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10万吨无碱玻璃纤维粗纱池窑拉丝技术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93126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0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10万吨无碱玻璃纤维粗纱池窑拉丝技术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产10万吨无碱玻璃纤维粗纱池窑拉丝技术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产10万吨无碱玻璃纤维粗纱池窑拉丝技术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产10万吨无碱玻璃纤维粗纱池窑拉丝技术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产10万吨无碱玻璃纤维粗纱池窑拉丝技术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产10万吨无碱玻璃纤维粗纱池窑拉丝技术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产10万吨无碱玻璃纤维粗纱池窑拉丝技术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10万吨无碱玻璃纤维粗纱池窑拉丝技术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产10万吨无碱玻璃纤维粗纱池窑拉丝技术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产10万吨无碱玻璃纤维粗纱池窑拉丝技术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1年产10万吨无碱玻璃纤维粗纱池窑拉丝技术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1年1月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10万吨/年无碱玻璃纤维粗纱池窑拉丝技术生产线

实施主体:

复合材料公司

建设地点:

工业园区内

建设内容:

项目总投资105,348.61万元,拟建设一条年产10万吨无碱玻璃纤维粗纱池窑拉丝生产线及配套制品深加工车间。

二、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1、全球玻璃纤维行业趋势向好

2019年初,美国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工业协会发布了《全球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市场趋势预测和机会分析》报告。

该报告指出,未来5年,全球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市场预计将以8.59%的复合年增长率强劲增长,其市场份额预计在2023年将达到1,349亿美元,其中汽车领域年增长率30%、建筑领域年增长率34%、安全防护年增长率11.5%。

亚太地区受到建筑、汽车、电气和电子等终端行业的推动表现强劲,成为领先的区域市场。

目前,亚洲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市场占世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总产值的35%,预测未来5年亚洲复合材料市场会以两位数增长,产值将会占到世界复合材料总产值的一半。

全球知名管理咨询和市场调研公司美国Lucintel预测,未来全球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交通运输、消费品、工业和建筑行业都有增长机遇。

到2023年,全球热塑性复合材料预计将达到163亿美元,2018至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7%。

其中短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市场预计达到142亿美元,2018至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4%;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市场预计达到12亿美元,2018至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3%。

该市场的主要推动力是终端应用行业里对轻量化和环保可持续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可回收性和易加工性。

交通运输仍将是热塑性复合材料价值和销量方面最大的终端应用行业,并实现高增长。

2、我国玻璃纤维行业持续增长、潜力巨大

我国对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需求尚处成长阶段。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统计,国外玻璃纤维品种已发展到2万多个、6万多种规格,美国年人均复合材料消费量约为8kg;而中国的玻璃纤维品种只有6000多个,规格不足2万个,人均复合材料消费量只有1-2kg。

在轨道交通、汽车轻量化、日用消费品、风电等新能源环保领域的需求占比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市场需求空间很大。

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化、精细化转变,以及高新技术的发展,传统工业材料的更新换代,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将加速在新兴领域的渗透,迎来新一轮的增长。

3、玻璃纤维行业旺盛推动玻璃纤维原材料的需求增加

玻璃纤维下游市场特别是内需市场的旺盛发展推动了对玻璃纤维原材料的需求增加。

同时随着我国对能源及环境治理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玻璃纤维原料生产基地面临着限产停产的要求。

这也成为制约整个玻璃纤维行业发展的瓶颈,造成了现阶段原料供应的紧张,价格不断上涨。

产业政策鼓励相关加工企业向原料产地转移,实现集中、集约化生产,以满足行业发展布局调整的要求。

目前公司玻璃纤维及制品产能20万吨/年,基本达到满负荷生产,项目可以扩大公司玻璃纤维及制品产能,进一步满足公司发展需求。

4、有助于公司产业链延伸,降低成本和经营风险

公司主要生产玻纤无纺制品,已形成以玻纤粗纱、玻纤短切毡、湿法薄毡、蓄电池复合隔板、玻璃纤维涂层毡等为主的玻璃纤维系列及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等产品。

公司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及适应市场需求,通过本项目针对性地加强布局,使产业链向前延伸,生产玻璃纤维制品所需原材料,降低产品成本和经营风险,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010年9月,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玻璃纤维作为应用广泛的新材料产品,成为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扶持的行业。

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将“高端装备与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定为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涉及“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车体”等关键材料和技术,并将“新型复合材料”纳入超前布局战略性产业,旨在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鼓励类第十二项建材行业,将“8万吨/年及以上无碱玻璃纤维粗纱(单丝直径>9微米)池窑拉丝技术”列入其中。

