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解析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79616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解析版Word下载.docx

《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解析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解析版Word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解析版Word下载.docx

 C.物质发生变化时,微粒之间一定发生了相互作用,而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微粒之间没有发生相互作用

 D.凡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化学反应的实质;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A、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与变化决定着物质的宏观变化进行解答;

B、根据物质本身的性质是导致物质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进行解答;

C、根据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微粒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也会发生相互作用进行解答;

D、根据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也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进行解答.

A、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与变化决定着物质的宏观变化,故A正确;

B、物质本身的性质是导致物质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而不是外界条件,故B错误;

C、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微粒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也会发生相互作用,故C错误;

D、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也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D错误.

故选:

A.

了解物质变化的实质,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3.(2分)(2013•威海)化学变化的结果是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把反应物看成是“旧物质”,下面对“新物质”和“旧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新物质是指世界上没有的物质

 B.新物质不会再变成其它物质

 C.新物质和旧物质的性质及用途不可能完全相同

 D.新物质的元素组成与旧物质的元素组成肯定不同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可以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新物质是不同于任何反应物的其它物质,其性质及用途不可能完全相同.

A、新物质是不同于任何反应物的其它物质,不是指世界上没有的物质,例如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是世界上存在的物质,但水属于该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故说法错误;

B、一个反应中的新物质,可能在其它反应中变成其它物质,例如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属于该反应生成的新物质,但水通过电解又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故说法错误;

C、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是相对于反应物来说的,即生成了与反应物在组成及用途上不可能完全相同的物质,故说法正确;

D、元素相同也可能是新物质,例如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和水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它们属于不同的物质,故说法错误.

故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新物质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4.(2分)(2013•威海)化学上经常要使用下列各种“表”,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并利用下表,能够计算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是(  )

 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表B.元素周期表

 C.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表D.物质的密度表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是物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可以知道,在根据物质的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时需用到物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然后根据各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是物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可以知道,在根据物质的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时需用到物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A、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表只能查出物质的溶解度等有关信息,不能查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只能查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正确;

C、根据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表只能查出元素的化合价,不能查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错误;

D、根据物质的密度表只能查出物质的密度,不能查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错误;

故选B.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各种表的作用,只要结合所学知识认真分析,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5.(2分)(2013•威海)在下列概念中,一定属于描述物质化学变化规律的是(  )

 A.气化B.液化C.爆炸D.缓慢氧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据此分析判断.

A、气化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说法错误.

B、液化是由气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说法错误.

C、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爆炸,例如车胎爆炸;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爆炸,例如炸药爆炸,故说法错误;

D、缓慢氧化指的是进行的很缓慢不易觉察的氧化反应,缓慢氧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说法正确.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6.(2分)(2013•威海)在一定条件下,一容器内含有三种微观粒子,一种是阳离子,一种是阴离子,还有一种是分子,且三种微观粒子处于自由移动的状态.当改变条件后,容器内的部分阳离子和部分阴离子便处于不能自由运动的状态,这个过程属于(  )

 A.结晶B.蒸馏C.溶解D.过滤

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一容器内含有三种微观粒子,一种是阳离子,一种是阴离子,还有一种是分子,且三种微观粒子处于自由移动的状态.当改变条件后,容器内的部分阳离子和部分阴离子便处于不能自由运动的状态,说明由液态变为固态,此过程是结晶.

首先判断变化前的状态,一种是阳离子,一种是阴离子,还有一种是分子,三种微观粒子处于自由移动的状态,说明此时物质是液态,再判断变化后的状态,改变条件后,容器内的部分阳离子和部分阴离子便处于不能自由运动的状态,说明变为固态,此过程是结晶过程;

故选A.

此题是物质的三态变化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和判断变化前后物质的状态,属一道基础知识考查题.

7.(2分)(2013•威海)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解度能够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强弱程度

 B.溶解度能够表示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程度

 C.溶解度能够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限量

 D.在相同温度、相同溶剂的条件下,要判定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对大小,可以根据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A、溶解度能够表示物质溶解性强弱的程度;

B、溶解度能够表示在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溶解溶质的质量大小;

C、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限量就是指在一定质量的溶剂中溶解溶质的最大量;

D、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有关.

