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资格教育学考试198题EQ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87437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师资格教育学考试198题EQ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幼儿教师资格教育学考试198题EQ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幼儿教师资格教育学考试198题EQ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幼儿教师资格教育学考试198题EQ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幼儿教师资格教育学考试198题EQ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教师资格教育学考试198题EQ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幼儿教师资格教育学考试198题EQ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师资格教育学考试198题EQ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教师资格教育学考试198题EQ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时期。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12.在影响人的发展的各种因素中,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B?

13.“十个手指有长短”,这表明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存在(D)

14.在人身心发展的各种影响因素中,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B)

A.遗传素质

15.教育具有传承.保存古籍文献的作用,这体现了教育的哪一种功能?

(C)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社会功能

16.决定教育的目的和受教育者权利的因素是(C)

A.人口

B.生产力

C.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

17.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因素是(B)。

18.教育的构成要素包括(C)

A.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B.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手段

D.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情境

19.在我国,“教育”这个范畴最早出现在(C)

A.《论语》

B.《学记》

C.《孟子•尽心上》

D.《说文解字》

20.“染于黄则黄,染于苍则苍”,这体现了学生明显的(A)

A.可塑性

B.依附性

C.向师性

D.自主性

21.以下儿童个体发展的哪一特点体现了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

A.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B.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C.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D.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22.某幼儿园把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学知识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这种做法有违儿童身心发展的(D)

A.互补性

B.稳定性

23.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D)的特点。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24.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

新生儿与青春期。

这是身心发展(B)规律的反映。

二、判断题

25.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P34

正确

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结构,形态,神经系统的特点及本能,天赋倾向等,叫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6.如何理解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27.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是长期的,反复的,从量变到质变不断积累和逐步提高的过程。

首先,从学生主观世界来看,品德的形成,知情意行矛盾斗争的统一实现,要经过长期培养和磨练,每一新的思想品德的形成,都具有不稳定性,需要多次反复,这就决定了德育过程必然是一个曲折反复,长期的教育过程。

28.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

德育方法是指用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完整品德的方法。

德育与教学不同,不仅可以依靠教师来做,而且可以依靠家长和社会人士来做,还可以通过学生集体及其他学生来进行。

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一般方法有:

说服,榜样,锻炼,修养,陶冶,奖惩和制度(书P323)

29.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有哪些?

P306-318

一.理论与生活相结合原则

二.疏导原则

三.长善救失原则

四.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五.因材施教原则

六.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七.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30.简述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理论与生活相结合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点,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把思想政治观念和社会道德规范的学习同参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把提高道德思想境界与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做到心口如一,言行一致(P306)

贯彻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

(一)理论学习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

(二)注重实践,培养道德行为习惯

31.学校教育决定人的发展

错误

学校教育不决定人的发展,遗传素质,环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因素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教育只是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体现在:

32.学校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

33.动物界也存在教育

错误。

(答案来自2012上真题)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耐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话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由此可知,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

动物界所谓的“教育现象”只是动物的一种生存本能,不符合教育的本质,所以动物界不存在教育。

34.基础教育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年龄阶段的教育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促进作用体现在:

加速人的发展,发觉人的潜力,提升人的价值,健全人的个性)

35.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良好品德

首先当老师的就要做到为人师表,要给学生树立个好的榜样,从思想上,做事上都要做得很好.其次就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当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不能只靠老师的努力,学生自身也是很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具体可以怎么做,例如:

1.教师带好头,给学生做一个良好的示范。

比如教师的一言一行,和学生在一起的优秀人格魅力。

2.开展学生文明礼貌.诚实守信.艰苦朴素的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良好品德。

3.家长重视,在孩子面前做一个示范者,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品德养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问题较大,只能简单说这些,希望可以帮到你,最好给分奖励一下。

36.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错误(类似1)

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7.教育可以促进人的发展,也可以阻碍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发展。

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人的发展。

但也可以阻碍人的发展。

如应试教育会阻碍人的全面发展

38.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是无条件的。

由学校内部和外部的条件决定:

取决于学校教育目的性.系统性与选择性的实现程度;

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配合程度

39.义务教育具有公共性

40.教育制度也就是学校教育制度P114,110

41.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不应该有教育目的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并非指教育过程中不存在着任何目标,而是他用来反对教育的外部目的,藉以提倡教育的内在目的的代名词。

他对“教育目的”有关理论的阐释,虽然能为我们提供一定程度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展现一个认识教育目的的新视角,但其理论论证的自相矛盾以及实践指导价值的缺乏,足以使我们对其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产生怀疑。

42.五育并举意味着德智体美劳必须平衡着力

 

