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九点突破战略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8403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8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九点突破战略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九点突破战略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九点突破战略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九点突破战略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九点突破战略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九点突破战略篇.docx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九点突破战略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九点突破战略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九点突破战略篇.docx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九点突破战略篇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九点突破【战略篇】

上海教师考试网(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是中学地理学习中的一处重点,更是难点,中公资深讲师从难点突破方面做点总结,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山脊和山谷的判断方法:

图中AB线为山谷线,CD线为山脊线

方法一:

横向地势比较法

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横向比较,即图中MN方向和XY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XY方向)为中间高两侧低;而山谷处(MN方向)为中间低两侧高。

结论:

中间高两侧低——山脊;中间低两侧高——山谷。

方法二:

纵向地貌比较法

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纵向比较,即图中AB方向和CD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CD方向)等高线由高处弯向低处;而山谷处(AB方向)等高线由低处弯向高处。

结论:

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战略通法:

由等值线:

“高高低低”判读:

由高海拔(值)先低海拔(值)弯曲,说明此处高(值)(山丘);由低海拔(值)向高海拔(值)弯曲,说明此处为低海拔(值)(山谷)

二、等高线地形图中鞍部的剖面特征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果沿不同方向对鞍部作剖面图,可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地形剖面图。

沿两座山峰连线方向看,两边高,中间低;

沿垂直于两座山峰连线方向(为山谷)看,两边低,中间高。

三、有关定量计算

1.相对高度的计算:

公式:

(n-1)×Δd≤ΔH<(n+1)×Δdn:

悬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Δd:

等高距理解:

2.悬崖绝对高度的计算

(1)悬崖崖顶的绝对高度:

大≤H<大+Δd大:

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大的。

(2)悬崖崖底的绝对高度:

小-Δd理解:

【例题】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读图完成1-2题

1.陡崖A处的高度为()

A.10米    B.20米    C.20米以上    D.20米以下

2.公路选择在该地形区通过的原因是()

A.该部位是山脊,地势较高    B.该部位是山谷,工程量较小

C.该部位是鞍部,地势较低    D.该部位岩层软弱,易于开挖

【中公专家解析】1、陡崖A处有3条等高线重合,根据计算公式可得到其相对高度为20~40米之间。

2、交通线路如果必须穿越山区,往往选择鞍部位置,因为其地势较低。

【答案】1、C2、C

四、等高线地形图中坡度的比较

公式中高差往往由等高线图中的等高距决定。

结论:

坡度大小与高差(等高距)、比例尺(或与高差和比例尺的乘积)成正比,与图上距离(往往由等高线的疏密或图幅大小决定)成反比。

【例题】下图是等高距相同的四幅地形图,有关a、b、c、d四处坡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A.a>c>d>bB.a=b=c=dC.b>d>c>aD.无法确定

【审题】四图图幅大小相当且等高线分布均匀,可视为它们的图上距离相等,等高距又相同,这时我们需要寻找坡度与比例尺的关系。

【中公专家解析】坡度=高差/水平距离=高差/(图上距离/比例尺)=(高差/图上距离)×比例尺即坡度大小与比例尺成正比。

故上述四图中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cdb

【答案】A

五、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河流

1.河流位置:

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处,而山脊往往会成为河流的分水岭。

2.河流的流向:

由于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处,而山谷等高线的特征是由低处弯向高处,故可判断河流的流向。

例:

读下图判定河流ab段的流向。

【中公专家解析】因为河流常发育在山谷地形处,而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弯向高处(如下图)。

故可判定图中50米等高线以北地势比50米等高线内的地势高,从而推断河流的流向。

3.河流与地势高低:

等高线地形图中,可以根据河流流向判定地势的高低。

例:

下图中,两岛的地势差异性表现为()

