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技术知识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89962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播电视技术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播电视技术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播电视技术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播电视技术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播电视技术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播电视技术知识点.docx

《广播电视技术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电视技术知识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播电视技术知识点.docx

广播电视技术知识点

第一章

节目制作基础

电视节目是节目艺术和电视技术二者的天然结合。

制作人员必须全面了解和熟悉制作方法、制作流程、制作设备的特点、性能、操作等。

才能根据节目内容和要求,采用各种技术和手段,有效的制作方法以及合理的制作流程,制作高质量的电视节目。

一、常用的制作方式:

1、ENG——电子新闻采集(ElectronicNewsGathering)

使用便携式摄像、录像设备,以满足新闻采集的运动性、

灵活性、时效性。

2、EFP——电子现场制作(ElectronicFieldProduction)

使用的设备至少包括两台以上的摄像机、一个视频切换

台,一个音频控制台和所需的辅助设备。

特点:

“多机

拍摄,即时编辑”

3、ESP——电子演播室制作(ElectronicStudioProduction)

演播室具有高保真的音响效果,完备的灯光照明系统和

自动调光系统,布景中心录制设备和控制设备等。

三、节目制作人员:

1、非技术人员:

制片人、导演、作家(编剧)、主持人等等。

它们的工作是把一个脚本或事件通过创作转换成有效的电视节目。

2、技术人员:

摄像师、音响师、灯光师、编辑人员等等。

通过它们对设备的熟练操作来具体完成电视节目的制作。

3、新闻制作人员:

四、节目制作流程:

1、制作计划和稿本阶段:

1)选题:

2)稿本准备与定稿:

3)制作计划的制定:

2、前期的准备阶段:

3、实地拍摄阶段:

4、后期制作阶段:

画面编辑、声音混配、节目审定

第二章彩色电视摄像机

一、摄像机的类别

按质量分类

广播级:

用于广播电视领域,图像质量最好,性能全面稳定,自动化程度高。

业务级:

一般应用于文化宣传、教育、工业、交通和医疗等领域。

图像质量较好。

家用级:

家庭文化娱乐用。

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2、按制作方式分类:

ESP用:

装配有一个大的镜头和一个大的取景器,通过电缆把摄像头和CCU等设备相连。

EFP用:

一般为便携式的。

ENG用:

便携式。

3、按摄像器件分类:

CCD摄像机:

CMOS摄像机:

CCD,英文全称:

Charge-coupledDevice,中文全称:

电荷耦合元件。

可以称为CCD图像传感器。

CCD是一种半导体器件,能够把光学影像转化为数字信号。

CCD的作用就像胶片一样,但它是把图像像素转换成数字信号。

CCD上植入的微小光敏物质称作像素(Pixel)。

一块CCD上包含的像素数越多,其提供的画面分辨率也就越高。

二、摄像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1、信噪比:

指有用信号电压与噪声电压的比值。

该指标越高越好

2、分解力(图像清晰度):

指摄像机分解黑白细线条的能力。

3、灵敏度:

反映了摄像机对光的反应灵敏程度。

4、最低照度:

是在一定信噪比的条件下,比较所需景物照度的大小。

它也是灵敏度的另一种表示方法。

三、彩色摄像机的工作原理

彩色电视摄像机既是光的分解设备,又是光电转换设备。

它利用三基色原理把彩色景物的光像分解为红、绿、蓝三种基色光像,由摄像管或CCD电子耦合器件完成光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然后通过各种电路对信号的放大、加工、处理,最后编码形成符合一定规范的全电视信号(或视频信号)。

四、GY-DV500的构成:

主要由镜头、机身、寻像器、电源、话筒等几部分组成。

1、镜头:

   聚集环、变焦环、光圈环、微聚焦环、VTR录象机触发钮、变焦伺服控制杆、光圈方式开关、变焦方式钮

变焦镜头的功能

聚焦功能:

变焦功能:

变焦距镜头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焦距而保持成像面不变,从而可以拍摄景物范围连续变化的画面。

光圈控制功能:

主要是控制镜头拍摄时的进光量

2、机身:

 功能键、开关、插座

3、寻像器:

