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道路工程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85217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9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道路工程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沥青道路工程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沥青道路工程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沥青道路工程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沥青道路工程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沥青道路工程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

《沥青道路工程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道路工程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沥青道路工程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

20cm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

底基层:

25cm4.0%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总厚度:

57.6cm

面层:

6cm深灰色人行道透水砖200×

100×

60mm

调平层:

3cm1:

3水泥砂浆

15cm4.0%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24cm

路缘石采用C30砼立式路缘石,尺寸为15×

40×

100cm。

路边石采用C25砼材料,尺寸为12×

20×

人行道铺装采用深灰色透水砖,规格为20×

10×

6cm。

1.2、工程地质:

拟建场地属四川盆地东部宽谷缓坡之剥蚀浅丘地貌。

区内原来的地貌形态主要受构造及岩性的控制,沿构造裂隙在风化剥蚀作用下,形成宽缓的树枝状的沟谷、孤立的残丘地貌。

场地总体上呈北西高南东低,线路经过区地形现变化较大,总体地形呈“W”形,线路两侧高中间稍低。

线路起点段高,现状地面高程375~381m,地形较平缓,地形坡度一般为5~10°

,中部垂沟谷与公路走向近于垂直,沟谷两侧地形较陡,地形坡度较一般为25~35°

,局部陡坎坡度可达70°

,沟谷底部高程在350~355m左右。

线路中部有一填方边坡边坡高度约为35m,物质组成为素填土,回填年限大于5年,填方边坡地形坡度角一般为30~40°

线路终点段地形较平缓,地形坡度一般为10~15°

地面高程在335~340m左右。

场区区域上属南温泉背斜南东翼。

岩层呈单斜层产出,岩层产状为:

105°

∠21°

结合差,为硬性结构面。

经在线路附近的基岩露头中观测,岩体中主要发育有2组裂隙:

Ⅰ组:

裂隙产状200~204°

∠80~83°

,延伸3.00~5.00m,间距0.80~2.20,表面平直,闭合~微张,张开度1~2cm,局部泥质充填,结合差,为硬性结构面;

Ⅱ组:

裂隙产状300~305°

∠70~75°

,延伸1.00~3.00m,间距2.00~4.00m,表面平直,闭合~微张,张开度1~1.5cm,局部泥质充填,结合差,为硬性结构面。

场地出露的岩土层由新至老主要为:

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4m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的砂岩、泥岩互层地层。

各岩土层工程地质基本特征按由新至老顺序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Q4)

素填土(Q4ml):

杂色。

主要由泥岩、砂岩碎块和粘性土组成。

硬质物粒径一般为30~400mm,含量70~85%,据地表观察,块石最大可达0.80m。

结构呈松散~稍密状。

为建筑回填堆积而成,回填年限大于5年。

经本次钻探揭露,该层厚度一般为0.60~37.00m,拟建公路大部分地段分布。

(2)、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

泥岩:

紫红色。

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

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

强风化带岩石破碎,裂隙较发育,岩芯多呈碎屑、碎块状,质软;

中等风化带岩体较完整,岩芯呈短~柱状,强度较高,广泛分布于场地区域。

岩面埋深起伏较大,局部裸露。

经采中等风化泥岩作室内物理力学试验,其试验成果如下:

岩石天然抗压度为9.72MPa,饱和抗压强度为6.33MPa,软化系数为0.65,属软岩。

砂岩:

灰绿色。

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并含云母等矿物。

中细粒~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钙泥质胶结。

强风化带岩体破碎,裂隙发育,岩芯多呈碎块状,质软;

中等风化岩体完整,多呈短柱~柱状,强度较高,物理力学性质较好,质硬。

经采中等风化砂岩作室内物理力学试验,其试验成果如下:

岩石天然抗压度为22.87MPa,饱和抗压强度16.51MPa,软化系数为0.73,属较软岩。

拟建场区无大的地表水系,中部沟谷(K0+400m)内存在少量地表水,主要为农田蓄水。

线路通过区上覆土层主要为素填土,多呈松散~稍密状,地表水很快渗入土体中,形成地下水,但场地地形起伏较大,地表水很快向低洼地带排泄,通过地表沟谷排泄入城市的排泄管道内。

