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考大市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分解中国近代史02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81161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8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高考大市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分解中国近代史02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高考大市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分解中国近代史02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省高考大市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分解中国近代史02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省高考大市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分解中国近代史02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省高考大市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分解中国近代史02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高考大市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分解中国近代史02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Word格式.docx

《安徽省高考大市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分解中国近代史02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高考大市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分解中国近代史02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高考大市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分解中国近代史02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Word格式.docx

根据“应仍官督商办”可知不是纯封建官办企业发展日盛,而是官督商办企业发展兴盛,故B项错误;

根据“应仍官督商办,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说明洋务运动除了最早的官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外出现了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其创办方式有所变化,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民用工业取代官办工业,故D项错误。

【答案】C

3.(2015·

7)观察右图漫画,你认为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可能是(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清末新政

【解析】漫画体现的是借助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制度,与洋务运动的目的相符,故A项正确;

戊戌变法目的是兴民权,建立君主立宪制,与漫画中以封建制度为根本不符,故B项错误;

辛亥革命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本主义共和国,故C项错误;

清末新政虽然也是维护封建制度,但不仅采用西方先进技术,还实行了改革官制,整顿吏治,法制改革,修订新律等一系列措施,与漫画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4.(2015·

安徽合肥三模·

14)“唯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千里数百里之国,岁人财赋动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

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以弱敌强,逐渐仿行,以贫交富,未有不终受其敝者。

”基于此认识,洋务派(  )

A.开办湖北织布局、轮船招商局B.创办安庆内军械所、开平煤矿

C.创设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D.创建近代海军、派遣留学生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民用工业)

【解析】材料中洋务派主张要改变中国的积弱的局面必须向西方学习发展实业的富强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向西方学习军事以达求强的目的,通过发展民用工业以达求富的目的。

湖北织布局、轮船招商局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故A项正确;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属于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是求强,不是求富,故B、C项错误;

创建近代海军是求强,派遣留学生是培养洋务人才,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5.(2015·

21)某同学在学习时养成了搜集图片解读历史现象的好习惯。

据下列图片,他研究的主题最可能是(  )

A.西方文明的兴起B.工业文明的扩展

C.世界市场的出现D.逐步缩小的世界

【考点】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

明治维新

【解析】西方文明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西方文明的兴起应该追朔到古希腊、罗马时期,故A项错误;

瓦特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早期电动机代表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平煤矿是在洋务运动期间兴办的企业,是中国引进西方技术,学习西方的典型代表,八幡制铁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最大的官营钢铁厂,是在明治维新期间兴办的企业,这四幅图片共同反映了工业文明的扩展,故B项正确;

世界市场开始出现是在新航路开辟后,四幅图片与此无关,故C项错误;

“逐步缩小的世界”指的是随着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和先进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使用,世界联系日益加强,后两幅图片与此联系不强,故D项错误。

【答案】B

6.(2015·

安徽黄山三模·

15)下列中所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

盐酒税成为当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

东晋雕塑家、画家戴逵,铚县(今濉溪临涣)人,擅长佛教雕塑,被誉为“中国式佛像之父”。

戴逵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洛神赋图》是其代表作品之一。

C.

明清皖南棠樾牌坊群,每座牌坊都有情感交织的故事,如父慈子孝的,乐善好施的,守节的等

建立牌坊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封建宗法制统治

D.

安庆内军械所的“内”至上含有以下几层含义:

内部供应;

内部使用;

技术完全来自中国国内。

它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汉代商品经济发展;

古代中国书画的发展——绘画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

【解析】A项史实只是对盐酒征税,得不出盐酒税对国家财政的影响,故A项错误;

B项结论中《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故B项错误;

C项中的牌坊故事实例体现的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现不出血缘维系政治的宗法制内容,故C项错误;

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从D项史实中“内部供应”、“内部使用”,可知不是私人创办、产品投放市场的资本主义企业,故D项正确。

【答案】D

7.(2015·

18)以下近代以来中国留学生变化示意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留学的变化与时代发展、国家政策等因素紧密相连;

②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留学生主要流向苏联;

③改革开放后,中国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学习;

④近代以来中国留学生经历了向美国、日本、苏联和世界各国学习的。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

维新思想;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中苏建交;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解析】从不同时期中国留学生不同留学去向,可知受国家政策和时代变化等因素影响,故①正确;

从1949—2003年中外留学示意图,结合新中国初期中苏建交等史实,可知②正确;

从1949—2003年中外留学示意图和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开放不断发展,可知③正确;

图一留学美国、图二留学日本、图三留学苏联和改革开放后留学世界,可知④正确,选择A项符合题意。

8.(2015·

安徽淮北二模·

14)下表为1897—1907年安徽资本10万元以上的工厂企业:

