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高三一模理综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85174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海淀高三一模理综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北京海淀高三一模理综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北京海淀高三一模理综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北京海淀高三一模理综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北京海淀高三一模理综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海淀高三一模理综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北京海淀高三一模理综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海淀高三一模理综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海淀高三一模理综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假设风洞内向上的风量和风速保持不变,表演者调整身体的姿态,通过改变受风面积(表演者在垂直风力方向的投影面积),来改变所受向上风力的大小。

已知人体所受风力大小与受风面积成正比,人水平横躺时受风面积最大,设为S0,站立时受风面积为

S0;

当受风面积为

S0时,表演者恰好可以静止或匀速漂移。

如图所示,某次表演中,人体可上下移动的空间总高度为H,表演者由静止以站立身姿从A位置下落,经过B位置时调整为水平横躺身姿(不计调整过程的时间和速度变化),运动到C位置速度恰好减为零。

关于表演者下落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A至B过程表演者的加速度大于从B至C过程表演者的加速度

B.从A至B过程表演者的运动时间小于从B至C过程表演者的运动时间

C.从A至B过程表演者动能的变化量大于从B至C过程表演者克服风力所做的功

D.从A至B过程表演者动量变化量的数值小于从B至C过程表演者受风力冲量的数值

19.如图所示,铜线圈水平固定在铁架台上,铜线圈的两端连接在电流传感器上,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相连,采集的数据可通过计算机处理,从而得到铜线圈中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利用该装置探究条形磁铁从距铜线圈上端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后,沿铜线圈轴线竖直向下穿过铜线圈的过程中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

两次实验中分别得到了如图甲、乙所示的电流-时间图线。

条形磁铁在竖直下落过程中始终保持直立姿态,且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

A.若两次实验条形磁铁距铜线圈上端的高度不同,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则甲图对应实验条形磁铁距铜线圈上端的高度大于乙图对应实验条形磁铁距铜线圈上端的高度

B.若两次实验条形磁铁的磁性强弱不同,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则甲图对应实验条形磁铁的磁性比乙图对应实验条形磁铁的磁性强

C.甲图对应实验条形磁铁穿过铜线圈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小于乙图对应实验条形磁铁穿过铜线圈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D.两次实验条形磁铁穿过铜线圈的过程中所受的磁场力都是先向上后向下

20.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了物质波理论,他假设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大胆地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如电子、质子等),他认为粒子的动量p与波的波长

之间遵从关系:

(h为普朗克常量),这一假说后来在一系列实验中得到了证实。

如图甲所示,在电子双缝干涉实验中,将电子垂直射向两个紧靠的平行狭缝(电子发射端到两狭缝距离相等),在缝后放上一个安装有电子侦测器的屏幕(屏幕上的O点位于两狭缝中心对称轴的正后方,图中未画出),电子打到探测器上会在屏幕上出现亮点。

在实验中,以速率v0发射电子,开始时,屏幕上出现没有规律的亮点,但是当大量的电子到达屏幕之后,发现屏幕上不同位置出现亮点的概率并不相同,且沿垂直双缝方向呈现出间隔分布,如图乙所示。

这种间隔分布类似于光的干涉中出现的明暗相间的条纹。

A.以速率2v0发射电子,重复实验,O点可能处在暗条纹上

B.以速率2v0发射电子,重复实验,所形成的条纹间距会变小

C.若将两个狭缝沿垂直缝的方向移动一段很小的距离(不改变狭缝和屏幕间的距离),重复实验,如果屏幕上仍有间隔的条纹分布,则O点一定处在暗条纹上

D.若将两个狭缝沿垂直缝的方向移动一段很小的距离(不改变狭缝和屏幕间的距离),重复实验,如果屏幕上仍有间隔的条纹分布,则O点一定处在明条纹上

21.(18分)

(1)图1为示波器面板的图示,荧光屏上显示的是一个位于屏幕右下方、线条较粗且模糊不清的波形。

若要将该波形调至屏中央,应调节_________;

