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修订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83793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修订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版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修订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版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修订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版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修订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版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修订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版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修订Word文件下载.docx

《最新版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修订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修订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版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修订Word文件下载.docx

每学期校长听课不少于20节,副校长及中层领导不少于30节,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

听课时,必须有听课记录和中肯的评价及建议。

7、注重教师队伍专业发展。

指导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制订专业发展计划,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学校要开展教师“三个一”活动,即保证一周一次一小时的读书活动和一日一次一展示的写字活动,定期交流学习心得,营造“读好书、写好字”的浓厚氛围,打造书香校园。

教师要善于自学,积极研究,把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作为自觉行动,坚持每学期至少研究10套高质量试题,以促进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

学校要积极开展专题培训,促进教研与培训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培养一批县级标兵、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8、以教研为先导,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

9、定期开展教学质量分析,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和个别化学习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教学有效性。

10、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实行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落实多元的综合素质评价措施。

11、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学校、社区的资源条件,组织开发校本课程。

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实践交流活动。

12、建立健全图书馆(室)、实验室等功能教室的使用管理制度,面向学生充分开放,提高使用效益。

二、校本教研常规细则

学校发展必须走科研驱动、内涵发展的特色化道路,必须通过加强校本管理、校本培训、校本研究和校本课程建设,建设具有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团队。

建立以校为本、自下而上、上下互动的教研工作制度,才能确保校本教研有长久的生命力。

1、学校有明确的校本教研目标,有校本教研工作中长期规划,每学

期有教科研工作专项计划和专题总结。

有固定的教研时间和教研地点,以保证教研活动正常、高质量地进行。

2、学校应设有专门的教研机构,参与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教研组是校本教研的基础单位,教研组长是教研组的带头人,要选择师德优秀、经验丰富、能起示范引领的教师担任。

各教研组长要保证各项教研工作的贯彻落实。

3、教研活动扎实开展。

教研组至少每周活动一次。

每次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有研讨、有记录、有总结、有过程性材料。

4、立足本校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赛课、磨课、议课、研课、同课异构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围绕学校教科研课题确定教研组每学期的研究课题,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交流汇报,组织教学实践课、研究课、公开展示课,把问题当课题、教学当教研、成长当成果。

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每学期撰写一篇经验论文或教学案例。

6、实施“青蓝工程”,以老带新,以新促老。

帮助新教师熟悉业务,协助老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新理念。

7、教研组要在组长的领导下,积极开展课改实验活动,逐步形成严谨治学、团结合作、敬业奉献、开拓创新的优良组风;

教师必须主动、认真地参与教研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8、积极承办、参与各级教研机构组织的常规教研活动、送教活动。

鼓励支持教师外出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

9、充分发挥本校课改标兵、名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专业示范引领作用。

每学期至少要开展一次面向全校教师的教学观摩课、示范课或专业理论讲座。

10、各校应积极主动与其它学校建立校际教研关系,开展跨区域联片教研,共同合作,相互开放,交流信息,共同发展;

要积极学习和引进外地先进课改经验,发现和培养本校的课改典型,做好课改经验的总结和推广,促使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教师外出听课、参加培训学习,返校后要落实“三个一”:

即作一个专题汇报,交一份学习心得,上一节汇报课。

相关书面材料存入教师培训档案。

11、积极开展读书活动,构建学习型校园。

应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努力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和业务水平。

教师要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和信息,拓宽获取现代教育资源的渠道,学习新理论,关注新的教科研成果。

每个教师每年要订阅一种本专业的报刊资料。

三、教师教学常规细则

教师教学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由教学计划、备课与教案、课堂教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评价等环节组成,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此对教师教学常规提出以下要求:

(一)教学计划和总结

教学计划主要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备课组计划、教师个人教学计划等。

教学计划要目标明确,措施可行,针对性、实效性要强。

1、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要依据学校教学工作目标,统筹协调,对各年级、各学科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和相应的检查措施,对各项主要教学工作做出具体安排,作为各教研组和任课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的参照依据。

教学工作计划必须有具体的管理目标和切实可行的质量监控措施,应在主管校长的直接领导和参与下由教务部门组织制定,学校教科室参与。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校委会审定后,于开学前印发至各教研组。

2、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应依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组学科特点,对本学期各项教研工作做出具体安排和要求,计划由教研组制定。

经全组教师讨论认可后,于开学后一周内交教务部门审定存档。

教研组长为计划执行的具体负责人。

3、备课组计划由备课组全体成员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与教学实际,经集体讨论后由备课组长执笔完成,计划内容包括:

教材分析、目标要求、教学进度、集体备课活动、学科竞赛活动、研究性学习(或活动课)及其它教研活动等工作安排及主要措施。

备课组长为计划执行的具体负责人。

没有设立备课组的学校,由教研组完成相关任务。

4、教师个人教学计划由各任课教师制定。

计划在开学后一周内完成。

内容包括: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措施和方法、教学进度等。

任课教师在制订计划时要充分理解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总体精神,依照备课组教学要求,熟悉课程标准;

明确本学科、本学期、本学年总的教学任务;

明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充分估计到完成教学任务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拟定教学进度,提出教学质量目标;

明确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5、计划制定后,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计划落实到位。

学期结束时,各责任部门和相关人员应及时对照计划,结合工作进度,对工作质量和效果进行反思,并写出书面总结,交教务部门存档。

教学工作总结包括:

工作进展概况,主要成绩,经验及体会,存在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等。

(二)备课与教案

1、备课

认真备课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教师要强化“功在课前,效在课堂”的意识,做到不备课不上课。

(1)教师应在开学前通读教材,了解和搜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网络资源,并提前备好一周课,平时也要做到周前备课、课前复备、课后反思。

(2)个人备课

①认真学习新课标,掌握课标的要求,钻研教材,详细查阅教学参考书和资料。

②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状态。

③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要弄清教材不等于教学的全部内容,树立教学内容要在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的思想,确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理念。

④确定相应的教法和学法,选取适当的教具及教学媒体。

⑤编写教案。

 

(3)集体备课

①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四有”、“五统一”。

“四定”:

定时间,坚持每单元或每章周前集体备课一次。

定地点,落实好集体备课地点,以便于活动组织;

定内容,严格按照计划安排进行,专题备课要提前一周拟定好课题;

定主备人,确定每次备课的主备人,主备人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发挥集体备课的核心作用。

“四有”:

每次集体备课活动都要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有评比。

“五统一”:

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训练,统一检测评价。

②集体备课程序:

分年级分学科成立备课组,选出备课组长,由备课组长牵头制订学期工作计划,分解备课任务;

提前设计出“备课初案”,并交付同组其他教师;

备课组教师对“备课初案”集中评议,达成共识后,主备教师对“备课初案”修订,形成备课组共案,供组内所有教师二次备课使用;

教师拿到备课组共案后,必须结合自己的学情对其进行二次备课,形成“自用教案”后才能上课;

小规模学校要充分利用联片教研活动扎实做好集体备课。

2、教案

(1)教案与教学进度相当,分课时撰写。

(2)教案格式完整。

内容包括课题名称、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导入、授新、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3)教学目标准确。

教学目标要切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能反映出基础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价值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体现教育性、实践性、层次性和可测性。

(4)教学准备充分。

课前活动安排、媒体的选用具体实用(如实验仪器、音像材料、挂图、实物、模型、投影、多媒体课件等)。

(5)教学内容正确。

教学内容必须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体现立德树人教育思想;

突出学科特点;

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要做到知识系统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6)教学结构合理。

教学结构要有严密的计划性,层次清楚,环环相扣,教学结构符合课型的特点。

教法和学法恰当。

重视多种教学手段的设计应用,充分利用教具、实验、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

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要有相应的教学内容及教与学的程序,体现师生互动。

(7)作业布置要有层次;

板书设计要科学合理。

(8)不能把教案写成单纯的知识提纲。

教案文字表述流畅,书写规范美观。

(9)教学反思要具有针对性,不追求数量,不流于形式。

(10)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共案,但教师上课前必须对教案二次备课。

不能以在课本、资料上批注圈点为由不进行二次备课。

复习课、练习课、习题讲评课都要有教案。

(三)上课

1、按学校规定课表上课。

不得擅自调课,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调课、换课、停课,必须经教导处批准。

2、课前准备充分。

课上所需教具应课前准备妥当,不上无准备课。

教师必须提前到教室组织教学。

3、准时上课。

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不坐着上课,不中途离开课堂,不允许在上课中途让学生走出教室替教师拿取所缺用品。

4、上课期间,不得会客,不得接打手机。

5、深入研究课堂,扎实站稳课堂,倾心打造高效课堂,实现全面育人。

(1)教学氛围和谐。

教师要以人为本,积极创设民主、公平、平等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踊跃发言、善于提问,大胆展示、敢于质疑、积极讨论。

(2)教学设计科学。

课堂教学要脉络清楚,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目标达成度高。

教学中应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给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教学方法恰当。

