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哲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
《西哲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哲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巴门尼德证明存在不生不灭。
他假设存在是被生出来的,那么只可能“有生于有”或“有生于无”,然而前者导致无穷倒退,后者自相矛盾。
所有存在是“不生”的。
他认为存在既不是过去又不是将来,他全部是现在的,并且保持着同样状态,也就是说存在是不灭的。
第二,巴门尼德证明存在是“连续的一”。
他认为存在不可分割,他是完全相同的,他充满着全部的是,因而是整个连续的。
他认为多是不完满的,一才是完满的;
变化是不完满的,不变是完满的。
他所说的“不变的一”是完满的存在。
存在的一既是时间上的连续的一,又是空间上整体的一;
存在的不变既是不生不灭,又是静止不动。
第三,存在是不动的,完满的。
4.简论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的宇宙观。
1.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原子是一种不可分割的最小的物质微粒,每个原子都是毫无空隙的。
虚空的性质是空旷,原子得以在其间活动,它给原子提供了运动的条件。
他从事实出发论证存在和非存在是世界本原。
2.无数原子最初处于漩涡运动之中,世间万物因原子的结合而产生,因原子的分离而消失。
德谟克利特把原子的漩涡运动称作必然性,按原子论的解释,万物生成的原因必然是原子运动,但原子运动产生出的事物却是偶然的。
3.原子的性质只与充实和虚空相关,而不具有丰富多样的可感性质。
原子的形状、位置和次序都是观察不到的,这些性质只是用类比的方法根据字母的几何属性推导得出的。
。
4.在历史上,原子论长期停留在思辨阶段,不仅与当时科学发展的水平相关,而且早期原子论者的抽象思辨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对原子的经验研究。
5.简述“人是万物尺度”的哲学内涵。
普罗塔哥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
应把它放在智者运动的背景中来理解。
如果“人”被理解为与世间万物相对的人类,那么这句话表达人类主义的观点。
如果“人”在这里理解为与其他人对立的人,那么这句话表达的是唯我主义的观点。
这一命题认为事物的存在不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的,而是人的意识决定事物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苏格拉底把这一命题理解为:
事物就是对我显现的那个样子。
并追问:
事物显现在人的理智中,还是显现在感觉中?
他认为如果把个人感觉是万物尺度的原则进行到底,“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走向反面。
苏格拉底和普罗塔哥拉都承认人的能力决定事物的本质,但苏格拉底的是理智主义路线,而普罗塔哥拉的是感觉主义路线。
无论作何解释,“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人本主义的第一个命题,明确表达出人是世界规律的判断者和社会规则的制定者,反映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
6.简述芝诺否认运动的论证。
芝诺针对伊奥尼亚的变化本原观,提出否认运动的四个论证。
他的极端论点是为了维护“不动的一”的完满存在和采取的策略。
1)一是“二分法”。
运动着的事物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先要完成全程的1/2,在到达1/2前又要完成它的1/2,如此分割,乃至无穷,永远也不能到达目的地。
2)二是“阿基里和乌龟赛跑”。
设想乌龟先爬一段路程,当阿基里跑完这段路程时,乌龟又爬了一段路程,一追一爬,阿基里永远也赶不上乌龟。
此悖论说明:
运动中事物没有快慢之分。
3)三是“飞矢不动”。
