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二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80949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二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精品二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精品二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精品二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精品二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二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Word文件下载.docx

《精品二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二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二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Word文件下载.docx

3、指名填空(课件出示)。

4、现在请一位小朋友来做导游,老师做外国的游客。

谁想做小导游?

5、朋友,日月潭真是你们所介绍那样吗?

6、师介绍:

这就是光华岛,一座小小的山,却长满树,绿绿的,就像是水中的一颗绿珠,把湖水分成两半。

我们看着图一起来介绍。

7、生介绍。

(感情朗读一、二自然段)

8、小结:

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真是“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

五、写字指导。

“岛””“展“环”“绕”“建”“纱”

重点指导“展”和“建”。

“展”字竖提左边不要多一撇,“建”字的偏旁与走之儿区别。

六、结束:

今天的旅程到此结束,下堂课我们再接着去观赏日月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生字卡片。

2、男女生分段读第一、二自然段。

二、细读品味

过渡:

日月潭不光神奇,她还是个爱美的小姑娘,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要换上不同的衣服。

你们能不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来把日月潭的美表达出来?

(一)、清晨

1、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清晨的日月潭。

(找好词、想画面、美读课文)

2、讨论交流:

你觉得哪些词特别好?

(学生汇报交流)

重点理解“隐隐约约”

1)读句子,这样的画面你们能想象得出来吗?

2)看课件,像这样看起来不太清楚,不很明显就叫“隐隐约约”。

3)读好句子(轻轻地、慢慢地,让人感觉清晨的沉寂)

4)、指导朗读(指读——师范读——指读点评——齐读——背诵)

(二)中午的日月潭

中午的日月潭有时太阳高照,有时细雨绵绵,你喜欢哪一种情景呢?

——用刚才的方法选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1、自读

2、汇报交流,随机教学。

1)晴天的日月潭

a、重点理解:

太阳高照、清晰、展现齐读。

b、整个日月潭的美景会有哪些?

想象一下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湖水、湖面、游人、周围会怎么样?

c、交流

d、课件出示阳光下的日月潭

e、朗诵指导

2)雨天的日月潭

a、下雨时的日月潭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b、重点理解“朦胧”(从文中找反义词:

清晰

c、朗读指导

3)男女生分读晴天、雨天的日月潭感受不同的美。

4)小结:

晴天的日月潭是那样的明朗清晰,雨天的日月潭又是那样的朦胧,富有诗意。

这让我想起了苏轼赞美西湖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我想苏轼要是到过日月潭,也会写这样一首诗来赞美它。

三、总结朗读

小朋友,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它不仅是台湾人民的骄傲,大陆同胞也它的奇景而自豪。

让我们再次走进日月潭的美景中,美美地读一读。

四、拓展升华

1、除了课文中描绘的清晨、中午、雨天的美景外,你还能想象出其他时候的日月潭美景吗?

2、说一说、写一写。

指导剩余的字,重点指导“隐、茂、省”。

五、实践活动。

你知道台湾还有什么美景吗?

把搜集来的资料办一期“走进台湾”的图文展。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9、日月潭

位置:

台湾省台中高山

形美:

像太阳像月亮

10、葡萄沟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一、引入课题,学习部分生字。

1、板画葡萄,关于葡萄,你知道些什么?

(可以从颜色,味道,形状上说)

2、在中国的西北方有这么一个地方,那里盛产葡萄,这个地方就是葡萄沟,师范写沟。

3、葡萄沟在哪里呢?

出示中国地图:

读(新疆),学习“疆”,新疆有个(吐鲁番),开火车读,吐鲁番有个好地方叫葡萄沟,示句子“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

”读。

谁能换一种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

(葡萄沟在()。

)那里被称做水果之乡,小朋友想不想去那里游览一番?

2、现在,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去游览这个美丽的地方—葡萄沟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深情范读。

生交流感受:

你觉得葡萄沟怎么样?

指名学生说出感受,教师归纳:

是个美丽的好地方。

三、研读课文,美读赏析。

1、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美丽的好地方?

请小朋友拿起书再去认认真真地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一边读可以一边做上记号。

2、指名读词语,再分小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3、读着,读着,你发现了吗,葡萄沟为什么称为一个好地方?

(师有意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梳理)

(1)那里出产水果:

示句子“五月有杏子、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民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练读这句话,读出水果的多及葡萄最受人们的欢迎。

教学生字“蜜”,比较“密”,形近字组词。

生拿笔,两个生字各练写一个,齐读课文第一小节。

(2)葡萄长的好,结的多,重点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过渡:

人们最喜爱吃葡萄,现在老师就带同学们去参观葡萄园吧!

