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西省瑞金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地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81392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9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江西省瑞金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地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江西省瑞金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地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江西省瑞金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地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江西省瑞金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地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江西省瑞金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地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江西省瑞金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地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年江西省瑞金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地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西省瑞金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地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江西省瑞金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地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5.有关对该时期人口流动主要方向描述错误的是(  )

A.乡村流向城市B.从欠发达到发达地区

C.从内地到沿海D.从东南迁往西北地区

6.影响该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源因素B.政治因素C.经济因素D.文化因素

【解析】考查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的方向及原因。

第5题,该时期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的,以务工和经商为主,主要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所以人口流动主要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地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从欠发达到发达地区,D错误。

故选D。

第6题,由上题可知,该时期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的,以务工和经商为主,主要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

所以影响该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故选C。

【答案】5.D6.C

(2018衡水中学)下图为我国2017年春运首日十大人口流出(入)城市统计图。

读图,完成7~8题。

7.有关春运首日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流动的方向主要是农村到城市

B.十大流入城市都位于我国东部地区

C.十大流出城市大多在沿海发达地区

D.流出和流入地区分布基本是一致的

8.现阶段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社会因素D.环境因素

【解析】第7题,读图可以得出春运首日人口流出的主要是北上广等东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流入的主要是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大致可判断出人口流动方向是城市到农村,A错;

十大流入城市不都位于东部地区,如重庆位于西部地区,武汉位于中部地区,哈尔滨位于东北地区,B错;

十大人口流出城市大多在沿海发达地区,C对;

流出和流入地区分布不一致,D错。

第8题,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从农村向城市,从内地向沿海(迁入人口较多的是上海、广东、北京)和工矿城市。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答案】7.C8.B

(2018曲靖中学)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回乡投入创业,推动“归雁经济”兴起。

四川省2015年累计扶持37.4万农民工实现回乡创业。

完成9~10题。

9.四川省“归雁经济”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①原就业地的生活压力较大②农民工具备一定的创业技术

③家乡当地气候条件的改善④东部地区医疗卫生条件下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归雁经济”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A.减缓城市化速度B.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C.提高环境承载力D.导致地价大幅下跌

【解析】第9题,农民工回乡创业跟就业地生活压力大有关,能创业也得具备一定技术条件,①②正确,故A正确答案。

气候条件不是短期能改变的,农民工回迁跟医疗条件无关,③④错,则BCD答案均错。

第10题,农民工回乡创业以后,促进经济发展,长远看有助于当地城市化进程。

“归雁经济”拓展了当地的经济领域,B正确。

回乡办企业可能出现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对当地环境有一定的冲击,C错。

产业增多,经济发展,人们收入增加往往刺激地价提升,D错。

【答案】9.A10.B

(2018山东泰安一中)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据此回答11~12题。

11.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科技发展水平B.资源

C.对外开放程度D.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12.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主要参考(  )

A.土地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B.矿产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

C.光照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D.气候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

【解析】第11题,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资源因素、科学技术因素、对外开放程度、综合生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一个地方的环境人口容量,与自然资源拥有量成正向关系,与科学技术水平成正向关系,与地区居民的综合生活水平成反向关系。

定义中有基本明确表示,一个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不仅仅取决于本地的自然资源,还与本地获得外来资源的能力有关。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故A、C、D三项错误,B项为正确选项。

第12题,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各种资源中土地资源是环境人口容量评估首要考虑的因素。

故B、C、D三项错误,A为正确选项。

【答案】11.B12.A

(2018深圳中学)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

据表回答13~14题。

13.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

A.先增后减B.先减后增C.不断增加D.逐渐减少

14.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解析】第13题,本题考查图表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城市化的人口及用地变化为切入点,来考查计算、分析能力。

解题关键是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大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由此可判断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不断增加,因此C项正确。

第14题,本题考查城市化知识及读图表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我国1985年以来城市用地和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来看,城市用地不断增加,但城市用地中住宅用地是城市用地的主体部分。

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增加,乡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乡村人口数量减少,城市人口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属于人口迁移。

农业用地转为城市用地,农业用地面积下降,因此D项正确。

【答案】13.C14.D

(2018福安一中)“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其城市人口比重达68%。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5~16题。

15.造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增长模式B.城市化速度慢

C.经济发展水平D.城市功能分区

16.长江三角洲城镇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苏州与杭州的城市等级和服务功能相同

B.上海的城市等级最高且服务范围最大

C.南京和宁波在行政管理上是隶属关系

D.上海的城市服务范围被杭州覆盖

【解析】第15题,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造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的原因主要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有关,C正确;

我国东部地区的许多城市人口增长模式也进入到现代型,与其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的关系不大,A错误;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化速度快,B错误;

城市功能分区是城市内部结构的特点,与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关系不大,D错误,故答案选C项。

