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强化教学教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90008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强化教学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强化教学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强化教学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强化教学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强化教学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强化教学教材.docx

《高二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强化教学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强化教学教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强化教学教材.docx

高二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强化教学教材

 

高二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强化

2011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选择题知识点强化

相对原子质量:

H-1O-16Na-23Cl-35.5

一、单项选择题:

仅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O3B.H2OC.K2SO4D.C2H5OH

2.从含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四氯化碳,该步骤应选择的实验装置是

 

3.下列物质与水反应生成强酸的是

A.Na2OB.SO3C.CO2D.NH3

4.下列气体颜色为红棕色的是

A.SO2B.Cl2C.NO2D.N2

5.光导纤维已成为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高技术材料。

下列物质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是

A.金刚石B.大理石C.铝合金D.二氧化硅

6.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OH—、K+、CO32—,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A.H+B.Ca2+C.NH4+D.SO42—

7.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采取多种分类方法。

下列关于“Na2CO3”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B.氧化物C.碳酸盐D.钠盐

8.我国“四大发明”在人类发展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黑火药的爆炸反应为

2KNO3+S+3CK2S+N2↑+3CO2↑。

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A.CB.NC.N和SD.N和C

9.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石灰石在高温下的分解反应B.生石灰和水的反应

C.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10.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B.最简单的有机物

C.含碳质量分数最大的有机物D.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

11.标准状况下的1molO2的体积约为

A.11.2LB.22.4LC.33.6LD.44.8L

12.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B.

C.

D.

13.下列有关环境问题都是由化学物质引起的,在下列组合中对应的化合物不正确的是

 A.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  B.光化学烟雾:

二氧化氮

 C.酸雨:

二氧化碳    D.臭氧层破坏:

氟氯烃

14.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3+2HCl=CaCl2+CO2↑+H2OB.CaO+H2O=Ca(OH)2

C.2H2O22H2O+O2↑D.CaCO3CaO+CO2↑

1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天然气B.铝热剂    C.氨气    D.氯水

16.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ⅥA族的元素是

A.SiB.PC.SD.Cl

17.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蚕丝B.塑料C.化学纤维D.合成橡胶

18.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

A.一定被氧化B.一定被还原

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D.化合价降为0价

19.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切开的钠块在空气中很快失去光泽B.煤的干馏

C.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D.食物腐败

20.SO2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发现红色消失。

主要原因是

A.SO2有漂白性B.SO2溶于水后,溶液呈酸性

C.SO2有还原性D.SO2有氧化性

21.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NaOH溶液反应的氧化物是

A.Al(OH)3B.Na2CO3C.Al2O3D.CO2

22.据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每吨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

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的形式存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含4个质子B.He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C.原子核内含1个中子D.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

23.下列物质中属于合金的是

A.黄金B.白银C.钢D.水银

24.实验室用Al2(SO4)3制取Al(OH)3,最合适的试剂是

A.NaOHB.H2SO4C.NH3·H2OD.KOH

25.下列关于“过氧化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可以发生分解反应B.过氧化氢是离子化合物

C.过氧化氢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是强酸D.过氧化氢是水的同分异构体

26.欲配制1.00mol.L-1的NaCl溶液1000mL,需要使用的仪器和药品是

A.500mL容量瓶,58.5gNaClB.500mL容量瓶,117gNaCl

C.1000mL容量瓶,58.5gNaClD.1000mL容量瓶,117gNaCl

27.硝酸应避光保存是因为它具有

A.强氧化性B.挥发性C.强酸性D.不稳定性

28.下列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

A.钠B.镁C.铝D.铁

29.含磷洗涤剂含有Na5PxO10,其洗涤废水任意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

已知该化合物中磷的化合价为+5,则x应为

A.1B.2C.3D.4

30.下列各项在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元素种类B.原子数目C.化学键D.原子核

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和钠硬度较小有关

B.新制氯水与久置的氯水相比较,颜色相同

C.氮的固定是指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含氮化合物

D.稀硝酸是弱酸,浓硝酸是强酸

32.在下列反应中,能置换出铁的是

A.Cu+FeCl2(溶液)B.Na+FeSO4(溶液)

C.Ag+FeSO4(溶液)D.Al+Fe3O4(高温)

33.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是

A.NH4+,SO42-,K+,OH-B.H+,Ba2+,NO3-,SO42-

C.K+,Cl-,CO32-,Na+D.Ca2+,NO3-,Na+,CO32-

34.为排除CO32-、SO32-离子的干扰,在检验SO42-离子时,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先加入BaCl2溶液,后再加入HNO3