 A、默读,找出一共几句话?

 B、最喜欢哪句话就练读哪一句,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理解“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第一步:

让板画茂密,理解茂密的枝叶像凉棚。

第二步:

为什么说是绿色的凉棚?

只有一个吗?

体会多

第三步:

钻进去的感觉如何?

(凉爽,凉快,舒服)

理解“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自己练读整句话,说说读出了什么?

看图片,加深感悟。

(动手制作五光十色的葡萄,粘贴在茂密的枝叶下面。

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在比较中悟有什么不同,体会葡萄的晶莹剔透。

比较一大串和一大串一大串,体会葡萄结的多。

小结:

这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颜色这么多,种类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像一个个玛瑙,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

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

(板书:

五光十色,让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理解维吾尔族老乡的好客,可以通过表演读加深体会。

抓重点词“准会,吃个够”指导好朗读。

生字教学融进句子里简单带过。

读词卡:

维吾儿族,什么是维吾儿?

还在哪里见过“维”这个生字?

(学生合作表演,教师在学生合作表演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朗读好这句话。

)对这么好的新疆老乡,请你用一句话来称赞他们?

热情好客)

这么好的葡萄种在(引读第一句话),图片展示“梯田”。

师生合作读课文第二小节。

小结:

葡萄沟的葡萄色鲜味甜,维吾儿老乡热情好客,盛产这么多的葡萄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1、开火车认读词语。

2、生字书写:

沟,吾,密,蜜,重点指导写好密与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认读词语。

2、美读一、二两小节。

二、新课教学:

1、指名读第三小节。

2、出示阴房模型,说说阴房是什么样子的?

(学习生字:

碉堡)

3、葡萄干又是怎么制成的呢?

4、品尝葡萄干。

(让学生观察、品尝后发表意见,把感受到的讲讲。

根据学生的感悟书:

色鲜味甜)

5、推销葡萄干。

假如你就是新疆维吾儿老乡,你会用怎样生动的语言客来打动每一位顾客,让他们争先购买你们的葡萄干。

6、在音乐声中美读全文。

三、总结升华:

 

1、今天老师带你们参观了葡萄沟,请你们把对葡萄沟之行的感受说一说。

学生畅所欲言。

2、小结:

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没有发言的同学一起读一读。

3、用句式“因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说话练习,总结课文。

四、课堂练习:

多音字组词。

好  阴  钉  干

五、指导写剩下的汉字。

六、实践活动:

小调查

我的家乡

引导学生搜集一些介绍自己家乡情况的资料(风景、特产、人物、生产、建设成就等),完成在“我的展示台”作业纸上,准备在本单元语文园地里展示交流。

盛产水果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葡萄多、美  老乡热情好客

葡萄干有名  勤劳智慧

一周教学札记

11、难忘的泼水节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生字卡,课前预习

1、谈话导入:

这两天,我们去游玩了些祖国的哪些风景区?

今天邹老师要继续带着小朋友去浏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欣赏美丽风景。

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有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傣族。

每到傣历6、7月份,火红的凤凰花盛开的时候,傣族的男女都穿盛装,端着清水,庆祝自己一年一度最喜庆的节日——泼水节。

“泼水节”)

2、同学们,你们对泼水节有哪些了解呢?

是呀,根据傣家的习俗,这一天人们要互相泼水以表示对他人真诚美好的祝福。

可1961年的泼水节,对傣族儿女来说,是永生难忘的节日。

为什么是“难忘的”呢?

“难忘的”)

3、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11课。

学生读题。

随机教学“泼”字。

二、初读识字

1、自由读课文,想想为什么说这是难忘的泼水节?

2、分段读课文。

(随机指导把文中的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出示多音字:

“盛”)

三、学习课文一、二两节

1、自己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体会傣族人民特别高兴的心情。

3、齐读一、二两段。

四、写字指导。

出示要写的字:

龙恩柏泼凤凰

重点指导学生提出的难写字。

(“凤凰”两字都是半包围结构。

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这是写好这类字的关键;

第二笔是“横折弯钩”的弯形写法,要注意指导。

“凤”字内是“又”,要和“风”区分字形。

还应注意“恩”与“思”的区别。

一、复习引入:

课件出示,认读词语:

二、写字指导:

1、出示要写的字:

特敬鲜脚度

2、同桌读一读,说一说:

怎样才能把字写漂亮?

3、学生交流,练写。

三、看图发现:

1、出示课文插图:

同学们,这是1961年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请你仔细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是呀,同学们,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幸福的泼水节呀!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和傣族人民一起去感受这幸福又难忘的日子吧。

四、朗读感悟:

(学习3、4、5小节)

1、默读课文,体会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

你认为“难忘”表现在哪里?

