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致灾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77076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隐蔽致灾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隐蔽致灾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隐蔽致灾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隐蔽致灾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隐蔽致灾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隐蔽致灾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隐蔽致灾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隐蔽致灾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隐蔽致灾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井田中部及南部有基岩出露,松散层分布也较为广泛,受剥蚀后形成众多黄土陡坎及沟壑。

地貌类型划分为低山丘陵地带。

井田内沟谷纵横,山梁绵延,沟深坡陡,地形较复杂。

总的地势为中东部高,南、北、西三面低;

地形最高点位于井田中南部的山梁,海拨高程1178.7m,地形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北沟谷,海拔高程约983.0m,最大相对高差195.7m。

工业场地周边沟谷历史最高洪水位标高1024m左右。

占地面积4.75hm2。

竖向上分为三个台阶布置:

第一台阶平场控制标高为1049.00m左右,主要布置有风机平台、风机电控室、值班室;

生活、地面消防供水系统;

空气压缩机;

生产、绿化、井下消防洒水供水系统;

10kV变电所等建、构筑物。

第二台阶平场控制标高为1038.288m左右,主要布置有主斜井井口房;

天轮架;

绞车房;

空气加热室等建、构筑物。

第三台阶平场控制标高为1028.00——1033.50m之间;

主要布置有副斜井井口房;

空气加热室;

空压机房;

机修车间;

器材库;

器材棚;

消防材料库;

灯房、浴室及任务交代室联合建筑;

锅炉房;

安全指挥中心;

单身宿舍;

食堂等建、构筑物。

综上所述,各建筑、构筑物均在该场地最高洪水位标高之上,不收地表洪水直接影响。

3、气象、地震

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多雨,冬季寒冷少雪。

由于受山谷冷空气影响,气温变化较大;

根据县气象站提供资料和本矿气象资料记录,统计2001-2014年气象资料;

一般年平均气温为9.0℃,一月份最低,平均为-6.2℃;

七月份最高平均气温为22.9℃。

平均年降水量411mm,主要集中在七、八、九3个月。

年平均蒸发量为1406.5mm,为降水量的3倍。

年平均无霜期160天,年均冻结天数100天,霜冻期为十月中旬至次年四月。

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482.34h。

全年风向以西北风和东南风为主,一般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年均风速3m/s,最大风速14m/s。

本区位于山西省Ⅵ级构造单元沁水构造盆地的东南部、长治新裂陷盆地的南缘,北部2km处为庄头断层,西部约1km处为晋获褶段带高平、高庙山大断层,这些构造形迹是新生界初期喜马拉雅活动期旋扭运动所造成的,时代久远,有记载以来没有活动记录,属区域构造比较稳定地块。

据历史记载,长治市及周边附近先后发生过28次地震,其中破坏性地震8次,强度4-5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井田所属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井田内未发生过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仅在雨季土坎边有少许黄土崩塌,陡崖边有块石坠落。

4、井田境界

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37号文“关于长治市长治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和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12年9月颁发的采矿许可证C1400002009111220044873,山西长治县雄山常蒋煤业有限公司矿井范围坐标如下:

表2-1-1矿井范围坐标对照表

坐标

拐点

编号

1980西安坐标系

3度带

6度带

1954北京坐标系

纬距(X)

经距(Y)

1

3984744.52

38413589.44

3986248.28

19684131.74

3986297.00

19684200.00

2

3984477.82

38414489.59

3986276.28

19685031.75

3986325.00

19685070.00

3

3985219.43

38414504.20

3986751.28

3986900.00

4

3985200.98

38415103.72

19685631.75

19685700.00

5

3985802.91

38415029.92

3984351.27

19685631.76

3984500.00

6

3982809.06

38414830.08

19685431.76

19685500.00

7

3982809.45

38414814.71

3983851.26

3983900.00

8

3982333.89

38414020.34

19684636.75

3985485.00

9

3983929.09

38414054.24

3985441.27

19684621.75

19685020.00

10

3983933.16

38413564.48

3985436.27

19684131.75

19685100.00

井田南北长2.9km,东西宽1.5km,井田面积3.0181km2。

批准开采3~15号煤层。

开采深度由+1110m至+720.0m标高。

5、四邻关系

井田边界为人为划定,井田西部为风氧化带,无煤矿分布;

井田北部120m处为2009年以前关闭的王庆煤矿;

井田东部与长治县西山煤业有限公司相邻;

井田南部与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相邻。

6、矿井及周边老窑、老空区分布

据该矿井资料:

