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集成电路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85097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集成电路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模拟集成电路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模拟集成电路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模拟集成电路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模拟集成电路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拟集成电路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x

《模拟集成电路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集成电路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拟集成电路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x

代课教师:

许江涛:

Tel:

,Email:

jtxu@

西一楼二楼C段255教研室

注意事项:

1.所给定的设计指标仅供参考,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改,但需要说明原因;

2.根据设计指标,可以在参考电路结构的基础上确定参数并改进设计,非常鼓励通过查找参考文献,采用其它结构的电路,或者创新电路结构;

3.需要阅读模型文件

/data/jtxu/analog/05umpdk/05model/s05mixdtssa01v11.scs了解可以选用的器件类型、尺寸和关键参数等;

这里给出MOS管的几个关键参数供大家参考:

NMOS:

modelnamemn

Vth0=719.2mVμ0=495.1cm2/V/stox=13nmPMOS:

modelnamemp

Vth0=972.6mVμ0=283.3cm2/V/stox=13.7nm

真空介电常数:

ε0=8.85*10-12F/msio2的相对介电常数:

εr,sio2=3.9

4.设计过程中可以参考模型库中的mn_fitting.pdf等文件,这些文件给出了各种不同尺寸MOS管的Vds、Vgs、Ids、Gm等的变化曲线,和计算结果相印证,指导电路设计过程;

5.电路仿真时,所加载的model文件地址在3中已经给出,需要说明的是需根据电路中所使用的元器件分别加载器模型项,例如电路中包含了MOS管、电阻、电容和三极管,则模型文件需要add四次,并在section一栏分别填写对应的工艺角项,依次为tt、restypical、captypical和biptypical。

这些是典型工艺角的设置情况,如果仿真其它工艺角,可以参考model文件中对已其它工艺角的定义。

例如对于MOS管除了定义了tt(typicalNMOS/typicalPMOS),还定义了ff、ss、fs和sf四种情况,分别对应fastNMOS/fastPMOS、slowNMOS/slowPMOS、fastNMOS/slowPMOS和slowNMOS/fastPMOS。

而对于电阻则定义了三种情况:

restypical、resslow和resfast。

题目一:

带隙基准的设计

基于所给的CMOS工艺设计一个带隙基准,带隙基准的原理和设计方法请参考教材《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陈贵灿等译)第11章内容。

设计指标(供参考):

性能参数

测试条件

参数指标

工作电压范围

2.5~5.5V

静态电流

VDD=3.6V,Temp=27℃

<

20μA

输出基准电压

0.6V±

0.5%范围以内

线路调整率

VDD=2.5~5.5V,Temp=27℃

0.01%/V

PSRR(50Hz)

>

85dB

PSRR(1KHz)

75dB

温度特性

VDD=3.6V,Temp=-40~125℃

15ppm/℃

注:

上述PSRR是指从电源端到基准输出端增益的倒数。

设计要求:

1.确定设计指标(以上指标供参考,可以进行适当修改,但需讲清楚原因);

2.根据设计指标,可以在参考电路结构基础上确定参数和改进设计,也可以查找文献采用其它结构的电路或创造新的电路结构进行设计;

3.阅读模型文件,了解可以选用的器件类型、尺寸范围、关键参数;

4.手工设计:

根据拟定的设计指标,尝试初步确定满足指标的各元件的模型与参数:

MOS:

沟道长度与宽度,并联个数;

电阻:

宽度、长度、串并联个数;

电容:

宽度、长度、并联个数;

三极管:

并联个数。

5.采用全典型模型,27℃,验证带隙基准是否满足设计指标;

(偏置可用理想电流源代替)

6.设计偏置电路:

a)选定电路结构;

b)手工设计:

确定各元件的模型与尺寸;

c)采用全典型模型,仿真验证偏置电流源的性能;

7.将偏置电路和带隙基准电路合在一起仿真(采用全典型模型,27℃),验证带隙基准的性能参数(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VDD从0V上升到5.5V过程中的基准电压波形,观察基准的建立过程与电源电压对基准的影响(线路调整率),以及工作电流曲线(直流扫描);

b)VDD在1μS内由0V上升到3.6V然后保持不变时的基准电压波形,观察快速上电时基准的建立过程(瞬态扫描);

c)VDD在10mS内由0V上升到3.6V然后保持不变时的基准电压波形,观察慢速上

电时基准的建立过程(瞬态扫描);

d)在VDD=3.6V时,PSRR对于频率(1Hz~100KHz)的特性曲线(交流扫描);

e)在VDD=3.6V时,温度由-40℃上升到125℃的带隙输出电压曲线(温度扫描);

要求全典型模型下,电路要达到“设计指标”要求,否则应对电路结构和参数进行修改与优化,直至满足要求(可能需要多次调整)。

8.采用全慢模型,电源电压2.5V,温度-40℃进行仿真,观察以上参数的变化;

