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图片常见类型及判读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81969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5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图片常见类型及判读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地理图片常见类型及判读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地理图片常见类型及判读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地理图片常见类型及判读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地理图片常见类型及判读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图片常见类型及判读分析.docx

《地理图片常见类型及判读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图片常见类型及判读分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图片常见类型及判读分析.docx

地理图片常见类型及判读分析

地理图片常见类型及判读分析

桐庐富春高级中学江军平

一、地理平面图

平面图是用来表现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空间结构及分布规律的最主要方式。

如反映我国的地形、河流、气候类型、农作物、纺织工业城市、铁路干线等各种地理要求素的专题地图,或反映某地区各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因素综合影响地理环境的综合图。

利用平面图可以表现或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即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和土壤之间相互联系,如我国西北沙漠环境的形成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闭塞等条件密切相关。

也可以表现人文地理要求之间的关系,如我国棉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与棉花产区有着密切的联系。

更可以反映自然条件与生产活动之间的联系,如我国甘蔗制糖业与高温多雨气候之间的联系。

地图有助于说明某种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如分布规律,如表现我国内河运输与沿海港口的水运图,或表现世界粮食,能源,铁矿等大宗物质的运输路线图。

用平面图无疑也是考查学生对空间概念、空间联系、空间规律等理解分析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解题时一般要注意:

①填注地名时位置要到位准确,必要时用箭头指向;绘线时要注意起点、终点及走向的准确度,圈画范围时要尽可能采用闭合的曲线。

②要注意图示区域比较典型的地理问题及原因,展开联想和综合归纳。

例1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上勾绘出黄河上游两个主要农业用水区域,用字母A、B分别注明。

并指出,A是平原;B是平原。

(2)黄河上游干流沿岸工业、生活用水量大的城市有、、等。

(3)简答:

近20年,黄河下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的治理措施。

[解析]本题主要是针对黄河流域用水紧张的现实来设计提问,现实性与地理性有机结合,第一问并不难,但不少考生不善于画图(闭合曲线)和标图(紧靠图示区域)而失分者极多。

如图所示。

第二问需展开联想、耗水量多,一般是指大的工业城市,但限定了“黄河上游”,那么主要是兰州、银川、石嘴山、包头、白银等。

黄河下游面临的主要是三个问题,一是河床由于泥沙不断淤积进一步升高,汛期水患严重。

二是土壤次生盐碱化,三是旱季黄河断流。

解决的办法是:

①加强中游地区的植树种草,水土保持工作;②加固黄河下游大堤、营造护堤林;③加强黄河全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管理,节约用水。

二、结构图表的判读分析

结构图一般用来表现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内部组成,比重变化,演变趋势等。

常见的图表有圆型图、扇形图、坐标图、三角图、表格数据等。

通过分析地理事物内部结构的变化,分析其形成原因、影响机制、发展趋势,明确其内外因共同作用的联系与规律,可以考查学生运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

2读图分析回答:

(1)下列国家劳动力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比例依次为:

01.美国,5%、_____%,____%。

02.墨西哥,____%、26%、____%。

03.泰国, ____ %、____%、12%。

(2)图中A、B两组国家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与国家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是,A组国家             。

B组国家               。

[试题剖析]这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用三角形坐标来表现劳动力的结构图,相对来说判读比较困难。

关键在于找出“零点”,然后以“零点”为中心的二条线段为坐标,作平行线来判读各点的比重。

本题很明显地看出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济比较发达。

服务业占劳动就业的人口比例特别高。

以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大。

注意判读与百分比数字字体平行的坐标线得出的结果是如下表所示:

就业比重

国家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美国

5%

62%

33%

墨西哥

42%

26%

32%

泰国

82%

8%

12%

三、关联图的判读分析

关联图通常是借助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地理事物的形成机制、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之要素等联网成图。

它一方面从整体宏观的角度来建构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更反映了地理科学的综合性、前赡性特征。

通过关联图的判读分析也有助于抓住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及主要的矛盾方面,以便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从全局性、主导性的角度深入理解地理事物的因果联系、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

例3:

下面是吉林省西部改造沙荒地的林——草——田复合生态系统景观图和简化的系统框图。

该系统的目的取得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效益的统一。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下图的空白框内,使系统成立。

A.增加粮食产量B.喂养牛、羊C.防风、固沙。

增加土壤腐殖质。

D.提高经济效益E.粪肥

(2)该系统的建立,减轻了当地受气团控制时的等灾害。

2)以该系统的农业产品为原料,可以发展、、、、等加工业。

[试题剖析]本题要求考生明确农业发展中应遵循“经济、社会、生态发展三统一”的观点,同时要理解不同的自然条件,不同的区域特征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的前提。

吉林西部改造沙漠地的林——草——田复合生态系统就是比较典型治理环境与发展生产为一体的成功范例。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

“提高耕地的数量与质量”这一栏目的前因与后果正确答案是:

(1)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是C、A、D、B、E。

(2)极地大陆。

寒潮风沙。

(3)畜产品加工、面粉加工、造纸。

四、等值线类地图

等值线类地图一般呈现的是等压线、等高线、等温线、等降水线,人口密度等值线,太

阳辐射等值线等。

解答此类图一般要注意:

①找出等值线的低值或高值中心,或低值槽线与高值脊线;②必要是沿垂直槽脊线的方向画辅助线来判断是高值区与低值区。

③如果等值线向高值方向弯曲,说明低值范围扩大的,它可能是低压、山谷、寒流、冷空气的区域与范围。

反之亦然。

例4、如图表示北半球中纬地区11月某日等压线分布(单位:

