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两首 雨巷 再别康桥 教学设计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85621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两首 雨巷 再别康桥 教学设计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诗两首 雨巷 再别康桥 教学设计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诗两首 雨巷 再别康桥 教学设计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诗两首 雨巷 再别康桥 教学设计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诗两首 雨巷 再别康桥 教学设计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两首 雨巷 再别康桥 教学设计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诗两首 雨巷 再别康桥 教学设计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两首 雨巷 再别康桥 教学设计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两首 雨巷 再别康桥 教学设计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思路方法

  反复朗读乃至背诵下来。

两首诗语言华丽,音韵柔美和谐,章法回环往复,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可借助相关影像资料,反复品味两首诗的意象之美,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把握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这是难点,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

  安排两课时,制作多媒体。

  三维目标

  .了解“自由体诗”的特点。

  2.深刻理解两首诗的意象及表现手法。

  3.把握两首诗的时代背景。

  4.反复诵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背景材料,展开想象和联想,准确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并有意识地对诗歌的结构、节奏和韵律加以分析,能够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5.深刻体会诗歌中借事物抒发的内心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崇高的理想,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语设计

  情景导入

  播放多媒体:

暮春的江南,悠长寂寥的小巷,凄冷的蒙蒙细雨。

一位撑着油纸伞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彳亍而行……这幅美丽的画面,就出现在戴望舒的《雨巷》中,今天我们就随戴望舒一起走进这《雨巷》。

  文本解读

  知识积累

  .作家作品

  

(1)新月派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团体,1923年成立,代表人物为徐志摩、闻一多,成员有胡适、梁实秋、陈西滢等。

他们不满足于新诗的自由散漫,而努力地追求新的格律。

其中卓有成效的是闻一多。

他主张新格律诗要保持整齐的外形,讲究音节和押韵,讲究诗的词藻,他创立了建筑美、语言美和绘画美的新格律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现代诗派

  该诗派得名于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文学月刊。

围绕这个刊物并且创作诗歌风格相似的一群新人,被称为现代诗派。

20世纪30年代中期是现代诗派的鼎盛时期。

现代诗派并非西方现代派诗歌的简单移入,它实际上是对象征诗派与新月诗派变革性的继承与发展,因而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诗派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现代诗派的诗艺核心是象征主义。

  

(2)作者简介

  戴望舒,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1925年入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

1928年后成为《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派诗歌。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

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

1918-1922年,先后留学美国、英国,学习银行学、政治经济学,获硕士学位。

1922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1923年“新月社”在北京成立,他是主要成员之一。

徐志摩的诗、散文以及艺术观,受英国浪漫主义影响较深,注重意境创造与音律和谐。

1931年11月,从南京飞往北平,在济南遇难,年仅34岁。

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

徐志摩追求个性解放,生活理想是:

爱、自由、美。

  2.基础积累

  

(1)积累下面的形似字

  

(2)请积累下面几个重要词语的含义

  彷徨:

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寂寥:

寂静,空旷。

  彳亍:

走走停停的样子。

  颓圮:

坍塌,毁坏。

  斑斓:

灿烂多彩。

  信息筛选

  怎样理解和欣赏《雨巷》中的两个主要意象?

  明确:

《雨巷》中有两个意象非常美。

一是雨巷。

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静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

这一意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

我们可以把它“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让人不禁发问,“我”期待着什么?

二是丁香。

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

丁香花常见的有白色、紫色两种,外形单薄细弱,往往用来代表孤高、美丽和忧愁。

诗人将这种美赋予“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

丁香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美丽的。

但这种理想即如丁香姑娘一样稍纵即逝,不可把握,给人暂时的安慰,留下的却是永久的怀恋和无限的惆怅。

  能力提升

  《雨巷》一诗中重叠和反复手法的运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雨巷》这首诗音调和谐,节奏舒缓。

全诗七节,每节六行,每行虽然长短不一,有的一句一行,有的一句撑成几行,但诗句的停顿却很有规律。

诗中多处运用重叠和反复的手法,如“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而首尾两节,除“逢着”换“飘过”外,其他语句完全相同。

诗句的重叠反复,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全诗每节第3、6行押韵,一韵到底,保证了音韵的和谐一致,使诗从头到尾保持了一种鲜明的音乐效果。

  分析鉴赏

  .能否将第四节“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中的“飘”字改为“走”字?

为什么?

不能。

因为这个姑娘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想象中的人物是没有“重量”的;

且“飘”字与后面的“梦”字构成了最佳组合。

总之,“飘”字生动地描写出了诗人幻想中的“丁香姑娘”飘忽朦胧的特点。

所以,诗中有三处用“飘”字描写这位姑娘的行动。

  2.第六节描写这位姑娘逐渐消失时用了个状语“在雨的哀曲里”,可否将这个短语去掉?

