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复习题模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88221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化学复习题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分析化学复习题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分析化学复习题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分析化学复习题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分析化学复习题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析化学复习题模板.docx

《分析化学复习题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化学复习题模板.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析化学复习题模板.docx

分析化学复习题模板

练习题四

1、原子发射光谱是由下列哪一种跃迁产生的?

C

A. 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

B. 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

C.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

D.热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

2、在下列几种常用的原子发射光谱激发光源中,分析灵敏度最高,稳定性能最好的是哪一

种?

 D

A.直流电弧;B.电火花;

C.交流电弧;D.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3、用光栅摄谱仪摄谱时,所得的光谱在一定的波长范围内,其波长的间隔分布是:

 A

A.均匀等距离分布;B.长波较密,短波较疏;

C.短波较密,长波较疏;D.中间较密,两边较疏。

4、某摄谱仪刚能分辨 310.0305 nm 及 309.9970 nm 的两条 Fe 谱线,则用该摄谱仪可以分

辨出下列的哪一组谱线?

 A

A.Cr 301.82 和 Ce 301.88 nm;

B.Mn 325.40 和 Fe 325.395 nm;

C.Ni 337.56 和 Fe 337.57 nm;

D.Si 251.60 和 Zn 251.58 nm。

5、分析下列试样时应选用何种激发光源?

⑴ 矿石的定性、半定量分析;

⑵ 合金中铜的定量分析(~x%);

⑶ 钢中锰的定量分析(0.0x~0.x%);

⑷ 头发中各元素的定量分析;

⑸ 水质调查中 Cr、Mn、Cu、Fe、Zn、Pb 的定量分析。

1、直流电弧 2、高压火化3、交流电弧4、交流电弧5、ICP

6、在 AES 分析中,谱线自吸(自蚀)的原因是:

 C

A.激发源的温度不够高;

B.基体效应严重;

C.激发源弧焰中心的温度比边缘高;

D.试样中存在较大量的干扰组分。

7、分析硅青铜中的铅,以基体铜为内标元素,分析线对为 Pb287.33nm/Cu276.88nm。

测定

铅含量为 0.020%的标准样品时,得到强度比为 0.256;测定含铅量为 0.040%的标准样品时,

得到强度比为 0.846;测定未知试样时,强度比为 0.638。

求得试样中的 Pb%为:

 D

A.0.064%;B.0.054%;C.0.044%;D.0.034%

8、用标准加入法测定中 Fe 的的含量。

取分析线对为 Fe302.60 nm/Si302.00 nm,测得以下

数据:

B

Fe 的加入量(%)00.0010.0020.003

R0.230.420.510.63

求试样中 Fe%为:

A. 0.001%;B. 0.002% ;C. 0.003% ;D. 0.004%

9、有一块光栅的宽度为 5.00mm,每 mm 的刻痕数为 720 条,那么该光栅第一级光谱分辨

率是多少?

对波数为 1000cm-1 的红外线,光栅能分辨的最靠近的两条谱线的波长差为多

 

1

少?

3600 ; 2.8nm

10、原子发射光谱仪的主要部件可分为几个部分?

各部件的作用如何?

 

练习题五

1、石墨炉原子化器的原子化过程可分为 干燥 、 灰化、 原子化、除残 四个阶段。

2、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干扰有物理干扰、 化学干扰、电离干扰、

谱线干扰、背景干扰  。

3、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加入 1%的钠盐溶液的作用是B

A.提高火焰温度B.消电离剂

C. 释放剂D.基体改进剂

4、在原子吸收中,使用氘灯是为了消除哪种干扰?

C

A.化学干扰B. 物理干扰C. 背景干扰D.电离干扰

5、下列哪种说法可以概述三种原子光谱(发射、吸收、荧光)的产生机理?

B

A. 能量与气态原子内层电子的相互作用;

B. 能量与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的相互作用;

C.辐射能使气态基态原子内层电子跃迁;

D.辐射能使气态基态原子外层电子跃迁。

6、在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理论中,以谱线峰值吸收测量替代积分吸收测量的关键条件是什么?