场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场地基岩风化裂隙水,主要分布在砂、泥岩的强风化裂隙中,无统一水位,其流量受季节性变化影响。

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在基岩露头部分为补给区,向低洼处排泄,基岩风化裂隙水具有就近补给就近排泄的特点。

场地的中风化砂岩层,裂隙不发育,岩体完整性较好,为弱含水地层;

中等风化泥岩层,为相对隔水层。

及地震:

根据勘察报告提供的资料显示,拟建场地范围内没有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下采空区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整体稳定。

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01之图A1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01之图B1。

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1.3、设计方案:

边坡A段K0+000~K0+320左侧边坡为岩土混合边坡,坡高0~9m,采用放坡后格构锚固治理,坡角设护脚墙,墙高2m,埋入地面以下0.5m,放坡坡率为1:

1.5,格构尺寸0.3×

0.4m,锚杆采用1Φ22锚杆,长3.0m,间距2.0×

2.0m;

边坡A段K0+000~K0+320右侧为施工区,设计标高与道路标高基本一至,未形成边坡。

边坡A段K0+320~K0+440左、右两侧边坡为高填方边坡,坡高12~18m,采用分台阶放坡后格构护面治理,坡角设护脚墙,墙高2m,埋入地面以下0.5m,放坡坡率第一级台阶为1:

1.5,第二级台阶为1:

1.75,格构尺寸0.3×

0.4m;

边坡A段K0+440~K0+540左、右两侧边坡为土质高边坡,坡高0.35~18.6m,采用放坡后格构锚固治理,坡角设护脚墙,墙高2m,埋入地面以下0.5m,放坡坡率为1:

边坡A段K0+540~K0+806.816左侧边坡为土质边坡,坡高0~1.25m,坡高较小,采用放坡后绿化处理,放坡坡率为1:

1.5;

边坡A段K0+540~K0+806.816右侧边坡为土质边坡,坡高0~4.5m,采用放坡后格构护坡治理,放坡坡率为1:

边坡B段K0+035~K0+065左、右两侧边坡为土质边坡,坡高0~1.5m,坡高较小,采用放坡后绿化处理,放坡坡率为1:

边坡B段K0+065~K0+220左、右两侧边坡为高填方边坡,坡高1.5~10.28m,采用放坡后格构锚固治理,坡角设护脚墙,墙高2m,埋入地面以下0.5m,放坡坡率为1:

1.5,,格构尺寸0.3×

格构护坡内梅花形布置泄水孔,间距2.0m,直径10cm,外斜5%;

边坡顶部修建截水沟,尺寸0.4×

0.6m;

马道及边坡底设排水沟,尺寸0.3×

0.4m,截、排水方向与道路同。

每20~25m设一变形缝,变形缝宽3cm,深20cm,填料采用沥青麻筋或沥青木板等柔性材料。

1.4、工程规模:

道路总长407米,路幅宽16米,其中车行道宽8米,两侧人行道各宽4米,涉及边坡防护面积2600平方米。

1.5、项目名称:

龙石路北延伸段(K0+000—K0+260、K0+660—K0+806.816)道路及边坡工程。

1.6、建设地点:

重庆市渝北区台商工业园区内。

1.7、质量要求:

充分发挥公司创优精神和施工优势,科学地组织施工,严格履行合同,确保按期保质完成施工任务。

达到国家现行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一次性验收合格。

(1)、质量目标:

优良;

(2)、工期:

确保270个日历天竣工交付;

(3)、创市级安全文明工地。

1.8、计划工期:

计划总工期为:

270日历天。

1.9、材料及质量要求:

钢筋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明,使用前应对钢筋进行随机抽检,作力学性能试验,满足规范要求后,方可使用。

本工程混凝土强度等级,桩、肋柱、压顶梁和面板采用C30混凝土,格构采用C25混凝土,截、排水沟为MU30毛石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前,应按设计的配合比做混凝土试块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其强度满足规范要求后,方可按设计的配合比拌制混凝土进行浇筑。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不低于25mm。

本工程锚孔一次常压灌浆,灌浆压力不小于0.4MPa,采用M30水泥砂浆。

(1)、水泥:

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42.5MPa。

(2)、砂:

应选用中细砂,当采用特细砂时,其细度模数不宜小于0.7。

砂的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得大于3%;