不可去掉。

“雨的哀曲”是这个悲剧的背景音乐,有力地烘托了凄迷清凉的气氛。

这个悲剧是美丽的“丁香姑娘”从颜色到芬芳、从眼光到惆怅一样一样地在诗人眼前无情地消失,这个音乐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此刻内心无以言表的悲哀。

总之,这个“雨的哀曲”烘托了气氛,渲染了诗人的心情,不可去掉。

  3.诗中写这位姑娘的眼光时,两次用到了“太息”这个定语,这有什么好处呢?

这的确是个有挑战性的问题,这位姑娘的眼光为什么像在“太息”呢?

也许是为诗人的忧郁叹息,也许是为她自己的惆怅叹息,也许是为雨巷颓墙叹息,也许是为这个时代叹息,甚至,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姑娘的眼光为国家的命运而发出叹息。

  合作探究

  .诗人期待的“丁香姑娘”为什么这么快就消散了?

因为诗人只是与她邂逅在雨巷,素昧平生,她自然没有理由留下来,离开诗人是理所当然的。

  因为这个“丁香姑娘”本来就是诗人幻想中的形象,她根本就没存在过。

如果说她存在过,也只是在作者的意念中一瞬间存在过。

所以,她必须很快消失。

  我们品这种抒怀诗,不宜只从其“情节”上入手,还应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作为一个进步青年,诗人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处于迷茫状态,不知路在何方,诗中那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正是作者朦胧又美好理想的象征。

尽管她那么美好,但与环境又相冲突,所以她只能像一缕薄烟,一出现便消失。

这也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矛盾的心情。

  2.试概括本诗的特点。

象征手法,意蕴深远。

  诗人表面上是写对一个少女的追慕和美好理想破灭后的惆怅,实际上却象征着当时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

  音节和谐,节奏优美。

  全诗7节,每节6行,尽管句子有长有短,但诗句停顿却很鲜明,如: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诗中多处运用重叠反复的手法,回环往复,低吟轻唱,不仅增强了诗的抒情气氛,同时也美化了声律。

  拓展探究

  诗中的“丁香姑娘”到底是实写还是虚写?

观点一:

此诗不是某些人所说的表达“诗人对革命失败的苦闷与追求”的“政治”化了的诗歌,它就是一首情诗。

诗中的“丁香姑娘”即使没有从诗人身边经过,也至少从诗人的幻觉中经过,应该是实指,绝不是什么“理想的象征”。

诗人此时已22岁,为爱情写诗,难道不正常吗?

  观点二:

这位姑娘既实又虚。

诗人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但又不愿明说,或者是根本说不出来。

诗人似乎在期待什么,追求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标又显得那样遥远而渺茫。

“她”出现了,这或许是在幻觉中,或许是真的,但“她”的出现与逝去是那样地快,一刹那间擦肩而过,消失在前方。

诗人只有自怨自艾,自悲自叹。

诗中的“姑娘”,我们可以认为,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且忧郁的姑娘。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诗中的两个重要意象——雨巷和丁香姑娘。

尤其对“丁香姑娘”的多意象解读,拓宽了我们的思路,同时对这首诗有了新的认识。

  作业设计

  .诗人梦中的“丁香姑娘”为何消失在雨巷尽头的“颓圮的篱墙”而不是在别的什么地方?

这里的“颓圮的篱墙”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它和其他意象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特殊的意境:

迷蒙凄婉又萧条;

二是也可以把它看作诗人所处时代的象征,而且正是这个时代才促使诗人希望遇到“丁香姑娘”。

  2.第六节写那位姑娘消失时,用了这样的诗句: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为什么不说“消散了她的颜色、芬芳、眼光和惆怅”呢?

这样一件件地分开来写,才能更好地表达出诗人对“丁香姑娘”无情消逝的嗟叹和无奈之情,同时也更好地突出了美好事物在眼前消亡所带来的悲剧美。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播放《人间四月天》的部分镜头,将学生带入徐志摩的话题中,让学生讲述对他的了解,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

如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主张等。

  故事导入

  胡适在《追悼志摩》中说:

“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

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简言之,他的理想就是英国式的民主,英国式的政治。

徐志摩在语言形式上是追求艺术美的,但他不是钻到象牙塔中去为艺术而艺术。

他有理想,并把对理想的追求看得高于一切,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学习《再别康桥》来认识一下徐志摩吧。

  .根据背景资料,你认为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什么感情?

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2.诗人在离别时,写了康桥的哪些风光?

你能概括出几幅画面?

有岸边的柳树、康河的水草、榆树下的清潭。

  3.诗人告别时,做了哪些事?

招手、寻梦、放歌、沉默。

  .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有何作用?