9.采用全快模型,电源电压5.5V,温度125℃进行仿真,观察以上参数的变化;

10.根据以上仿真结果,分析模型变化时,基准输出电压变化的分析。

设计报告要求:

1.设计指标的确定及其原因(如果需要对上面的指标进行修改的话);

2.电路结构的确定及其原因;

3.电路原理论述(具体到每个器件的作用);

4.每个晶体管的沟道宽度与长度的确定依据,电阻电容尺寸的选取依据;

5.手工设计过程(可能要迭代);

6.报告“设计要求”中的各种波形和性能指标。

7.仿真结果的分析与设计总结(感想、改进);

8.组内成员的具体分工与任务量(以%表示);

9.参考文献;

10.附录(整体电路与网表文件)。

参考电路:

题目二:

差分电路设计

基于所给的CMOS工艺设计运算放大器(单端输出)和迟滞比较器。

(可分别设计运放和比较器,也可以设计一个复用电路,通过控制信号实现运放和比较器的转换。

设计指标:

(供参考)

运放负载电容

2pF

电源电压范围

2.5~5.5V

整体静态电流

20uA

运算放大器

输入共模范围

VDD=3.6V,Temp=27℃

0.3~2V

输出摆幅

0.7~3V

开环增益(低频)

80dB

单位增益带宽

800KHz

相位裕度

60°

PSRR(低频)

100dB

CMRR(低频)

90dB

迟滞

比较器

输入上升翻转点

VDD=3.6V,Temp=27℃,低频

Vref+(8~12mV)

输入下降翻转点

Vref-(8~12mV)

1.确定设计指标(以上指标供参考,可以进行适当修改,但需说明原因);

3.阅读模型文件,了解可以选用的器件类型与尺寸范围;

根据拟定的设计指标,初步确定满足指标的各元件的模型与参数:

5.采用全典型模型,27℃,验证差分电路是否满足设计指标;

a)选定电路结构;

b)手工设计:

c)采用全典型模型,仿真验证偏置电流源的性能;

7.将偏置电路和差分电路合在一起仿真(采用全典型模型,27℃,VDD=3.6V),确定差

分电路的最终性能参数(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运放应用:

a)一输入端固定为1V参考电压,另一输入端从0V上升到2V时的输出电压曲线与静态电流曲线,确定低频增益;

以输出1.8V为输出参考电压,确定输入失调电压

(直流扫描);

b)一输入端固定为1V参考电压,另一输入端为信号输入时的放大特性:

增益、相位、带宽、相位裕量等(交流扫描);

c)PSRR对于频率(1Hz~100KHz)的特性曲线(交流扫描);

迟滞比较器:

一输入端固定为1V参考电压,另一输入端由低变高和由高变地时的输出曲线,观察迟滞量(直流扫描);

要求全典型模型下,运放和比较器达到“设计指标”要求,否则应对电路结构和参数进行修改与优化,直至满足要求(可能需要多次调整)。

10.对以上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模型、电压、温度对性能的影响,分析原因,探讨减小影响的方法。

1.设计指标的确定及其原因;

(如果需要对上面的指标进行修改的话)

4.每个晶体管的沟道长度的确定及其原因;

10.附录(整体电路与网表文件)。

VControl

自1"

Vout1

'

"

题目三:

过温保护电路设计

基于所给的CMOS工艺设计一个温度系数尽量小的电流源与一个过温保护电路。

基准电流源可以给过温保护电路提供一个不随温度变化的偏置电流,保证过温保护电路自身的特性不随温度变化,因此需要改基准电流的温度系数尽量小。

过温保护电路的核心为一个比较器,其一个输入端接不随温度变化的基准电压VREF,而另一输入端接随温度变化的三极管的VBE电压。

随着温度的变化,三极管的VBE发生改变,当大于或小于VREF时,比较器的输出电压都会发生跳变,从而实现指示温度的功能。

(1)工作电压范围

(2)整体静态电流

VDD=2.5~5.5V,全典型模型,

Temp=27℃

60μA

(3)电流源指标1

(10±

2)μA

(4)电流源指标2

VDD=3.6V,全典型模型,

Temp=-40℃~125℃

(5)过温保护指标

MOS

RES

BJT

VDD=3.6V

所列5中模型下满足:

1)升温翻转温度:

(160±

5)℃

2)降温翻转温度:

(140±

tt

t

ss

s

ff

f

sf

fs

4.参考电路中VREF为理想电压源,电压大小可以在0~1.2之间由设计者自行设定;

IREF为电流源输出;

OUTPUT为过温信号。

5.手工设计:

6.使用规定的测试条件,验证过温保护电路和电流源是否满足设计指标。

7.分别采用电源电压2.5V、5.5V对性能参数中的(4)、(5)重新仿真,观察以上参数的变化。

设计报告:

4.推导出决定过温信号翻转(两个方向)的因素与关系式,以及翻转迟滞量的表达式;