第16题,读图,根据图例,在长江三角洲城镇中,杭州的城市等级高于苏州,因此杭州的服务范围大于苏州的服务范围,A错误;

图示区域上海的城市等级最高且服务范围最大,B对。

南京和宁波不是一个省级单位,在行政管理上不是隶属关系,C错。

上海的城市服务范围比杭州大,D错。

故答案选B。

【答案】15.C16.B

(2018长春外国语中学)从国家层面看,城市化率等于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比。

读2010年城市化率与经济结构和经济效率的关系表(增加值比例为占GDP比例),完成17~18题。

17.结合表格,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率与经济结构无明显关系

B.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呈正相关

C.城市化率与人均国民收入无关

D.城市化率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之间呈正相关

18.2016年,我国的城市化率达57.4%并稳定发展。

下列描述不符合我国城市化趋势的是(  )

A.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B.圈地运动,农民脱离土地进城

C.践行“健康城市”理念,医治城市病D.信息化成为城市管理重要手段

【解析】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我国城市化的趋势。

第1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越高,城市化水平越高,D正确。

第18题,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我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率达57.4%并稳定发展。

我国城市化趋势是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

践行“健康城市”理念,医治城市病;

信息化成为城市管理重要手段。

ACD正确,B错误。

故选B。

【答案】17.D18.B

(2018武汉钢铁中学)19.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

A.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地形B.江南丘陵的茶树——降水

C.海南岛的天然橡胶——土壤D.云南昆明的花卉——水源

【解析】第19题,试题分析:

横断山区由于地形的垂直差异,形成“立体农业”,A正确;

江南丘陵的茶树,主要是土壤适合茶树的生长,B错误;

海南岛种植天然橡胶,是由于其纬度低,热量充足,C错误;

云南昆明种植花卉,是由于其四季如春的气候,D错误。

【答案】19.A

(2018成都七中)读下面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20~22题。

20.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水稻种植业B.混合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D.种植园农业

21.与②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相似的地区是(  )

A.刚果盆地B.四川盆地C.大自流盆地D.墨累—达令盆地

22.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

A.提高机械化水平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解析】第20题,直接根据表格资料判断,①地区以种植业为主,商品率低,投入的劳动力多,故判断为水稻种植业地区。

故答案选A。

第21题,②地区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故判断为混合农业区,墨累—达令盆地是世界著名的混合农业地区。

故答案选D项。

第22题,③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商品率高,投入的劳动力少,故判断为乳畜业或大牧场放牧业,建设人工草场是提高放牧业地区土地载畜量的主要措施。

故答案选C项。

【答案】20.A21.D22.C

(2018海南中学)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完成23~24题。

23.田纳西河流域的农业带为(  )

A.乳畜带、玉米带B.小麦带、玉米带

C.小麦带、棉花带D.混合农业带、棉花带

24.美国西南部成为全国水果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①地处亚热带,热量较充足 ②濒临海洋,全年降水丰富 ③光照充足,尤其是夏季,高温干燥,多晴天 ④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第23题,田纳西河流域地处美国东南部,是亚热带湿润性气候,是美国重要的棉花带和混合农业带。

选D正确。

第24题,美国西南部纬度较低地处亚热带,热量较充足,利于水果生产;

是地中海气候区,光照充足,尤其是夏季,高温干燥,多晴天,利于光合作用。

选A正确。

【答案】23.D 24.A

(2018湖南长沙一中)25.新西兰的牛以茂盛的青草为食,牛肉口感好,有弹性、韧性,品质优良而大量出口。

该国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

A.牧场畜牧业B.游牧畜牧业

C.旱作农业D.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

【解析】第25题,新西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适合草类的生长,地广人稀适合牧场的发展,因此新西兰的牛以茂盛的青草为食,牛肉口感好,有弹性、韧性,品质优良而大量出口。

该国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牧场畜牧业,故答案选A项。

【答案】25.A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4题,共50分。

(2018银川中学)26.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本地区“人口增长与地理环境的演变”开展了大量的实地调查工作。

研究发现:

一个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首先是在平原、河川开始,一般来讲,只有当人口增长到某一临界值,平地土地资源不足,才开始向坡地、丘陵、山区发展。

下列是他们调查的一些资料数据。

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1分)

材料一 六百年来本地区人口与耕地的发展状况表。

时间(年)

人口(106人)

耕地(104hm2)

人均耕地(hm2/人)