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向西天的云彩招手作别,给全诗定下抒情基调。

既有难舍难分的真情,又有淡淡的无奈与感伤。

  2.试分析第二节的写作特点。

第二节写了岸边的柳树,“金柳”是对夕阳下柳树的生动色彩的描绘,它秀美婀娜,好像“新娘”,既喻出其形态的美好,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

谁能够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婚妻子呢?

“艳影”“荡漾”在“我的心头”,物我合一,情景交融。

  写“水草”“清潭”“彩虹”的用意何在?

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平静,并有向诗人打招呼之意。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不仅物我合一,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留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

  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浮藻间好像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境。

融情入景,将人带入梦一般的意境中。

  .诗中描写的意象与诗人的情感是如何融在一起的?

诗中描写了诗人再别康桥时所看到的特定的景物:

西天的云彩、夕阳中的河畔、金柳、在水底招摇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星辉、笙箫和想象中沉默的夏虫。

这些景物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清丽的图画,这些图画融入了诗人对母校深沉的爱,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愁别绪。

这种情绪还表达了人类共有的一种情感,即对失去的美好事物,人们总是充满怀念。

  《再别康桥》每一小节都有具体可感的画面,用色彩绚丽的词语给人带来视觉的享受,体现康桥美丽的景色和诗人眷恋、忧伤的情感。

诗人把气氛、感情、形象三者合而为一,营造了一个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匀称柔和的意境。

通过实景“金柳”“青荇”“榆阴下的一潭”等,描绘了三幅图画:

夕阳斜照,晚霞灿烂,康河水面明净而沉静,而纤纤杨柳,在金色晚照中似娇羞的新娘;

河草在水底招摇,表达着对诗人的欢迎,勾起了诗人无限眷恋之情;

潭水清幽,映衬着天边晚霞,吸引着诗人寻找梦中胜景。

  诗中也有想象,那彩虹似的梦,逗引着诗人乘着满载星辉的小舟,向青草萋萋的小河深处放歌……

  整首诗,情与景高度融合,物与我浑然一体,构成了柔婉清新的意境。

  2.《再别康桥》一诗的形式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这首诗体现了“新月派”提倡的“三美”诗歌创作主张,即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

音乐美表现为这首诗的章节统一,韵脚严整,节奏鲜明,旋律和谐,每行基本由二至三个音节构成,读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

建筑美,表现为诗节和诗行的排列组合上,四行一节,每一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行的字数基本为六七字,间或八个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

绘画美,表现为诗人注意诗的画面感,用词讲究色彩的运用和搭配,如“云彩”“金柳”艳影”“青荇”“彩虹”“斑斓”等词语充满色彩感,诗的每一节几乎都可看作是一幅色彩鲜明、丰富的图画。

  上面我们学习了戴望舒的《雨巷》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应该说,这两首诗意境优美,感情真挚,语言华美,课下我们要背诵下来,好好体会。

  试分析后三节的情感变化。

第五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

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撑着长篙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

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想要“放歌”,快乐的情绪达到顶点。

  第六节,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情绪低落下来。

于是不能“放歌”,

  只能“悄悄”吹起离别伤感的笙箫,诗境恢复寂然。

连夏虫好像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保持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充满了无法化解的离愁别绪,将诗人沉思默想的心境推到了极致。

  第七节,与开头呼应。

诗人是那样不舍得离去,却“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愿惊动心爱的康桥,不舍得让康桥与我一同伤感。

这一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加深情,更加眷恋,同时也有一种洒脱的韵味。

  轻轻的招手作别(留恋)悄悄的挥袖作别(留恋)

  习题解答

  一、从课文中选出一两节诗划分节奏,标出韵脚,反复朗读,体会其音乐性,并背诵这两首诗。

  设题意图:

让学生体会这首诗的音乐性、韵律感,积累经典诗篇。

无论是旧诗还是新诗,一般都注意音乐性,讲究韵律。

辨识诗歌韵脚对尝试写诗也有指导意义。

  参考答案:

  如《雨巷》: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再如《再别康桥》: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其实《雨巷》选段中“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虽然分行,却是一句,那么,押韵的是2、4、5句。

本诗为人称道的地方不少,音节的优美就是其一。

全诗从头到尾没有换韵,大约每节押韵二至三次,有些同样的字在韵脚中多次出现,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有意使一个音节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

“五四”以后,有的新诗一点也不讲韵律,可谓完全的“自由”,许多人接受不了。

而戴望舒一方面冲破了中国古典诗歌在外在形式上的禁锢,一方面又抓住了诗的韵律的本质,让韵律在字里行间时时回荡,悠远而绵长。

  《再别康桥》选段中押韵的是2、4句。

音乐美,是对音节而言的,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主要表现在:

①押韵,韵脚为:

来、彩;

娘、漾;

摇、草;

虹、梦;

溯、歌;

箫、桥;

来、彩。

②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③回环往复。

首节和尾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作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徐志摩非常同意闻一多关于新诗的“三美”主张。

而在诗的音乐美上,他又有自己的独创。

除了节奏整齐、押韵和谐之外,他又强调音节的波动性,注意完整的音乐旋律。

《再别康桥》音节抑扬合度,声调回环反复,全诗构成一阕完整的乐曲,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境地。

  二、《雨巷》是一首含蓄的诗,人们对这首诗中的“姑娘”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姑娘”就是“我”,有人认为“姑娘”相当于“我”心中的理想,还有人认为,“姑娘”就是“姑娘”,没有其他意思。

你有什么看法?