A、物质溶解性的强弱程度是用溶解度来表示的,故A说法正确;

B、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程度有两种情况:

饱和和不饱和,而溶解度必须是在饱和状态下溶解的质量,故B说法错误;

C、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限量就是溶解的最大程度,即已达到饱和状态,故C说法正确;

D、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

100%,所以在相同温度、相同溶剂的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溶解度就大,故D说法正确.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记溶解度的四要素:

一定温度、100g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质量.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8.(2分)(2013•威海)自然界存在许多循环现象,下列四种循环所发生的变化主要通过物理变化实现的是(  )

 A.碳循环B.氧循环C.二氧化碳循环D.水的天然循环

A、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项错误.

B、氧循环主要表现在通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及人类活动中的燃烧都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水循环是指地球上的水从地表蒸发,凝结成云,降水到径流,积累到土中或水域,再次蒸发,进行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项正确.

9.(2分)(2013•威海)在实验室里,利用下列物质和装置制取气体的方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制取氧气

 B.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C.二氧化锰和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铜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此装置中的发生装置是固液常温型,反应物应为固体与液体,反应条件为常温,收集装置是排水法收集,说明该气体不易或难溶于水.

此装置中的发生装置是固液常温型,反应物应为固体与液体,反应条件为常温,收集装置是排水法收集,说明该气体不易或难溶于水.

A、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发生装置应选用给固体加热装置,故错误;

B、石灰石是固体,稀盐酸是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发生装置选用固液常温型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错误;

C、过氧化氢是液体,二氧化锰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发生装置选用固液常温型;

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正确.

D、铜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后面,和稀硫酸不反应,不能用来制取氢气,故错误;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可用固液常温型装置;

不易或难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

10.(2分)(2013•威海)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稀释浓硫酸

B.

称量固体

C.

加热液体

D.

倾倒液体

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称量器-托盘天平;

液体药品的取用;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

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

图中试管没有倾斜、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共44分)

11.(2分)(2013•威海)物质组成的奥秘

在下列概念中,从物质组成的角度,能够从中获取物质类别信息的是 ③⑤⑥⑦⑨⑩ .

①催化剂;

②化学电池;

③溶液;

④可燃物;

⑤高分子化合物;

⑥混合物;

⑦无机化合物;

⑧元素;

⑨碱;

⑩碳水化合物.

物质的简单分类.

物质的分类.

溶液是根据溶液组成中分散的微粒大小进行分类的;

高分子化合物是根据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考虑;

混合物是根据组成物质种类的多少考虑;

无机化合物是组成中不含有碳元素(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除外);

碱是根据组成中含有氢氧根离子考虑;

碳水化合物是根据组成元素中含有碳、氢、氧考虑.

催化剂是改变反应速度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的物质,与组成无关;

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与组成无关,溶液是根据溶液组成中分散的微粒大小进行分类的可分为:

溶液、浊液、胶体,所以与组成有关;

高分子化合物是根据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在几万、几十万甚至更高的化合物,与组成有关;

混合物是根据组成物质种类的多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与组成有关;

无机化合物是组成中不含有碳元素(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除外)与组成有关;

碱是电离出来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与组成有关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与组成无关;

碳水化合物是根据组成元素中含有碳、氢、氧与组成有关.

故答案为:

③⑤⑥⑦⑨⑩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化学基本概念,熟悉常见的概念的含义,知道其含义是否与组成有关.

12.(5分)(2013•威海)物质构成的奥秘

请将物质的名称、化学式和构成物质的微粒符号填在空格内:

物质(产品)名称

电能芯片

氯化氢气体

干冰

化学式

CH3CH2OH

构成物质的微粒符号

Ca2+

Cl﹣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根据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

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根据金属和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气态非金属单质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高纯的单晶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其化学式为Si;

硅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硅原子构成的,其原子符号为:

Si.

氯化氢气体的化学式为HCl;

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其分子符号为:

HCl.

氯化钙是由钙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

CaCl2.

CH3CH2OH是乙醇的化学式,是由乙醇分子构成的.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

CO2.

氯化钙

乙醇

Si

HCl

CaCl2

CO2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化学式的书写、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化学式的书写方法、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3分)(2013•威海)物质变化的奥秘

现有下列变化:

①镁加入到氯化铜溶液中;

②双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锰;

③给水通直流电;

④植物的光合作用;

⑤用电热水壶给水加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变化中,写出属于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CuCl2═MgCl2+Cu ;

(2)在上述变化中,属于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的是(填序号) ③④ ;

(3)现有下列选项:

a.原子的数目;

b.元素的种类;

c.分子的种类;

d.分子的数目;

e.元素的化合价.