飞失在通过一段路程的一段时间可以分成无数时刻,在每一个时刻,箭矢都停驻在各个不同位置上,而不是从一个位置飞到另一个位置。
4)四是“运动场”。
即“一倍时间等于一半时间”的悖论。
芝诺悖论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揭露了连续和间断、无线和有限、整体和部分的矛盾,深化了早期自然哲学家关于一和多、不变和变的关系的讨论,因此亚里士多德推芝诺为辩证法的创造者。
7.简述苏格拉底的哲学探讨的方法。
苏格拉底认为获得真理知识要有正当的方法。
苏格拉底把自己进行哲学探讨的方法比作精神“助产术”。
他在对话时并不宣布问题的正确答案,正如助产士的任务是帮助产妇生育;
对话者对自己既有成见的否定好比是临产前的阵痛,这是获得真理的必要途径;
对话的结果是对话者在自己内心中发现真理,正如产妇从自己体内产生新的生命。
精神助产术的前提:
苏格拉底式的无知。
苏格拉底无知的态度是实施苏格拉底对话的关键环节。
其作用在于:
第一,承认自己是无知的学习者,这样便使苏格拉底在对话中只提出问题,却不回答问题,把学习变成不断探索新知识的主动过程;
第二,承认自己无知的态度使对话者双方出于等同的地位。
精神助产术的形式:
对话与回答。
苏格拉底不传授知识,只是与人对话,因为他自己承认自己无知,只有通过对话才能接近真理。
精神助产术的特征:
第一,苏格拉底从个别的具体问题出发,通过对话的方法揭露矛盾,逐步上升到较普遍的命题。
苏格拉底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对话法师古代辩证法的成熟形式;
第二,苏格拉底运用精神助产术是为了获取真理,尤其是概念的定义,由于其讨论的概念都是一些最普遍的概念,所以注定了其总体性质是归纳论证和一般定义。
8.简述柏拉图回忆说的基本内容。
为了回答感性世界中的人为什么能够认识理念世界的问题,柏拉图利用毕达哥拉斯派宣扬的“灵魂不朽”、“灵魂转世”的宗教神话,说明灵魂起着连接理念世界和人身体的中介作用。
1.灵魂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纯粹的理性,二是服从理性的激情,三是不服从理性但向往肉体的欲望
2.学习就是回忆:
知识不是后天获得的,也不是从灵魂中自发产生的,而是灵魂固有的。
学习的作用在于触动,提示或唤醒灵魂中的理性,使之回忆灵魂中的已有知识。
3.回忆是”死亡练习”:
柏拉图认为如果灵魂在肉体之中忘却了知识,那么,只有净化肉体的污染,才能最大限度的得到知识;
而最彻底的净化是灵魂与肉体的完全分离,这意味着个人生命的终结,灵魂重新回到理念世界。
柏拉图认为,最高的智慧只有在死亡之后才能达到。
9.简述柏拉图对分离说的论证。
柏拉图的理念论被亚里士多德概括为“分离学说”,它肯定在可感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之外,还有一个理智可知的更加真实的领域。
在《理想国》中他提出:
“如果不同的能力在本性上与不同的对象相联系,并且意见和知识是彼此不同的能力,那就应该说,知识的对象无法等同于意见的对象。
”表明以下推理:
大前提,不同知识能力与不同知识对象相对应;
小前提,意见和知识是不同的认识能力;
结论:
意见的对象和知识的对象是不同的。
柏拉图熟悉并试图调和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的学说,赫拉克利特从流变中得出“既是又不是”,巴门尼德则认为“一个东西不能既是又不是”。
柏拉图同意巴门尼德,任何能被认识的对象必须是“是者”,但他不说对象不能“既是又不是”;
他同意赫拉克利特,认为可感事物的运动变化不是完全不可认识的,但补充说,这种认识不是知识,而是次一级的意见。
作为意见对象的运动变化决定了意见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
柏拉图的结论是:
作为意见对象的感性世界和作为知识对象的理念世界必是两个区分的区域。
10.举例说明亚里斯多德的四因说。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关于运动的四个问题,他的回答就是运动的四种原因。
一是事物为什么在运动中继续存在?
原因是事物由不变的质料构成,这就是质料因。
二是事物为什么以某一种特定的方式运动?
原因是事物有特定的形式,这就是形式因。
三是事物为什么会开始或停止运动?
原因是事物受到推动或作用,这就是动力因。
四是事物为什么要运动?