 目镜、目镜聚集环、对比度、亮度调节钮等

4、话筒:

五、GY-DV500电视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1、摄像操作:

⏹准备

⏹开机、插入磁带:

⏹选择摄像机的滤色片:

⏹检查寻像器上的告警信息

⏹选择摄像机及镜头的工作方式:

有自动和手动两种方式可供选择。

⏹摄像机的白平衡调整。

⏹压下VTR触发钮开始记录

2、重放操作

六、主要功能的运用技巧

1、光圈的应用

相对孔径与光圈系数:

相对孔径是指镜头的入射光孔直径与焦距之比,其大小说明镜头接纳光线的多少。

相对孔径的倒数被称为光圈系数

(1)自动光圈

 自动光圈的根据整个图像的平均亮度来确定曝光量的。

在有些情况下,可能产生曝光不准的现象。

(2)手动光圈

2、调整焦距的办法

  手动变焦、电动变焦

3、白平衡调整

  

(1)为什么要调节白平衡

  调节白平衡是为了确保在照明条件发生变图像的色调依然保持正常。

  不同光源发出的光的频谱成分不同,用色温来衡量,各种光源的色温如图表所示:

  随着照明条件的改变,被照物体所表现出来的颜色也会改变,因此,当基本照明光源发生变化时,必须重新调整白平衡。

(2)如何调节白平衡:

A、将POWER开关置于ON

  a.镜头光圈方式置于A(自动)

  b.按当前的照明情况设置FILTER(滤色片)

  c.将WHT.BAL开关置于A或B

  d.在相同照明条件下,放一白色物体在屏幕的中心

附近作为拍摄物,调整焦距,使白色充满屏幕。

  e.向上板AUTO WHT\ACCU FOCUS开关一次

然后将其释放。

B、全时自动白平衡(FAW)

(3)进行白平衡调节时,在白色卡片上有意加入某种色彩,

可以使所拍画面偏向该色彩的补色。

(例如:

蓝-黄)

七、摄像器材的维护及保养

1、镜头的清洁和保养

2、摄像机的维护保养

 

第三章电视景别

一、景别的定义和划分:

1、画面中主体所占空间范围的大小为电视画面的景别。

画面的景别划分为:

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2、影响景别的因素:

拍摄距离、镜头焦距。

二、景别的意义和作用

电视画面的景别从外形上讲是指画面包容景物范围的大小,或者说画面主体(主要对象)占据画面空间的大小;从创作角度来讲,它是一种表现手段。

首先电视画面的景别变化对观众来讲意味着观看景物的视距的变化,造成一种忽远忽近的感觉。

     其次,景别的变化正是人眼视线分散和集中的反映。

比如变焦距镜头由广角到窄角的变化就是如此。

     第三,景别是创作人员对观众视觉心理的限定。

因此景别既是观众视觉习惯的客观体现,又是创作人员主观意识的体现。

景别是一种限定,这种限定是创作人员对观众视觉注意力的指引,使得画面视觉形象的表达有了层次和重点。

     第四,景别的变化可以使作品形成不同的节奏。

景别的变化是影响作品节奏的因素之一。

不同景别的镜头进行切换,使观众在视距的变化中产生一种节奏的变化。

景别跨度大(比如远切特)视距跨度大,节奏就快,反之则显得节奏慢。

不同景别对应不同的时间长度,也是影响节奏的重要因素。

     第五,参与和解脱功能

     对摄像来讲,景别是由摄距决定的。

不同景别意味着观众在不同位置上观看。

从生活经验得知,在不同距离上看,对事物的感受是不同的。

三、不同景别具有不同的叙事和表现功能

1、远景镜头

        远景具有广阔的视野,常用来展示事件发生的时间、环境规模和气氛。

比如表现开阔的自然风景、群众场面、战争场面等等。

远景画面重在渲染气氛,抒发情感。

在绘画艺术中讲究“远取其势,近取其神”,这一点和绘画是相通的。

远景画面的处理,一般重在“取势”,不细琢细节。

在远景画面中,不注重人物的细微动作,有时人物处于点状,故不能用于直接刻画人物。

但却可以表现人物的情绪,因为影视画面是通过画面组接表情达意的,通过承上启下的组接可以含蓄地表达人物的内心情绪。

    远景除了表现规模、气氛、气势之外,还可以表现一定的意境。

     远景画面,包容的景物多,时间要长些。

一般不少于10秒。

2、全景

     全景用来表现场景的全貌或人物的全身动作,在电视剧中用于表现人物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全景画面,主要人物全身,活动范围较大,体型、衣着打扮、身份交代的比较清楚,环境、道具看的明白,通常在拍内景时,作为摄像的总角度的景别。