井下新采空区基本无积水,本矿北部的采空区、古空区和南部的采空区与南部红山煤矿采空区存在积水,本次收集和调查情况对采空区、古空区进行了估算,估算结果见表3-1、3-2。

井田西部有较大面积的3号煤古空区,存蓄着一定的积水,而且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虽有断层分隔,但对低位矿井的充水威胁仍存在,南部的红山煤矿采空区基本上构成威胁,在此范围开采一定要重视。

西山煤矿处于下山方向,对本矿基本不会构成威胁。

(1)、北部是王庆煤矿(2009年以前关闭),井田范围内北部与王庆煤矿边界120m左右,相邻处为实体煤。

据调查王庆煤矿采空区无积水,不会影响到本矿的安全生产。

(2)、东部是西山煤矿井田,与本矿属同一倾斜煤层,本矿处于倾斜煤层上山,西山煤矿处于倾斜煤层下山,西山煤矿接壤处已于2004年至2007年回采,回采过程中无涌水,且本矿现回采区段标高高于西山井田30m左右。

经对该矿杨彩奇、王红华两位同志调查,该矿积水不会对常蒋煤矿构成威胁。

(3)、南部为红山煤业有限公司,山西省地勘局二一二地质队于2009年11月24日至2009年12月28日采用瞬变电磁完成了野外地球物理勘探工作。

(4)、5号采空区位于矿界外南部,属红山煤业有限公司,处于沟里背斜东翼北山村向斜的西翼,采3号煤层,煤层倾角取平均值14°

,通过计算机抓取采空区面积为127250m2,计算积水量约985m3,水位标高为985m。

处于拟开采区的上山方向,矿井在该段布置工作面时,受该积水区的威胁较大,建议开采时加强探放水工作、加强监测。

7、相邻矿井生产情况

井田东与山西长治县西山煤业有限公司为邻,北与王庆煤矿(已关闭)为邻,南与山西长治县红山煤业有限公司为邻。

各矿井情况分述如下:

(1)、山西长治县西山煤业有限公司:

西山煤业有限公司位于长治县荫城镇荫城村,本矿井为兼并重组整合单独保留煤矿,批准开采3号煤层,现开采3号煤层。

开采方式为综合液压支架放顶煤采煤法,生产规模60万吨/年,井田面积3.3928km2。

本矿区无越界开采现象,属低瓦斯矿井,3号煤层有爆炸性,自然倾向等级为Ⅱ级,属不自然煤层。

矿井最大涌水量25m3∕h,正常用水量20m3∕h。

(2)、长治县荫城镇王庆煤矿

长治县荫城镇王庆煤矿为长治县荫城镇王庆村集体企业(于2009年以前关闭),批准开采3号煤,生产能力为6万吨/年。

(3)、山西长治县红山煤业有限公司

长治县红山煤炭有限公司位于八义镇沟里村东,在整合区南部。

为单独保留矿井,2009年11月29日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换发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11230045871),准采3号煤层,有效期自2009年11月29日至2011年11月29日,生产规模120万吨/年,井田面积7.2900km2。

本矿区无越界开采现象,属低瓦斯矿井,3号煤层有爆炸性,开采3号煤层矿井最大涌水量40m3∕h,正常用水量25m3∕h。

自然倾向等级为Ⅱ级,属不自然煤层。

另据该矿3号煤层巷道揭露情况和调查了解资料,井田中西部接近煤层露头附近的浅埋区。

3号煤层均分布有大片古空破坏区,3号煤层古空破坏区则分布在风氧化带以东200~300m范围。

二、矿井地质条件

1、地层和含煤地层

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

含煤地层总厚162.48m,含煤10~13层,可采煤层2层,煤层总厚8.90m,含煤系数5.48%。

山西组为一套陆相含煤地层,平均厚度50.28m,含煤1~3层,总厚度5.85m,含煤系数11.6%;

其中3号煤层在井田内稳定可采,煤层平均厚度5.33m,可采含煤系数10.6%。

太原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平均厚度119.38m,本组含煤7~10层,其中15号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全组煤层总厚4.48m,含煤系数3.7%,15号煤层平均厚度3.57m,可采含煤系数为2.93%。

下部流砂层厚4-33m,由细-粗粒砂岩及底部砾岩组成,含水丰富。

2、矿井构造

本区处于晋获褶断带的东缘,赵村向斜的西翼(向斜轴部位于井田东外边缘),地层总体呈向东倾斜的单斜构造。

地层产状8°

~120°

,倾角7~15°

东部地层倾角较大,倾角15°

~40°

,中部地层产状由于受断层影响,变化较大。

断层:

