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备课参考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87684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备课参考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备课参考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备课参考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备课参考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备课参考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备课参考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中语文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备课参考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备课参考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备课参考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集联是一种特殊的创作手法。

“集”是聚集、集合的意思。

它是从古今文人的诗词、赋文、碑帖等中分别选取两个有关联的句子,按照对联中的声律、平仄、对仗等要求组成联句。

既要保留原文的词句,又要语言浑成,另出新意,给人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艺术感染力。

同时集联还可使人自然地联想到所集的原作,无形中给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艺术空间。

集句联可集同一作者的不同诗文,也可以集不同作者的诗文,既可以集同代作者的诗文,也可以集异代作者的诗文。

(2)集联创作示例:

“夕阳无限好,高处不胜寒。

”这副对联采用大家较为熟悉的古诗词名句。

上联出句用的是唐代李商隐《乐游原》诗: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首诗属于仄起仄收式(首句首字不入韵),韵脚是“原、昏”(用普通话读似乎已经不押韵了)。

下联对句选自宋代苏轼《水调歌头》中的句子“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这首词的韵脚是“天、年、寒、间、圆、全、娟”。

新组配的对联写出了晚风扑面、凉意袭人的意境。

此联属于宽对。

“劝君更尽一杯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副对联采用唐代诗人王维和李白的名句。

上联出自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又名《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属于平起平收式(首句首字入韵),韵脚是“尘、新、人”(“新”的古音与“尘、人”同韵)。

下联摘取了李白的七言古诗《将进酒》的最末一句。

古诗《将进酒》的韵脚(用普通话读)是“停、听、醒、名;

裘、酒、愁”。

这两句两相配合成为流水对。

“红杏枝头春意闹,乌衣巷口夕阳斜”这副对联上联选自宋祁《玉楼春》: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绉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这首诗是平起平收式,韵脚是“好、棹、闹、少、笑、照”。

下联取自刘禹锡《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诗是仄起平收式,韵脚是“花、斜、家”。

此联字词句对得十分工雅,“红杏枝头”与“乌衣巷口”是方位名词相对,“红”与“乌”是颜色相对,“口”与“头”又是动物器官,“春意闹”与“夕阳斜”,意蕴深远,令人回味。

三、课后练习指导

3.1 “小试身手”解析

一、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对古代诗词的掌握情况。

参考答案:

A,①②③⑤。

B,C。

解析:

①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②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古体诗)。

③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词)。

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

苏轼《惠崇春江晓(晚)景》,绝句)。

⑤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古体诗)。

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词)。

二、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对平仄、押韵、对偶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1.A-C-D-B。

根据绝句押韵的原则,D“柳条折尽花飞尽”应该是第三句,因为其他三句的最后一字都押韵;

再根据绝句对偶、平仄规则:

A“杨柳青青着地垂”(平仄平平仄仄平),C“杨花漫漫搅天飞”(平平仄仄仄平平),以及“柳条折尽花飞尽”判断应该先写“柳条”,后写“杨花”,判定应该先A后C。

2.A。

“梨花院落溶溶月”是“花+处所+形态+自然景物”,只有A“柳絮池塘淡淡风”符合要求;

B“榆英临窗片片雪”是“花+动作+形态+自然景物”;

C“带水芙蓉点点雨”是“动作+花+形态+自然景物”;

D“丁香初绽悠悠云”是“花+动作+形态+自然景物”。

3.①D。

清风“拂”面,轻柔、生动。

其他的或缺乏美感,如“吹”;

或太猛烈,如“掠、袭”。

②A。

月“落”枝头,有动感。

其他的或不合当时场景,或太普通、缺乏动感。

③C。

船“横”浦口,有动感,船随水轻荡,很形象。

其他的没有这种形态感。

④D。

“一声”与“数只”相对,声音清晰明亮,穿透力强。

其他的缺乏美感,也对不上“数只”。

3.2 补充练习题目

一、请模仿下文,①继续完成童谣;

②另作一首类似的儿歌(题目自定)。

①一九得九,爷爷爱喝酒。

二九十八,袋子吹喇叭。

三九二十七,嫂嫂刷油漆……

②一排鸭子,个子矮矮,走起路来,屁股歪歪。

翅膀拍拍,太阳晒晒,伸长膀子,吃吃青菜。

二、拟写广告词(均20字以内):