企业名称

所在地

资本额

裕源织麻公司

芜湖

42万元

裕兴榨油厂

阜阳

28万元

益新面粉公司

21万元

明远电灯厂

16.8万元

丰盈榨油厂

安庆

14万元

对表格中出现的现象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芜湖较早成为通商口岸,近代化进程较快

B.安庆、阜阳位置偏僻,民风保守愚昧

C.芜湖地处皖江,水路交通发达,物产丰富

D.芜湖是列强的势力范围,外资较充足

【考点】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解析】从图表的时间和企业来看,都是属于近代机器工业。

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把芜湖开辟为通商口岸,成为安徽最早开放的地区之一,自然经济较早解体,受外商企业的刺激,民族工业兴起较早,故A项正确;

安庆地处安徽西南部,是安徽的重要战略要地和交通枢纽,自清代起是省会所在地,阜阳是皖北中心城市,交通便捷,是安徽三大枢纽之一,它们都不存在地理位置偏僻的问题,故B项错误;

芜湖的地理位置和物产不是出现近代企业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受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的刺激,故C项错误;

从名称看这些企业主要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芜湖外资充足并不能成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故D项错误。

9.(2015·

安徽蚌埠二模·

15)阅读图3,对中国1865—1911年对外贸易状况分析准确的是(  )

A.这一时期中国始终处于贸易逆差状态

B.闭关锁国导致了1875年前的贸易状况

C.政策调整使1895年以后外贸发展迅速

D.辛亥革命阻碍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

【解析】1875年以前的出口额高于进口额,按教材所学,这是贸易中的出超,属于贸易顺差,故A项错误;

鸦片战争之后,国门已开,主动和被动的出口贸易远远高于受自然经济限制的进口贸易,故B项错误;

1895年以后,西方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资本输出的高级阶段,加上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无论进口还是出口都有明显的上升,故C项正确;

材料截止于辛亥革命,故D项错误。

10.(2015·

安徽黄山二模·

36)(3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中国近代农业生产的发展

(19世纪80年代—20世纪30年代币值:

1936年元)

农业净产值(亿元)

耕地

(千公顷)

就业人口(千人)

元/公顷

元/就业人口

19世纪80年代

99.87

63047

160118

158.37

62.36

20世纪30年代

166.41

93886

2000444

177.25

83.02

年增长率(%)

1.05

0.80

0.50

0.23

0.59

——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近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9分)

【考点】

(2)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农业发展

【解析】

(2)第一小问特征,根据材料二表格中的数据归纳即可;

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从常规思维出发,考虑到政治、经济、内因、外因等各方面,适当总结即可。

【答案】

(2)特征:

近代中国农业发展及其缓慢。

(3分)

原因: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政局动荡战乱频繁、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占统治地位、捐税沉重、近代工业滞后影响农业劳动力的提高等。

(三点即得6分)

11.(2015·

26)(18分)关于中外近代史的开端,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国家地位变化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变化的起点。

也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清政府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优越和先进性,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运动。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应从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是基于社会结构的转型这一角度的。

——彭南生:

《一样历史多样观——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及主线》

(1)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推断这两种观点各自所用的角度,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

(8分)

(1)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鸦片战争;

(1)第一小问角度,推断这两种观点各自所用的角度即是分析两种观点所用的史学观点,故以鸦片战争为开端是运用了革命史观,以洋务运动为开端是运用了现代史观;

第二小问说明,结合鸦片战争影响和洋务运动的内容和影响回答即可。

(1)鸦片战争:

革命(侵略与反侵略、民族主义、民族危机、社会形态改变)的角度。

(1分)鸦片战争打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大门,一系列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洋务运动:

近(现)代化(文明)的角度。

(1分)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的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

创办近代工业,推动了中国早期的现代化;

创办新式海军和学堂;

选派留学生,开近代教育先河。

(3分,答对3点即可)

12.(2015·

安徽安庆三模·

36)(3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三

类别

企业

创办人

时间

地点

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1861年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

1865年

上海

民用工业

开平矿务局

1878年

唐山

汉阳铁厂

张之洞

1890年

汉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英国的工业革命,比较在工业化起步阶段中国和英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差异。

从洋务运动的结局看中国工业化的根本缺陷是什么?

(3)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3)第一小问差异,据材料三“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矿务局、铁厂”得出中国从重工业起步,结合所学分析得出英国从轻工业率先开始,据材料三“创办人”分析得出中国主要是清政府和地方官僚创办,结合所学分析得出英国主要是私人资本创办;

第二小问缺陷,,结合所学洋务运动失败原因,分析得出是没有改变封建制度。

(3)差异:

英国从轻工业率先开始,中国从重工业起步。

英国主要是私人资本创办,中国主要是清政府和地方官僚创办。

(6分)

缺陷:

没有改变封建制度。

13.(2015·

安徽马鞍山三模·

36)(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中国近代,可以说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由于第一次思想解放到第二次思想解放花了34年的时间,第二次思想解放到第三次思想解放又花了20年的时间,使得中国人民无力确立自己的独立道路,中华民族第一次腾飞的机会彻底丧失了。

——摘编自张玉福《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进程及启示》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次“突破”的核心内容,如何理解材料二中“中华民族第一次腾飞的机会彻底丧失了”?