在变化②中,不变的是(填序号) ab .

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

(1)镁和氯化铜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用电热水壶给水加热,不属于化学反应.

镁和氯化铜反应能够生成氯化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uCl2═MgCl2+Cu.

故填:

(2)镁和氯化铜反应、双氧水的分解反应,都是化学能与化学能之间的转化;

电解水的反应,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光合作用过程中,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用电热水壶给水加热的过程中,是电能转化为内能.

③④.

(3)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

在双氧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而在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在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0,所以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分子的种类也发生了变化;

而原子的数目、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

ab.

本题主要考查能量的转化、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方面的知识,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三是写上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有“↑”或“↓”.

14.(7分)(2013•威海)化学与社会发展

据2013年5月21日央视焦点访谈报道,继成都、南京、大连、福州、厦门之后,昆明再次爆发抵制PX化工项目的游行活动,PX甚至被人们贴上“剧毒物质”、“致癌物质”的标签,导致国人闻之色变.PX是“对二甲苯”(para﹣xylene)的英文缩写,化学式是C8H10.PX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是否像舆论所说的如此可怕?

请阅读下列信息:

PX的性质

①无色透明液体;

②熔点13.2℃、沸点138.5℃;

③密度0.86g/cm3;

④有芳香气味;

⑤可燃;

⑥有挥发性,但比汽油低;

⑦低毒,毒性与汽油相当;

在致癌性上,按国际惯例属于第三类致癌物,即缺乏证据证明其具有致癌性;

⑧遇火可爆炸,但爆炸性比汽油低(爆炸极限为1.1%~7.0%).

PX的用途

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用于纺织、塑料、建材、医药、农药等方

面,如雪纺衣物、尼龙绳、塑料保险盒和保鲜袋等,涉及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目前,我国每年需要PX1500万吨,而产量仅为800万吨,还需要进口700万吨;

PX的价格与供应掌握在外国人手里.有趣的是,在游戏活动中,很多市民戴的口罩、穿的服装都是用PX做的.

根据上述信息,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物质的组成对PX分类.它属于 有机物 ;

(2)上表中属于PX物理性质的是(填性质代号) ①②③④⑥ ;

(3)根据PX的性质,从防止环境污染和安全的角度,应如何保存和储运PX?

 密封保存、严禁烟火 ;

(4)试写出P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8H10+21O2

16CO2+10H2O ;

(5)对于PX项目的利与弊,请从PX的性质、变化和用途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从PX性质看,具有可燃性,爆炸性比汽油低,毒性与汽油相当,对人体危害小;

从燃烧产物看,PX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对环境几乎没有危害;

从PX用途看,应用广泛,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经济和社会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利大于弊. .

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化学与生活.

根据化合物中是否含有碳元素,可以把化合物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

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根据物质的性质可以判断物质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安全系数及其存运方法;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规范性;

表中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判断PX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由PX的化学式C8H10可知,PX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有机物.

(2)PX的颜色、状态、熔点、沸点、密度、气味、挥发性等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①②③④⑥.

(3)根据PX的性质可知,它有毒,具有挥发性,遇火可以爆炸,所以应该密封保存,严禁烟火.

密封保存、严禁烟火.

(4)P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能够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8H10+21O2

16CO2+10H2O.

故填:

(5)化学物质没有好坏之分,利用好了,利国利民;

利用不好,祸国殃民;

对一种化学物质,要具体分析它的性质,利用好对人类有用的一面,想法控制好对人类不利的一面,尽量发挥化学物质的长处.

对于PX来说,应该是利大于弊:

从PX性质看,具有可燃性,爆炸性比汽油低,毒性与汽油相当,对人体危害小;

利大于弊:

本题考查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化学物质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从总体上看,化学物质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要客观地分析化学物质的作用,既要重视它的作用,也要想法消除它的不利影响.

15.(11分)(2013•威海)像科学家一样“观察与思考”﹣﹣探秘水世界

如图所示的照片拍摄于我市某处天然温泉,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

当你用一种或多种感官去搜集有关这个世界的信息时,就是在观察.

这幅实景图片包含了与水有关的信息,请你从化学的视角观察图片,然后列出你观察到的关于水的一条信息. 看到了水、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