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父母主题班会设计简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93087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父母主题班会设计简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走进父母主题班会设计简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走进父母主题班会设计简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走进父母主题班会设计简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走进父母主题班会设计简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走进父母主题班会设计简案文档格式.docx

《走进父母主题班会设计简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父母主题班会设计简案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走进父母主题班会设计简案文档格式.docx

1、准备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昨日重现》、《感恩的心》,收集有关5.12大地震时孩子和父母的感人镜头照片

2、制作班会PPT

3、布置宣传栏、出好感恩的板报。

4、布置黑板,教室。

3、在黑板上画一颗大心,在心字中间用美术字写上活动名称《感恩父母》。

八、活动流程:

环节一【渲染气氛】

1、班会开始前播放歌曲《感恩的心》营造一家人亲切的氛围,.驱除与会人员的拘束感.

2、播放5.12大地震时孩子和父母的感人镜头,随着感人的音乐开始营造整场班会的气氛,逐渐进入主题。

环节二【体谅亲情】

1、教师导入:

看完这些感人的镜头和图片,大家应该都很感动了。

是谁,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

是谁,呵护我们、保护我们、照顾我们?

是我们的父母!

可是,现在你是否觉得父母和你们的距离已经慢慢地拉大。

你和父母是否已经没有了亲密感?

你是否觉得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该的?

当你被父母责怪时,你是否心怀怨恨?

而当你得到父母的关爱时,是否会想起也要这样给予回报呢?

你是否也时常记得感恩呢?

如果你做到了,请在这堂课上向大家交流,如果你没有,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从中获得些启示,是时候学习如何走进我们的父母。

2、展示一些图片

a.不顾父母劝阻,长时间上网吧,打游戏,荒废学业。

b.父母的话左耳进,右耳出。

c.和父母顶嘴。

而背后的父母,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3、班内情况小调查

A.你是否会不愿与父母外出,或长时间看电视,或与父母争吵等情况?

B.请同学讲讲与父母还有哪些地方关系紧张?

C.如果你有以上情况,父母会如何惩罚自己?

请同学们讲讲并说说被惩罚后的感受。

(同学自觉上台发言,如果没有人愿意上台,当场抽签)

4、换位思考——当一回父母

被父母惩罚,责骂,或者打,你会觉得父母很不近人情。

我们每个人以后都有机会成为孩子的父母,那现在让我们站在父母的角度上看看,演一回父母的角色。

(1)投影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请一个同学朗读全文)

(2)、从自身找原因,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不足。

打与不打都是爱,那被打事件中,你又有没有做错?

请曾经被父母惩罚过的同学,说说自己做错了什么?

环节三【走进父母】

1、小组活动

同学们,我们对自己的父母了解吗?

了解有多少?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调查:

(1)、写一写,算一算父母每一天要为家庭做多少事,付出多少时间?

想一想,父母容不容易?

你有没有分担父母的艰辛?

问一问,对父母是否了解,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

你知道父母的健康状况吗?

(2)爸爸妈妈每年挣是多少?

为你花费多少元钱?

(3)你与自己父母的关系怎样?

(4)你会厌烦父母的说教,甚至恨父母吗?

(5)你的父母文化层次低或社会地位低,你有看不起父母的行为吗?

(6)你能为父母分担忧愁吗?

你知道父母的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

(7)你会为父母做家务活吗?

(8)你知道你的父母最喜欢的东西吗?

9)你知道爸爸妈妈对你的希望是什么吗?

(10)你记得母亲节和父亲节分别在哪一天吗?

在那一天有没有为他们做点什么呢?

(11)如果这个世界突然要让您一无所有,您最不情愿失去什么?

师言:

完成这份问卷后,对于与父母的距离,大家自己心中应该都一清二楚了,我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这一份问卷,好好思考和反省一下。

环节四:

【说说我们的故事】

那么你们有没有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了妈妈、爸爸或者亲人对你的爱呢?

(送你上学、带你去旅行、辅导你做功课、照顾你的身体……)请几位同学谈谈记忆中最难忘的事。

虽然同学们的成长经历都不一样,但谁也不能否认,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渗透着爸爸妈妈辛勤的汗水,体现着父母对我们深沉的爱。

“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我们一辈子都无法超越的”。

环节五如何回报父母

其实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并非不能改变的,父母也不是不近人情的,他们时时刻刻关心我们,其实他们是很想走进我们的世界的,但每一次都会被我们拒之门外,那就让我们主动一点走进父母。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走进父母呢?

此文章来自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1)多向父母表达你爱他们——主动承担家务;

(2)和父母有分歧时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想一想。

(3)多向父母说说自己的情况,自己的愿望;

多倾听父母的话。

(4)遇到烦恼,告诉父母,寻求父母的帮助。

(5)回到家和外出主动和父母打招呼。

(6)时时紧记,父母只会爱孩子,绝不会害孩子。

(7)纪念日、节日送点小礼物;

特别情况写一封信表达感激;

(8)适时为父母倒杯茶、削个水果。

环节六【教师总结】

只要能理解、孝敬、尊重父母,你就和父母走进了。

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爱把我们聚集在了一起,彼此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同学们,我们今天的班会接近尾声,让我们一起合唱《相亲相爱一家人》来结束本次的主题班会。

九、课后作业

以“说出你的爱”为主题的家庭作业,要求同学们为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或表达对他们的爱,并写下50—100字的感言。

此文章来自中小学教育资源站附件——毕淑敏《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

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

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

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

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

面对你纯正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

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

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

这个人就是你。

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

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

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地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

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操劳,无怨无悔。

面对你熟睡中像合欢一样静谧的额头,我向上苍发誓:

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

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遗失的钱币、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

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

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

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总是趋向于忘记。

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

它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它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

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

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

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我知道打人犯法,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

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于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

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

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

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

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

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

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

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那怕它将苛烈10倍。

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馑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

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到你也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打人是个重体力活儿,它使人肩酸腕痛,好像徒手将一千块蜂窝煤搬上五楼。

于是人们便发明了打人的工具:

戒尺、鞋底、鸡毛掸子……

我从不用那些工具。

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是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

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

这样我才可以精确地掌握数量,不致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

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

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孩子,听了你的话,我终于决定不再打你了。

因为你已经长大,因为你已经懂了很多的道理。

毫不懂道理的婴孩和已经很懂道理的成人,我以为都不必打,因为打是没有用的。

唯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甚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

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

《走进父母》主题班会

作者:

孙秋点击数:

179更新时间:

2012-06-02

  【活动背景】

初一孩子和小学相比,心理、生理各方面都有了很大变化,很多人开始出现叛逆,和父母的交流变少,总觉得父母不能理解自己,和父母对着干,出现很多负面问题,基于此开设这次主题班会,希望学生能养成与父母沟通的良好习惯,真正走近父母。

【活动形式】

调查问卷、给父母写信、父母回信、情景表演、父母莅临现场谈感受、师生朗诵、小组讨论交流等形式。

【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学生能够体谅父母,能缩短与父母的心理距离,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的良好习惯,真正走近父母。

【活动准备】

1.请学生写《给父母的一封信》,并请家长写回信。

2.请部分学生家长到会,事先教师和其进行简单交流。

  【活动过程】

一.调查导入

大家知道在刚过去的五月第二个星期天是什么节吗?

(母亲节)那父亲节呢?

(六月第三个星期天)想想是谁,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

那大家和父母的关系如何呢?

首先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调查问卷。

  【课件出示】请你选择与自己父母的关系,不需写名字,请真实填写。

A亲密B比较紧张C疏远D一般

每人发一纸条,填完马上收齐,统计。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和父母关系亲密的同学并不多,很多人和父母关系一般或疏远,有点甚至已到了紧张的地步。

为什么我们和父母慢慢有了距离,很多时候不愿和父母多交流?

小时候和父母的那种亲密感也慢慢远去?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如何体谅父母、真正走近父母。

二.探寻现象

【情景表演】

  1.不顾父母劝阻,长时间上网,荒废功课;

  2.放学迟迟不愿回家,贪玩。

3.晚上长时间“煲电话粥”

4.和父母意见不和大声争吵

除了以上事例,你还有哪些和父母疏远或关系紧张的情况?

(不愿与父母外出;

长时间看电视;

父母问话不理不睬;

和父母顶撞;

离家出走等等)

如果你有以上情况,父母会如何惩罚自己?

(学生自由发言)

那父母就真的就愿意骂我们、打我们吗?

  

三.父母心声

【课件出示】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老师作为一个母亲朗读全文)

毕淑敏《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

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

  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

  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

  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

  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

  我知道打人犯法,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

  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

  打人是个重体力活儿,它使人肩酸腕痛,好像徒手将一千块蜂窝煤搬上五楼。

戒尺、鞋底、鸡毛掸子……

  我从不用那些工具。

  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

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家长代表发言)

四.自查原因

是的,父母骂你们、打你们,有时他们比你们更难过,没有哪一个父母愿意打骂自己的孩子,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在这些事件中,你又有没有做错?

(曾经被父母惩罚过的同学谈自己的错误)

五.体察父母

想一想父母每天要为家庭、工作和孩子做多少事,付出多少时间?

(家长代表谈自己工作、家务、教育子女的种种辛劳)

说一说父母容不容易?

你该怎么做呢?

  我们要包涵、接纳自己的父母,并尽量和父母多一点交流。

上次我们感恩报告会请同学们写了“给父母的一封信”,今天我们选取了几个同学的信包括他们的父母回信一并读给大家听听。

 (同学代表读信)

  由此可见,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并非不能改变,父母也不是不近人情的,他们也在关心我们,也在想办法走近我们。

那我们就该主动走近父母。

六.走进父母

(小组交流走近父母的方法)

  1.努力学习,完成自己该做的各项任务,不要让父母操心。

2.向父母大声说出“我爱你们”,遇特别情况写一封信表达感激,纪念日、节日送点小礼物。

3.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空闲的时候主动承担一些家务,适时为父母倒杯茶、削个水果。

  4.和父母有分歧时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想一想。

  5.应让父母感觉你相信他们,多交流并经常给予赞美。

  6.多向父母说说自己的情况,自己的愿望;

多倾听父母的话;

遇上烦恼,告诉父母,寻求父母的帮助。

7.回家和外出主动给父母打招呼。

……

只要能理解、孝敬、尊重父母,你就和父母走近了。

从今天起,请你记住上面的话,并努力做到,你一定可以!

七.感恩父母

最后我们以一首小诗结束今天的主题班会。

(全班齐读)愿天下父母快乐开心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有了儿女才知道父母的艰辛/您喂我奶汁扶我走路/抱我悠我哄我入眠/多少疼爱多少关心/让您增添多少白发和皱纹/您用勤劳的手宽阔的肩/为我擎起一片温暖的天/母爱是海父爱如山/不知道让我拿什么报答您/蓝天啊蓝天白云啊白云/请你带上我的心/愿天下父母平安幸福/愿天下父母快乐开心/愿天下父母快乐开心

八、活动拓展

 做一个表格,列举和父母交流的方法,做到一项打个钩,一个月后看看自己有多少个钩,再请家长对此段时间的表现做个评价。

到时我们评一下谁是父母眼中最好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