2019年工信部开展对《玻璃纤维行业准入条件(2012年修订)》的修订工作,已形成《玻璃纤维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新建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法粗纱拉丝生产线(单丝直径>9微米),单窑规模应达到80,000吨/年及以上。

2、符合公司战略发展需要

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玻璃纤维制品的科技型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是“走有别于三大玻璃纤维生产基地的差异化发展之路,扩大制品应用,延伸产业链开发高性能复合材料制品,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公司将完善从原丝生产、制品加工到复合材料制造一体化的玻璃纤维生产产业链,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3、公司具有技术、市场、生产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保证

公司从事玻璃纤维生产已有十余年,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同时,多年的生产经营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生产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渠道畅通,拥有良好的经营管控能力,这些都为本项目的建设和顺利投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管理及市场保证。

综上所述,公司以政策为导向,以自身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动力,充分利用企业的已有条件,在已有产业基础上进行10万吨/年无碱玻璃纤维粗纱池窑拉丝技术生产线项目建设,具有优越的建设条件。

该项目建成后公司的产能得到进一步扩充,产品结构更加合理,成本优势更加明显,同时拓展了产品的应用领域,完善公司的产业链布局,企业发展后劲更加充足。

预期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将继续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同时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非常显著。

四、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总投资105,348.61万元,其中资本性支出101,748.61万元。

项目具体投资情况如下:

1、固定资产投资

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包括设备购置、建安工程和其他费用三部分。

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的明细情况如下:

上述固定资产投资相关费用根据市场报价测算得出,固定资产投资相关费用属于资本性支出。

(1)设备购置及建安工程明细

项目设备购置及建安工程(建筑工程及安装工程)明细如下:

项目国产设备购置费按设备到厂价计列;进口设备购置费按设备到岸价计列,进口设备国内运杂费按设备到岸价的2%计列;国产材料按建设地现行市场价格计列;进口材料按材料到岸价计列,进口材料国内运杂费按材料到岸价的2%计列;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按除铂铑合金外所有设备购置费的0.5%计列;备品备件购置费按除铂铑合金外所有设备购置费的1%计列。

建筑及安装工程按行业内类似已建工程并结合项目建设地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2)其他费用明细

其他费用明细如下:

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工程费用(指不含铂铑合金及其他费用的固定资产投资,下同)的0.5%计列;场地准备与临时设施费按建安工程费用的0.4%计列;生产职工培训费及提前进场费按费用标准(2,900元/人)乘以设计定员(300人)计列;办公及生活家具购置费按费用标准(800元/人)乘以设计定员(300人)计列;联合试运转费按生产成本乘以5天设计产量,另加50万元烤窑费计列;工程勘察设计费按550万元计列;工程监理费按建安工程费用的1%计列;工程保险费按建安工程费用的0.3%计列;项目前期工作费按155万元预留,包含环境咨询评价费、安全卫生评价费、职业卫生评价费等;可行性研究的编制费用按20万元计列;进口设备及材料商检测试费按所需外汇的0.25%计列;基本预备费按工程费用与不含基本预备费的其他费用之和的5%预留。

2、铺底流动资金

本项目的铺底流动资金为3,600.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按全部流动资金的30%计列。

五、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本项目的建设期为12个月,其中1.5个月内完成项目的初步设计与审批工作,5.5个月内完成施工图设计,7.5个月内完成设备订货采购,8个月内完成土建施工,6个月完成设备安装调试,点火试生产1个月,具体项目投资建设进度情况如下:

六、项目经济效益

10万吨/年无碱玻璃纤维粗纱池窑拉丝技术生产线项目建设期为1年,经营预测期为15年(含建设期)。

经营期前3年逐步达产,第3年开始100%达产并进入稳定状态。

该项目盈利预测包括营业收入预测、营业成本预测、期间费用预测等。

项目完成达产后,产品方案及售价如下:

注:

短切毡由本次项目供纱30,000吨,不足部分由公司其他生产线供纱;本次项目合计产纱10万吨/年

1、营业收入预测

根据不同产品预计,测算本项目的营业收入如下:

注:

“T1、T2、T3、T4”分别指年份,“T1”是指开始生产的第1年,“T2”是指开始生产的第2年

2、成本费用预测

本次项目成本费用主要包含外购原材料、外购燃料费、外购动力费和折旧费等。

具体测算如下:

注:

因三种产品生产环节存在重叠,项目预测成本时未按产品分类,故比较整体毛利率。

本项目税后投资回收期4.93年,税后收益率24.51%,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