①拟一条以“购买体彩”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

②拟一条以“护花护绿”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

③拟一条以“注意交通安全”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

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注意押韵。

三、选择在下面一首七律中的括号处应填入的最贴切的句子。

江中看月作(清·

袁枚)

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

(),一船鸡犬欲腾空。

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

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精宫。

A.半树佛花香易散B.万里鱼龙争照影

C.二月郊行最有情D.三千组练挥银刀

四、判断依次填入下面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

1.每逢深秋时节,、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

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迭翠④层林迭翠,白云缭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五、阅读下面四首杜牧的诗,把下面四句诗分别填入到上面四首原诗中去。

《赠别(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叹花》:

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

A.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B.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C.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D.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六、把左右两组中相对应的诗词名句连成线,并说明出处。

①野旷天低树    ⑨不破楼兰终不还

②会当凌绝顶    ⑩燕山月似钩

③鸟宿池边树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④大漠沙如雪     江清月近人

⑤黄沙百战穿金甲   半江瑟瑟半江红

⑥长风破浪会有时   一览众山小

⑦春潮带雨晚来急   僧敲月下门

⑧一道残阳铺水中   野渡无人舟自横

3.3 补充练习解析

一、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对押韵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举例略。

二、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对押韵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广告词参考示例:

①爱心要长久,奇迹伴左右;

奉献是无私的荣誉,大奖是爱心的赞许;

体彩牵动人心,幸运走近彩民;

体育是我们永恒的追求,体彩是我们永远的朋友;

彩民共托朝阳,足彩再创辉煌。

②红花绿草满园栽,蜜蜂彩蝶引伴来;

花草丛中笑,园外赏其貌;

欲揽春色入自家,无可奈何成落花;

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

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

③手握方向盘,时刻想安全!

三、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对七言律诗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正确选项是B。

这是一首律诗,所要填写的一联是颔联。

根据律诗对仗的原则,颔联是遵守对仗的,第四句“一船鸡犬欲腾空”是“数量+动物+能愿动作+动作”,观察选项,只有B“万里鱼龙争照影”符合。

四、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的句子衔接能力。

正确选项是D。

①②两句选②,因为从后文看,是四字句式,为了对称,从最后一句“美景尽览”看,“美景”指前面内容,那就不指“俯瞰”,所以选②不选①。

③④两句选④不选③,③④的句式是相同的,但从押韵的角度看该选④。

另外,从“山”到“林”,是正常顺序,“白云缭绕”应是对“山林”的缭绕,所以从这方面看,也应选④,“白云”在最后。

五、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对七言绝句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正确选项是:

①C,②B,③A,④D。

这四首都是绝句,都应该符合基本的押韵规则。

选项A韵脚是“箫”,与之相配的是第三首诗《寄扬州韩绰判官》,韵脚字“凋”;

选项B韵脚是“名”,与之相配的是第二首诗《遣怀》,韵脚字“轻”;

选项C韵脚是“如”,与之相配的是第一首《赠别》,韵脚字“初”;

选项D韵脚“枝”,与之相配的是《叹花》,韵脚字“时”。

六、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对古代诗词名句的掌握情况。

①-相配,出自唐代孟浩然《宿建德江》;

②-相配,出自唐代杜甫《望岳》;

③-相配,出自唐代贾岛《题李凝幽居》;

④-相配,出自唐代李贺《马诗(其五)》;

⑤-⑨相配,出自唐代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⑥-相配,出自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一)》;

⑦-相配,出自唐代韦应物《滁州西涧》;

⑧-相配,出自唐代白居易《暮江吟》。

四、专题知识扩展

4.1 押韵

一、诗歌押韵

(1)律诗押韵通则:

A.都用平声韵(唐代刘长卿、白居易,宋代苏轼、黄庭坚写过少数押仄声韵的律诗)。

B.通常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

只有首句用韵时可以用邻韵。

C.句尾不能连三平,也不能连三仄(但也有少数例外)。

D.律诗基本上不能出现重复字,但也有少数是内容突破了形式。

E.“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只要不造成句尾连三平或连三仄,一般都可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F.句式一定是整齐的五言或七言,没有长短句。

