电建设重点项目

“十五”水电建设项目重点放在流域梯级水电站,调节性能好的龙头水库工程先上,借以提高水电整体质量和保障大电网中的安全、经济综合效益,总装机规模30GW左右。

(1)龙滩水电站装机容量龙头水库,调节性能好);

(2)小沟水电站装机容量(龙头水库,调节性能好);

(3)公伯峡水电站装机容量(调节性能好控制性工程);

(4)三板溪水电站装机容量1GW(龙头水库,调节性能好控制性工程);

(5)瀑布沟水电站装机齐量(调节性能好);

(6)水布垭水电站装机容量(龙头水库,调节性能好);

(7)锦屏一级水电站装机容量GW(调节性能好控制性工程);

(8)构皮滩水电站装机容量3GW(调节性能好控制性工程);

(9)拉西瓦水电装机机容里4-6GW(关键性工程)。

以上

(1)-(6)项已开工建设。

2、“十五”期间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重点项目

已开工和将要开工项目:

泰安GW;

西龙池GW;

桐柏GW;

琅琊山GW;

宜兴;

张河湾;

板桥峪;

宝泉,共计。

3、”十一五”期间水电建设战略项目

水电开发重点放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性工程,即西电东送后续战略工程上。

“十一五”

4、“十一五”期间抽水蓄能电站重点项目

胶东;

蒲石河;

响水涧;

惠州一期;

白莲河;

洪屏;

丰宁,共计。

综上所述,2002年底我国水电总装机已达,“十五”期间再新增常规水电装机,抽水蓄能装机GW,则“十五”末全国水电装机将达到122GW。

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还将新增水电常规装机60GW和抽水蓄能装机8GW,再加上其它,到2010年我国水电装机容量有希望达到180GW,届时水电装机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31%左右。

四、水能资源的开发要有合理规划

1、水电规划中的战略任务之一就是选好龙头水库

水库调蓄电能大小应是评价水电站的一项技术经济指标,也是选龙头水库的依据和准则。

龙头水库应在规划河段上游,具有调节能力的水库。

20世纪70-80年代,我国水电建设中,对水能特点研究不够,对调蓄电能的作用认识不足,忽视龙头水库建设,或多或少对电网运行造成一些被动。

据资料统计:

龙羊峡水电站是我国已建成的调蓄电量最大的龙头水库,水库调蓄电量为,可增加全梯级总保持出力约,增加年可用电量。

虎跳峡水电站龙头水库调蓄电量为,可增加全梯级保证出力GW,还可提高库容利用系数。

2、战略性工程和选点是水能规划和水电开发首要指导思想

战略性工程是指库容大、调节性能好,可做电网供电和西电东送的主导骨干电源。

除已开工和建成的三峡、小浪底、龙滩、水布垭、龙羊峡、宁家峡,五强溪等战略工程外,如:

黄河上拉四瓦、黑山峡;

金沙江上虎跳峡、白鹤滩、溪洛泄、向家坝;

雅砻江上锦屏一、二级;

大渡河上瀑布沟、独松;

乌江上构皮滩;

澜沧江上糯扎渡;

怒江上马斯当、布西;

雅鲁藏布江的墨脱水电站均应列为我国水电建设的战略性工程。

3、开发战略性工程,必须要有战略思维,保护珍贵资源,充分发挥水头效益,合理利用再生能源

水能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就是水头。

选一个坝址是相当不容易的,所以在开发水电中要特别重视有效水头的利用,不要轻易把有效水头或正常高蓄水位做小合适的降低。

我国水电建设中,人为的不合理降低工程规模,使一些工程二期加高,以往的教训不少,如:

丹江口的加高、龚咀加高、五强溪加高,留下了许多困难。

直到目前,找国几乎所有的水电站大坝搞分期建设的还没有成功的范例,特别不要造成龙滩、溪洛渡等工程的二次加高局面。

建议:

(1)虎跳峡水电站正常水位应保持2012m,(装机;

(2)溪洛渡正常高水位要保持610m(装机,年发电常,白鹤滩水电站正常高水位应保持在820m(死水位770m);

(3)龙滩水电站正常高水位应保持在400m(装机,一次建成);

(4)拉西瓦水电站正常高水位应保持在2452m(装机容量以上)。

正常的高水位,决定了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水电站能力及水库综合利用的效益。

一般来说,当坝址选定,在高山大峡谷中正常开发情况下,正常高水位的变化对淹没损失和生态损害影响并不大,但正常高水位稍降一些,则对电量影响很大,水电站的效率损失更大。

如:

(1)龙滩水电站正常高水位400m,在正常蓄水位375m时,防洪库容可增加2GM3,使珠江三角洲防洪标准由20年提高到100年,同时优化航运35km,还可对三峡水电站有补偿调节作用;

(2)虎跳峡正常高水位2012m相比1950m时,增加调节库容15365GM3,增加全梯级蓄能电量,增加全梯级保证出力,增加年发电量;

(3)龙滩正常高水位400M相比375m时,增加调节库容9.4GM3,增加梯级保持出力GW(增幅36%),增加年发电量;

(4)溪洛渡水电站正常高水位保持在610m比590m时,多装机2GW,规模相当1个大型电站。

可见,科学论证一些大型战略性水电厂程的正常高水位意义重大,只要坝址条件允许经济技术上可能,应尽量取上限为佳,充分合理利用水能资源,是最大的效益。

4、认真研究水电开发与移民关系,完善移民法规

开发水电,修建水库要解决“三农”问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使移民走向小康社会生活,移民要分享工程效益。

同时,要处理好环境保护,要本着再造山川秀美工程、绿色能源工程、为人类造福工程的宗旨,加快水能资源的开发。

5、水电建设和水能资源开发问题

(1)资源潜力很大。

我国目前至少还有450GW的电量)水电尚未利用。

(2)工程技术先进。

我回水电建设工程技术走在世界先进前列,我国工程帅亲手设计的世界顶级工程:

三峡、龙滩、水布垭、小湾、溪洛渡、小浪底水电站和广州天荒坪、西藏羊湖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均已成功,发挥效益,解决了水电工程诸领域中一系列超高难度技术,不但为世界水电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贡献,而且为今后我国水电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3)技术人才济济。

我国有大批久经锻炼的工程技术干部队伍和设计、科研队伍。

全国水电工程建设队伍拥有科学院、工程院院士40余名,水电系统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78000余名,其中高级人才50000余名。

(4)建设施工队伍训练有素、经验丰富。

我国有水能资源优势,如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还要依靠强大的水电建设队伍。

我国的水电建设施工队伍训练有素,经验丰富。

50年来,这支队伍完成了我国大江大河的水电规划,设计了近200GW装机的水电站规划设计。

到2002年底建成了50000多座水电站,其中大型水电站230多座,总装机,名列世界第一。

在坝工方面2002年底我国已建、在建的30m以上的大坝有4688座,其中在建的254座大坝中,高于60m的大坝86座,高于lOOm以上的大坝33座,数量上占世界在建大坝数量的1/3,工程技术上也排在世界前列。

(5)认识问题。

当前,能源匮乏的危机尚十分显现,对水能资源优越性尚未充分认以,因而对开发水电建设重要性缺乏统一认识,以致水能开发规划没有法律保障,因人而异发展水电的政策难以落实,水资源勘测费(一次能源开发费)无固定渠道,前期工作缺乏长远规划等,造成水电开发困难。

回顾我国水电开发走过的路程,分析水电占电力总量比重,可看出水电建设经历的曲折太多。

情况是:

我国水电从1949年的%上升到1984年的32%,自1985年开始一路下滑至1988年的%,到1999年又回升到%,2000年为%,2002年又下降到%,其中1996年水电开工项目居然为0,被谑称为水电的“黑96”,1997年水电开工项目也仅为240MW。

水电开发前期的资源勘探费(石油、煤炭、核由国家拨款)没有固定渠道。

1997年国家开发银行、1998年国家计委相继停止安排和拨款,1999年财政部取消了拨改贷制。

自此,水电开发前期资源勘探全部停止,使水电开发规划和前期资源勘探工作也处于停滞状态。

为此,水电规划专家罗西北同志上书国务院要求恢复支持水电前期工作。

改革开放后,不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下,水电建设交纳的税费多达30多种。

自税制改革后,水电税赋增加了10倍,国家出台的政策,几乎对电力口的水电发展极为不利,尤其是近几年出台的增值税、耕地占用税、矿产资源税及补偿费(其中开山筑坝的沙石料也交矿产资源费),场内养路费、货运附加费(场内自备未用公路,运沙、石、水泥也要交养路费)。

特别是水电增值税高达17%。

水利系统水电增值税却只有6%,大火电的增值税也是6%(扣除进项税后),三峡水电站增值税也是6%,偏偏电口的水电增值税至今保持在17%。

这种规定不利于大水电的开发,限制了水电建设的发展,因此,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和广大水电工作者多年呼吁;

要给予水电建设“国民同等待遇”;