用“---------”划出自己体会最深刻的句子。

2、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体会。

3、学生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1)、“难忘”人们欢迎总理的情景:

(课件出示句子:

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象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人们欢呼:

“周总理来了!

”)

学生谈谈体会,(板书:

地上撒满花瓣江面龙船驶过空中花炮满天)

师:

真是一片欢乐的气氛,你认为怎样读,才能把傣族人民的欢快心情表达出来呢?

指读—评价—齐读

(2)、“难忘”总理参加泼水节的情景:

(出示句子:

周总理身穿对襟百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结合插图想一想,从总理的穿着、表情、动作中,你体会到什么?

为什么总理要这样打扮,这样做呢?

你认为怎样才能读好这段话?

自己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3)、引读(第五节):

开始泼水了。

周总理—————,傣族人民————。

(课文插图)指名读,其余同学边听边看课文插图,想象当时的情景。

周总理可能会说什么?

傣族人民会说什么?

4、感情地朗读3、4、5小节,边读边想象,再次体会总理与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与快乐。

五、学习6、7、8小节

清清的水,泼呀,洒呀!

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

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师生引读。

在1961年的泼水节上,你们看。

生接读:

清清的水。

这是一个幸福的日子,你们看。

生:

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你们再看。

是呀,这一天,我们敬爱的总理来到傣族人民中间,和他们一起欢庆节日。

傣族人民激动地说。

生(接读):

多么幸福哇。

,多么。

六、总结延伸:

(过渡:

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傣族人民是多么激动,多么幸福,多么快乐。

1、如果当时你就在场与总理一起参加泼水节,你会想些什么?

说些什么?

用一、二句话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学生交流)

是呀,我们为有这样一个平易近人的,爱人民的总理而骄傲,而感动。

让我们再次以朗读来表达内心对总理的敬爱吧!

2、齐读全文。

3、课后实践作业:

(1)、查找、搜集周总理的图片、故事,推荐学生看《温暖》、《关怀》的文章。

(2)、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开个小小介绍会。

 

12、北京亮起来了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

3.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应用。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能力

一、赏图引题,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它是一座闻名世界的古都,也是一座现代化的都市。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北京美丽的风光吧!

2、欣赏完北京风光,你们想说什么呢?

(生谈感受)

3、多美的景色啊!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北京白天的景色,你们想进一步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专写北京夜景的课文。

(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思考:

北京的夜晚是怎样的?

可用文中的词语表述。

2俗话说:

“百闻不如一见”,小朋友们,让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吧!

3、你们感受到北京夜景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指名回答)

4、作者感受到的美是否跟我们一致呢?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读后标出自然段序号。

5、交流标自然段情况,认读生字。

6、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大家自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把北京相象成了什么?

(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2、指名读本自然段,其余学生观看相关夜景图片,感受“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3、谁能把这一自然段有感情地读一读呢?

(指名读,齐读)相互评价后悟出应把“亮”和“灯的海洋,光的世界”重读。

4、质疑。

(理解“夜幕降临”)

四、书写指导

1、认读要写的生字,组词。

   

2、观察范字,说说该怎样写好这些字。

3、上下结构的字“夺、宫”要注意上宽,盖住下部分。

半包围的字“勾、府”要注意里面书写的位置。

4、描一描,写一写。

5、评议学生写的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开火车认读生字,开双轨火车。

2、认读词语,选择词语说话。

3、写字。

观察范字,交流,先描后写。

二、图文对照,读中感悟

(一)导学第二自然段

1、现在,让我们到东西长安街上走走。

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二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有几句,分别写了哪儿的美景。

(指名回答,相机出示长安街、天安门城楼、广场四周的夜景图片以及相应的句子。

2、多美的夜景啊!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再读一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然后结合图试着理解它们的意思。

(重点借助图片理解“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灯光闪烁”“金碧辉煌”“光彩夺目”“轮廓”等词语以及相关句子的意思。

3、指名朗读。

(范读、指名读,配乐齐读)

(二)学习第三至六自然段。

1、指名分段读第三至五自然段,让其他学生想想每个自然段分别描写了哪儿的夜景。

2、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出示学习提示:

(1)自主选择学习伙伴。

(2)自由朗读学习内容,找出你觉得美丽的地方,并说说美在哪儿。

(3)与伙伴交流学习体会。

(4)有感情地读一读选择的内容。

3、全班交流达成共识。

(师相机点拨,突破难点。

(1)观察立交桥夜景图感受“道道彩虹”。

(2)结合生活实际认识橱窗、广告、霓虹灯并感受它们的美,理解“绚丽多彩”“繁华”等词语。

(3)结合课文插图理解“倒映”“银光闪闪”,并指导读好长句:

“一束束灯光照着古老的故宫……银光闪闪,十分动人。

(4)指名读:

你喜欢北京哪儿的夜景,就请你读描写这一夜景的那一自然段。

(5)齐读第三至五自然段。

(6)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今天,我们跟随着作者欣赏了北京的夜景,感受到了北京的辉煌、亮丽。

此时你们的心情怎样?