百帕)。

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用虚线在图上划出低压槽(或高压脊)的位置。

(2)在虚线两侧分别用箭头符号表示出有摩擦力时的风向。

(3)甲地即将出现天气,主要原因是。

[试题剖析]:

通过读图分析,我们发现其等压线弯向高值方向,说明这是一个低压槽,

即可沿曲率最大的各线端点连虚线为槽线。

气压梯度力方向是高压指向低压。

在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影响下向左偏转与等压线斜交。

如图所示。

槽线两侧是来自高纬的冷空气,槽线东侧是来自较低纬度的暖空气,气旋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冷暖空气相遇,冷气团推动暖气团移动在槽线附近形成一个冷锋锋面,甲处为暖气团一侧,多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而槽线西侧位于锋面以下,多低温、阴雨天气。

五、坐标系类

坐标系类地图一般横坐标表示年、月、日,竖坐标表示某种地理事象的值,并通过折线、

曲线、直方块等表现其时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解题过程中应注意:

①用两个三角尺比划比较容易判读准确对应的时间与数值。

②注意峰值和谷值往往是特点与个性差异,也是提问所在。

③其数值的谷峰变化与某地气候的季节变化有极强的相关性。

例5.读我国某河流水文站的气候直方图及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回答。

 

(1)7、8两月该地降水量约为mm。

(2)7、8两月降水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将正确选项的代码填入题后括号内)

A.33%B.43%C.53%D.63%

(3)4月份的峰值流量为m3/s。

造成此峰值流量的主要补给是

,它对农业生产的益处是。

[试题剖析]:

本题呈现的是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是坐标系类地图的典型图表。

通过判读可知,7、8两个月降水量相加约为400mm,而全年总降水量不是800mm。

故7、8月降水占全年约为53%左右。

该河4月份的峰值流量为130m3/s左右,而8月份流量达650m3/秒。

可基本判定该河可能是我国东北山区的河流,对照左图其一月份气温在—10℃以下即可判定4月份峰值是季节性积雪(冰)融冰造成的。

它有助土壤有较好的水份条件,可缓解东北地区农业生产遇到的春旱。

六、示意图

示意图一般是用以表现某种地理事物的结构、分布、变化情况,要求考生分析其特点、

成因与变化趋势。

解题时一般要注意:

①示意图已呈现的表面信息及隐含信息,必要是画辅助图来帮助理解。

②涉及到人文地理的扇形图、数据图材料等尽可能进行图形与数据的转化换算。

③一般示意图都有一个明显的主题。

例6:

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设北京为7月1日20时,完成以下要求:

(提示:

先判定经线的经度。

 

(1)在图上画出位于东半球、昼夜等长的一点A。

(2)A地日期为月日。

(3)A地地方时应在时分至时分之间。

[试题剖析]:

本题设计刁钻新颖,难度大。

首先要根据关键词“北京为7月1日20时”,判定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再依次设定其他主要经线的经度。

同时,要明确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西经20°和东经160°)和赤道永远昼夜等长这两个概念,问题就容易解答了。

北京时间是以东经120°为中央经线确定的区时,从北京往西走,区时数越来越小;太阳直射点的区时是12点,每相差1个区时,经度相差15°。

根据以上四点,可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0°(往西走减去15°×8=120°)。

沿赤道作剖面,如示意图中E点所示。

西经20°以东才是东半球,故东半球昼夜等长的A点位于EF之间(试题图中从右起赤道上两条经线的2/3段范围。

因为西经20°不是日期变更线,显然,A地日期仍然是7月1日。

最大时间在12时0分(0°经线,太阳直射点的经线)。

最小时间等于12时减去80分(4分/1°×20°)即10时40分。

这里特别提请注意的是类似的题目最好画示意图帮助联想、推理、计算和解题。

B处纬度高过C处,纬线的周长短,故其线速度比C处小,正午太阳高度比C处小。

七、景观图

主要有自然带的景观图、名山古迹的素描图或图片、断层和火山喷发、典型地质现象的景观图、环境问题图片等。

判读方法:

①准确判读景观图表示何种地理因素或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

②细心观察景观图中各地理因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

③根据景观图中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部分,联系有关知识作答。

例下面四幅剖面图,均显示为某大陆在回归线附近的植被分布状况,其中与澳大利亚大陆最为接近的一幅是()

【解题思路】澳大利亚大陆在地形上分为三个南北纵列的地形区,由西向东分别为低矮的高原、大自流盆地、大分水岭。

选项AD最为接近,在考虑植被状况,选项A更为接近。

 

练习:

1.   读图并回答:

 

(1)写出图中南美洲西海岸用A、B、C、D、E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A    ;B       ;C     ;

D    ;E       ;

(2)南美洲西海岸与北美洲西海岸相比,南美洲缺少哪几个气候带?

简述其原因。

            。

(3)简述图中C处所代表的气候带特别别狭长的原因:

                。

2.根据A、B两国的人口金字塔图,回答下列问题:

(1)儿童占有较高的人口百分比的是:

国,这反映了该国具有。

老人占有较高的人口百分比的是____________国,这反映了该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国的人口仍无控制地迅速增长,20年后,该国面临的困难问题主要有1、_________2、______________。

若B国人口按现有趋势发展,且它是发达国家,该国的就业人口主要从事产业的工作。

若干年后该国面临的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图,分析其因果关系,将图中字母填在对应栏目前的括号内。

()1需水量大大增加()6地下水体受污染

()2河水直接补给地下水()7工农业生产

()3摸清地质构造()8水井因水质污染超标而报废

()4开展地下水人工回灌()9防治水污染

()5严禁过量开采地下水()10地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