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外科缝合讲座.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88974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显微外科缝合讲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显微外科缝合讲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显微外科缝合讲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显微外科缝合讲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显微外科缝合讲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显微外科缝合讲座.docx

《显微外科缝合讲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显微外科缝合讲座.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显微外科缝合讲座.docx

显微外科缝合讲座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9医院

 

显微外科缝合讲座

 

主讲人:

薛万金

 

2009年6月

 

学好显微外科镜下操作,要从动物试验开始,因为显微操作与肉眼直视操作不同,基本操作技术必须规范、合理、有序、稳准轻巧,以毫米计算。

对组织修复要对位准确,修复精细、动作轻柔,把细胞外科损伤减少到最低限度,使组织修复尽量恢复其解剖和功能位,提高组织分辨能力。

勤学苦练基本功,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持久的耐力,安定情绪,坚持下去,冷静沉着对应。

成功常在于努力,一针一线不符合要求,必须重新缝合,一丝不苟,决不迁就,不留疑虑和遗憾。

由浅到深,从简至繁,循序渐进,镜下训练能够逐渐适应,不断提高,较快达到熟练水平,基本功踏实,要领掌握快,应用临床做到既有决心又有能力既有热情又有技巧,做人谦和朴实,德才兼备。

实验手术条件:

实验木桌一张,高85公分,宽60公分,长110公分。

实验小木板一块,钉大鼠用,长42公分,宽24公分,厚2.5公分。

单头无影灯一台(6v15w),牢固圆凳2个,双人双目显微镜1台,显微器械1套(4件套)。

8-0~12-0显微缝合线各数十包。

5毫升针管2具,冲洗针头2个,止血带1条,血管夹2个,纱布数块,大头针数个,止血钳2把,卵圆钳2把,小碗2个,直径1—2毫米胶管一根,成年大鼠数只,显微尺、微型止血钳。

试验要求:

进程四周,一周硅胶管,三周大白鼠,每周两只成年大白鼠,先粗后细,先大后小,由低到高,胶管要缝合1000针以上。

鼠尾动脉要缝合4000针以上。

显微镜一般6—40倍变换,工作距离一般200—400mm,0.2—0.4mm血管,在15—20倍镜下进行。

有足够的照明光源,6v—15v,30w—50w白炽灯照明。

度数高热量也增大。

显微镜放大后,影像必须是立体像,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主刀助手视场合一。

目镜应能视度调节和瞳孔间距调节,适应视度瞳孔间距,由于每个人每只眼的屈光度各有不同,屈光正常的正视眼或屈光异常但戴有矫正眼不正视眼,100度按远视近视分+或-视度调节圈。

目镜中附有分划版和显微刻度尺,4个镜筒,一个基准,3个有视度调节圈来调焦,瞳距一致,上下移动来调节物镜焦距,无复视清晰为佳,反复旋转调焦手轮也行。

光学参量之间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放大率提高视场减小,景深也减小。

严防潮湿和灰尘侵入,防酸碱性,高温,存放于保干燥清洁通风室中,湿度不超过60—65%,干燥箱放干燥剂,保养先用软纸擦在用气球吹,然后用95%乙醚和5%酒精混合液轻擦。

显微器械能满足对组织进行细致的解剖分离,精确的剪切和缝合修复,为完成各种动作,故多用执笔式+松弹,用拇指、中指和食指夹持器械柄部,器械末端在手虎口处,增加稳定性。

器械一般长14—16cm或20—24cm,重80克,镊子尖0.15mm,适用于0.5mm以下血管,持针器头部0.2mm,夹11-0~12-0线,显微器械有直有弯45°角,适用0.5mm以上血管止血,夹压强度为2.5±0.46g/mm²,阻断血流。