最后一个自然段应当怎样读呢?

(激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齐唱歌曲,升华主题

我骄傲,我自豪,因为生活在美丽富饶的中国。

同学们,让我们齐唱《爱我中华》这首歌。

北京亮起来了

灯 光  长安街:

华灯高照明辉

的 的  环形路:

道道彩虹明亮

海 世  王府井:

焕然一新辉煌

洋 界  故宫:

银光闪闪亮煌

语文园地三

共3课时

1、正确朗读词语,并学会能发现词语内在的联系。

2、读读认认几组意思相反的词语,用词语填空,学会积累语言。

3、能自主识字,读背诗句。

4、自己通过观察、咨询或查阅资料,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物产、名人以及近年来有哪些变化。

能自主识字,读背诗句。

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物产、名人以及近年来有哪些变化。

一、我的发现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来到了“语文园地”,细心观察,可以发现祖国文字的很多秘密;

用心思考,你将会收获沉甸甸的果实。

准备好,出发了!

2、观察比较,发现异同

首先让我们来观察几组词语,边读边想,你会发现什么?

照相照相机图书图书馆

洒水洒水机电视电视台

集邮集邮册飞机飞机场

(1)读准字音(自由读、指名读、男女赛读)

(2)小组讨论:

你发现了什么?

(3)反馈:

小组汇报交流,比比谁观察的仔细,敢大胆说说自己的意见

3、拓展练习

你能学着刚才的样子填空吗?

(学生小组互说、指名说)

游泳——()火车——()

洗衣——()服装——()

二、日积月累

发现了一个秘密,还有更多的奥秘在等待你揭开。

(出示课件)读读下面这些字,碰到生字多读几遍。

宽——窄穷——富贵——贱恶——善

强——胜胜——败内——外加——减

1、组成自学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字、记字,比谁读得准,互相检查。

学生汇报(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赛读)

2、读了两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是两组意思相近的词语)——齐读词语

3、去掉两字之间的破折号,看看有什么发现?

宽窄贵贱善恶强弱胜败内外(开火车朗读词语)

第二关:

我会填

小朋友们,大家在学习和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许多多的词语,接下来,看谁最能干,能把下面的词组填完整。

1黑板出示:

明亮的()繁华的()茂密的()

绚丽多彩的()川流不息的()风光秀丽的()

(1)指名学生读红色的词语——齐读

(2)小组讨论,找出可以搭配的词语。

(4)齐读词语——赛读

2、用线连接可以搭配的词语

明亮的市场绚丽多彩的日月潭

繁华的森林川流不息的舞台

茂密的灯光风光秀丽的行人

指名学生上台连线——齐读

小朋友们,你们的知识真丰富,这一关完成得十分出色,请大家为自己鼓掌吧

第三关:

我会读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乐园”,去感受草原那一望无际,辽阔无边的美景吧!

1、引导学生看图,激起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做到边读边想,不会认的字可以问一问周围的同学。

3、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从诗歌中体会到什么。

4、感受草原美景。

5、再通过范读、指名读、评议、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出情感,

6、欣赏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7、朗读

小朋友们,老师被你们的朗读深深地陶醉了,祝贺你们朗读闯关成功!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小朋友们,你们的家乡是哪里?

你们喜欢吗?

今天老师让你们夸夸家乡,让对温州陌生的朋友知道温州,并且喜欢温州,让不是温州的小朋友也来介绍下自己的家乡,好吗?

二、交流互动

1.汇报展示、讨论交流。

(1)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家乡的资料(文字、绘画、照片等)。

同学间相互交流资料内容和获取经过。

(2)把内容相近的归为一个组,互相交流,说说对对方资料的看法和感受。

2.充分“对话”,夸夸家乡。

(1)小组合作或派代表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向全班介绍自己眼中的家乡。

其他组可向介绍者提问或作补充说明。

2)“导游”“推销员”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和知道的情况,“游客”提问,“导游”“推销员”解答。

三、升华情感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