原因是事物朝向一定目的的。
他以雕塑活动为例,认为质料因是铜,形式因是雕像的模型,动力因是雕塑者,目的因是雕像的影响;
以建筑房屋活动为例认为质料因是砖石等材料,形式因是雕塑蓝图,动力因是建筑者,目的因是房屋的效用。
11.简述亚里斯多德以后古代哲学的主要特点和流派。
主要特点:
这一时期哲学呈现出伦理化倾向。
从理论形态上看,原来属于思辨范围的某些对象出于实用需要而从哲学中分化出去,学术研究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哲学更加注重人生问题朝伦理化发展。
所谓伦理化,就是以伦理学为核心或归宿,哲学的主要目的不再是追求智慧,而是追求幸福。
虽然这一时期各派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但都认为理性和智慧是达到幸福的一个途径。
流派:
新派别:
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怀疑派和新柏拉图主义。
原有派别:
以柏拉图的追随者组成的学园派和亚里士多德追随者组成的漫步派。
12.简述皮浪主义的“悬搁判断”的哲学内涵。
1.怀疑派揭露认识中存在的差异和矛盾,不是为了解决矛盾,而是把矛盾夸大、固定为不可解决的对立命题,且不做任何判断。
2.“悬搁”的意思是中止,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悬隔判断的理由是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
皮浪声称,事物都是无差别的、不可测定和不可判别的,我们的感觉和意见都不能告诉真理和错误。
因此对待一件事物应该无意见、不介入、不动摇。
真正采取这种态度的结果首先是沉默,然后是没有任何烦恼。
3.“悬搁判断”只是一种认识论的态度,把理论和生活割裂开来;
他们所搁置的只是理论上的判断,而不是日常生活的感觉判断。
当然,其最终目的也是寻求幸福。
13.简述安瑟伦对上帝存在的证明。
按照“信仰寻求理解”的原则,安瑟伦使用辩证推理证明上帝存在,康德后来称之为“本体论证明”,其含义是依赖于概念而不依赖于经验事实的证明。
证明可以表述为一个三段式推理,大前提:
上帝是被设想为无与伦比的存在;
小前提:
被设想为无与伦比的存在不仅存在与思想之中,而且也实际存在;
上帝实际存在。
他运用辩证推理的形式证明小前提,他设想的假命题是“被设想为无与伦比的存在仅仅存在于心中,而现实中并不存在”。
其之所以为假,因为它是自相矛盾的,人们可以设想一个“既在心中、又在现实中的无与伦比的存在”的观念,比仅仅在心中“被设为无与伦比的存在”更伟大。
于是得出结论,只要人在思想中有一个“无与伦比的存在的”观念,逻辑必然性就会使其不得不承认,上帝在现实中存在。
14.简述奥古斯丁关于时间的学说。
奥古斯丁认为,“现在”不是时间的一部分,而是全部。
第一,时间都可以被度量;
第二,过去和将来都可被归结为现在。
他按照知觉内容区分事物的时间状态:
“关于过去事物的现在”指对过去事物的记忆,“关于现在事物的现在”指对当下事物的直观,“关于将来事物的现在”指对将来事物的期待,这三类知觉分别与过去、现在、将来相对应,但他们都是现在知觉到的状态,都是现在的时间。
他进而提出:
“时间是心灵自身的延伸”,“心灵”指上帝的心灵,上帝心灵中的“现在”在创世的开端被造。
现在是一切时间的原型,人所知觉到的连绵不断的时间是对时间原型的摹仿。
15.简论奥古斯丁神正论思想。
奥古斯丁关于恶的起源和性质的神学解释是最早的神正论,意思是在恶的存在面前显示上帝正义。
他把上帝、灵魂和身体作为由高到低的秩序,认为灵魂的正当目标应追求高于灵魂的上帝,当灵魂追求到低级的身体时,造成秩序的颠倒,产生伦理的恶,恶产生于人类灵魂的内在缺陷。
有缺陷的自由选择是道德所必需的,人只为自己自由选择的事情承担责任;
如果人的灵魂只能行善,不能作恶,人将不应承受上帝的惩罚或奖赏,上帝也就无赏罚分明的公正可言。
奥古斯丁通过神正论的辩护树立神权的绝对权威,要求所有人匍匐在上帝恩典面前。
16.简述托马斯•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托马斯强调关于上帝存在证明必须从经验事实出发,从已知的经验结果回溯未知的原因,并以此推导上帝存在的“五路”证明。
依据事物的运动。
一个事物运动的原因在于另一事物的推动,每一推动者又为其他事物所推动。