在电视剧、电视专题、电视新闻中全景镜头不可缺少,大多数节目的开端、结尾部分都用全景或远景。

远景、全景又称交代镜头。

3、中景

         画框下边卡在膝盖左右部位或场景局部的画面成为中景画面。

        中景和全景相比,包容景物的范围有所缩小,环境处于次要地位,重点在于表现人物的上身动作。

中景画面为叙事性的景别。

因此中景在影视作品中占的比重较大。

     

4、近景

        拍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的局部成为近景。

近景的屏幕形象是近距离观察人物的体现,所以近景能清楚地看清人物细微动作。

也是人物之间进行感情交流的景别。

近景着重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是刻画人物性格最有力的景别。

电视节目中节目主持人与观众进行情绪交流也多用近景。

这种景别适应于电视屏幕小的特点,在电视摄像中用得较多,因此有人说电视是近景和特写的艺术。

近景产生的接近感,往往给观众以较深刻的印象。

     由于近景人物面部看的十分清楚,人物面部缺陷在近景中得到突出表现,在造型上要求细致,无论是化装、服装、道具都要十分逼真和生活化,不能看出破绽。

5、特写镜头

     画面的下边框在成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其他被摄对象的局部称为特写镜头。

特写镜头被摄对象充满画面,比近景更加接近观众。

背景处于次要地位,甚至消失,特写镜头能细微地表现人物画部表情。

它具有生活中不常见的特殊的视觉感受。

主要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

演员通过面部把内心活动传给观众,特写镜头无论是人物或其他对象均能给观众以强烈的印象。

在故事片、电视剧中,道具的特写往往蕴含着重要的戏剧因素。

在一个蒙太奇段落和句子中,有强调加重的含义。

        正因为特写镜头具有强烈的视觉感受,因此特写镜头不能滥用,要用的恰到好处,用得精,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滥用会使人厌烦,反而会削弱它的表现力。

四、景别处理

1、确定画面的景别要有一个整体观念。

景别的选择和组接,既取决于要表现的内容及作品的风格,又取决于导演的独特的艺术处理。

一般来讲,中景镜头多起描写作用,叙事作用,交流作用。

而特写和远景则带有较强的情绪色彩,有着特殊的表现力。

     2、确定镜头画面的景别,是主创人员的创作过程,景别的运用是衡量一个摄像师、导演创作水平的重要因素。

在影视作品中,叙事、讲故事主要靠中景来完成。

因为中景既有环境特点又具有表现人物动作的能力,相对来讲,远景特写多用于渲染气氛,制造意味,表现情感。

如果中景过多,叙事情楚,但往往缺乏艺术感染力。

缺乏气氛和情感的表现。

观众就不会被感动。

3、景别的组接

     最早人们安排画面组接,多以观察事物的视觉习惯为根据。

一般是先看全貌(全景)再看细部(特写)为了过渡顺畅中间再加一中景,形成全--中--近--特的组合。

这就是所谓的前进式的句子。

后来人们又考虑到人们的心理活动以及作者要达到的艺术效果,又创造了近--中--全的组合(所谓后退式句子)。

现在人们为了强调艺术表现效果,又发现了两极镜头跳接的方法。

4、一般情况下,不能把既不改变景别又不改变角度的同一对象的画面(三同镜头)组接在一起,不然会产生视觉跳动。

如果作为一种特殊手段硬要把同一景列,同一角度,同一对象的镜头组接在一起,属于特殊技巧,但要用的确切。

   5、长度的把握

           远景容量大,景物多,长度一般不少于5秒。

特写要短些。

    6、注意事项

     电视屏幕较小,而且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