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复习划分句子成分知识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76944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复习划分句子成分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语文复习划分句子成分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语文复习划分句子成分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年级语文复习划分句子成分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六年级语文复习划分句子成分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复习划分句子成分知识点.docx

《六年级语文复习划分句子成分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复习划分句子成分知识点.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语文复习划分句子成分知识点.docx

六年级语文复习划分句子成分知识点

2016年六年级语文复习划分句子成分知识点

导读:

  2016年六年级语文复习划分句子成分知识点

  1什么是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

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单句,要给它划分成分。

  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

  名称: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

主语=谓语-宾语~

  定语()状语[]补语

  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

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

定语、状语、补语。

  ②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①.写人格式:

“谁”+“干什么”

  (主语)(谓语)(宾语)

  例:

杨亚‖写字

  主谓宾

  注意:

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

  例:

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

  主谓宾

  ②.写物

  格式:

“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

  (主语)(谓语、宾语)

  例:

猫‖捉鱼主谓宾

  例:

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主谓宾

  注意:

“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

  例如:

他‖是学生主谓宾

  

(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

  定语:

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

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补语:

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例:

画眉唱歌

  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

原句是“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

  ①.(两只美丽的)画眉

  “两只美丽”是“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

  ②.[高兴]地唱

  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

  ③.(一首)歌

  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首”为“定语”。

  ④.歌唱得

  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为“补语”。

  4.划分句子的口诀:

  

(1)句子成分要划对,

(2)纵观全局找主谓。

3)主前定状谓后补,

  (4)谓前只有状地位。

(5)“的”定“地”状“得”后补,6)宾语只受谓支配。

  示例及练习部分

  一词性练习

  --------------------------------------------------------------------------------

  (三)、区别下列句子中的"没有"(动词/副词)、"是"(动词/副词)、"的"(助词/语气词)、"了"(助词/语气词)、"一样"(形容词/助词)的词性:

  --------------------------------------------------------------------------------

  1风俗习惯()2、变化规律()3、历史悠久()4、整修一新()

  5、交头接耳()6、思维敏捷()7、废寝忘食()8、前程远大()

  9、全神贯注()10、襟怀坦白()11、挥手之间()12、愚公移山()

  13、竞选州长()14、销售计划()15、色彩缤纷()16、交通规则()

  17、风和日丽()18、激动不已()19、禁止吸烟()20、辛勤耕耘()

  21、巍峨挺立()22、不断发生()23、气氛热烈()24、继往开来()

  

(二)、下列各组短语分别以哪组类型短语为主,其中不同的短语各是哪个,属于什么类型短语。

  1、A、祖国万岁B、品质优良C、天气晴和D、思想品质E、成绩好

  2、A、看了两眼B、打扫教室C、洗得干净D、热了起来E、扔出去

  3、A、十分伟大B、我的书包C、小声地说D、追歼敌人E、很热闹

  4、A、讲解语法B、讲述清楚C、种植玉米D、制造火箭E、听故事

  5、A、用圆珠笔(写)B、对于我们C、按照习惯D、必然产生E、被大雨(淋)

  6、A、报纸杂志B、调查研究C、身体健康D、严肃认真E、读和写

  (三)、比较判断短语类型

  经济发展()历史悠久()描写景物()市场繁荣()

  发展经济()悠久历史()景物描写()市场的繁荣()

  表达见解()我的弟弟()我国文学()小说散文()

  表达的见解()我和弟弟()我国的文学()小说和散文()

  三划分句子成分练习

  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5、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练习:

  1、他非常诚恳的征求大家的意见。

  2、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4、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5、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6、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7、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

  8、豆大的汗珠不停的从脸上直往下落。

  9、他踉踉跄跄地从外地赶回久别的家乡。

  10、我们村里的农民往冻土上铺了一层麦秸。

  语文语法知识

(二)

  ~句子成分划分口诀~

  

(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在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二)看全句、抓中心,缩句先找主谓宾。

主干原句有歧义,恰当带上状补定。

  谓语前有状形容,定语修饰主和宾。

“的”“地”“得”要分清,定状补、它标明。

  复句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

分句是结构上类似的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

复句中的各个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或冒号表示;复句前后有隔离性语音停顿,书面上用句号或问号,叹号表示

  复句组合方式

  根据复句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把它分为两大类:

  ⒈由单句直接组合而成的,如:

  我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老师走进教室,来到讲台前,认真地讲起课来。

  这样的复句靠分句间的语序来联系,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要根据上下文才能弄清楚。

  ⒉借助虚词组合成的,如:

  我们不仅要专心听讲,还要多动脑筋。

  只要坚持锻炼身体,就能增强体质。

  这种复句,分句之间的联系靠虚词,而主要的虚词是连词和副词,还有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统称关联词语。

这类复句由于关联词语的作用,结构显得严密。

  分句之间逻辑关联的较明确,我们应根据分句之间的语义和不同的逻辑关系,正确选用关联词语,不能任意组合。

  一重复句

  一重复句是只有两个分句的句子。

主要有八种类型:

  (1.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是:

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

如:

  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2.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

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

常用关联词语有:

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首先(起初)……然后……,从而。

如:

  ①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②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③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3.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

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

如:

  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颈是巧妙绝伦。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

  (4.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

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

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许……或许……,可能……可能……,也许……也许……。

如:

  ①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②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假呀!

  ③武松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别无选择。

  (5.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

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有:

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却、而、还是)……,但是,但,然而,只是,不过,倒,竟然。

如:

  ①他小小年纪,胆量可不小啊。

  ②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③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

  (6.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

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常见的关联词语是:

如果(假如、倘若、若、要是、要、若要、假若、如若)……就(那么、那、便、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哪怕、即便、纵使)……也(还、还是)……,再……也……。

如:

  ①如果老王不能前去,那就让我去吧。

  ②即使天塌下来,这件事也得继续做完。

  ③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7.因果复句,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

说明因果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因和果是客观事实。

常用关联词有:

因为(因)……所以(便)……,由于……因而……,因此,故此,故而,之所以……是因为……。

推论因果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前提,后一分句由此推出结论,结论是主观判定的,不一定是事实。

常用关联词有:

既然(既是)……就(那就、便、又何必)……。

如:

  ①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

  ②哥哥嫂嫂既然扔开他像泼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

  ③几房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④由于病魔缠身,两次体检未通过,他只好第二次踏进补习班的门槛。

  (8.条件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分为充分、必要、完全等三种类型。

常见关联词语有:

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不)……,无论(不管,不论)……都……。

如:

  ①衣服只要干净整齐,越朴素穿着越称心。

  ②只有具备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识,才能昂首阔步于成功的大道之上。

  ③我们除非预先作了准备,这次行动绝无成功的可能。

  ④不管人员是不是齐整,我们都得赶往阵地。

  (9.解说复句,一个分句说明一种情况,其他分句对这种情况进行解释、说明或总括。

一般不常用关联词语。

如:

  ①纺线有几种姿势:

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地站着纺。

  ②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两种都是主观主义。

  (10.目的复句,一个分句表示实现或避免某种目的,一个分句表示为此而采取的行为。

常用关联词语有:

为了,以便,以,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

如:

  ①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

  ②这段时间校卫要好好检查校园设施,以免出现安全事故。

  ③答题之前,我们应仔细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