43.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从广义的角度看,教育指有目的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包括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等活动

44.学校教育有专业教师来施教

45.间接性2.引导性3.简捷性4.心理性

46.学科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错活动课程才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学科课程特点复习纸上有

47.隐性课程对学生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对隐性课程:

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而存在的课程书上这块内容极少的

48.课程计划既规定了学校开设的课程类别和顺序,也规定了课程的具体内容

错没有规定教学具体内容书本P132即课程方案

49.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50.备课是教师钻研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活动P257

具体工作有:

51.写好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对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所作的总的准备和制订的总计划

52.讲授法以教师系统讲授为主,属于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

它与“填鸭式”的灌输方法不同。

因为填鸭式教学根本不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仅仅把学生当作一个容器,将所有的东西全部塞进去。

53.班级教学的主要缺陷在于不易于因材施教

班级上课制:

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教师根据规定的课程.教学进度.教学时间表,对学生进行集体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它的局限在于:

不利于因材施教;

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内在的潜力;

不利于理论联系实际。

54.如何理解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具有不平衡性。

由于学生品德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性和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因而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培养行为习惯开始,或从陶冶情感开始,或从锻炼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

(P302)

55.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P181

(1)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受认识论的一般规律所制约

(2)教学过程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

56.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判断可分为三种水平,每种水平各有两个阶段,共六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有两个阶段:

阶段1,惩罚与服从的定向阶段。

他们凭自己的水平作出避免惩罚和无条件服从权威的决定,而不考虑惩罚或权威背后的道德准则。

阶段2,工具性的相对主义的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首先考虑的是,准则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有时也包括别人的需要,并初步考虑到人与人的关系,但人际关系常被看成是交易的关系。

2.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两个阶段是:

阶段3,人际关系的定向阶段或好孩子定向。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正确与否,主要看他是否为别人所喜爱,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或受别人称赞。

阶段4,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意识到了普遍的社会秩序,强调服从法律,使社会秩序得以维持。

儿童遵守不变的法则和尊重权威,并要求别人也遵守。

3.后习俗水平。

这个水平的两个阶段是:

阶段5,社会契约和个人权利的定向阶段。

在前一阶段,个人持严格维持法律与秩序的态度,刻板地遵守法律与社会秩序。

而在本阶段,个人看待法律较为灵活,认识到法律.社会习俗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可以改变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

阶段6,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在判断道德行为时,不仅考虑到适合法律的道德准则,同时也考虑到未成文的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准则,根据良心做出的行为。

(P293)

57.知识的积累必然促使个人能力的提高

错误这题不会,乱写

58.罗杰斯所谓的“非指导性教学”是对传统的指导性教学的否定,即取消教师的指导

罗杰斯强调,“非指导性”仅仅是对传统的指导性教学的否定,并不等于取消指导。

非指导性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不重视技术,只重视态度,主要是移情性理解,无条件尊重和真诚。

非指导教学重视作为个体的学生自己具有生长的可能性。

在非指导教学中,教师的角色由指导者变成了促进者。

59.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正确P298

60.个体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是一致的。

错误P296

解析:

道德认识亦称为道德观念,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

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

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

道德行为的形成受到主观和客观等各方面的影响,有了好的道德认识,不一定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

所以二者不一定完全一致。

61.德育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1.德育过程的长期性是由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

构成思想品德的因素比较复杂,知.情.意.行各因素本身和各因素之间要通过不断斗争,才能得到发展和统一。

2.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可塑性比较强,思想不成熟,其发展也具有双向性,某一阶段出现某些倒退是正常的,这使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持续的过程。

3.德育过程中学生除了接受学校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正规教育影响外,还受到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影响,这些影响中难免会有负向的,因而一个人思想品德提高过程中反复是正常的。

4.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中斗争的复杂性,也使得对学生社会主义品德的培养是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5.据此规律,教育者不许树立“抓反复,反复抓”的德育思想。

62.德育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错误P302-303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63.简述中学德育的主要内容(P286)

我国中学德育的任务就是通过学校的德育教育使中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应达到一定的要求或培养规格。

其主要内容有四点:

(1)培养学生逐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64.课程即教学内容

错有广义狭义之分

65.人类的认识规律是从实践开始的。

因此,学生在校学习应该以直接经验为主P200

直接经验:

即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

间接经验:

是他人认识成果,主要指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积累并整理而成的书本知识,

三、简答题

66.发展基本能力4.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67.明确教学的目的;

2.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

3.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4.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

5.组织好教学活动;

6.布置好课外作业

(3)课后的教导工作

68.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2.做好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

69.一节好课的标准有哪些?