采取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教学手段先进。

要合理运用仪器、实物模型、多媒体等电教设施,加强直观教学,使课堂生动高效。

(5)教学基本功扎实。

教师上课要精神饱满、态度亲切、语言生动精练,学科语言规范健康,传播正能量,不讲与教学活动无关的话。

板书要正确规范。

6、着装整洁得体,仪表端庄大方,举止文明礼貌。

不穿戴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的服装和饰件。

7、注重教学卫生,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经常督促、检查学生认真执行,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用具带齐,坐姿端正;

(2)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不做与本课无关的事;

(3)发言先举手,回答问题时要站立端正、精神饱满、声音洪亮,使用普通话。

(4)及时纠正学生在课堂上不良的读、写、坐姿势,以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8、尊重学生人格,既严格要求,大胆管理,又要耐心教育。

严禁讽刺、挖苦、歧视和打骂学生。

不得随便中止学生上课,不得将学生赶出课堂,不得把学生留在办公室(或教室外)不让上课。

9、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不得占用学生上课时间布置安排其他与上课无关的事宜,不得将学生任意叫出课堂,影响正常教学。

10、实验课、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信息技术课等需要到专用教室上课。

上课前应充分准备好教学用品、教具和实验器材,做好上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作业本、试卷及上课需发的材料,应在上课之前发放完毕。

(四)辅导

辅导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一项具体措施。

辅导可分为课内辅导和课外辅导。

一般情况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的辅导,称之为课内辅导,而自习课、活动课、晚自习等时间的辅导称为课外辅导。

提倡分类辅导,辅导内容一般为补缺、补差或培优、提高等。

1、采取多元辅导形式。

自觉加强课内辅导,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要加强课外辅导的计划性,明确辅导的对象和具体内容。

要将课外阅读作为课外辅导的一个重要内容,并按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课外阅读量。

2、严格规范辅导行为。

严禁教师占用自习课、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和节假日进行集体补课,不准在辅导时间讲授新课,不滥编滥发教学辅导资料,不得以“培优补差”的名义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严禁有偿辅导和有偿补课。

3、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学校要建立心理咨询室,积极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教会学生正确面对挫折,用良好的心态对待学习,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五)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有效的作业设计与合理的作业布置,不仅有助于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更深入的把握和分析教材。

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作业的布置还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作业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智力都能得到同步的发展。

同时,通过批改作业,教师可以检查教和学两方面的效果,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教学工作。

1、作业布置的基本原则与作业量

(1)布置作业的基本原则:

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和学情,以教材为依托,深度分析和挖掘教学资源,丰富作业、习题类型,优化设计,合理控制作业总量,布置分层作业,创新作业方式。

(2)作业量要求:

.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印发的《河南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对于学生家庭作业量规定如下:

①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每天保证不少于30分钟阅读时间,其他各年级段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

作业设计既要考虑学科特点,又要收到实效,尽量分层次、分梯度进行作业训练,内容要少而精,起到精选、巩固、提高、拓展的作用。

②中学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作业的时间每天控制在1.5小时之内,具体到学科作业量,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每天平均不超过30分钟,物理、化学不超过20分钟,各科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及学科的特点具体确定。

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不留书面家庭作业。

严格控制双休日、节假日布置的作业量,每天作业量不超过2小时,提倡布置综合性、探究性、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作业设计和布置的质量

在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基础上,要更加关注作业的质量,要重视作业的效率,避免机械性、重复性的作业占据学生业余时间。

(1)中、小学作业设计要依据课标,紧扣教材,由教材实际出发,在扎稳基础的前提下,设计要科学、严谨、有梯度、有层次,能适合不同层面学生发展的需要。

坚决杜绝“一刀切”的被动作业。

提倡教师自主设计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特色作业和分层作业,大胆、精心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创新性,开展活动形式的作业,以增强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作业的布置要严格执行教辅资料使用规定。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阶段教学要求及学生实际选题,要紧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突出针对性、基础性、层次性、思维性。

作业量和深度广度难度要适当,练习册或习题集的使用要有选择性,尽可能同一备课组自编练习。

坚决杜绝把作业作为处罚学生的手段。

(3)加强对学生的作业规范要求。

作业本名称、姓名、学号等书写位置统一,字迹美观;

严格规范学生作业书写。

要求作业书写认真、规范,符合各科规定的格式,无乱涂乱画现象。

3、作业检查和批改的原则

检查批改作业,是为了全方位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诊断学习上遗存的问题,老师必须认真检查、精心批改,才能使布置下去的作业收到实效的反馈。

因此,必改作业的检查要求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1)遵循“有发必收”的原则。

布置、发下去的作业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收回,使学生有认真对待作业的意识,重视作业的功用。