井田中部发育两条(F1、F2)走向北东的断层,为区域晋获褶断带在区内的反映。

F2形成期应稍晚于Fl,北端尖灭在F1上。

F1正断层:

走向NE,倾向SE,倾角80°

,断距45~50m。

断层东侧,(上盘)出露山西组地层,西侧中段出露太原组9号煤及老顶黄水沟砂岩,南、北段为第四系覆盖。

该断层斜穿井田西部,井田内延伸长度1100m。

F2正断层:

走向NNE,倾向NWW,倾角75°

,断距约85m,断层东侧(下盘)出露山西组地层,西侧出露下石盒子组底部砂岩。

该断层北端与F1断层相交,井田内延伸长度480m。

F3正断层:

在3号煤层巷道开掘遇见一小型正断层,走向NEE,倾角10°

,断距约10m,延长约500m。

井田内未发现陷落柱等其它构造现象,亦未发现有火成岩侵入体。

综上所述:

该区构造属简单类型。

3、水文地质

(1)地表河流

井田内地形南高北低。

地貌类型为构造剥蚀低中山区。

井田最高点海拔高程1178.7m,最低点海拔983.0m,相对高差195.7m。

井田水系均为季节性洪流沟谷,无常年性河流及地表水体。

仅雨季时,沟谷才汇集洪水向北流出井田。

根据资料矿井所在地区河沟历史洪水位线标高1116.40m,工业广场最低标高1125.0m,矿井最低副井井口为1130.5m,均高于最高洪水位标高,井口及工业广场均不受洪水威胁。

(2)井田主要含水层

1、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孔隙含水层

区内第四系中更新统广为分布,岩性为亚粘土、亚砂土、孔隙率差,加之井田地形坡降大,大气降水,排泄快,下渗量很小,故含水性微弱。

局部较大沟谷底部的全新统砂砾石层。

含水层厚度因地而异,水位埋深较浅,一般富水性较弱,水质较好,水位及水量季节性变化大。

2、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该含水层埋深变化较大,据其埋藏条件分析,地下水类型为承压水,据井田邻区长治县王庄煤矿详查勘探资料,该含水层为弱富水性,其钻孔单位涌水量为0.0046-0.034L/s·

m,渗透系数为0.02-0.24m/d,矿化度为290-490mg/L,PH值为7.6-8.2,水质类型为HCO3-Ca型及HCO3-Ca·

Na型。

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灰岩及砂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该含水层在井田内部分地段埋深较大,含水层层间为厚度不等的泥岩类隔水层,相互间水力联系较弱,地下水具承压性,局部地段为潜水。

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一般含水层岩溶及裂隙不够发育,富水性弱。

据长治县王庄煤矿详查资料,钻孔单位涌水量为0.0212-0.027L/s·

m,渗透系数为0.0049-0.072m/d,矿化度为280-320mg/L,水质类型为HCO3-Ca·

Na型及HCO3-Ca·

Na·

Mg型,属弱富水含水层。

4、奥陶系中统灰岩岩溶含水层

本区奥灰岩溶含水层埋深大,以上马家沟组一段下部灰岩岩溶裂隙较为发育,富水性较强。

含水层的补给来源以北部和东部灰岩露头区补给为主,深层岩溶水属辛安泉域范围。

据井田南侧4km处王庄煤矿水源井资料,井深559.80m,取水层为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水位埋深405.60m,涌水量33.75m3/h,水位标高632.40m,水质类型为HCO3—Ca·

Mg型水。

由此推测,本井田奥灰水位均在628m左右。

(3)主要隔水层

本溪组及太原组底部泥质岩类隔水层

该隔水层位于15号煤之下,岩性为泥岩、铝土质泥岩等,岩石裂隙一般呈闭合状且不发育,平均厚度约12.57m,正常情况下在15号煤与奥陶系之间可起到良好的隔水作用。

太原组及山西组、上、下石盒子组灰岩、砂岩含水层层间泥质岩类隔水层

井田内该隔水层主要岩性由泥岩、粉砂质泥岩组成,单层厚度不等,呈层状分布与灰岩、砂岩含水层之间,隔断或减弱了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可起到良好的层间隔水作用。

