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1山西长治热电厂水资源论证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91323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例1山西长治热电厂水资源论证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实例1山西长治热电厂水资源论证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实例1山西长治热电厂水资源论证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实例1山西长治热电厂水资源论证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实例1山西长治热电厂水资源论证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例1山西长治热电厂水资源论证Word下载.docx

《实例1山西长治热电厂水资源论证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例1山西长治热电厂水资源论证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例1山西长治热电厂水资源论证Word下载.docx

5+371m3/h×

7)/12=418.5m3/h(冬季485m3/h、夏季371m3/h),电厂年需水量314.5万m3,供水保证率97%;

其中生产用水由污水处理厂中水解决,设计耗水量夏季为366m3/h,冬季为480m3/h(包括热网补水86m3/h),年平均为(480m3/h×

5+366m3/h×

7)/12=413.5m3/h,按年利用7500h计算,年需水量310.1万m3;

厂区生活用水由自来水解决,设计需水量5m3/h,按8760h计算,年需水量4.4万m3。

5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可利用量分析

5.1长治市城区概况

5.1.1地理位置

长治市区位于太行山西麓,上党盆地的东边缘,是山西省东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长治市区现呈一市三区的布局形式,即包括主城区、马厂区、故县区。

长治市主城区成立于1976年2月,地处上党盆地,东依太行山西麓,西临浊漳河南源,南与长治县为邻,北、东、西与郊区为界。

地理坐标位于北纬36°

08′57″~36°

12′55″,东经113°

04′45″~113°

08′57″之间。

地形呈长条形,南北较长,东西较窄,南北长约10km,东西宽约6km,国土面积55km2。

5.2长治市城区供排水现状

5.2.1城区供水系统

长治市城区供水方式分为长治市供水总公司集中供水和自备水源供水两种。

目前,长治市城区总供水能力为23万m3/d,其中:

长治市供水总公司供水能力为20万m3/d,自备水源供水能力为3万m3/d。

长治市供水总公司现有三个水厂,即一水厂(史家庄)、二水厂(关村)和三水厂(马厂),其中向城区供水为一水厂、二水厂。

5.2.2城区现状供水量

经调查,2004年长治市城区供水范围41.5km2,供水人口达到43万人,现状年供水总量为4849.8万m3,合13.29万m3/d。

其中市供水总公司供水3813.6万m3,占年供水总量的78.6%,自备水源供水1036.2万m3,占年供水总量的21.4%。

按照供水对象分类,2004年长治市城区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大生活)2943.1万m3,工业企业用水1906.7万m3,分别占年供水总量的60.7%和39.3%。

5.2.3城区现状排水量

据湛上站实测流量统计,湛上站枯水期实测流量即可代表长治市城区污水排放量,取2000~2004年1~2月份及11~12月份供4个月的平均流量为代表,12月份平均流量最大为1.04m3/s,2月份平均流量最小为1.01m3/s,最大与最小平均流量比为1.03,反映出污水流量年内比较稳定,代表性好。

因此长治市城区平均实测污水排放量为1.03m3/s,合8.90万m3/d。

2004年长治市城区平均污水排放为1.02m3/s,合8.81万m3/d,污水排放率为66.3%,与我省中等城市污水排放率基本相一致,说明了湛上水文站枯水期实测流量代表城区污水量是合理的。

5.3长治市城区污水处理厂

5.3.1污水处理厂概况

目前,长治市区排水系统为合流制。

主城区内主要有石子河和黑水河两条河流,其中黑水河在流经污水处理厂前汇入石子河,主城区排水是通过雨污合流管渠排入上述两河,最后经过石子河流向漳泽水库。

由于上游基本无水源汇入,故黑水河和石子河在晴天时只接纳主城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雨天时主城区内雨水也汇入其中,事实上上述两河已成为主城区的排污沟和泄洪沟。