70.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恰当4.表达清晰5.教学组织严密

71.积极性高7.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72.简述美育的功能。

73.授受基础知识2.形成基本技能

74.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75.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有哪些?

P33

人的发展的规律:

1.顺序性2.阶段性3.不均衡性4.个别差异性5.整体性

76.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学校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

2).学校教育有专业教师来施教

3).基础教育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年龄阶段的教育

77.简述教育和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首先,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力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第三,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成的发展与改革。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这也是经济功能)

首先,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其次,教育是科学知识生产的手段。

第三,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78.简述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P54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制约着教育的性质与教育目的.宗旨(对应书上两点)

②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③制约着受教育权

④制约着教育内容,教育结构,教育管理体制。

2)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反作用,它的政治功能,主要通过培养人来实现

①教育能够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②教育能够促进政治民主化

③教育能够制造政治舆论

79.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能传承文化

教育传递.保存.活化文化,(文化为人所掌握)

2).教育能改造文化

(通过选择和整理文化,起到导向作用)

3).教育能创造.更新文化

80.简述教育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81.布置作业的要求有哪些?

①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

②作业的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防止负担过重;

③布置作业时要提出明确的质量要求,限定完成时间,必要时要有适当的指导;

82.综合性2.实践性3。

开放性4.生成性5自主性

8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是制约课程的因素。

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逻辑结构,不仅要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还要处理需要与可能.现实与发展的关系。

84.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开发。

课程内容应反映各门学科中那些具有高度科学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基本理论.法则和基本要领。

3.要为课程开发提供明确的依据,就需要深入考察社会生活领域。

概括地说,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趋势.时代特征及其对人的素质要求,是课程开发的现实依据。

学校课程直接受制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85.简述中学课程的主要类型

初中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学科课程为主

86.简述课程计划的含义与内容

说明:

课程计划就是教学计划即课程方案书本p132

87.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书上p155两句话1.2.

88.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书上p154具体目标及p155有概括性词语

89.课时计划(教案)

做到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

(2)上课: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

90.简要说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

91.课题(单元)计划

92.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

P220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经验的老师总是从问题入手,以提问的方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起到启发诱导的作用。

2)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包括民主的教学气氛,民主的师生关系

93.在教学活动中,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哪些要求?

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要从学生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基本要求:

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发展。

94.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启发性.趣味性

2.讲究讲授的策略与方式

95.讲究语言艺术

96.简述教学工作的一般过程P257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

1.备课2.上课3.课后教导4.评价

(1)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97.简述活动中心课程论的主要内容和优缺点

98.简述课程的组成部分

课程方案课程目标教科书

四、单选题

99.对一个7岁的孩子说,有个小男孩到商店偷了糖逃走了,过马路时被汽车撞倒,问孩子“汽车为什么会撞倒男孩子”,回答是因为他偷了糖。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儿童的道德发展处于(B)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100.德育是学生的知.情.意.行统一发展过程,对这四方面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B)。

A.德育应在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同时对学生进行培养,促进四方面全面协调发展。

B.德育必须遵守知情意行的培养顺序

C.德育要针对学生的发展状况,因材施教

D.知.情.意.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101.我国义务教育向着均衡.公平方向快速发展的标志是(C)

A.《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B.《教育法》颁布

C.《义务教育法》的修订

D.《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颁布

102.我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是在(B)

A.1985

B.1986

C.1993

D.1995

103.义务教育的本质特征是(A)

A.强制性

B.免费性

C.基础性

D.普及性

104.学生必须经过道德体验才能理解道德规范,进而转换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实现这种转化的关键因素是(C)

A.道德认识

B.道德评价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105.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属于(B)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106.儿童衡量是非的标准是由惩罚决定的.认为只要受到惩罚。

不管其理由是什么.那一定是错的。

根据科尔伯格的观点,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A)

107.儿童的不再把规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逐渐从他律转入自律。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这时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属于(D)

108.我国近代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是(A)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109.甲儿童因偷吃东西打破了1只碗,乙儿童因帮助妈妈洗碗打破了5只碗.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乙儿童的行为更坏”的儿童处于____B___阶段。

110.在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的学制是(C)

111.儿童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总是抱极端的态度,或者完全正确,或者完全错误。

皮亚杰认为这时儿童处于(B)

112.根据皮亚杰的观点,6.7岁的儿童在道德发展阶段上处于(B)

113.座右铭.立志属于哪种德育方法?

A.实际锻炼法

B.说服教育法

C.品德评价法

D.修养指导法

114.辩论.演讲.参观属于哪种德育方法?

(B)

A.榜样示范法

115.“桃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