若要屏上波形线条变细且边缘清晰,应调节。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衰减旋钮

B.聚焦旋钮和辅助聚焦旋钮

C.水平位移旋钮和垂直位移旋钮

D.扫描微调旋钮和扫描范围旋钮

(2)用如图2所示装置做“验证动能定理”的实验。

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挡板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

①为了保证细绳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以下操作必要的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在未挂钩码时,将木板的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B.在悬挂钩码后,将木板的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C.调节木板左端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木板平行

D.所加钩码的质量尽量大一些

②图3是某次实验中打出纸带的一部分。

O、A、B、C为4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没有画出,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

通过测量,可知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m/s。

③甲同学经过认真、规范地操作,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

他把小车开始运动时打下的点记为O,再依次在纸带上取等时间间隔的1、2、3、4、5、6等多个计数点,可获得各计数点到O的距离s及打下各计数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

图4是根据这些实验数据绘出的v2-s图像。

已知此次实验中钩码的总质量为0.015kg,小车中砝码的总质量为0.100kg,取重力加速度g=9.8m/s2,则由图像可知小车的质量为k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④在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情况下,乙同学认为小车所受拉力大小等于钩码所受重力大小。

但经多次实验他发现拉力做的功总是要比小车动能变化量小一些,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滑轮的轴处有摩擦

B.小车释放时离打点计时器太近

C.长木板的右端垫起的高度过高

D.钩码做匀加速运动,钩码重力大于细绳拉力

22.(16分)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倾斜放置的两根平行光滑的金属导轨,它们所构成的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30角,平行导轨间距L=1.0m。

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磁感应强度B=0.20T。

两根金属杆ab和cd可以在导轨上无摩擦地滑动。

两金属杆的质量均为m=0.20kg,电阻均为R=0.20Ω。

若用与导轨平行的拉力作用在金属杆ab上,使ab杆沿导轨匀速上滑并使cd杆在导轨上保持静止,整个过程中两金属杆均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

金属导轨的电阻可忽略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求:

(1)cd杆受安培力F安的大小;

(2)通过金属杆的感应电流I;

(3)作用在金属杆ab上拉力的功率P。

23.(18分)弹跳杆运动是一项广受欢迎的运动。

某种弹跳杆的结构如图甲所示,一根弹簧套在T型跳杆上,弹簧的下端固定在跳杆的底部,上端固定在一个套在跳杆上的脚踏板底部。

一质量为M的小孩站在该种弹跳杆的脚踏板上,当他和跳杆处于竖直静止状态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

从此刻起小孩做了一系列预备动作,使弹簧达到最大压缩量3x0,如图乙(a)所示;

此后他开始进入正式的运动阶段。

在正式运动阶段,小孩先保持稳定姿态竖直上升,在弹簧恢复原长时,小孩抓住跳杆,使得他和弹跳杆瞬间达到共同速度,如图乙(b)所示;

紧接着他保持稳定姿态竖直上升到最大高度,如图乙(c)所示;

然后自由下落。

跳杆下端触地(不反弹)的同时小孩采取动作,使弹簧最大压缩量再次达到3x0;

此后又保持稳定姿态竖直上升,……,重复上述过程。

小孩运动的全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已知跳杆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

空气阻力、弹簧和脚踏板的质量、以及弹簧和脚踏板与跳杆间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

(1)求弹跳杆中弹簧的劲度系数k,并在图丙中画出该弹簧弹力F的大小随弹簧压缩量x变化的示意图;

(2)借助弹簧弹力的大小F随弹簧压缩量x变化的F-x图像可以确定弹力做功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求在图乙所示的过程中,小孩在上升阶段的最大速率;

(3)求在图乙所示的过程中,弹跳杆下端离地的最大高度。

24.(20分)在如图甲所示的半径为r的竖直圆柱形区域内,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B=kt(k>

