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90110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山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佛山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佛山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佛山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佛山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佛山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Word格式.docx

《佛山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山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佛山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Word格式.docx

A.风俗习惯B.地表形态

C.土壤性质D.地质构造

7.有这种居住景观的地区,最须克服的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    B.洪水泛滥

C.地层下陷     D.水土流失

8.有关我国西南地区发生洪灾原因分析,最不可能的是

A.泥石流→河道堵塞→洪水

B.气温升高→冰雪融化→洪水

C.地面坡度小→河道排水速度快→洪水

D.植物覆盖差→流域汇水速度快→洪水

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并且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三大蚕桑基地之一、最大蔗糖基地。

近年来,农业生产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甚至出现大片出租、出售土地的现象。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9~10题。

9.历史上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鱼塘”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网稠密B.气候高温少雨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D.具有肥沃的红壤

10.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A.粮食需求量的大幅减少B.全球气候变暖

C.劳动力价格的不断减少D.农业土地价格的不断提高

11.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

下列生产模式中,适宜当地发展的是

A.发展天然橡胶、花卉、水果等高产值农产品生产区

B.发展杉木—果树—稻田—鱼塘的立体农业生产区

C.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发挥当地的人才优势

D.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复种指数

12.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反射率不同,根据这原理,可以利用RS进行相关调查的是

 A.水体污染情况  B.人口受教育程度   

C.城市商业网点布局D.工业生产总值估算

13.台风是我国沿海地区的主要灾害,要对台风进行监控、及时预警、减少灾害的最佳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气象预报

材料一:

21世纪全球已经进入知识信息时代,各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信息和高科技的竞争.

材料二:

“GIS”的英文全名是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也叫地理信息系统.它具有地图处理、数据库和空间分析这三项功能.

  GIS可以像传统地图一样,解决“地点”、“状况”有关查询.但GIS系统能进行势态分析,复杂的“模式分析”和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测性分析…….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回答14~15题:

14.有的渔民已经利用GIS新技术来寻找鱼群.如果在渔民中广泛推广应用这一新的捕鱼技术,可能会出现的后果是

A.可能会导致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日趋枯竭

B.可能会使渔民的鱼获量日益持续增长,获得长久的高经济效益

C.可能会增加渔业的生产成本,使渔民获利更少

D.可能会促进渔业生产,加大对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使渔业资源更加丰富

15.如果将GIS新技术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

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

B.用来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和灭火所用的大致时间

C.用来预测森林火灾后所造成的后果

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预测分析火势蔓延的方向,尽快制定灭火方案

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改善农业。

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誉,坚持。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据此完成16~17题。

16.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电西部的草业一畜牧业一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这一模式使中部产粮区的粮食就地转化,中西部地区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

B.加大了西部草区的负担,有利于生态保护

C.中部产粮区粮食转化为饲料;

商品率降低,削弱商品粮基地的地位

D.对西部地区有利,但对中部产粮区产生消极影响

17.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平原区应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B.平原区的发展方向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

C.西部草原区的发展方向是多元开发特色农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

D.山区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现代化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在“2008建发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组织赛事的各个部门,成为本届马拉松赛的新亮点。

右图为120急救指挥中心出救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组委会为了及时了解赛事的赛场实况,

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B.GPS+GIS

C.GPS+RSD.GIS+RS

19.组委会接到赛道某地点一个急救电话,需要通过120急救指挥中心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救护车到达事故地点。

如上图所示,120急救指挥中心要确定哪一辆救护车离事故地点最近,可以利用的技术是:

A.RSB.GPS+GISC.GPS+RSD.GIS+RS

20.关于数字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理信息技术是构建数字地球的基础②数字地球最大的特征是模拟现实③数字地球采取集中的方式存储信息④数字地球是把地球信息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A.①②     B.①②③④C.②③     D.①②④

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种种因素造成的一种土地退化。

以外力为主要依据,可以将荒漠化划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化等类型。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21—23题。

21.导致下列荒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A.拉丁美洲南端东岸地区的荒漠——洋流

B.阿拉伯半岛上的荒漠——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控制下

C.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荒漠逼近赤道地区——地形

D.我国塔里木盆地中的荒漠——深居内陆

22.在我国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可能出现的荒漠化现象是

A.水土流失B.次生盐渍化C.裸岩D.土地沙化

23.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A.大面积植树造林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D.退耕还草