而最初启动了整个运动系列的一个不动的推动者,即第一推动者,就是上帝。
依据事物的因果关系。
每一事物都是一个在先事物造成的结果,又是一个在后事物的原因。
沿着因果系列上溯,必有一个因果系列的终极原因,这个终极或第一原因就是上帝。
依据事物的存在。
事物必须以其他事物为存在的原因;
上帝作为终极的必然存在者,造成其他事物的必然存在。
依据事物完善性的等级。
一切事物都或多或少具有完善性,并处在不同等级,最完善者是所有事物完善性的最高原因。
这个最完善者就是上帝。
依据目的性。
所有事物都有目的,世界是所有事物合目的性的整体;
世界之外制定了适合每一事物和全部事物目的的最高智慧,就是上帝。
“五路”证明参考的基本思路是亚里士多德从“物理四因”上升到神学的形而上学,托马斯的“后天证明”以基督教信仰的上帝为前提,结论却是作为理性最高原则的、亚里士多德式的“神”,并没有用经验和理性来证明基督教信仰的上帝存在。
17.简述唯名论与唯实论论争的理论焦点及其哲学意义。
理论焦点:
二者争论的焦点是关于一般(概念)或共相是否实在的问题。
唯名论认为,存在的事物都是个别的,心灵之外没有共相;
极端唯名论认为,共相只是名词;
温和唯名论认为,共相是一般概念,只存在于心灵之中。
唯实论认为,共相既是心灵中的一般概念,又是这些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
极端唯实论认为,共相是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更高级的存在;
温和唯实论认为,共相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的普遍的实在的本质。
哲学意义:
唯名论和唯实论的长期争论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和历史影响。
一般来说,唯名论具有唯物主义倾向,唯实论具有唯心主义倾向;
但唯名论不恰当地否认本质的客观存在,而温和实在论中含有普遍本质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的辩证思想。
唯名论与唯实论都有正确和缺陷的部分,两者在争论中取长补短、相互推进,推动了哲学思想的深入和进步。
18.简述人文主义基本内容。
在西方社会,“人文主义”和“人本主义”是同一个词。
人文主义不仅是价值观,而且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世界观。
人文主义者力图恢复古希腊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世界观,以取代中世纪的神学世界观。
人文主义者歌颂人的价值,在他们眼里,人不再是匍匐在上帝之下的可怜被造物,而是上帝创造的杰作,世间最宝贵的生灵。
从自然主义角度出发,强调人的创造、伦理和审美活动都是对自然和谐的把握与模仿,崇高的人性还充分体现在艺术与自然的和谐之中。
人是自由的,自由是神赋予的,人运用自由最后达到了与神一样的最高境界。
人文主义者实际上把人当做上帝的化身,但他们披着宗教的外衣,把人类的卓越创造等同于上帝的创世。
论述
19.评述苏格拉底的哲学意义。
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苏格拉底式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的人。
这一评价符合苏格拉底思想发展的过程。
1.苏格拉底对早起自然哲学的批判表明,他主张哲学研究由自然向人事的主要理由出于实用的考虑。
他把公共利益作为哲学的目标,放弃了对自然奥秘的思辨。
他在自然哲学内部挖掘出摆脱自然哲学困境的原则。
2.苏格拉底用“认识你自己”这句话扭转了希腊哲学的方向。
他把哲学关注的领域从自然转向人的内心,通过审视人的心灵来研究自然。
3.苏格拉底试图用内心中的确定性原则取代早期哲学中的朴素唯物主义,无疑代表了希腊哲学向唯心主义发展的方向。
4.苏格拉底从个别的具体问题出发,通过对话的方法揭露矛盾,逐步上升到较普遍的命题。
苏格拉底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对话法师古代辩证法的成熟形式,在人类认识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0.试论柏拉图的理念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在哲学史上的意义。