0且为常量)。

(1)将一由细导线构成的半径为r、电阻为R0的导体圆环水平固定在上述磁场中,并使圆环中心与磁场区域的中心重合。

求在T时间内导体圆环产生的焦耳热。

(2)上述导体圆环之所以会产生电流是因为变化的磁场会在空间激发涡旋电场,该涡旋电场趋使导体内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如图乙所示,变化的磁场产生的涡旋电场存在于磁场内外的广阔空间中,其电场线是在水平面内的一系列沿顺时针方向的同心圆(从上向下看),圆心与磁场区域的中心重合。

在半径为r的圆周上,涡旋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处处相等,并且可以用

计算,其中为由于磁场变化在半径为r的导体圆环中产生的感生电动势。

如图丙所示,在磁场区域的水平面内固定一个内壁光滑的绝缘环形真空细管道,其内环半径为r,管道中心与磁场区域的中心重合。

由于细管道半径远远小于r,因此细管道内各处电场强度大小可视为相等的。

某时刻,将管道内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小球由静止释放(小球的直径略小于真空细管道的直径),小球受到切向的涡旋电场力的作用而运动,该力将改变小球速度的大小。

该涡旋电场力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和静电力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相同。

假设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其电荷量保持不变,忽略小球受到的重力、小球运动时激发的磁场以及相对论效应。

①若小球由静止经过一段时间加速,获得动能Em,求小球在这段时间内在真空细管道内运动的圈数;

②若在真空细管道内部空间加有方向竖直向上的恒定匀强磁场,小球开始运动后经过时间t0,小球与环形真空细管道之间恰好没有作用力,求在真空细管道内部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理综物理参考答案2016.4

13.D14.A15.B16.C17.B18.D19.C20.B

(1)C(3分);

B(3分)

(2)①AC(4分)错选不得分;

漏选得2分。

②0.36(3分)③0.18~0.19(2分)④C(3分)

22.(16分)

(1)金属杆cd静止在金属导轨上,所受安培力方向与导轨平面平行向上。

则F安=mgsin30°

(2分)解得:

F安=1.0N(2分)

(2)F安=BIL(2分)解得:

I=5.0A(2分)

(3)金属杆ab所受安培力方向与导轨平面平行向下

金属杆ab在拉力F、安培力F安和重力mg作用下匀速上滑则F=BIL+mgsin30°

(2分)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金属棒ab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感=BLv(2分)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通过金属杆ab的电流I=

根据功率公式:

P=Fv(1分)解得:

P=20W(1分)

23.(18分)

(1)小孩处于静止状态时,根据平衡条件有Mg=kx0(2分)解得:

k=

F-x图如图所示。

(说明:

画出过原点的直线即可得分)(1分)

(2)利用F-x图像可知,图线与横轴所包围的面积大小等于弹簧弹力做功的大小。

弹簧压缩量为x时,弹性势能为Ep弾=

kx2(1分)图a状态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弾1=

k(3x0)2(1分)

小孩从图a至图b的过程,小孩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当弹簧弹力与重力等大时小孩向上运动的速度最大,设其最大速度为vmax。

(1分)

此时弹簧压缩量为x0,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弾2=

kx

从图a至小孩向上运动速度达到最大的过程中,小孩和弹簧系统机械能守恒,因此有:

k(3x0)2=Mg(3x0-x0)+

Mv

+

vmax=2

(1分)

(3)图a状态至弹簧长度为原长的过程中,小孩和弹簧系统机械能守恒。

设小孩在弹簧长度为原长时的速度为v0,则有:

k(3x0)2=Mg(3x0)+

(1分)

小孩迅速抓住跳杆的瞬间,内力远大于外力,小孩和弹跳杆系统动量守恒。

设小孩和弹跳杆共同速度为v1,规定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有Mv0=(M+m)v1(2分)

小孩和弹跳杆一起竖直上升至最高点,小孩和弹跳杆系统机械能守恒,因此有:

(M+m)v

=(M+m)ghmax(2分)解得:

hmax=

(1分)(说明:

其他解法合理同样得分)

24.(20分)

(1)导体圆环内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将产生感生电动势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生电动势