A.甲岛西高东低,乙岛东高西低B.甲岛东高西低,乙岛中高周低

C.甲岛中高周低,乙岛中低周高D.甲岛中低周高,乙岛西高东低

【中公专家解析】图中甲岛河流自东向西注入海洋,故判断地势东高西低,乙岛河流自中间流向四周入海,故判断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答案】B

 

六、水库大坝的建设

1.水库大坝的选址:

大坝一般选在峡谷处,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盆地或洼地处。

2.水库范围的确定:

水库范围应是由大坝及接触到的最高一条等高线共同所组成的闭合区域。

图中阴影部分为库区范围

3.大坝高度的确定:

大坝高度应根据其所接触到的等高线来判定。

但经常由于在山区会有各种小山丘存在,故按蓄水要求,大坝往往只能修建到一定高度。

例:

下图中如果只修建一个大坝,则大坝的高度约为米。

解析:

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根据大坝修建在峡谷地段,可选定大坝的位置。

如果大坝修300米高(即左侧修至小山丘,右侧修至300米等线),则我们发现大坝与300米等高线无法形成闭合区域。

要形成闭合区域,必须再修建另一座大坝(如图中虚线)。

这不符合题中修建一座大坝的要求。

故只大坝只能修建至约200米高度。

例:

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

读下图,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是处,并用地形地剖图解释你所作的判断。

【中公专家解析】分别连接EH、FH、GH,并作剖面图。

(如下图)判定得知:

G点能观察到经过H处的车辆。

总结:

对于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通视情况,可先作简单判定,然后再画剖面图证明之。

一般地,我们会碰到以下一些情况,如下图所示:

⑴根据坡度陡缓情况。

如果是先陡坡后缓坡(凹坡),则可以看到;如果是先缓坡后陡坡(凸坡),则无法看到。

(如上图中左图和中图所示)

⑵是否穿越沟谷。

如果穿越沟谷,由于后半部分地势会升高,即使地势再降低,也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看到。

(如上图中右图所示)

七、交通线路的选择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交通线路的修建一般往往与等高线平行,即“之字形”(盘山)线路。

例:

下图中:

在EF之间修建公路,选择(EGF或EHF)应选择EHF

意义:

可减少修路的工程量。

道路平坦,有利于车辆安全行驶不易造成水土流失等。

如果一定要从地表经过山区,往往选择从鞍部位置穿越。

八、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通视情况判断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经常要作通视情况(即站在某处能否看到另一处)的判断。

我的理解是:

通视情况的判断最直接的办法是将两地连线作为剖面线,画出剖面地形图,在剖面图中再将两点连成直线作为人的视线,而地势起伏如果高出人的视线,则判定为不能看到。

九、等值线之间闭合等值线内大小的判定

在等值线图,如果在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出现闭合的等值线,对于其内部大小的判定该如何认定?

我的理解是:

结论:

“大的更大,小的更小”

证明:

如下图中,对于A、B两处大小的判定。

对于A处的判定:

我们对两条等值线之间取点,一种情况忽略闭合等值线(M点),另一种情况考虑闭合等值线(N处)。

如图:

M处的大小为:

3

N=6;

结果:

N>M——我们可理解为由于存在了该闭合等值线,使闭合等值线及其以内其值的大小出现递增趋势。

故可理解为“大的更大”。

对B处的判定其方法和原理同A处的判定。

【例题】读下面的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读图回答第1-3题:

1、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若b海拔高度为200m,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

①200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M、N处的地形可能()

①同为洼地②同为小丘③同为缓坡④一处为小丘,一处为洼地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中公专家解析】由于a>b,故M处的闭合等值线为大,N处的闭合等值线为小,按照“大的更大,小的更小”的理解:

1、M处中间高四周低,故为小丘,N处中间低,四周高,故为洼地。

选C。

2、同样的理解得到300

3、如果两闭合等值线同为a或同为b,意即同时符合“大的更大”或同时符合“小的更小”,故同为小丘或同为洼地。

选A。

上海中公资深讲师解析

上海教师资格笔试群:

371175465微信号:

shjsksw

上海中公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