A

A.光源辐射的特征谱线与原子吸收谱线比较,中心频率一样,而半峰宽要小得多;

B.光源辐射的特征谱线与原子吸收谱线比较,中心频率和半峰宽均为一样;

C.光源辐射的特征谱线与原子吸收谱线比较,中心频率一样,而半峰宽要较大;

D.光源辐射的特征谱线与原子吸收谱线比较,只要中心频率一样,半峰宽大小都没影

响。

7、影响原子吸收谱线宽度的下列因素中,哪种变宽是主要的?

其变宽宽度是多少?

 B

A.热变宽和压力变宽,宽度可达 10-5 数量级;

B.热变宽和压力变宽,宽度可达 10-3 数量级;

C.自然变宽和自吸变宽,宽度可达 10-5 数量级;

D.自然变宽和自吸变宽,宽度可达 10-3 数量级

8、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目前常用的光源是哪种?

其主要操作参数是什么?

D

A.氙弧灯,内充气体的压力;

B.氙弧灯,灯电流;

C.空心阴极灯,内充气体的压力;

D.空心阴极灯,灯电流 。

9、在 AAS 分析中,原子化器的作用是什么?

 C

A.把待测元素转变为气态激发态原子;

B.把待测元素转变为气态激发态离子;

C.把待测元素转变为气态基态原子;

D.把待测元素转变为气态基态离子。

10、在火焰 AAS 分析中,富燃火焰的性质是什么?

它适用于何种元素的测定?

A

 

2

A. 还原性火焰,适用于易形成难离解氧化物元素的测定;

B. 还原性火焰,适用于易形成难离解还原性物质的测定;

C. 氧化性火焰,适用于易形成难离解氧化物元素的测定;

D. 氧化性火焰,适用于易形成难离解还原性物质的测定。

11、相对于火焰原子化器来说,石墨炉原子化器:

A

A. 灵敏度高,但重现性差;B.灵敏度高,且重现性好;

C.灵敏度低,且重现性差;D.灵敏度低,而重现性好。

12、Cu 原子吸收线波长为 252.67 nm,吸收光辐射到达第一激发态,已知 gi/g0=3。

计算温

度为 20K 和 3200K 时激发态原子与基态原子数之比。

(17.1%,5.47×10-8)

13、平行称取两份 0.500 g 金矿试样,经适当方法溶解后,向其中一份试样加入 1.00 mL 浓

度为 5.00 μg/mL 的金标准溶液,然后向各份试样加入 5.00 mL 氢溴酸溶液及 5.00 mL 甲基

异丁酮。

由于金与溴离子形成配合物而被萃取到有机相中。

用原子吸收法分别测得有机相

的吸光度为 0.375 及 0.225。

求得试样中金的含量(μg/g)

(15.0μg/g)

14、用 AAS 测锑,用铅作内标。

取 5.00 mL 未知锑溶液,加入 2.00 mL 4.13μg · mL-1 的

铅溶液并稀释至 10.0mL,测得 ASb/Apb=0.808。

另取相同浓度的锑和铅溶液,

ASb/Apb=1.31,计算未知液中锑的质量浓度。

(0.5095ug/mL)

 

练习题六

1、下列各组化合物或不同条件中,预测哪一种荧光产率高?

为什么?

(1)

 

二氮杂菲

偶氮苯二氮杂菲

(2) pH=3 及 pH=10 时的苯胺pH=10

 

(3)不含氯原子

2、若一种化合物能发射荧光和磷光,则该化合物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磷光发射光谱

最大波长的顺序如何?

为什么?

λ磷 〉λ荧 〉λ激

3、下列哪种去激发过程是分子荧光发射过程?

B

A.分子从第一激发单重态的各振动能级跃迁回基态;

B.分子从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跃迁回基态;

C.分子从第一激发三重态的各振动能级跃迁回基态;

D.分子从第一激发三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跃迁回基态

4、荧光计与分光光度计的主要不同是什么?