4、充水因素分析及水文地质类型

本矿井为一向东倾斜的单斜构造。

东部地层倾角较大,中部地层产状由于受断层影响,变化较大。

由于地质报告中未能提供断层的导水性,井田内构造对矿井充水因素影响不确定。

为确保安全,设计为断层留设了40m的防水煤柱。

大气降水通过不同成因的基岩裂隙及松散堆积物孔隙在裂隙沟通的情况下进入矿井,成为矿井充水的间接补给来源。

矿井涌水量受降水季节变化影响,具明显的动态变化特征。

按井田3号煤层平均厚度5.33m,采用公式HT=100M/(3.3n+3.8)+5.1计算,开采3号煤层顶板冒落导水裂隙高度为80.17m,多数地段可与基岩风化带连通或直接影响至地表,在其影响范围内的含水层水进入矿井,是矿井充水的主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由于井田煤层已大面积采空,上覆含水层已被基本疏干,现井下无水。

关于15号煤层,该煤层平均厚度3.57m,采用公式HT=100M/(2.4n+2.1)+11.2计算,开采15号煤层顶板导水裂隙高度为62.94m,小于3号、15号煤层间距95.00~110.00m,3号煤层东部采空区积水一般不会影响下部15号煤层开采。

但井田中南部断层处则可能由断层导水而沟通3号煤层采空区积水和15号煤层间的充水通道,临近断层处开采15号煤层时应采取防范措施。

井筒穿过其揭露深度内的所有含水层,周围地下沿井筒渗出,成为矿井充水的一部分。

由于多年开采,井筒上部含水层已被基本疏干,现井筒已不渗水。

另外,不应忽视区内可能未查明的隐伏陷落柱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井田西部有较大面积的3号、15号煤古空区,如同“水库”一样,存蓄着一定的积水,而且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虽有断层分隔,但对低位矿井的充水威胁仍存在。

据本次调查,该矿3号煤层新采空区废弃时间不长,一般无积水,只在3号煤古空区东南推测分布有积水区,积水量约42320m3。

15号煤层推测F2断层西侧向斜轴部古空区地段存有积水,估算积水量约4875m3。

区内奥灰水位约为+628m,据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最下层15号煤层底板标高最低位+680m,均高于奥灰水位,不存在对煤层底板的突水问题。

据该矿资料:

其井下新采空区基本无积水,本矿北部的采空区、古空区和南部的采空区与南部红山煤矿采空区存在积水,本次收集和调查情况对采空区、古空区进行了估算。

井田西部有较大面积的3、15号煤古空区,存蓄着一定的积水,而且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虽有断层分隔,但对低位矿井的充水威胁仍存在,南部的红山煤矿采空区基本上构成威胁,但要重视,西山煤矿处于下山方向,对本矿不会构成威胁。

5、矿井主要水害及其防治措施

矿井产生突水事故的一大因素为老窑或邻近矿井采空区积水,防治办法主要为详细调查老窑开采情况及积水情况,并在井下采煤时,掌握突水征兆,其征兆有以下几点:

①煤层发潮发暗,正常情况下煤层是干燥光亮的,当有水渗入时,使之潮温变暗,说明附近有积水。

②煤壁出汗,煤层是隔水的,当煤层附近和其上方存在积水,使得煤壁温度低于巷道空气温度,在冷热交换作用下而出汗。

③工作面温度低,迎头必有积水区,当煤层渗透进水后,吸收热量而使工作面温度降低。

④煤壁挂红毒气增生,注意积水老窑,积水年久,煤质变松,裂隙面生锈,由于积水年长日久,水渗入裂隙中挤出气体,这些气体如硫化氢,沼气等在未采掘前被迫压缩于裂隙中,巷道开拓后,获得释放,溢入巷道。

上述突水征兆一经呈现,应立即组织查明情况,以便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

另外在矿井生产过程中还应采区以下措施以防水患:

(1)井田煤层埋藏较浅,注意煤层有古空区存在,做到“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

(2)井下采掘至井田边界时,应预留井田保安煤柱,随时了解井田邻矿的开采情况,避免邻矿采空时对井田产生影响。

(3)井下巷道沿煤层布置,受煤层起伏影响较大,巷道中可能发生积水现象,在矿井生产期间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巷道适当位置设置水仓,由小水泵将积水排出,确保井下巷道畅通。