(2)遵循“有收必改”的原则。

布置的作业中,必须完成的、考察重点的部分要全批全改。

作业批改要认真、规范,作业反馈要及时、有效。

(3)遵循“有改必评”的原则。

作业评价要有针对性,等级制评价和鼓励性评语相结合。

作业批改可实行等级制(“优、良、中、差”或“A、B、C、D”等级)。

(4)遵循“有错必纠”的原则。

要求及时检查出学生作业中所存在的错误和问题,并认真督促学生纠错,建立错题集,二次检查。

4、作业批改方式和要求

(1)作业批改方式

①全批全改:

教师将学生做完的作业收齐后逐份批改,不但全面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而且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都给以改正。

②部分批改:

分层次抽取部分学生作业进行批改。

③面批面改:

教师把作业收齐后,针对学生成绩、学习态度、心理差异等当面批改其作业。

(2)作业批改要求

批改作业一律用红色笔迹。

字体要端正,书写要规范,批语要简明具体,批改符号要统一。

初中生作业:

作文每学期不少于8篇,由语文教师批改;

周记每周一篇,由班主任批阅;

数学每课一次作业,每周批改不少于4次;

外语话题作文每两周1篇,习题批改每周不少于3次;

物理、化学每周批改不少于2次;

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每周批改不少于1次,其它学科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布置作业,结合实际批改。

小学生作业:

一、二年级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

课堂作业每一课每一堂布置并批改。

三至六年级每天不超过1小时课外作业(含课外阅读时间)。

语文课内习作以教材中设置的单元习作训练为内容,一个单元批改1次;

数学每节课1次课堂作业,原则上每日批改;

英语根据学科特点设口语、听力和书面作业三种,英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布置不同类型作业并结合实际批改(小学三年级上学期不布置英语书面作业);

其他学科根据学科特点除布置设必要的书面作业外,倡导设置探究性、实践性作业,每周不少于1次;

美术各年级均设图画本,每周不少于1次作业。

作业批改可根据教师承担的工作量,由学校具体要求采用批改方式。

对作文批改的要求:

作文可采取精批与略批相结合的办法。

在全批全改的前提下,精批不少于作文篇数的一半,要求通览全文后细改,并用规范符号标出错别字、病句、佳句、适当提示等,应有眉批总批;

略批不多于作文篇数的一半,要求通览全文,划出错别字、病句、适当点评。

在精批中选准佳篇,在略批中择取共性问题,以供评讲。

5、作业评价、批注和日期

(1)作业的评价语

作业批改的评语要注重人文性关怀和指导,评语内容要贴切、中肯,并对学生认识和改进错误有明确、具体的指导作用。

发现学生作业中的独特见解,要表扬并有鼓励性评语。

(2)作业的批注和日期

作业批改中,注重批注要点。

作业批改后要注上等级(或成绩)和日期。

教师分别以“优”、“良”、“中”、“差”(“A”、“B”、“C”、“D”)或百分制等形式综合评定等级。

如有必要,还可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写上简单评语,如“有进步”、“继续努力”、“要注意字迹端正(清楚)”等。

对于优秀作业,应多展览交流,以鼓励和带动大多数同学更好、更高质量的完成作业。

(3)对于不合格作业建议教师进行面批。

6、作业的纠错及反馈情况

(1)在日常作业批改中抓实学生的错题纠错,不断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对于学生作业中出现错误,要在作业后注明“纠错”,要求学生及时认真订正并保留原痕迹。

纠错后的作业必须及时批改。

争取当堂的问题当堂解决,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落实“堂清日清”。

(2)教师要引导学生有序整理练习、试卷,并要求学生设立典型习题集和错题集,分门别类,建立自己的“纠错本”。

教师应定期检查和批改。

教师要建立作业(包括考试)批改错题归类记录本,对学生作业情况,如次数、时间、正确率、典型错误、分数等都应记录和评价。

(3)教师要把作业中发现的情况和问题及时地作好记录,进行必要的分析,作为改进教学的参考依据。

(4)杜绝只有布置,没有批改或不及时批改的现象。

(六)实验操作

1、实验室管理工作应做到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要有一名学校负责人分管学校的实验室工作,对实验室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经费有落实。

实验室要有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要保持科学、文明、安全的实验教学环境。

2、教学仪器设备要经常处于良好的状态,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做好仪器设备的管理、维修、维护、计量、标定等工作。

电学仪器要定期通电或及时充电,化学试剂要经常检查存放情况,生物浸制标本应按要求定期补液。

3、学校要按照要求开足开齐实验课,任课教师以及实验人员必须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实验课必须备课,没有教案不得上课。

教师在上课前还必须试做一次实验。

应根据教材内容,适当设计一些小实验、小制作等手脑并用的作业题,拓宽学生的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