磷光计与荧光计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B

A.光路设计不同;光路设计不同;

 

3

B.光路设计不同;磷光计比荧光计多装有液氮的杜瓦瓶及斩波器;

C.检测器不同;磷光计比荧光计多装有液氮的杜瓦瓶及斩波器;

D.检测器不同;光路设计不同。

5、在分子荧光测量中,要使荧光强度正比于荧光物质的浓度,必要的条件是什么?

 D

A. 用高灵敏的检测器;B. 在最大的量子产率下测量;

C. 在最大的摩尔吸光系数下测量;D. 在稀溶液中测量。

6、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B

A.化学发光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光致发光物质所发射的 光;

B.化学发光是吸收化学反应的化学能使分子激发所发射的光;

C.化学发光是吸收光能引起化学反应产生发光物质所发射的光;

D.化学发光是吸收外界能引起化学反应产生发光物质所发射

 

练习题七

1、通常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有机化合物的跃迁类型有、、

和。

其中的跃迁所需能量最大,故其对应的最大吸收波长出现在小于

nm 范围内。

(n→π*、 π→π*、 n→σ* 和 σ→σ*; σ→σ*;200)

2、波长为 0.0100nm 的电磁辐射的能量是多少 eV?

D

(已知 1eV=1.602×10-19)

A、0.124;B、 12.4eV;C、124eV;D、1.24×105eV

3、下列化合物中,同时有 n→π*、 π→π*、σ→σ* 跃迁的化合物是B

A、一氯甲烷B、苯乙酮C、1,3-丁二烯D、甲醇

4、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呈带状光谱,其原因是什么?

D

A、分子中价电子运动的离域性质;

B、分子中价电子能级的相互作用;

C、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伴随着转动能级的跃迁;

D、分子电子能级的跃迁伴随着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5、下列四种波数的电磁辐射,哪一种是属于可见光区?

B

A、2.0×105cm-1B、2.0×104cm-1

C、980 cm-1D、50.0 cm-1

6、分子能发生 n-σ*跃迁,为 227nm(ε 为 900)。

试问:

若在酸中测

量时,该吸收峰会怎样变化?

为什么?

n-σ*跃迁产生的吸收峰消失。

7、某化合物的为 305nm,而为 307nm。

试问:

引起该吸收的是 n-π*还是

π-π*跃迁?

为 π-π*跃迁引起的吸收带。

8、以丁二酮肟光度法测定微量镍,若配合物 NiDx2 的浓度为 1.70×10-5 mol·L-1,用

2.0cm 吸收池在 470nm 波长下测得透射比为 30.0%。

计算配合物在该波长的摩尔吸光系数。

(ε=1.54×104 L·mol-1·cm-1)

9、何谓生色团、助色团?

 

4

 

练习题八

1、一般将多分子的振动类型分为和振动,前者可分为和

振动,后者又可分为、、、振动。

2、在红外光谱中,将基团在振动过程中有变化的称为。

相反则称为

3、以下四种物质中,不吸收红外光的是哪一种?

D

A、SO2B、CO2C、CH4D、Cl2

4、二氧化碳分子的平动、转动和振动自由度的数目分别为A

A、 3,2,4;B、 2,3,4;

C、 3,4,2 ;D、 4,2,3 。

5、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的透光材料的是D

A、玻璃;B、石英;C、红宝石;D、卤化物晶体。

6、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下列哪种能级的跃迁?

B

A、分子中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B、分子中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C、分子中转动、平动能级的跃迁;

D、分子中电子能级的跃迁。

7、C=C 和 C≡C 的键力常数分别是 C-C 的 1.9 倍和 3.6 倍,若 C-C 伸缩振动的吸收波

长为 8300nm,试求 C=C、 C≡C 的吸收波数。

8、关于红外光谱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外光谱法只用于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B、红外光谱法中,水是很好的溶剂;

C、光电倍增管可用作红外光谱检测器;

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比普通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的分辨率要高。

9、试述分子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

(1)辐射光子的能量应与振动跃迁所需能量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