(4)定期清理水仓、水沟。

(5)雨季来临前要及时清理地面防洪沟渠,做好地面塌陷坑、裂隙等填埋工作,并用粘土夯实高出地表,防止洪水危害矿井。

(6)随时踏勘地表是否有新的裂缝存在,并及时给予填堵。

6、煤矿水文地质类型评价

井田3、15号煤层是以顶板之上山西组、太原组砂岩、灰岩为主要充水含水层的裂隙、岩溶充水矿床。

井田内部分地段覆盖第四系松散层,厚度0~35m,地表自然排水畅通,无河流等地表水体。

井田构造简单,中部煤层底板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上,东部位于侵蚀基准面以下。

矿井充水含水层一般补给条件较差,富水性弱。

奥灰岩溶含水层对矿井充水没有影响。

结合该矿现开采3号煤层井下无水和参考邻矿(北窑沟煤矿)开采15号煤层井下涌水量200~300m3/d,涌水量不大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本矿井开采3号煤层水文地质类型属简单型,15号煤层为中等类型。

三、瓦斯地质

1、煤层瓦斯参数和矿井瓦斯等级

煤层瓦斯参数:

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15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09-2.13m3/t。

通过各作业点测定,瓦斯主要来源于煤层。

矿井瓦斯等级:

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瓦发[2016]77号《关于山西长治县雄山常蒋煤业有限公司矿井联合试运转期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确认的通知》,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

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2.33m3/min,瓦斯相对涌出量为2.13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1.82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1.66m3/t,3101回采工作面最大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63m3/min,3102掘进工作面最大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11m3/min,依《煤矿安全规程》中矿井瓦斯等级划分,为瓦斯矿井。

本矿虽属低瓦斯矿井,但在生产中也要加强通风,防止瓦斯聚集,杜绝事故发生。

2、矿井瓦斯赋存规律

矿井瓦斯分布及含量,受煤层埋藏深度、构造、煤层顶底板岩性、煤的变质程度等是控制本矿井瓦斯含量的主要因素,井田整体呈西高东低形态,为一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甲烷含量分布具有东高中西低的特点。

3号煤层埋藏较浅,又处于煤层露头、剥蚀无煤区、风氧化带影响,断层影响,且顶板为泥岩,断层构造带局部瓦斯含量较大,其它地段瓦斯含量较小;

但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以及其它地质条件的变化,瓦斯赋存情况也发生变化。

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瓦斯的赋存规律,摸清控制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避免矿井生产中发生瓦斯事故。

3、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依据瓦斯等级鉴定结果和雄山常蒋煤业井下开采情况,常蒋煤业属于无突出矿井。

四、工程地质及其它开采地质条件

1、井田内奥陶系以及主要工程地质岩组为晚新生界第四系、松散岩组、二叠系上、下统碎屑岩组、石炭系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岩组。

区域上部松散覆盖层孔隙发育,工程地质性能差。

基岩风化带岩石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工程地质性能不良。

以下层位的砂岩及灰岩较硬,一般较完整,裂隙发育程度较低,工程地质性能一般良好,做为矿井直接顶板、底板,或老顶时,可视为稳岩区,泥岩、粉砂质泥岩一般比较软弱或性脆,易变形破碎,力学强度较低,工程地质性能较差,做为矿井直接顶板、底板或老顶时,可视为不稳定区。

2、煤层顶、底板特征

3号煤层直接顶板底板为灰黑色泥岩,厚度5m左右,根据井田地质情况及邻近的王庄煤矿详查,勘探报告资料,单向抗压强度为34.89~54.10MPa,饱和状态为8.43~49.78MPa,单向抗拉强度干燥状态为3.72~11.07MPa,属软质岩石,稳固性较差,易产生顶板岩石裂缝与塌落。

老顶为厚层砂岩,单向抗压强度干燥状态为44.8~53.7MPa,属中等坚硬岩石,力学强度较高,稳固性较好。

根据开采情况,3号煤层顶层板容易管理。

3、地层产状要素

矿井处于晋获褶断带的东缘,赵村向斜的西翼(向斜轴部位于井田东外边缘),地层总体呈向东倾斜的单斜构造。

地层产状80~120°

,倾角7~15°

东南部地层倾角较大,最大倾角可达26°

根据矿井开采揭露情况,井巷工程所反映的煤层底板起伏变化与钻孔资料及地表基岩露头的地层产状基本吻合,即井田内总体为一向东南倾斜的单斜构造,在井田中部发现一条约10m的正断层,开采中未发现陷落柱构造。

4、其它开采地质条件

根据矿井开采情况和邻矿情况,井下均未发现陷落柱、冲击地压、地热和天窗等不良地质体。

5、工程地质及其它开采地质条件评价

本矿区开采条件地质构造为简单,煤层结构较稳定。

瓦斯地质类型为简单。

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

其它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