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姑娘”这一意象的含意,以进一步理解这首诗的主题;

使学生从中领悟诗歌欣赏中“诗无达诂”的特点,即文学欣赏中允许有不同的理解。

  “姑娘”当然是有象征意义的。

那么“姑娘”象征什么呢?

“姑娘”的形象可以指诗人的理想。

他的彷徨求索,就是为了寻找“姑娘”——理想。

他追求到“姑娘”——理想了吗?

“姑娘”可望而不可即,追求虽执著但“道阻且长”,“姑娘”永远“宛在水中央”。

这就给抒情主人公的追求涂上了一层悲剧色彩。

如果诗中的“我”是一位沉醉于爱情中的青年,这位“姑娘”不正是他要追求的“寤寐思服”的佳人吗?

或许她的家就在巷子的尽头,或许她只是从这巷子经过,谁知道呢?

读者尽可以展开想象。

有时候,抒情诗中的主人公往往就是诗人自己,诗中的形象往往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或其形象的补充。

从这一角度说,诗人和“姑娘”是二位一体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即“我”是实实在在的我,而“姑娘”是理想的“我”,未来的“我”,或另一层面的“我”。

  三、《再别康桥》这首诗,让人感到很美,你觉得美在哪里?

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意上同中有异,请仔细揣摩其中的意味;

这两节在节奏上则完全相同,形成回环往复的结构形式,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整体感知诗歌思想美、情感美、意象美、语言美和结构美,重点体会诗歌的形式美。

一般说来,一首诗能否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首先在于它外在的韵律,继而透过文词感知其优美的意境。

徐志摩的诗,字句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具有鲜明的个性。

这是初读就能把握的。

结构形式上,这首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向来为人所称道。

优美的音乐般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

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

诗中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斑斓”等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建筑美,指的是诗节的匀称和句式的整齐。

《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语意相似,都表达一种与母校告别的依依不舍、缠绵悱恻的感情。

但相似中有不同,首节的两个“轻轻”末节改成了两个“悄悄”,首节是“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末节是挥“袖”不带走“云彩”,末节表达的依依惜别之情比首节又进了一层,让人惆怅不已。

  这首诗回环往复的结构形式表达了诗人真挚的感情,创造了深邃的意境。

诗人很懂得主观情绪和客观景物和谐融合。

他笔下的康桥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带有诗人柔和飘逸的风度,与诗人的感情融为一体。

而诗人的情怀又不是直白显露的,而是热烈而有分寸的;

淡淡起头,又淡淡结尾,却包含了很多复杂情绪,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回味。

当然,在一唱三叹、反复回旋中,强化了对母校恋恋不舍的感情,一种挥之不去的惆怅、伤感情绪始终缭绕在心头。

  四、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幽雅。

古代诗人以此立意,写出不少古今传诵的名作,丁香因此成了古代诗词中人们熟知的意象之一。

阅读下面的诗词,说说“丁香”在这里被赋予了什么含义。

试依照《雨巷》一诗的情境,展开合理的想象,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形象。

探究“丁香”这一意象与中国古典诗歌的联系,深入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用自己的话描述心目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其目的,一是考查学生对这首诗思想内涵的理解程度;

二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培养想象力;

三是训练口语表达。

李商隐的《代赠》用“丁香结”也就是丁香的花蕾来象征诗中女子的愁心,诗人用春风反衬丁香的愁;

李碌把“丁香”与雨中的惆怅连在一起,用雨中的丁香作为人的愁心的象征,诗人用迷离的细雨衬丁香的愁;

王十朋把丁香人格化,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丁香的淡雅、隐忍以及愁绪。

总之,虽然写法不同,但在古典诗词中,丁香与愁结下了不解之缘。

  《雨巷》的成功,除了上边提到的声律方面的原因外,另一个就是化用古典诗歌的意境,选用古典诗歌常用的、已为广大读者所接受的丁香这一意象来抒写诗人的愁绪。

但诗人不是一味被古典诗歌中的丁香意象所拘束,他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资料选编

  一、《雨巷》赏析

  戴望舒生于杭州,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

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学的说法,属于双鱼座。

双鱼座的人浪漫柔情,以爱情为生命的养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现实,优柔寡断。

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