砂中云母、有机质、硫化物及硫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按重量计不得大于1%。

(3)、水:

宜用饮用水,不得使用污水。

(4)、浆体配制的灰砂比宜为0.8~1.5,水灰比宜为0.38~0.5。

(5)、浆体材料28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应低于25Mpa。

1.10、施工注意事项:

1.10.1、本边坡工程土石方施工严禁爆破施工,场平工作不得影响边坡岩土体的自身完整性和稳定性,坡面修整必须人工进行。

1.10.2、切坡严禁大开挖,应严格按逆做法分层分段开挖,每层开挖高度4m,并及时进行每层每段的挡墙施工。

1.10.4、格构基槽开挖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开挖到位,验收通过之后方可进行封底。

1.10.5、各种建筑材料必须通过质检方可进场。

1.10.6、边坡施工过程应全程进行边坡变形监测,雨季施工应加密观测,暴雨后应立即观测,发现问题后及时报告业主及设计单位。

不宜暴雨季节施工。

挡墙施工完后,监测时间不少于2年。

1.10.7、施工期间为了安全,坡顶距坡肩5.0m开外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80m的临时护栏,坡顶地面破裂面以内严禁堆放任何物体、增加坡顶荷载,严防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1.10.8、施工过程中应将开挖钻孔过程视为再勘察过程,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应做好地质编录,如发现地质情况与原勘察设计不符,应立即通知勘察、设计单位,及时调整有关设计、施工方案和参数,以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

1.10.9、本工程遵循“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原则,请施工单位及时反馈与设计不符的岩土工程问题,以便及时修改完善补充设计。

1.10.10、本工程应严格执行监理制度。

1.10.11、未尽事宜应严格按现行有关规范执行。

1.11、组织措施:

1.11.1、调集我单位精锐的管理人员和最雄厚的技术力量,并组成一个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

1.11.2、采用我单位近年来在市政工程建设中使用的先进施工方法、工艺设备。

1.11.3、树立视优良工程为合格工程的标准,一定要在本工程的施工中创一流施工水平。

1.11.4、充分考虑各种不利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因素,在工期安排、人员设备配置、施工方法等方面综合考虑,留有余地。

1.11.5、针对本合同段的施工特点、难点着重考虑相应的施工方法。

2.1、设计依据:

(1)、业主单位与我院所签定的设计合同及设计委托书;

(2)、工程所在规划区域1:

1000地形图(电子版本);

(3)、《龙石路北延伸段方案》(重庆市设计院,2013.6);

(4)、《龙石路北延伸段道路及边坡项目工程地质详勘报告》(重庆蜀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2013.8)。

(5)、《龙石路北延伸段道路及边坡项目工程可行性评估报告》(重庆海渝建设工程施工设计审图有限公司2013.10)

2.2、有关规范:

(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2.3、编制原则:

龙石路北延伸段(K0+000—K0+260、K0+660—K0+806.816)道路及边坡工程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设计和要求、按有关规程规范,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中标后,我公司将及时协调解决施工设备、材料以及劳动力进场中的有关问题,加强全公司范围内施工资源的统一调度,确保本工程的施工资源。

所有投入本工程的施工机械设备,均按投标施工组织设计计划要求进行调遣、购买或租用,根据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和材料需求,编制施工材料进场供应计划,及时组织、调配材料进场。

按照本工程组织机构设置要求,首先及时调配决策层、管理层人员进驻现场,以便各项工作的全面迅速展开,同时根据劳动力使用计划,安排施工作业人员按劳动力计划要求逐步进场。

施工准备安排的原则是:

进场快、安家快、开工快;

边准备、边安家、边施工;

突出重点,永久与临时相结合,优化施工方案,为工程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施工准备工作采用两手抓,一是在项目技术主管主持下,技术内业、施工工长、质检员认真熟悉图纸、设计说明,准备图纸会审和设计技术交底,编制单项工程施工方案和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编制设臵、周材,材料、半成品的供应和加工计划,绘制现场临时设施的水电敷设设计图纸;

二是由项目经理带段工长负责现场各种临时设施的搭设,进行工程定位放线布桩,为工程开工创造必备的条件。

3.1、施工劳动力准备:

3.2、施工技术准备:

工程开工前,根据施工图纸和有关设计文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以招投标文件为基础,编制总体施工方案和开工后即将施工项目的施工技术措施,并按合同文件要求,报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并做好对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确保工程开工后,施工作业按计划地有序进行。

“三级安全教育”,学习有关安全知识,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3.3、材料准备:

物资准备工作中主要包括建筑材料的准备和施工机械等的准备。

建筑材料的准备主要是根据施工预算分析,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按名称、规格、型号、使用时间,编制出需要量计划,并为组织备料确定仓库场地堆放所需的面积和组织运输提供依据。

施工机械的准备,根据施工方案确定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和进场时间,并确定施工机械进场后的存放地点。

3.4、现场准备:

“三通一平”;

3.5、管线施工的准备:

由于施工期间可能涉及多种管线施工,因此,我们将主动与这些施工单位取得联系,做好配合工作,合理安排施工,保证各种管线和管道施工有条不紊地进行,按期完成任务。

3.6、施工进度计划:

为加强职工的紧迫感、荣誉感,我司决定在办公室内张贴施工进度计划对照表,用黑线表示计划进度,红线表示实际进度。

本工程计划工期为270个日历天。

(1)、首先拟定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实行动态管理,科学组织,合理安排,适时调整,做好劳动力调配,加强各工种之间的配合。

(2)、为使工程顺利如期完成,实行定期碰头例会制度。

(3)、充分利用晴天的有利天气。

力求做到均衡施工,认真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防止前松后紧,盲目蛮干;

做好材料设备的计划管理,及时组织进场,加强施工设备的保养维修,以免因材料、设备等不能及时供应或施工机械故障而影响施工。

(4)、切实改进施工工艺,努力提高劳动效率。

施工进行流水施工合理安排、统一调度、充分发挥施工人员主观能动性,采用平面、立体交叉施工方法,确保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

项目经理部为实现有效的进度控制,首先要建立进度实施、控制的科学组织系统和严密的工作,然后依据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目标体系,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系统控制。

正常情况下,进度实施系统应发挥监测、分析职能并循环运行,即随施工活动的进行,信息管理系统会不断地将施工实际进度有偏差,系统将发挥调控职能,分析偏差产生原因,及时后续施工和对总工期影响。

必要时,可利用进度控制目标留有余地的弹性特点,对原计划进度做出相应的调整,提出纠正偏差方案和实施的技术、经济、合同的保证措施,以及进行相关单位支持与配合的协作措施,确认切实可行后,将调整后的新进度计划输入到进度实施系统,施工活动继续在控制下运行。

当新的偏差出现后,再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施工项目全部完成。

进度控制系统也可以处理由于合同变更而需要进行的进度调整。

综上所述,整个进度的控制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由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然后再到计划的循环往复过程,即PDCA循环过程。

4.1、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

我公司拟安排6名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本合同段的施工管理、技术指导、测量、试验、质检、计量及其它相关部门工作。

接到中标通知书后,马上由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本工程“合同条款”、“技术规范”、“工程量清单”熟悉“图纸”。

使全体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都能理解合同条款精神,熟悉工程内容、掌握质量要求、并向各施工队(班组)进行全面技术交底,使项目部全体人员都在合同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招标文件”中的有关规定,认真接受和贯彻工程师指令,使工程师满意。

全体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经业主和工程师批准,立即组织进驻工地,挂牌上岗。

4.2、机务人员:

我公司拟安排15名机务人员,担任本合同施工机务管理、机械操作、车辆驾驶,机械维修和保养工作。

接到中标通知书后,由分管机务工作的项目副经理,结合本合同的技术要求,对机械操作、保修、安全操作规程再学习。

对拟用于本合同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确保设备完好率达100%,保持紧张待发状态,随时启运。

须添置部分让采购员抓紧采购。

报业主和工程师批准,及时组织机务管理,操作和维修人员进场,持证上岗。

4.3、劳动力:

我公司拟组织40名技术工人参与本合同段施工。

大部分人员技术业务能力强,施工操作熟练,进场前除对其进行技术交底外,还将他们组织起来共同学习相关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并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以上劳动力报经业主和工程师批准后,可在2天内全部进场到位。