右图为我国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读图完成24—26题。

24.三图按治沙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A.abcB.cba

C.cabD.bca

25.目前世界上许多沙漠边缘地区出现

严重的荒漠化现象,其自然原因是 

A.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

B.滥垦滥牧,植被受破坏

C.任意开发矿产、生态环境破坏

D.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空气变干燥

26.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B.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C.深居内陆气候干旱D.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27.为防止荒漠化的进一步扩大,在我国沙漠危害较严重的地区,建设的林业生态工程是 

 A.“三北”防护林B.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

C.东南沿海海防林D.西南岩溶地区生态林

我国为了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据此回答28~29题:

28.“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A.净化空气B.美化环境C.涵养水源D.防风固沙

29.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新华社消息:

中国科考队于2004年8月23日结束了为期23天、行程近2000公里的科学探险考察,27日返回北京。

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对亚马孙地区进行的地理和生态环境综合科学考察。

阅读材料,回答30~31题。

30.亚马孙地区有世界上最大的、被称为“地球之肺”的生态系统是

A.热带草原B.热带雨林C.亚马孙河D.亚马孙平原

31.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

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气候

32.热带雨林对水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调节全球气候B.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调节全球水平衡D.形成各种流水侵蚀地貌

33.下列关于东北农作物的分布,正确的是

A.玉米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增多

B.水稻多种植于松花江流流域大型灌溉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C.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D.苹果主要在长白山区

34.东北地区平原广大,一首诗歌曾提到“这里的土地肥到家,插上根筷子会发芽,栽上块柴禾也开花”足见其土壤肥沃。

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

①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②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④不合理灌溉,土壤盐碱化④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湿地包括沼泽、河湖、沿海滩涂等,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

据此完成35—36题。

35.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湿地的是

①洞庭湖②滩涂③闽江④渤海⑤水稻田⑥三峡水库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36.针对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效益,下列利用方式正确的是

A.变“北大荒”为“北大仓”,建商品粮基地

B.“围湖造田”,发展果疏、花卉生产

C.“耕海牧渔”,扩大水产养殖D.“退田还湖”,发展旅游

阅读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

统计表明,湖北省五十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

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除闻名中外的罗布泊外,东西居延海、艾丁湖(海拔一155m)已是一片荒漠。

并且,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成水灾频发,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阅读上述文字,完成第37~38题。

37.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C.水土流失加剧D.水资源减少

38.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恶化,年降水量减少B.冰雪融水量不足

C.引水灌溉,蒸发、下渗量增大D.围湖造田

干旱是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分析其成因和特征,回答39~40题。

39.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

①距海洋远

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

④纬度位置偏高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40.绿洲是西北地区的一种特殊景观,决定绿洲形成和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

A.地形条件B.光热条件C.水资源条件D.土壤条件

下表反映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能源强度对比情况(能源强度:

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电力强度:

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电能,它反映了经济增长率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关系),据此回答41—42题。

人均能耗吨油当量

能源强度吨油当量/1000美元

电力强度千瓦时/美元

美国

8.96

0.27

0.36

英国

4.24

0.18

0.24

法国

4.37

0.17

德国

4.29

0.16

0.23

意大利

3.50

日本

4.31

0.13

0.22

41.表中反映出:

A.单位产值耗油量最大的是英国B.单位产值耗电量最大的是美国

C.法国的能源总量比德国丰富D.发达国家能源消耗量大大超出发展中国家

42.日本的能源强度和电力强度在主要发达国家中都是最低的,这说明:

A.日本是世界上能源使用效率最高的国家B.日本是世界上能源使用效率最低的国家

C.日本经济增长率最快D.日本一次能源的需求量是最大的

43.日本的能源强度与电力强度值对我国的启示是:

A.广开能源进口渠道B.改进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C.改变能源消费结构D.节约能源,加强能源储备

山西省煤炭储量丰富,煤炭的开发利用对该省的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读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回答44~45题。

44.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            

 A.原料工业   B.纺织工业  

C.加工工业  D.采掘工业

45.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工工业一直呈下降趋势    

B.采掘工业逐渐取代加工工业占到主体地位

C.原料工业呈持续上升趋势    

D.采掘工业的比重逐年降低

46.山西省煤产量大,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却很低,其重要原因是

A.能源工业的投资比重较小B.电力投资比重过大,煤炭工业投资比重较小

C.工业结构长期以单一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D.煤质量不高

2009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

据此回答47-48题。

47.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B.减轻大气污染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D.提高能源利用率