1368

6.693

4.151

0.62

1403

6.661

4.245

0.637

1465

9.497

0.447

1736

21.599

7.481

0.346

1875

32.724

17.25

0.527

1911

29.157

18.466

0.633

1983

49.86

20.36

0.408

1996

54.63

22.07

0.404

材料二 本地区现有耕地分类状况表(104hm5)。

水田

水浇地

沟川地

平坡地

缓坡地

陡坡地

急坡地

其他

合计

河川阶地

0.01

0.1

0.12

0.22

0.28

0.37

2.11

丘陵沟壑

0.63

2.4

6.06

1.93

0.29

0.45

11.77

土石山区

0.41

1.21

2.9

2.26

1.27

0.14

8.19

小计

0.01

0.11

2.16

3.83

9.24

4.2

1.56

0.96

(1)该地区人口与耕地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3分)

(2)从地貌类型来看,该地区主要类型是______;

从耕地类型来看,该地区较为平缓的耕地(包括水田、水浇地、沟川地、平坡地、缓坡地)约占整个耕地比重的________%。

(2分)

(3)指出该地区人地关系存在的严重问题,并为改变这种局面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和措施。

(6分)

【答案】

(1)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人均耕地不断减少。

(2)丘陵 69.55

(3)人地关系:

人口增长超过了耕地增长的速度,人口与耕地矛盾尖锐,人口增长、扩大粮食生产、毁林开荒,农业生态系统生产进入了恶性循环。

对策与措施: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退耕还林,植树种草;

开展多种经营;

提高亩产等(答案合理即可)。

(2018广东中山经念中学)27.下图示意我国中西部地区某城市功能区布局图。

近年来,该城市大力进行招商引资,扩建工业园,成果颇丰。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9分)

(1)该城市地域结构为模式,促进该城市形成和早期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2)若在A、B、C、D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高级住宅区,则最佳选择应在地,因为这;

(5分)

(3)分析该市大力招商引资对其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解析】考查城市地域结构模式,高级住宅区区位特点,招商引资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1)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有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该城市地域结构为扇形模式;

图中城市沿河发展,可知促进该城市形成和早期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河流。

(2)D地宜建设高级住宅区;

高级住宅区区位要求环境优美的上风上水的高地。

因为D临近森林公园,处于上风地带,环境优美;

处在河流上游,水质较好;

地势较高;

靠近文化区等。

(3)因为招商引资会使工业增多,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

所以招商引资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是随着招商引资,大量企业进驻,提高就业机会,导致大批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

(1)扇形河流

(2)D靠近文化区;

临近森林公园,处于上风地带,环境优美;

处在河流上游,水质较好。

(3)随着招商引资,大量企业进驻,该城市就业机会提高,导致大批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

(2018河南师大附中)28.读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局部地区农业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1)澳大利亚养羊业对应的是什么农业地域类型?

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2)写出种麦养羊业的农业地域类型名称,并简述其主要优点。

(3)说明该地乳畜业的分布特点,简述影响乳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

(4)说明乙图所示地区发展农牧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4分)

【解析】第

(1)题,澳大利亚养羊业主要分布在广阔的热带草原,除草场资源外,还具有独特的地下水资源和无大型肉食动物的优势条件。

(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种麦养羊业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南部墨累—达令盆地一带,为典型的混合农业。

第(3)题,澳大利亚乳畜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带大城市附近,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和饲料供应。

第(4)题,解决农牧业生产用水不足问题,主要从节约用水、合理用水、跨流域调水等方面来考虑。

(1)大牧场放牧业。

地势平坦,草原开阔;

地下水资源丰富;

无大型肉食动物。

(2)混合农业。

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可以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

农业生产具有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3)主要分布在城市附近。

市场、饲料供应。

(4)水源。

节约用水;

合理用水;

跨流域调水。

(2018温州中学)29.读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7分)

甲        乙

(1)比较甲、乙两国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农业生产条件与特点,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8分)

甲图

乙图

农业地域类型

区位条

件评价

社会经济方面的有利条件(列举出最主要的一条):

________

自然环境方面的有利条件(答出三条):

农业生产

的主要特点

(2)c、d两个农业区(带)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在我国与c、d相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于________地区。

(3)下表为美国和我国d作物分布区对比表。

项目

美国

中国

纬度

37°

N~45°

N

42°

N~46°

地形

平原

土壤有机质

3%~6%

2%

降水量(mm)

500~700

450~650

无霜期(天)

160~200

130~145

面积比重

50%

50%~60%

单产(千克/公顷)

7500

6750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d类作物单产美国高于我国,究其原因。

从自然条件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社会经济条件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甲 图

乙 图

水稻种植业

商品谷物农业

区位条件评价

劳动力丰富

地势平坦广阔;

土壤深厚肥沃;

水源充足;

气候温和,降水较多,夏季潮湿(任选三条)

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小农经营;

商品率低;

机械化水平低;

科技水平低

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水平高

(2)小麦 玉米 东北

(3)自然条件:

美国玉米带纬度位置比我国玉米带稍低,热量条件优于我国东北地区;

美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我国东北地区,无霜期长,降水也略多。

社会经济条件:

美国农业科技水平高于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