长治市近期将对城区排水管道进行改造,沿石子河和黑水河岸边敷设截流主干管(现已建成),将全区污废水都收集并汇于长治市污水处理厂。

随着主城区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通过城市排水管网排向石子河,汇入浊漳河后最终流入漳泽水库,导致浊漳河流域和漳泽水库遭受严重污染,漳泽水库是长治市的主要供水水源之一,由于水源的污染,给全市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

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长治市的水污染问题引起了国务院、省市政府各级领导的重视,并批示要尽快采取措施。

1992年长治市城乡建设局委托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了“长治市主城区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后因资金难以落实未能继续实施。

1998年长治市将此项目上报了国家环保总局,已被列为国家计委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也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示范工程之一。

该污水处理工程始建于2000年6月,2002年8月基本竣工,设计日处理污水10万m3,并配套建设、改造城市排水管网。

工程占地120亩,人员编制117人,工程总投资1.69亿元。

污水处理采用具有除磷脱氮功能的鼓风曝气氧化沟工艺;

污泥处理采用机械浓缩,脱水工艺。

2004年5月长治市供水总公司正式接管污水处理厂,经过前期的单机调试等准备工作,9月6日联动试车并直接投入试运行。

目前污水处理厂日平均处理污水量为6.5万m3/d,出水指标已经达到国家城市污水排放一级标准,大大减轻了下游漳泽水库的水质污染负荷。

随着长治市城区污水收集管网的完善,污水处理厂将很快达到满负荷要求。

5.3.2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根据长治市城区污水处理厂设计进、出水水质要求,污水经处理后,BOD5去除率应达到86%以上,CODCr去除率达81%以上,SS去除率达90%以上,NH3-N去除率达63%以上,按照国内外实际运行经验,采用活性污泥法二级处理工艺可满足上述处理要求,并且较为经济。

因此长治市城区污水处理厂采用带有独立二沉池的鼓风曝气氧化沟工艺。

此种工艺使得设备国产化更为可行,自动运行控制点大大减少并使得控制过程大为简化,同时设备的投资也可减少。

且鼓风曝气与转刷曝气相比,在降低运行能耗、减少氧化沟占地及充氧量控制灵活性上均具有很大优势。

污水、污泥处理工艺流程主要为由市政总排水干管送来的污水首先进入污水厂内粗格栅井,经粗格栅拦截水中大块漂浮物后又潜水泵提升至细格栅井,污水经细格栅拦截进—步去除污水中细小悬浮物,再经沉砂池沉砂,分离并去除污水中砂粒。

经上述预处理后的污水由配水井均匀分配至各氧化沟,通过生化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

雨季时截流的雨水经上述预处理构筑物处理后在进入氧化沟之前溢流排放入石子河。

生化处理后污水经配水井流入二沉池,固液分离后上清液达标排放或进入回用水处理系统。

生化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除一部分作为回流污泥外,剩余污泥由污泥泵提升至污泥浓缩脱水间,经浓缩、脱水后形成含水约80%的泥饼,装车外运。

5.3.3污水处理厂设计水质

(1)污水水质预测

①生活污水水质

关于生活污水水质,根据排水规范的有关规定,参照长治市的生活水平及同类城市经验值确定,人均污染物排放指标BOD5=20g/人.d,SS=35g/人.d,经预算生活污水水质BOD5=147mg/L,SS=257mg/L,取生活污水BOD5/CODCr=0.5,CODCr浓度294mg/L。

②工业废水水质

根据长治市环保局提供的城区内主要工业企业排放废水的水质监测数据,工业废水CODCr浓度为350mg/L,SS=190mg/L。

工业废水BOD5/CODCr取0.35,则工业废水BOD5浓度为123mg/L。

(2)设计进水水质

根据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比例,采用加权平均计算,城市污水水质为:

CODCr=319mg/L

BOD5=136mg/L

SS=223mg/L

根据上述计算,结合长治市实际情况并参照国内其它类似城市的进水水质综合确定污水厂设计进水水质如下:

CODCr=320mg/L

BOD5=140mg/L

SS=220mg/L

NH3-N=20mg/L

现状实测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为(2005年5~9月平均值):

CODCr=220.47mg/L

BOD5=95.00mg/L

SS=133.44mg/L

NH3-N=15.53mg/L

现状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符合设计要求。

(3)设计出水水质

根据环评报告要求,污水处理后排放其主要污染物指标应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排放标准的要求。

由于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排入石子河后最终流入漳泽水库,因而对长治市城区污水处理厂排水中NH3-N浓度要求严于国家标准,要求NH3-N浓度≤7.5mg/L,综合以上因素,污水处理设计出水指标如下:

CODCr≤60mg/L

BOD5≤20mg/L

SS≤20mg/L

NH3-N≤7.5mg/L

pH=6~9

现状实测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为(2005年5~9月平均值):

CODCr=22.51mg/L

BOD5=5.92mg/L

SS≤7.42mg/L

NH3-N≤1.81mg/L

现状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符合设计要求。

5.4污水处理厂来水量分析

5.4.1城区污水排放系统

长治市城区的废污水排放系统采用污水、雨水分流制。

随着长治市城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城区污水排放系统在三河一渠改造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对城区排水管网进行了改造和完善,目前主城区所有排污口的污水都可以集中到污水箱涵中,收集到的废污水大部分进入城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只有少部分污水未经处理仍然直接排入石子河,汇入漳泽水库。

雨水排放则由石子河、东排洪渠汇集排泄东部洪水,黑水河、南护城河排南部洪水。

石子河发源于壶关县消军岭,于长治市北寨汇入南源,干流长46km,流域面积385.33km2,是漳泽水库的一条主要支流,除干流上建有庄头、杜家河两座中型水库外,还有龙丽河、石子河两座小型水库。

石子河本身是一条季节性河流,再加上上游庄头、杜家河两座中型水库和龙丽河、石子河两座小型水库对流域径流的拦蓄,石子河长治市区段除短暂的洪水外基本上没有径流,已成为长治市主城区的排污河道。

5.4.2污水排放的实测资料分析

(1)污水排放量监测

长治市城区的废污水主要排污口有:

长子门排污口、西大街城市下水轴承排污口、小西门桥的桥北排污口、中学和北楼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污水的淮海排污口、清华生活和部分淮海生活污水的李家庄排污口、淮海生活区的加油站排污口、专医院废水、延安南路城市生活污水等的法庭排污口、下南街城市生活污水的大南关排污口、北护城河集中城市生活和工业废污水的紫坊桥排污口。

各排污口基本上通过石子河排入浊漳南源,在石子河湛上村设有湛上水文站,控制了长治市城区的污水排放量。

为更加准确的掌握长治市城区现状污水排放量,长治市城区污水处理厂出水口下游设立有监测断面,即湛上水文站。

本次工作对长治市城区的污水排放量进行了24小时监测,由长治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分局工程技术人员于2005年11月11~12日进行了24小时监测,前期半个多月无有效降水,取得了可靠的污水排放流量数据。

长治市城区污水排放量实测资料详见表5-3。

日流量过程见图5-5。

(2)污水排放量计算

监测断面日平均流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

Q—日平均流量(m3/s);

n—参加计算的流量个数;

Qi—时序相邻流量均值(m3/s);

Ti—时序相邻流量间时差(h)。

监测结果表明,日平均污水排放量为9.76万m3/d(1.13m3/s)。

12月12日12:

00~16:

00污水排放量最大,为1.49m3/s,6月12日18:

00~19:

00污水排放量最小,污水排放量为0.67m3/s,最大与最小排放量之比为2.22,24h平均污水排放量为1.13m3/s,折合4068m3/h、9.76万m3/d、3563.6万m3/a。

(3)监测资料成果合理性分析

本次污水排放量监测成果,不受降雨因素影响,能比较真实地反映长治市城区现状污水排放的日变化规律。

从图5-1可以明显看出,其日变化有如下特点:

污水流量过程线呈双峰型,12:

00为污水排放的第一高峰期,21:

00~24:

00为污水排放的第二高峰期;

17:

00~20:

00为污水排放的第一低值阶段,1:

00~9:

00为污水排放的第二低值阶段,且在每个阶段内污水排放量均比较稳定,没有大的突变。

这一方面说明了城区污水排放量明显受居民生活用水时间和用水量的影响,昼大夜小,即体现了城区污水以生活污水为主的特点;

污水排放高、低值区每个阶段排放量变化比较平稳,则是城区污水成分比较复杂,工业废水含量比例较大,以及污水流程长、排水体系调蓄能力强等因素综合作用的反映。

本次长治市城区实测平均污水排放量为9.76万m3/d,比2004年污水排放量8.81万m3/d增加0.95万m3/d,与去年同期11月份平均污水排放量10.54万m3/d(1.22m3/s)减少0.78万m3/d,从湛上站资料分析,2003年及2004年第一季度实测流量较小,与2001年~2002年及2004年后半年月平均偏少约0.2m3/s,这可能与污水处理厂污水引水暗渠引水有关,影响了湛上站流量的监测,自污水处理厂试运行以来,湛上站监测污水流量一直稳定,即从2004年后半年起流量一直稳定在1.1m3/s左右,2005年1~2月份平均为1.11m3/s,与本次实测值非常接近,这充分说明了本次污水实测排放量是合理的和可靠的,能够代表长治市城区现状污水排放量。

5.5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可利用量

根据2005年11月11~12日实测资料分析,长治市城区平均污水排放量为9.76万m3/d,由于本次污水监测断面位于污水处理厂的下游,全部污水能够进入污水处理厂,该量已经有6.5万m3/d的水量进行了二级生物处理,因此总污水量能够满足长治城区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污水10万m3规模的能力。

为用水安全考虑,现状污水按9.76万m3/d计,二级生物处理损失按10%考虑,二级处理后的达标中水为8.78万m3/d,合3206.2万m3/a。

根据山西省水利厅晋水管[2001]574号文“关于王曲电厂利用漳泽水库作为调节池的批复”,“同意将长治市污水处理厂二级生物处理后的达标中水蓄入漳泽水库,由漳泽水库为王曲电厂调节供水,供水量2350万m3。

……”。

按照国家经贸委办公厅国经贸资源〔2001〕569号“关于转发《国家电力公司火电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和《山西省用水定额(试行)》的有关规定,王曲电厂一期工程需水量核定为2073.6万m3/a,以漳泽水库作为调节池,因此,扣除王曲电厂一期工程需水量外,长治城区污水处理厂尚有二级处理后的达标中水1132.6万m3/a(3.10万m3/d)可供利用,中水深度处理损失再按10%计算,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可利用量为1019.3万m3/a(2.79万m3/d)。

该污水处理厂主要工艺车间为二级用电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主要设备均有备用,因此作为电厂的供水水源是安全可靠的。

5.6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

本次工作取污水处理厂出水(二级处理中水)水样1份,收集了污水处理厂污水进出厂2005年5~9月份平均水样的水质资料。

评价标准采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2年4月28日发布,2002年6月1日实施的《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评价方法采用单项指标法,即一票否决制。

将水质监测结果与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值进行比较,确定其所属水质类别,当不同类别标准值相同时,采用从优不从劣的原则,然后按单项指标确定地面水质量类别,即按所参加评价各单项监测项目的类别,选取单项最高类别确定为该水样质量类别。

结果为:

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水)各监测项目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劣Ⅴ类水水质标准,综合评价污水为地表水环境质量劣Ⅴ类水;

污水处理厂出水(中水)各监测项目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Ⅳ类水水质标准,综合评价为地表水环境质量Ⅳ类水;

辛安泉泉水各监测项目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Ⅱ类水水质标准,综合评价为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