(2)古诗押韵规则:

可用仄声韵,可用平声韵;

平仄韵可以转换,不必一韵到底;

不押韵的句尾之平仄,可与韵脚相同。

二、词的押韵

词的押韵方式比诗复杂,而且变化很多。

大致的情况有:

(1)一首一韵:

如范仲淹的《渔家傲》。

(2)一首多韵:

如李白《菩萨蛮》。

一首词用韵最多的要算薛昭蕴《离别难》,共七部韵,交互错杂,最为复杂少见。

(3)以一韵为主,间押他韵:

如李煜《相见欢》,此词即以平韵“楼、钩、秋、愁、头”五韵为主,间入仄韵“断、乱”二韵为宾。

(4)同一韵部平韵仄韵通押:

同部平仄韵,如“东”协“董、送”。

“支”协“纸、寘”,“麻”协“马、祃”等。

称作“同部三声叶”在词中最常见的,有《西江月》、《哨遍》、《换巢鸾凤》等调。

如苏轼《西江月》,“霄、骄、瑶、桥”四平韵,与“草、晓”二仄韵,都同在第八部。

这类平仄通协的词调,以平韵与上、去韵通协者为多,平韵与入韵通协者甚少。

这是因为在宋词中入声韵往往独用,不与他韵通用。

(5)数部韵交协:

如陆游《钗头凤》。

此词即以上片的“手、酒、柳”与下片的“旧、瘦、透”相协,又以上片的“恶、薄、索、错”与下片的“落、阁、托、莫”相协。

(6)迭韵:

如白居易《长相思》,迭二“流”字、二“悠”字。

(7)句中韵:

宋词在句中押韵的例子很多。

如柳永《木兰花慢》上下片的第六七句:

“云衢见新雁过,奈佳人自别阻音书”,“归途纵凝望处,但斜阳暮霭满平芜”;

又如《惜分飞》的上下片结句,毛滂作“更无言语空相觑”,“断魂分付潮回去”;

汪元量作“泪珠成缕眉峰聚”,“断肠解赋江南句”等等都是。

除以上七种情况,词的押韵还有四声通协(一首词中平、上、去、入四声韵通押)、平仄韵互改、平仄韵不得通融(词调押韵有的有严格规定,有些词调决不可通融平仄韵通押)、协韵变例等四种情况。

4.2 平仄

一、近体诗平仄组合的规律

(1)组句规则——同句交替。

以五言为例,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则第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三个节奏又要用“平”。

反之,第一个节奏用“仄仄”,第二个节奏必须用“平平”,第三个节奏就要用“仄”。

七言诗依此类推。

(2)组联规则——上下句相对。

以五言为例,如上句为“平平仄仄平”,下句就要为“仄仄平平仄”,上句为“仄仄平平仄”,下句就要为“平平仄仄平”。

七言依此类推。

(3)组篇规则——上下联平仄相“粘”,即相同。

近体诗中绝句只有四句,不存在上下联。

律诗八句,每两句为一联,每诗四联。

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

每联之内,平仄相对,上下联之间,平仄相粘(即相同),这就是一首格律诗的平仄排列规则。

例如:

春望(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灵活原则——“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如果已经能分辨平仄,会发现上面所列的平仄格式与《春望》中的平仄不完全符合,第三句“感时花溅泪”,按规则应为“平平平仄仄”,但首字“感”是个仄声字,这不是没有依照格律吗?

不是的,这里涉及了近体诗的另一个重要规则:

每句诗的单数位置(第一、三、五)的字可以平仄不拘,双数位置(第二、四、六)的字就要严格使用了。

正如例子中所见,凡平仄“不拘”的字都出现在单数的位置。

那么第五个字(七言的第七个字)呢?