48.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A.缓解土地荒漠化B.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C.减轻耕地压力D.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读“长江流域面积图”回答49~50题:

49.长江应属于右图水循环中的哪个环节:

A.⑤B.④C.⑥D.②

50.长江上、中、下游出现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荒漠化、水土流失、洪涝

B.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水质污染

C.森林遭被坏、水土流失、盐碱化D.沙尘暴、水土流失、黑土流失

(二)本部分共10题,51—6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51.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与对应的形成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受宗教思想的影响

B.从北到南,房屋进深、高度和坡度都逐渐增大——便于雨水的排泻和屋内通风纳凉

C.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北方地区地价和建筑材料价格高

D.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北方地区地广人稀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利用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倡导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据此回答52~53题。

52.黑龙江省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B.便利的交通条件

C.农业生态环境较好D.城市和工矿业发达

53.目前不属于影响黑龙江农业持续发展的问题是

A耕地面积少,人均耕地不足

B.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C.粮食品种和质量欠佳

D.常受低温冷害的影喻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54~55题: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强沙尘暴次数

5

8

13

14

23

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1560

2100

2460

54.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最可能是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55.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56.东北地区平原广大,一首诗歌曾提到“……这里的土地肥到家,插上根筷子会发芽,栽上块柴禾也开花……”足见其土壤肥沃。

但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却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A.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和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B.退耕还林导致耕地面积下降,影响农业产值提高

C.不合理的灌溉,土壤盐碱化D.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

57.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因有

①西高东低的地形,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②受暖流的影响大 ③受寒流影响大

④纬度低,热量充足⑤陆地面积宽广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④⑤D.①②⑤

58.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有

①水能②风能③生物能④煤炭⑤石油⑥天然气⑦核能

⑧太阳能⑨潮汐能

A.①②③⑧⑨B.④⑤⑥⑦⑧C.⑤⑥⑦⑧⑨D.③④⑤⑥⑦

59、田纳西河流域工业走廊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修大坝,使通航条件大为改善

B.旅游业带来经济收入

C.大规模的水电开发,促进了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D.农业的现代化产生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60、河流及其开发方向组合,正确的是:

A.发源地---保护植被生态 B.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C.河谷平原---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D.河口---矿产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

二、双项选择题(61—70题,每小题3分,共10小题,30分。

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两个得三分,只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下图为世界两大三角洲,读图判断61—62题:

61.关于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条河流的汛期均在夏季

B.两地的气候特点相似

C.两地均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D.两地的植被类型相同

62.关于两图所在地区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灌溉水源是两地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图示区域均有所在国重要的棉花产区

C.两条河流流域都是世界古文明的发源地

D.两图中均有本国的重要海港

右图所示地区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完成63—64题。

63.图中A地区在农业发展中土壤盐碱化问题严重,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B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C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方式

D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弱

64.图中B地在汉朝时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A.气候由湿润变为干旱B.人类过度开垦对植被的破坏

C.农业由耕种业向畜牧业转变D.人类过度放牧对植被的破坏

65.下列有关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的荒漠化问题已基本得到治理

B.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C.我国荒漠化的主要类型是风蚀荒漠化

D.我国是荒漠化问题是近代才开始出现的

66.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过程中,为保证能源基地高效、有序地运转,要重点加强建设的是

A.架设超高压输电线路B.加强交通建设

C.引水工程建设D.发展煤化工产品转换

67.规模宏大、举世瞩目的跨世纪特大型水利工程——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其中长江三峡水电站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

A.缓解华中、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

B.产生的电能可创造巨大的价值

C.以清洁的水电替代火电,可大量减少火力发电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水和废渣

D.可防御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黄河下游时常出现季节性断流,而且断流天数和河段长度逐年增加,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0亿元。

据此回答68~69题。

68.下列针对黄河下游断流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制定法规,不允许沿岸取用黄河水

B.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全流域人工降雨

C.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增强节水意识

D.南水北调,引长江入黄河,补充黄河水量

69.综合开发治理黄河的有效措施是

A.中游种草植树,控制水土流失

B.下游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枢纽,实施水资源合理调配

C.开发中、下游水能资源

D.调整沿河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70.右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A.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B.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C.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D.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