使用显微器械要适当,不要超力使用,尤其是剪刀易损坏。

针线要光滑无阻,锐利,不易折断,冲洗针头要平滑,不损伤血管内膜。

用显微镜操作,可以超越人类视力的自然限制,鉴别能更精细,更准确。

外科手术由宏观到微观,达到微创手术操作水平。

患者年龄5个月到70岁以上,甚至有断指低温冷藏81天再植成功的报道,也有较好的功能,但在常温冬季应10—20几个小时,夏季伤后6—8小时内完成再植手术。

坐凳牢固,坐姿自然,身体放松,巧用三指,心情好,心静,手巧,巧缝合。

手稳是其他动作的基础,稳妥得当,坐姿自然舒适,精神不紧张,各种操作得心应手,顺势利导,不可粗暴迁就,手不颤抖,有时不得不屏住呼吸。

手术部位要稳定,视野要稳定,各项动作都要稳妥。

准确无误,每一针都要刺准确,一针成功完成,针不内斜,不外斜,不反复,针距边距要均匀一致,针数与针序得当,血管缝合平整光滑,不容易形成血栓。

敏捷轻快,镜下操作,应避免粗笨重复,轻提外膜或含血管轻扶血管,不要过度牵拉夹捏挤压血管,拉线有涩感要理顺一下尾线再拉。

在修复血管时解剖分离要沿血管纵轴锐性分离,不要钝性分离。

除了缝线以外,避免任何器械插入血管,血管痉挛时最好不采用机械或液压扩张,以避免损伤血管内膜导致血栓。

灵巧艺术,手拿镊子要灵活,手指屈伸旋转灵巧,轻微自如。

如夹弧形针前端,用针持压弧形针后端,然后再夹针前端;如夹弧形针后端,用针持压弧形针前端,然后再夹针后端。

夹针前中1/3交界处,针顺其弧形穿出,减少针弧形度阻力。

70—80°进针穿过血管壁距离最短阻力小,损伤轻,巧妙细微掌握每一个动作。

不反手进针,不交叉打结,因避免强拉硬扯的拔针,把损伤减少到最低限度。

顺势自如,先后壁难缝,但清楚准确。

镜下训练缝合硅胶管,将15公分长,直径1—2毫米胶管,钉在梧桐木板上,不要紧,从中间切断,在视野内,左手拿好镊子,含住胶管90°旋转,右手拿好针持夹好针,先缝后壁6点,边距是管腔壁的1—1.5倍,垂直进针,从腔外到腔内出针,不偏不扭对位出针,镊子不动,持针一点一点拔针,针出线拉2厘米,持针旋转180

°,镊子含住对端血管,针回复缝对端的垂直角度,然后缝对端6点,对位要准,从腔内进针出腔外,针持拔针顺弧轻拔,然后镊子轻扶在线和胶管中间,用针持水平顺方向拉线,打三个结牢固第一个结,镊子夹线向针持上套,一套两套根据张力,套向两边拉线要力均,可以向一边压线,再用持针夹线向镊子上套,顺拉力均,再用镊子夹线向针持上套,顺拉力均打紧,这是两边打结法都是正套(线上),此法标准。

再缝12点,定点要准,对位对点出针,不要错位,针持夹好针,夹针要和胶管横向一致,镊子并在一起轻抚胶管12点不妨碍出针处,70—80°进针,针进腔旋转横向找好12点边距,再向上旋转出针,针持松开尾部在夹针前部一点一点轻柔拔针,针出镊子夹线,针持合起轻扶在线和胶管中间,向左顺方向水平拉线,开始打结,第一个结,针持夹线向镊子上套两套,两边拉线力均,两端靠向再向一边压线,线上为正套,针持夹先不动,再反套一套线下为返,垂直拉线力均,再正套一套,垂直拉线力均拉紧就可以了,这是一边打结法,剪线头是线缝的3倍,再缝9点3点,都跟缝12点一样缝法,缝四针6、12、9、3点,如缝8针,缝上4针每个中间加1针就是8针,如缝6针,第一针6点,第二针12点,随后缝8点10点,在缝2点4点,其他三针以下或8针以上,根据边距间距加针缝合。

这样反复训练一个周,15公分长胶管能缝60个断面,都是8针缝一个断面,6—10分钟一个断面,训练1000针以上。

显微镜调清晰,光线好视野大,光线适度,太亮刺眼,太暗模糊。

手拿器械要适当,便于适应手眼协调配合训练。

1mm—2mm直径胶管训练一周后,就能够基本适应镜下操作,再调换为放大10—15倍,缝合直径为1.0mm—0.6mm血管血管,一周,每天缝合30—40吻合口。

这样大的倍数下,能够操作自如,保持较高的通畅率,达到熟练程度。

可以调换放大18—25倍,也可高达30—40倍,镜下采用11—0~12—0号线缝合0.2—0.5mm的鼠尾动脉,训练3周,吻合500个断面,5000针以上。

有浅到深,从粗到细,循序渐进的镜下训练方法,能够逐适应,不断提高。

三周大鼠,每周2只成年大白鼠,大鼠可缝尾部动脉,腹动脉,股动脉,颈动脉。

每个鼠缝合100—140断面,800多针。

缝2针、3针、4针、6针、8针、10针、12针。

6只大白鼠5000针、11—0双针30厘米线60包。

先将一只成年大白鼠,200—250克,肌注氯胺酮0.4—0.6毫克麻醉,将四爪用大头针固定在梧桐木版上,鼠尾一般15—20公分长,将根部用两个大头钉牢固,扎上止血带,铺好纱布,再