导体圆环内感生电流

在T时间内导体圆环产生的焦耳热Q=I2R0T(2分)解得:

(2)

①根据题意可知,磁场变化将在真空管道处产生涡旋电场,该电场的电场强度

小球在该电场中受到电场力的作用,电场力的大小

电场力的方向与真空管道相切,即与速度方向始终相同,小球将会被加速,动能变大。

设小球由静止到其动能为Em的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路程为s,

根据动能定理有Fs=Em(2分)小球运动的圈数

(1分)解得:

…(2分)

②小球的切向加速度大小为

由于小球沿速度方向受到大小恒定的电场力,所以经过时间t0,小球的速度大小v满足v=at0(1分)

小球沿管道做圆周运动,因为小球与管道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

所以,小球受到的洛伦兹力提供小球的向心力,设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0,

则有qvB0=mv2/r(2分)解得:

B0=kt0/2(1分)

理综化学部分2016.4

一、选择题

6.在2015年9月3日胜利日大阅兵中,八一飞行表演队首次使用高沸点的彩色拉烟剂,

进行了绚丽的拉烟飞行.其原理是用氮气将拉烟剂带入飞机燃料燃烧后喷出的高温气体

中,其中的水蒸气与气化后的彩色拉烟剂遇冷凝结形成“彩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彩雾”是一种混合物

B.上述过程中有物理变化

C.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促使拉烟剂气化

D.“彩雾”的形成与焰色反应的原理相同

7.核反应不仅能发电也能制造元素.2016年初国际上确认,利用原子核间的撞击已制造

出原子序数分别为113、115、117和118四种新元素,填补了目前元素周期表的空白,

其中113号元素与Al元素处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反应发电实现了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

B.115号元素一定是处于VA族的非金属元素

C.117号元素与F、Cl、Br、I均处于VIIA族

D.四种新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不同周期

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可用蒸馏法提纯工业乙醇

B.葡萄糖用于制镜业是利用了葡萄糖的还原性

C.1mol

最多可与4molNaOH发生反应

D.1-氯丙烷和2-氯丙烷分别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都可得到丙烯

9.硫黄制酸在我国的工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工业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硫黄的

燃烧热△H=297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Ⅱ中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B.Ⅳ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Ⅳ中使用催化剂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转化率

D.V中气体a可以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10.将1.5mL0.1mol/LNa2SO4溶液和1.0mL0.1mol/LBaCl2溶液混合后得到浊液a,过

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B.若向滤液b中滴加0.01mol/LNa2SO4溶液,无明显现象

C.若向滤液b中滴加0.01mol/LBaCl2溶液,会出现白色沉淀

D.若向滤液b中滴加0.1mol/LAgNO3溶液,无明显现象

11.某同学利用下列实验探究金属铝与铜盐溶液反应:

A.由实验1可以得出结论:

金属铝的活泼性弱于金属铜

B.实验2中生成红色物质的离子方程式:

Al+Cu2+=Al3++Cu

C.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同是导致实验1、2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

D.由上述实验可推知:

用砂纸打磨后的铝片分别与H+浓度均为0.2mol/L的盐酸和硫酸反应,后者更剧烈

12.稀硫酸酸化后的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悬浊液可用于吸收燃煤尾气中的SO2,得

到MnSO4,MnSO4可与KMnO4反应制备电池材料MnO2,同时生成H2SO4。

下列用

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MnO2吸收SO2的反应:

MnO2+SO2=MnSO4

B.MnO2作为碱性电池正极材料时的放电反应:

MnO2+e-+H+=MnOOH

C.MnSO4与KMnO4反应制备MnO2:

2MnO4-+3Mn2++2H2O=5MnO2↓+4H+

D.尾气中的SO2还可用足量的氨水吸收:

2

25.(17分)

表示烃基烷氧基)

⑴A与D含有相同官能团,该官能团是_________。

⑵B

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⑶有关C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C能发生消去反应

b.C的沸点低于正戊烷

c.C与F互为同系物

d.C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

⑷D

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⑸化合物J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