5.各个晶体管尺寸的确定依据;

6.手工设计过程(可能要迭代);

10.附录(整体电路的网表文件)。

题目四:

跨导放大器设计

基于所给的CMOS工艺设计一款跨导放大器。

跨导放大器的设计是教材《模拟CMOS

负载电容

30pF

250μA

跨导放大器

0.1~1V

0.6~1.2V

1800~2200

3MHz

65dB

跨导(低频)

(900~1100)μA/V

转换速率

3V/μs

集成电路设计》(陈贵灿等译)的重点内容,其原理和设计方法请参考此书。

设计指标:

5.采用全典型模型,27℃,验证电路是否满足设计指标;

7.将偏置电路和主体电路合在一起仿真,采用全典型模型,27℃,VDD=3.6V,要求电路达到“设计指标”要求,否则应对电路结构和参数进行修改与优化,直至满足要求

(可能需要多次调整),并应包括以下内容:

a)一输入端固定为0.6V参考电压,另一输入端从0V上升到3.6V(电源电压)时的输出电压曲线与静态电流曲线,确定低频增益;

以输出0.9V为输出参考电压,确定输入失调电压(直流扫描);

b)一输入端固定为0.6V参考电压,另一输入端为信号输入,输出工作点为0.9V时的放大特性:

增益、相位、带宽、相位裕量等(交流扫描,);

c)输出工作点为0.9V时,PSRR对于频率(1Hz~100KHz)的特性曲线(交流扫描);

8.在以下条件下,完成“要求7”中工作曲线与性能指标验证(不要求达到“设计指标”)。

VDD=2.5V

VDD=5.5V

全慢模型,Temp=-40℃

全典型模型,Temp=27℃

全快模型,Temp=125℃

4.每个晶体管尺寸的确定依据;

6.回报“设计要求”中各种情况下的曲线,包括:

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的直流扫描图形(并作出直流增益,读出失调电压)、输入电压-输出电流的直流扫描图形(求出跨导曲线)、波特图(增益、相位)、PSRR图形、偏置电流源等的仿真结果与参数列表等;

题目五:

振荡器设计

基于所给的CMOS工艺设计一款功耗尽量小的低频振荡器。

该实验的目的为理解振荡器的设计思想,学习简单振荡器的设计方法,完成指定频率、

占空比、功耗的振荡器设计。

该振荡器的设计利用电容充放的规律,采用一个基准电流源对一个固定容值的电容充电,电容上的电压随充电时间变大,确定充放电电流与电容大小和充电时间的关系,利用比较器检测电容电压,与设计好的两个基准电压比较,可以确定比较器输出为高的时间,从而确定比较器输出翻转的周期和占空比。

电容反复充放电,输出所需的振荡信号,达到设计目标。

1pF

电流

5μA

振荡频率

1KHz(T=1ms)

占空比

50%

比较器

1~2V

输入高电平翻转精度

15mV

输入低电平翻转精度

1.确定设计指标(以上指标供参考,可以进行适当修改,但需说明原因);

2.根据设计指标,可以在参考电路结构基础上确定参数和改进设计,也可以查找文献采用其它结构的电路或创造新的电路结构进行设计;

3.阅读模型文件,了解可以选用的器件类型与尺寸范围;

4.手工设计:

宽度、长度、并联个数。

5.采用全典型模型,27℃,验证电路是否满足设计指标;

6.设计偏置电路(基准电流和基准电压的产生,可选做):

c)采用全典型模型,仿真验证充电电流源和基准电压的性能;

7.将偏置电路和主体电路合在一起仿真,采用全典型模型,27℃,VDD=3.6V,要求电路达到“设计指标”要求,否则应对电路结构和参数进行修改与优化,直至满足要求(可能需要多次调整),并应包括以下内容:

a)比较器一端输入为1V参考电压,另一端输入0.9~2.1V,周期1ms的三角波,

观察低电平翻转精度(瞬态扫描);

b)比较器一端输入为2V参考电压,另一端输入0.9~2.1V,周期1ms的三角波,观察高电平翻转精度(瞬态扫描);

c)振荡器的2选1输入参考电压为1V和2V,观察振荡器输出;

改变参考电压观察振荡器输出;

改变充放电电容观察振荡器输出;

保证充放电电流相同前提下同时改变充放电电流观察振荡器输出;

只改变充电电流或者只改变放电电流观察振荡器输出;

d)观察振荡器输出波形的上升沿和下降沿上是否有振荡,若有分析原因,并加以改进,观察改进后的波形。

1.设计指标的确定及其原因;

2.电路结构的确定及其原因;

3.电路原理论述(具体到每个器件的作用);

4.每个晶体管尺寸的确定依据;

5.手工设计过程(可能要迭代);

6.回报“设计要求”中各种情况下的曲线;

7.仿真结果的分析与设计总结(感想、改进);

8.组内成员的具体分工与任务量(以%表示);

9.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