(10分)

(2)中体西用思想;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新文化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2)第一小问“内容”,结合所学,可以看出是洋务派的“中体西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的制度变革、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伦理变革;

第二小问,“理解”,依据材料二“第一次思想解放到第二次思想解放花了34年的时间,第二次思想解放到第三次思想解放又花了20年的时间,使得中国人民无力确立自己的独立道路”这个关键,结合教材所学,可以归纳为与思想解放对应的运动接连失败,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2)内容:

“中体西用”,学习西方器物;

通过改良或革命,建立西方民主制度;

反对封建思想,提倡民主、科学。

理解:

在三次思想解放影响下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连续失败;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逐渐加深(10分)。

14.(2015·

安徽马鞍山一模·

36)(3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晚清城市现代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动力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是外力,即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势力;

一是内力,即中国社会内部结构变革所产生的推动力。

这两种力又各由若干种力组合而成,多种力的综合,相互作用,形成一股合力,推动了中国城市早期现代化的起步。

——摘编自何一民《中国城市史》

(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的观点。

(12分)

(2)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清末“新政”

(2)第一小问观点,归纳材料二中外力和内力对中国城市早期现代化起步的影响。

第二小问论证,从外力的角度,紧扣西方国家的开埠通商,商品资本输出对近代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影响论证;

从内力的角度,抓住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洋务运动、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清末“新政”对近代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影响论证。

(2)观点:

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社会结构的变革共同推动了中国的城市化。

(2分)

论证:

外力:

列强发动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开放大批列通商口岸,逐步成为开埠通商城市;

甲午战争后,列强获得在中国投资办厂、开矿山、修铁路等特权,随着铁道的修筑,矿山的开掘,一些交通枢纽、矿藏丰富的地区逐渐发展为近代城市。

(4分)

内力: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成为推动中国近代城市化的重要力量;

清政府的改革如洋务运动、清末“新政”也推动了近代城市化的进程;

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导致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安徽黄山一模·

6)阅读1934年长江流域四大航运公司轮船吨位数(百分比)对比示意图。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外国控制并垄断中国的内外贸易B.中国水运交通近代化开始起步

C.洋务企业在列强排挤竞争中求生D.外国资本扩张制约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安徽蚌埠三模·

17)1919年6月9日,《民国日报》发表社论说:

“工人的生计,是很窘的,今天罢工,明天没有饭吃,这是一件很重要的问题”。

“我们自家办的工厂、工场,如确有振兴国货挽留利益的功效,非但不应罢工,并且还要加工,……因为能多出产许多国货,即所以抵制许多日货”。

该社论旨在(  )

A.坚持实业救国理想B.促进五四运动发展

C.维护列强在华利益D.肯定工人爱国行动

【考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实业救国)

【解析】材料中“如确有振兴国货,挽回利权的功效……抵制许多日货”的信息说明该报纸社论还在坚持实业救国思想,故A项正确;

材料时间五四运动已经爆发,故B项错误;

材料中是抵制日货,打击列强在华势力,故C项错误;

材料“如确有振兴国货挽留利益的功效,非但不应罢工,并且还要加工,……因为能多出产许多国货,即所以抵制许多日货”对工人运动持怀疑态度,故D项错误。

安徽合肥一模·

9)右图是上海三兴烟草公司(成立于1924年,位于上海美租界)刊登在1926年10月10日《申报》上的一则“孙文牌香烟”广告。

图片信息可用于研究(  )

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②实业救国思潮

③民国时期的服饰④近代大众传媒的发展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④

【考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实业救国思潮;

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服饰变迁;

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

【解析】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是1912年,不符合材料中时间,故①错误;

材料图片中“提倡国货,挽回利权”可知是实业救国思潮,故②正确;

图片中女子服饰可以用于研究民国时期服饰变化,故③正确;

《申报》属于近代报纸,反映社会生活,可以用于研究大众传媒的发展,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36)(28分)在经济发展的方式上,世界各国存在着“国有”与“私有”的动态演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近现代以来,中国曾出现过几次明显的“国进民退”现象,一是洋务运动时期在“自强”名义下进行的一系列政府经营;

二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战争环境下蒋介石政府的统制经济;

三是建国初期为实现公有制而进行的“三大改造”。

……而第三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

——张赛群《中国近现代“国进民退”现象分析》

(2)分析材料二中“蒋介石政府的统制经济”所产生的结果。

并对“三大改造”给中国带来的影响进行辨证解读。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

(2)第一小问结果,蒋介石政府的统制经济是抗日战争时期为保障战争胜利而实行的战时体制的经济政策,结合史实说明影响;

第二小问解读,对“三大改造”的影响应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来论述,结合史实加以说明即可。

(2)结果:

一方面为中国的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为持久战做好了准备;

同时另一方面国民党借此控制经济命脉,压榨民族企业,从而使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日益萎缩。

解读:

积极方面,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

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道路;

消极方面,过早过快地消灭私营企业,经济形式单一,缺少活力;

单一的公有制,部分地超越了

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