⑹已知化合物H的分子式是C7H8O2与G发生取代反应生成I。

写出所有符合下列条

件的H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体:

_________。

a.属于酚类化合物b.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两种

⑺已知:

若用该反应合成MEH-PPV,则所需单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6.(14分)

单质碘的提取及应用中有关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⑴可利用i中反应从海带灰浸取液中提取单质碘,若所用试剂为双氧水、稀硫酸,其

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⑵ii中2HI(g)

H2(g)+I2(g)三种分子化学键断裂时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

其他条件相同,1molHI在不同温度分解达平衡时,测得体系中I2物质的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①比较2ab+c(填“<

”、“>

”或“=”),理由是_________。

②某温度下该反应平衡常数为

,达平衡时,1molHI分解的转化率为_________。

③若利用此反应制备I2,则能提高HI转化率的措施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移走I2b.加压c.升温d.增大HI浓度

⑶iii中,碱性条件下I2可以转化为IO3-。

电解KI溶液制备KIO3-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电解过程中观察到阳极液变蓝,一段时间后又逐渐变浅。

①a连接电源的_________极。

②结合实验现象和电极反应式说明制备KIO3的原理:

27.(12分)

中国自古有“信口雌黄”、“雄黄入药”之说。

雌黄(As2S3)和雄黄(As4S4)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砷化物,早期都曾用作绘画颜料,因都有抗病毒疗效也用来入药。

⑴砷元素有+2、+3两种常见价态。

一定条件下,雌黄和雄黄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Ⅰ中,氧化剂是。

②Ⅱ中,若1mol(As4S4)反应转移28mol,则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

⑵Ⅲ中产物亚砷酸H3AsO3可以用于治疗白血病,其在溶液中存在多种微粒形态,各种微粒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的pH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人体血液的pH在7.35~7.45之间,用药后人体中含砷元素的主要微粒是。

②将KOH溶液滴入亚砷酸溶液,当pH调至11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

=1:

1时,溶液显碱性

b.pH=12时,溶液中

c.在K3AsO3溶液中,

⑶工业含砷(Ⅲ)废水常用铁盐处理后排放。

其原理是:

铁盐混凝剂在溶液中生产

胶粒,其表面带有正电荷,可吸附含砷化合物。

经测定不同pH条件下铁盐对含砷(Ⅲ)化合物的去除率如图所示。

pH在5-9之间时,随溶液pH增大,铁盐混凝剂对含砷(Ⅲ)化合物的吸附效果增强。

结果⑵和⑶中图示解释可能的原因:

28.(15分)

某同学看到“利用零价铁还原NO3-脱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相关资料后,利用如下装

置探究铁粉与KNO3溶液的反应。

实验过程如下:

i.打开弹簧夹,缓慢通入N2,并保持后续反应均在N2氛围中进行;

ii.加入pH已调至2.5的0.01mol/LKNO3酸性溶液100mL,一段时间后铁粉部分溶解,

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

待铁粉不再溶解,静置后发现,剩余固体表面有少量白色物

质附着;

iii.过滤剩余固体时,表面的白色物质变为红褐色;

iv.检测到滤液中存在NO3-、NH4+、Fe2+。

⑴通入N2并保持后续反应均在N2氛围中进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

⑵白色物质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变为红褐色的原因:

⑶用K3[Fe(CN)6]检验滤液中Fe2+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

⑷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

再加入几滴稀硫酸,溶液

呈红色。

溶液变成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

⑸该同学进一步查阅资料发现,用铁粉、碳粉的混合物脱除硝酸盐,效果更佳。

他用上述KNO3溶液继续

设计如下实验,探究碳粉的作用。

③关于碳粉的作用,还可以提出的假设是。

2016年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理科综合化学能力测试答案

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化学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6.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物质分类和变化的分类问题。

A选项“彩雾”中包括水蒸气和气化后的彩色拉烟剂,因此是混合物。

B选项“彩雾”形成过程是高温气体中的水蒸气与气化后的拉烟剂遇冷凝结形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