由于近体诗只能押“平”声韵,故凡要押韵的位置(五言的第五字、七言的第七字)只能用平声字,这是指偶数句而言,根据上下句要平仄相对的规则,奇数句(第一三五七句)末字就要用仄声字。

近体诗另有一个可以变通的地方是第一句的末字,前面说过,首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如果押韵的话,则首句末字也要使用“平”声字。

二、诗歌的平仄格式

(1)绝句的平仄格式,有四种常见格式。

A.仄起仄收。

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

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二、四句押韵。

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登鹳雀楼(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绝句四首(其三)(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B.仄起平收。

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

一、二、四句押韵。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唐·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苏台览古(唐·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C.平起仄收。

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

夜宿山寺(唐·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夜读范至能《揽辔录》(唐·

陆游)

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遗老不应知此恨,亦逢汉节解沾衣。

D.平起平收。

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

听鼓(唐·

李商隐)

城头叠鼓声,城下暮江清。

欲问渔阳掺,时无祢正平。

早发白帝城(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律诗的平仄格式,有四种常见格式。

二、四、六、八句押韵。

三、四句和五、六句要求对仗。

塞下曲(唐·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一、二、四、六、八句押韵。

观猎(唐·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蜀相(唐·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山居秋暝(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晚晴(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登金陵凤凰台(唐·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4.2 节内容参考王力《诗词格律概要》、《诗词格律十讲》等著作有关内容)

五、参考文献链接

●南朝(梁)·

刘勰《文心雕龙》(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夫音律所始,本于人声者也。

声含宫商,肇自血气,先王因之,以制乐歌。

故知器写人声,声非学器者也。

故言语者,文章神明枢机,吐纳律吕,唇吻而已。

古之教歌,先揆以法,使疾呼中宫,徐呼中徵。

夫商徵响高,宫羽声下,抗喉矫舌之差,攒唇激齿之异,廉肉相准,皎然可分。

今操琴不调,必知改张,摘文乖张,而不识所调;

响在彼弦,乃得克谐,声萌我心,更失和律:

其故何哉?

良由内听难为聪也。

故外听之易,絃以手定;

内听之难,声与心纷,可以数求,难以辞逐。

凡声有飞沈,响有双叠;

双声隔字而每舛,叠韵杂句而必睽;

沈则响发而断,飞则声飏不还:

并辘轳交往,逆鳞相比;

迂其际会,则往蹇来连,其为疾病,亦文家之吃也。

夫吃文为患,生于好诡,逐新趣异,故喉唇糺纷,将欲解结,务在刚断。

左碍而寻右,末滞而讨前,则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矣。

是以声画妍蚩,寄在吟咏,吟咏滋味,流于字句。

气力穷于和韵。

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

韵气一定,故余声易遣;

和体抑扬,故遗响难契。

属笔易巧,选和至难;

缀文难精,而作韵甚易。

虽纤意曲变,非可缕言,然振其大纲,不出兹论。

若夫宫商大和,譬诸吹籥;

翻回取均,颇似调瑟。

瑟资移柱,故有时而乖贰;

籥含定管,故无往而不壹。

陈思潘岳,吹籥之调也;

陆机左思,瑟柱之和也。

概举而推,可以类见。

又诗人综韵,率多清切;

楚辞辞楚,故讹韵实繁。

及张华论韵,谓士衡多楚,文赋亦称知楚不易,可谓衔灵均之声余,失黄钟之正响也。

凡切韵之动,势若转圜;

讹音之作,甚于枘方:

免乎枘方,则无大过矣。

练才洞鉴,剖字钻响,识疏阔略,随音所遇,若长风之过籁,南郭之吹竽耳。

古之佩玉,左宫右徵,以节其步,声不失序,音以律文,其可忘哉?

赞曰:

标情务远,比音则近。

吹律胸臆,调钟唇吻。

声得盐梅,响滑榆槿。

割弃支离,宫商难隐。

●朱光潜《诗论》(三联书店,1984年)

我以为诗的要素有三种:

就骨子里说,它要表现一种情趣;

就表面说,它有意象,有声音。

我们可以说,诗以情趣为主,情趣见于声音,寓于意象。

声音节奏是情趣的直接的表现,读诗如果只懂语文意义而不讲求声音节奏,对于诗就多少是门外汉。

就音说,它有一种整齐的格律,声与韵组成一种和谐的音乐,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

如果细加玩索,这音乐也很适合于诗所要表现的情调。

就义说,它写出一些具体事物的意象……这里的许多意象都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