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
柏拉图把理智的对象称作理念。
“理念”来自动词“看”,原意是看到的东西它源于“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的含义,引申为理智的对象(英文Idea)。
它在柏拉图的使用中具有两种意思:
它是人的理智所认识的、外在的理智之中的存在;
它向人的理智所显示的普遍真相。
柏拉图一方面论证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分离和对应关系,另一方面用“分有”和“摹仿”说明感性世界与理性世界的联系。
他的理念论开西方理性主义之先河,对整个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虽然有先验论、神秘主义等消极成分外,又有很多的合理因素,这些合理成分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如从认识论角度看理念论的意义,理念论以特有的方式论述了一般、共相是认识的唯一对象、理念论以极端的方式肯定了主体认识结构在认识中的作用、理念论以颠倒的形式阐述认识是一个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辩证过程;
从本体论角度看理念论的意义,它重新确立了感性事物的逻辑地位、它创造性地确立了本体的价值地位、它打破了古希腊人世界图景中原有的混沌状态,建构了一个价值世界。
21.试述柏拉图理念论的理论困难。
柏拉图认识到他的理念论面临三方面的困难:
第一,分有说不能解释相与相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也不能解释普遍概念为什么能够陈述个别事物的原因;
第二,摹仿说不能解释感性的人何以能够把握理智世界的理念;
第三,两个世界的区分没有解释理念世界的来源,以及何以能够统摄感性世界的原因。
柏拉图没有认识到,分有说和摹仿说不能自圆其说的根本原因是共相与殊相相分离。
虽然柏拉图的理念论中有概念思维和辩证法的合理因素,但他的分离学说完全违背“普遍性即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即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的“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
他感到面临思辨的困境,就是必然的了。
22.评述亚里斯多德的形式与质料说。
所谓质料是指现实主义上的实体,即经验世界的运动着的事物,形式是指逻辑意义上的实体,即实体以定义表达的形式。
亚里士多德认为经验世界的一切具体实体都有形式和质料,实在和谐在两个方面构成,这种观点后被称作“型论”。
根据形式和质料,实在与潜在所占的不同的比重。
具体实体被分为由下到上的等级:
实体的质料或潜在性越多,则形式或现实性越少,所处的等级也就用越低;
反之则处在较高的等级。
实体沿着形式或现实性越来越多的方向上升,最后到达没有任何质料或潜在性的纯形式、纯粹的现实性。
23.试诉亚里斯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
从根本上说,亚里士多德并不反对柏拉图坚持的可感事物服从于无形本质的基本立场,二者的分歧在于,本质是与可感事物相分离的理念型相,还是可感事物之内的形式。
亚里士多德的批判的目的是否定柏拉图用理念来作为事物的本原、原因,同时表达关于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的思想。
1、认为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理念是无用的设定。
在他看来,柏拉图的理念论没有达到解释个别事物具有共同本质或普遍性质的原因的目的,理念实际上不过是与个别对象同名的类,而且他把需要解释的对象扩大了一倍,不符合第一哲学应宁简勿繁的原则主张。
2、从物理学的角度说明理念是无用的设定,许多问题上理念型相对个别事物不能予以满意的说明:
理念自身不变不动,何以解释个别事物的运动变化;
理念与可感事物相分离,何以能够解释可感的性质;
理念是与个体不同的存在,何以解释个体对它们的依存。