固定尾稍部,止血带2—4小时松一次,鼠尾钉直动脉朝上正中间,擦一下鼠尾,用眼科剪从远端两侧剪开,缝多少切多长。

再顺半圆弧切端上皮,一定要注意血管,不要切在皮上丢掉,一点一点扒,剪切下来,擦净血迹,处理皮膜,游离血管,再用水冲一下,防止粘针,粘线,粘器械,成年大鼠远端0.2mm,近端0.4—0.5mm,在视野里剪短断面,打开11—0的线,先讲一下找针:

(1)顺线找针,

(2)把针放在视野里,(3)把针放在手指上用针持夹针,血管平剪,找出扁面两角3点9点,底面中间为6点,用镊子轻提12点断口边膜或轻含住血管,稳定旋转90°血管,针持夹好针,中下前1/3交界处,找好6点的边距1—1.5倍垂直进针,顺针弧形出针,减少阻力,要有爪力摩擦而进,从腔外进腔内,用针持松针尾再夹针前端一点一点或顺弧轻拔针,拉线2厘米,针持旋转180°,夹好针,再用镊子轻提对端口处12点膜或用镊子含住血管90°旋转,针持夹针从管腔内进线,腔外定好6点对位对点出针,顺弧拉针或镊子一点一点轻拔针,针持夹线,镊子扶在线和血管中间,顺方向向右水平拉线,打结正套,能一套不两套,根据张力,第一个结,镊子夹线向针持上套,拉线力均,平拉适度,两边靠上就行,要有个小圆圈,偏紧不偏松或(3:

2),第二个结,针持夹线向镊子上套一套,两线平拉力均,注意保留第一个结的圆圈,第三个结,镊子夹线再向针持上套一套,平拉线力均拉紧,这是两边打结法,此法标准,三个结都是正套,(线上面为正套,下面为返)6点留一跟牵引线,剪线头是线粗的3倍。

缝合12点,针持夹正针,镊子轻提6点牵引线,用针背顺6点牵引线往上轻推,即理顺6点对端处又找出12点角,看准边距1—1.5倍,对位定点,70—80度进针,顺弧度,掌握好对端的12点边距出针,用镊子一点一点用针持顺弧形轻拔出针,镊子夹线,针持合并轻扶在线和血管之间,顺方向水平向左拉线,打三个结,第一个结针持夹线向镊子上套一套或两套,根据张力,夹线两头轻提平均力均,两断面平靠上就行,有小圆圈,第二个结针持夹线不松,向镊子上返套,根血管垂直拉线,175°。

保留第一个结的圆圈,把结打到一边去,力均,第三个结针持夹线像镊子正一套,拉线力均拉紧,垂直拉线同第二个方向反拉,这是一边打结法,此缝法快。

以后加针都跟12点一样缝法,加针要根据边距针距加针缝就可以了。

线头是线粗的3倍,0.2—0.3mm,留12点牵引线。

6点定扭了,12点定错口都要重新缝合,偏点虽然不太好,但不用拆,一边多加针,一边少缝针也可以,留6点,12点牵引线,必要时留6点、12点、9点、3点四条牵引线,对拉检查,光滑、平整、整齐、舒服、通畅、无损伤、不漏血就可以了。

缝合血管针距边距和针数(王成琪)

血管直径(mm)

针线的0号数

针数

针距边距(mm)

2

8—9

12—14

0.35—0.4

1

9

8—10

0.3—0.35

1

10—11

10—12

0.2—0.3

0.5

11

6—8

0.15—0.2

0.3

11

4—6

0.13—0.18

0.2

12

3—4

0.1—0.15

窍门:

一、进针要防血管转动或偏转,可旋转推爪摩擦感进针,顺弧出针。

二、打结太紧,两边靠向要3:

2的保留圆圈,第一结平拉,第二结要垂直175°拉线,结打一边。

三、小血管平靠不外翻,粗血管外翻,但不要太明显,有竹节形就可以了,如不外翻,可以用镊子同时扶到断端两端线和血管中间,轻靠就外翻。

四、镊子含血管松、捏不稳,1.有功夫、2.有窍门、3.巧用三指。

五、长时间不操作,缝6点进针难,可以用双针都从内腔向外出针,然后剪去一个针再打结。

六、定6点,剪刀平剪切开,扁端两角3—9点,底面中间是6点。

七、以防穿对侧进针少退一平绕。

免伤血管内膜。

预防血栓:

针不折线不断,针线血迹擦干净,各个环节都要妥当,针要光滑。

线太粗,血管腔被线占据,有异物反应,使管腔狭窄容易形成血栓。

剪刀要好用,修剪血管内膜不能挫伤。

如有挫伤剪短的血管腔内是双筒状,是内膜脱离之故,吻合后容易形成血栓。

线拉力大小软硬适度,稳准轻巧的切割修剪,分离缝合打结,组织细小薄弱,手术精细准确。

笨拙牵拉挤压造成组织损伤,一针一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