否则,水电建设难以发展,更不要说到2020年翮2番的宏伟目标了。

电口水电要求国民同等待遇也是合理的,何况水电造价中包含移民、征地等费用约占近一半,水电开发者很难承担。

6、水电的效益

按原电力部财务核算统计,1980-1996年的17年间,水电售电量仅占总售电量的%,但创造的实际利润却占总售电利润的%,说明水电效益高,是电力系统内创利润的大户。

就调峰而言,抽水蓄能电站的启动速度比任何电站都快,大约是煤电的120倍,是燃气轮机的10倍;

在防洪方面,更反映出水电的优越性。

根据国家防汛总指挥部不完全统计,全国大中型水库的减灾效益1年就是1000亿元以上。

7、水电开发的任务决定水电建设的政府行为

水电开发是政府行为,是治水安邦古今中外惯例。

我国水电资源优质丰富,开发条件方便,技术经济指标优越,分布集中,便于进行基地建设。

水能资源的开发和水电建没是一次能、二次能开发同时完成,井具有多目标的综合效益,这是任何能源资源不可替代的清洁能源、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

我国特色的水能资源开发,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行清洁生产必由之路,它的开发推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发展,尤其是农民脱贫,农村生产力转移,建筑材料工业及机械装备行业振兴。

这即是水电开发的全局性、战略性和规律性。

田此,水电规划和可行性研究,应属政府行为,国家应有相应政策支持和经赞资助,、在市场经济机制不完善条件下,政府不能把水电开发的任务推给企业,因为企业是以企业近期最大利润为目标。

水电开发属于国家综合利益,国家长远战略任务。

不论什么国家,实行什么政治制度、经济体制都改变不了水电开发作为政府行为的规律。

II水电开发前期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

一、关于水电发展与结构调整

1、关于发展

水电要在国家西部大开发中,在电力工业发展中,在电源结构调整中加快发展。

国电公司成立后,高严总经理和党组很重视水电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水电开始走出低谷。

历史上水电比重最高的是1984年,为32%,但自1985年开始一路下滑,到1998年降至%,1999年开始恢复性增长,达到%。

水电近期的发展目标如何确定,大家都很关心,大部分同志认为,2010年水电比例达到30%左右比较合适。

为此,水电装机到2010年要力争达到亿千瓦。

这样在全国年均装机增长5%时,水电比重能达到%,年均增长6%时,水电比重仍然可以维持在%。

如果实现这个目标有困难,水电装机至少也要达到亿千瓦以上,使水电的比重还能达到%-%,使电源结构调整略见成效。

如果只按亿千瓦安排“十五”和“十一五”规划,水电的比重就会下降到%%,那就谈不上电源结构调整了。

要达到亿干瓦以上,经过努力是能够做到的。

到2000年底水电装机总容量为7700万千瓦左右。

按各分公司、省公司提出的建设项目,和水利系统计划建设的项目,总共可达亿千瓦以上。

2、关于结构调整

水电要加快发展,除了倚重电力发展和结构调整外,应在以下四方面进行调整。

其中三个方面是电力系统自身的,一个是相关行业的调整。

(l)从区位上说常规水电的开发重点要由中东部调整到西部。

中东部在建、筹建的项目,开发率已达63%,其中河南、湖北、广东、辽宁、吉林已经超过80%。

而西部的开发率很低,特别是几个资源大省,西藏仅%,云南%,四川约10%。

调整常规水电的重点开发地区是由我国资源分布和开发现状决定的。

(2)常规水电要从主要开发径流电站和调节性能差的电站,转为重点开发年调节以上,特别是龙头电站。

过去由于政策导向方面的问题,已建的水电站中3/4都是调节性能差的。

要引导电源开发公司优先开发年调节以上的水电站,一定要靠政策,要出台丰枯、峰电价和下游水电站向上游调节性能好的水电站返还部分经济效益等相关政策。

(3)要从过去只注意开发常规水电,调整为重点开发西部常规水电的同时,协调发展东中部地区的抽水蓄能电站。

初步分析,有以下三种情况之一,需要建抽水蓄能电站:

一是缺少水电的电网,包括京、津、沪、苏、鲁、皖、冀、辽8个省、市。

二是有水电,但调蓄性能不好的电网,牵涉:

河南、江西、湖南、广东、内蒙古、黑龙江、浙江、福建、海南和湖北等几个省、市、自治区。

三是风电比较集中的电网如内蒙古、新疆。

根据全国700多个气象站的初步统计分析,我国20个省、市、自治区有效风功率47亿干瓦,比水电的理论蕴藏量大得多。

但风电的开发受规模、区位、土地等因素制约,经济可开发量小得多,还不足1/10。

内蒙古有效风功率15亿千瓦,新疆10亿千瓦。

新疆已初步规划的风电场有6500万千瓦,比水电大得多。

当这些地方的风电规模开发以后,对一些小的电网会有一定冲击。

如果建一些抽水蓄能电站,可以把随机的劣质电变为优质的调峰电量。

这三种情况共牵涉20个省、市、自治区,也就是说我国有近2/3的省、市、自治区的电网,可能需要配置抽水蓄能电站。

(4)大型抽水蓄能机组要由现在全部靠进口,调整为以国产化、本土化为主。

抽水蓄能电站土建工程量小,机组占电站总投资的50%左右,国产化、本土化将显着降低工程造价。

可能需要配置抽水蓄能电站的电网,大部分峰谷差在30%左右,如果按10%配置率估算,远景人口近峰值,人均装机1干瓦,抽水蓄能机组的规模将发展到1亿千瓦左右。

而现在抽水蓄能电站只占全国总装机的%。

这一方面说明抽水蓄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加快发展。

另一方面说明市场需求很大,这么大的市场不能都让国外占领。

我们呼吁抽水蓄能机组国产化,不仅为降低电站造价,它对我国机电制造业的发展也有裨益。

二、拓宽水电规划的问题

过去电力部门搞水电规划,主要是搞河流水电梯级规划。

现在看来太局限了,水电规划至少要分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水电资源规划。

它应该包括各流域常规水电的梯级规划和有关省、市、自治区的抽水蓄能电站的选点规划。

资源规划应该是政府行为。

第二个层次是开发利用规划。

包括大规模、跨大区、跨流域的开发利用规划和各大电源开发公司的水电开发经营规划。

前者如西电东送规划,这个规划涵盖了多种电源、多个电网,牵涉多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和市场调控,影响国民经济的大局。

应该由政府主导。

就水电而言,通过规划要明确送电区的哪些河流、哪些电站承担东送任务,送什么电是送基荷还是峰荷受电区也要研究电价改革后普遍实行峰谷电价,是要峰荷还是基荷要配置多少抽水蓄能电站……等等。

有了规划并付诸实施,西电东送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各大电源开发公司也要有自己的水电开发规划,实际上是开发经营战略的研究。

这个工作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但过去注意得不够,研究得比较粗放,现在是市场经济,企业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需要加强开发经营战略的研究。

这是企业行为。

三、水电的滚动开发问题

第一阶段是1997年以前。

主要以一厂一公司的模式,组建了一批水电开发公司,对本流域进行梯级、综合、滚动开发。

这对加快水电开发淌出了一条新路。

第二阶段是1998年以来,主要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增强水电的竞争力和加大滚动开发力度,开始组建有母体的水电开发公司,也是对本流域进行梯级、综合、滚动开发。

虽然我们已组建了“六大一小’公司,仍然还有一些已经具备条件的流域如汉江、白龙江等尚未组建开发公司、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2005年前后,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大型的水电开发公司将面临跨流域、跨地区甚至多品种开发的问题。

如黔源公司,建完引子渡以后,三岔河基本开发完了,六冲河和汗流有乌江公司,所以他们可能要跳到北盘江去开发。

三峡发电以后,三峡公司将转战金沙江,而不是继续开发干流的小海南、朱杨溪或石棚。

清江公司干完水布垭;

龙滩公司干完龙滩和岩滩扩机后,也将面临新的选择。

“十五”电价改革以后,还会有像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和大唐公司这样,研究把火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捆在一起,组织水火互济的电源公司。

一些超远距离送电的水电开发公司,如果送基荷,为了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也可能考虑和大唐公司一样,研究是否要在负荷中心建抽水蓄能电站的问题,那将是常规水电和抽水蓄能的组合。

总之,2005年前后,水电的滚动开发将逐步进人有母体、跨流域、多品种的综合滚动开发的新阶段。

虽然它还没有到来,但有关公司应该提前研究。

现在水电预可研储备严重不足,各公司拟比选的项目可能要从预可研做起,只有提前研究,工程建设才能及时衔接。

III水电发展中的增值税政策调整分析

电力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都有重要作用,同时,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也为电力工业迅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近年来,我国已经进入世界电力生产和消费大国的行列,电力生产和消费的弹性系数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并均已大于1,即发电量和用电量的增长均已快于GDP的增长。

但是,目前我国电力供给只是不十分紧张,还远未达到“过剩”的状态。

按人均计算,装机容量仅为kW/人,发电量仅为1060kW·

h/人,用电量仅为1045kW·

h/人,均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电力发展尚有十分广阔的空间。

一、发展水电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项重点工作

水力发电是清洁的电力生产,不排放有害气体、烟尘和灰渣,没有核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