3、在他看来设定两种认识对象相分离,还会造成“第三者”的逻辑悖缪。
在他看来,无止境地设定“第三者”在逻辑上是不能的。
这种循环是普遍与特殊相分离造成的。
4、认为用“分有”和“摹仿”来解释个别事物与理念的联系,也无济于事。
他证明了认识内容和认识对象没有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
可以想象不存在的东西,却不能据此肯定其理念;
再如污秽之物也没有理念。
24.试述亚里斯多德的实体学说的基本内容。
亚里士多德说:
“我们可以在很多意义上说一个东西存在,但一切存在都与一个一个中心点有关系,这个中心点是确定的东西,它毫无歧义的被说成为实体。
”这里的“存在”为“是”动词的中性现在分词,“实体”为“是”动词的阴性现在分词。
亚里士多德认为,从词义上并不能说明“存在”的中心意义为什么是“实体”,他从分析系词“是”的逻辑功能出发,全面的阐释了“实体”的意义,说明系词“是”的三种逻辑功能对应于“实体”的三重意义。
实体与属性
亚里士多德依据系词“是”联结判断主词和谓词的用法,区分实体与属性。
实体和属性都被陈述为存在。
但实体是独立存在,不依赖其他东西而存在,属性必须依附于实体才能存在。
他按照词所表述的内容,区分出十个范畴。
主词的范畴是“实体”,谓词的范畴是“属性”。
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
“实体在最真实、最原初和最确切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表述,也不依存于一个主体的东西,例如,个别的人或马。
在第二性意义上所说的实体,指的是包含第一实体的种,以及包含种的属。
例如个别的人包含在‘人’的种之中,而‘人’又包含在‘动物’的属中,因此,‘人’和‘动物’被称作第二实体。
”
第一实体和形式
按照思想和存在同一的原则,亚里士多德认为,定义表述的本质和主词指称的实体相等同,本质就是实体本身。
“本质和形式是等同的。
”“形式和本质是第一实体。
”这里的“形式”与柏拉图的“理念”或“相”在希腊文中是同一个词,指普遍本质。
第一实体的理论矛盾
亚里士多德提出两种第一实体,当他把第一实体等同为专名指称的个别事物时,他说的第一实体是“这一个”;
当他把第一实体等同为定义表述的本质时,他说的第一实体是“其所是”,实体自身即是无形的普通本质。
第一种接近唯物主义,第二种接近唯心主义。
其理论矛盾有两种认识论根源:
第一,他并没有混淆共相与殊相的外在关系与内在关系。
第二,他继承了巴门尼德和柏拉图依据“是”的逻辑功能来确定“存在”意义的做法。
实体的形式和质料
在阐述“存在”和“实体”等概念的内在逻辑的同时,他深入思考经验世界中的具体实体,认为具体实体既然处于运动中,它就有活动和潜在两个方面。
他把活动等同为形式,把潜在等同为质料;
一切具体实体都由形式和质料、活动和潜在两方面成分构成。
最高实体
“神”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最高实体的代名词,它有三重意思:
第一,不动的推动者或第一推动者;
第二,纯形式或纯活动;
第三,纯思想。
25.试述古代原子论发展的理论线索。
1.“元素论”认为本源是众多的物质微粒,他们是构成复杂多样的感性事物。
元素或是“四根”,或是众多的“种子”,或是“原子”。
四根说和种子说可谓是原子论的理论先驱。
四根说认为,火、气、水、土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
种子说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种子是物质本原分化的产物。
2.留基伯创始了原子论,他最早提出“原子”的概念,认为原子是构成万物的始基。
原子论克服了过去朴素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把灵魂和认识归结为原子的活动,提出了唯物主义的存在观。
3.德谟克利特是原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把感觉成因归结为感官的物理性质,提出了流射说,把感觉的原因归结为事物本性,又提出约定论否认感觉的内容符合事物本性。
虽然存在消极反映论的缺陷,但德谟克利特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