B.先加入HCl,后再加AgNO3溶液

C.先加入Ba(NO3)2溶液,后再加入HCl

D.先加入HCl,后再加入BaCl2溶液

35.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钠元素以化合态存在在自然界中B.钠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还原出铜单质

 C.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D.金属钠有强的还原性

36.下列实验方法不合理的是

A.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鉴别NH4Cl和NH4NO3两种物质

B.用焰色反应可以鉴别出NaCl和K2SO4两种无色溶液

C.用盐酸可以鉴别NaHCO3、Na2CO3两种白色固体

D.用丁达尔效应可以鉴别氢氧化铝胶体和氯化铝溶液

37.现有硫酸钠、硫酸铝、硫酸镁三种无色溶液,可用一种试剂将它们区别开来,该试剂是

A.纯水B.盐酸C.氢氧化钠溶液D.硝酸银溶液

38.铁和铁合金是生活中常用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锈钢是铁合金,只含金属元素

B.一定条件下,铁粉可与水蒸气反应

C.铁与盐酸反应,铁合金不与盐酸反应

D.在空气中,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

39.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装置来进行的实验是

A.制取氧气B.制取氨气

C.碳酸氢钠受热分解D.制取乙酸乙酯

40.煤的气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

煤的气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H2O高温H2+CO,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的是

A.元素的种类 B.分子的种类C.原子的数目 D.物质的总质量

41.铁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

下列有关铁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与氢气B.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会发生钝化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D.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

42.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

2HI(g)H2(g)+I2(g),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这一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反应限度的是

A.正、逆反应速率都等于零B.HI、H2、I2的浓度相等

C.HI、H2、I2在容器中共存D.HI、H2、I2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43.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得失或偏移B.失去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

C.原子得到电子后,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升高D.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4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钠跟水反应:

2Na+2H2O=2Na++2OH-+H2↑

B.铁粉跟稀硫酸反应:

2Fe+6H+=2Fe3++3H2↑

C.氢氧化钡溶液跟稀硫酸反应:

Ba2++SO42-=BaSO4↓

D.碳酸钙跟盐酸反应:

CO32-+2H+=H2O+CO2↑

45.右图是10ml量筒的一部分,数字X、Y之间相差1ml.若X=5,则量筒所盛液体的体积是

A.5.7mlB.4.4mlC.4.3mlD.6.3ml

x

y

46.某溶液中滴入淀粉试液后变蓝,说明该溶液中存在

A.IO3-  B.I2C.I-  D.Br-

47.常温下,铝与下列酸溶液作用产生H2的是

A.浓硫酸B.醋酸C.浓硝酸D.稀硝酸

4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a(OH)2晶体与NH4Cl晶体混合反应是吸热反应

B.电解水可以获得H2和O2,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只有吸热反应的发生才需要加热条件

D.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49.鉴别Na2CO3与NaHCO3两种固体,最好的方法是

A.加热B.加水C.加NaOH溶液D.加Ca(OH)2溶液

50.实验室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为了防止其氧化,常加入的物质是

A.Zn  B.Fe C.Al  D.HCl

51.实验室做化学实验,发生下列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B.实验台上的酒精灯碰翻着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C.皮肤溅上浓H2SO4,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D.汞洒落地面,应立即撒上一层硫黄粉

52.在溶液导电性实验中,往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硫酸至过量,灯泡的明亮度变化是:

明→暗→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

B.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有关

C.灯泡最暗时溶液中无自由移动的离子

D.往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盐酸与滴加硫酸时现象相同

53.下列物质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B.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

C.可用分液的方法将互溶的液态混合物分离

D.用淘洗的方法从沙里淘金

54.下列各组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的递变,叙述不正确的是

A.Na、Mg、A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增大

C.N、O、F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

D.Li、Na、K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55.能使FeSO4与KSCN混合溶液变为红色的试剂是

A.稀硫酸B.新制氯水C.硝酸银溶液D.澄清石灰水

56.右图是制取和收集某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可用于

A.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Cl2

B.用浓氨水和生石灰反应制取NH3

C.用浓硝酸与铜反应制取NO2

D.用过氧化钠固体和水反应制取O2

57.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都有丁达尔现象B.都呈红褐色

C.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100nm之间D.都能通过滤纸

58.某学生发现滴瓶中溶液变浑浊,拟用右图所示操作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