4.4、机械设备:

本工程施工机械的选择上本着选择使用年限短完好率高的设备,我公司目前的设备年限均较短,状况良好,均能满足施工需要,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见附表一。

所有施工机械自签订合同后根据现场需要提前两天进入施工现场,先进行边坡清理和钻孔的设备搭设,其它的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结合现场的进度情况需要提前两天运至现场。

4.5、材料采购:

根据本工程所需外购及当地材料品种、规格和质量要求,由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按照本合同段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向材料科下达采购计划,经业主和工程师批准进行采购。

5.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与职责: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我公司中标后将充分发挥公司的整体优势,加强工程项目的科学化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贯彻“四控制、三管理、一协调”即进度、质量、成本、安全控制;

现场、信息、合同管理及组织协调。

在公司内部抽调、选派精干的现场管理人员组建项目经理部,具体负责本工程的施工管理,项目部由管理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项目经理,并配备项目技术负责人、生产副经理组成项目班子,项目部下设施工技术处、质量管理处、安全保卫处、材料设备处、经济计划处、综合办公室。

各部门由项目经理统一领导,协调管理,充分发挥各职能管理人员的作用,认真履行管理职责,通过科学系统的信息化施工管理和先进技术手段,行使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监管等基本职能,全面履行与业主签订的施工合同。

(1)、负责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项目经理部主要岗位人员的职责,权限以及项目管理规章制度。

(2)、参与制定项目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进行目标分解,制定总体施工控制计划、并实施控制、以保证项目施工目标的实现。

(3)、落实建设条件,做好实施准备:

组织项目领导班子,落实征地、三通一平、资金、施工策划、施工队伍等建设条件。

在总体计划落实的基础上,一步一步落实具体计划,形成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系统。

(4)、落实设备,材料的供应渠道。

(5)、协调项目建设中各级管理关系,明确项目机构的工作职责,提高项目经理部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6)、检查工期、质量、成本技术、管理执法等,发现问题及时向总公司主管经理汇报。

(7)、注意在工作中发掘人才培养人才。

(8)、及时做好竣工收尾和施工项目总结。

(9)、负责项目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安全、文明施工控制工作。

(10)、参与合同评审、熟悉合同条款、履行合同条款。

(11)、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组织项目施工。

(1)、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全面负责项目部的施工生产,执行公司下达的各项技术指标及工作任务。

(2)、分管经理项目部的技术、进度、质量、效益、安全目标管理。

(3)、对外面向顾客、监理单位、设计单位;

对内面向公司职能部门、以完成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管理目标尽心尽责。

(4)、协调、指导、督促项目部和职能部门按施工文件,施工作业规范完成各项施工任务。

(5)、负责组织编制施工质量计划。

(6)、负责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文件,图纸进行会审。

(7)、负责向总公司总工办、质检处、安全处报告工程质量的事故。

(8)、负责组织和实施工程项目施工技术交底工作,监督施工过程的工艺执行情况,提出整改、纠正、预防措施。

(9)、负责审核现场提出的洽商记录及技术变更文件,跟踪其实施过程。

(10)、对施工技术、方案的安全措施负有设计、指导的责任。

(11)、参与特殊的关键工序的验收。

配合工程的竣工自检与验收。

(12)、负责组织声像资料的采集及TQC活动的开展。

(13)、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文件的学习与执行、四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14)、负责对紧急放行,例外放行进行审核,协助处理质量,安全事故,并提出技术鉴定和技术处理方案。

(15)、协调项目经理的合同管理工作,并负责指导、监督项目部工程签证结算工作。

(1)、熟悉图纸、参加图纸会审。

(2)、参加施工设计、施工方案编制。

(3)、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要求,负责安排各施工队进行工程施工。

(4)、负责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并作好记录。

(5)、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提出材料需要量计划,做好施工日志。

(6)、根据分工、负责施工部位的施工质量控制。

(7)、做好竣工前对半成品、成品的保护工作,确保工程验收。

(8)、负责技术标准、规范和项目部的工程技术文件管理。

(9)、负责科技情报与信息的收集和统计工作,技术资料的积累,整理和移交、归档。

(10)、负责填写、收集、整理工程竣工资料。

(11)、在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竣工资料的检查、整理和组卷,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