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泉可口可乐改造项目技术方案概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76724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泉可口可乐改造项目技术方案概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绿泉可口可乐改造项目技术方案概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绿泉可口可乐改造项目技术方案概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绿泉可口可乐改造项目技术方案概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绿泉可口可乐改造项目技术方案概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泉可口可乐改造项目技术方案概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绿泉可口可乐改造项目技术方案概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泉可口可乐改造项目技术方案概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绿泉可口可乐改造项目技术方案概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本方案设计主要依据国家现行设计规范、标准及甲方提供的基础资料。

主要有下列几项:

(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2)《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18920—2002;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11;

(4)《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5)业主方提供的关于污水处理厂进、出水质等有关资料;

(6)《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18921—2002;

(7)业主方提供的相关用地情况;

(8)本公司从事类似污水处理工程治理的经验。

2.2设计原则

(1)本着技术先进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总体设计和单元构筑物设计。

(2)采用的处理工艺,在确保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的同时(设计方案中无法去除总溶解性固体,已和贵单位阐述该项指标),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投资、减少占地与降低能耗和日常运行费用。

(3)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国家景观用水水质标准,业主可重复利用。

(4)运行维护简单方便,选择先进可靠的专用处理设备,以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5)根据工艺的需要,设置必要的自控系统,以保证处理效果和减少劳动强度。

(6)污水处理排出的污泥应易于处理和处置,避免出现二次污染,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3设计范围

本工程设计范围根据业主的要求,对污水处理站工程进行站内的污水深度处理、电气、总图等各专业的方案设计。

站外供电、通讯线路、进出水管网、消防、雨水管网等设计不在本工程范围内。

2.4设计规模及进出水水质

2.4.1废水性质

废水主要来源于厂区污水站二沉池达标排放的污水,该污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级排放标准。

2.4.2设计规模

根据业主提供资料,设计规模为:

1000m3/d,运行方式按24h设计。

2.4.3设计进出水水质

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进水水质如下表1所示

根据业主方要求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18921—2002中娱乐性景观用水标准。

拟设计进水、出水水质单位:

mg/L(pH值除外)

项目

BOD5

SS

TP

pH

设计进水水质

≤30

≤100

≤15

6~9

出水要求

≤6

≤5

≤0.5

由于设计进水浓度的把握至关重要,为稳妥起见,建议本项目连续检测二沉池出水水质指标,并将最终的水质指标提交给污水处理设计单位进行参数复核,以便于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3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3.1废水属性分析、工艺方法选择

项目进水主要为污水站二沉池出水。

所提供废水水样经肉眼观察,并不浑浊。

3.1.1预处理工艺选择

预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二级生物处理的稳定性和出水的达标排放,因此在工艺的选择上强调并重视预处理环节。

考虑废水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悬浮物、胶体物等物质的存在,因此预处理拟选用混凝反应和斜管装置作为预处理用,以保证后续处理正常运行。

3.1.2、生化处理工艺选择

污水处理方法大体上可划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及生物化学处理法四大类。

生物处理技术、经过人类上百年的实践,国际上公认以生物处理为经济―效益比最好(cost-effective)。

因此世界上大多数污水处理厂采用生物处理工艺。

由于本污水处理站规模较小,按照业主方的要求及所提供的参考资料,应尽可能缩短处理流程已方便运行管理和操作,因此我司经过多方面讨论决定设置曝气生物滤池,不需设置厌氧等其它处理设施。

曝气生物滤池(简称BAF)最初用于污水的三级处理,后发展成直接用于二级处理。

曝气生物滤池具有去除SS、COD、BOD5、硝化、脱氮的作用。

其最大特点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于一体,节省后续的二次沉淀池,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使处理工艺简化。

此外,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有机物容积负荷高,水力负荷大,水力停留时间短,所需基建投资少,能耗及运行成本低,同时该工艺出水水质高。

为简便操作和对工艺出水的需求,生化处理拟采用除碳曝气生物滤池。

3.1.3、污泥处理工艺选择

本项目虽然工艺简单,但同样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污泥,本项目中的污泥处理系统利用业主方的原先的污泥处置系统,本处不做过多介绍。

3.2处理工艺流程图

通过污水处理工艺的论述,现确定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附图1:

3.3污水、污泥处理工艺流程简述

二沉池出水经过潜污泵(原有,Q=36m³

/h,H=18m,W=5.5KW)提升至业主原有的缓冲罐,经卧式离心泵(新增Q=40m³

/h)打入到新增的稳流器,稳流器自流出水至混凝斜管沉淀池,后续出水自流至新增中间水池(V=40m³

),中间水池中的水经卧式离心泵打入曝气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出水自流至清水池(新增,V=160m³

,T=4H),清水池出水利用业主原有的卧式离心泵(Q=30m³

/h,H=38m)提升至业主原有的砂滤罐和碳滤罐,后续出水由业主自行分配。

系统所产生的剩余污泥排放至业主二沉池的污泥收集系统,由业主统一进行处理。

3.4主要构筑物及设备

3.4.1预处理设施

(1)稳流器

功能:

对污水进行分流,以减少污水对混凝反应、斜管的冲击

数量:

1套

(2)混凝斜管沉淀池

去除废水中的胶体物、悬浮物及其他污染物,与稳流器拟做成组合式构型

结构:

钢结构,内部衬胶或玻璃钢防腐

1座

处理能力:

50m3/h

主要设备及参数

◇沉淀池尺寸:

H=5m×

3.5m×

4.5m

3套

◇斜管装置

◇加药装置(含搅拌机)

材质:

PVC

◇加药泵

3台

◇加药箱

1台

◇原水泵

2台

(3)中间水池

主要设计参数:

钢砼

尺寸:

H=3m×

4m×

4m

◇中间水泵

3.4.2生化处理设施

(1)曝气生物滤池

2座

钢结构

单池尺寸:

6m

单池停留时间:

4.0h

主要设备

◇BAF长柄滤头

规格:

HQLT-01

1440个

◇曝气头

BQT-01

1440

◇滤板

碳钢材质

40㎡

◇罗茨风机

设备数量:

2台(一用一备)

单机风量:

Q=10.85m3/min

风压:

P=70Kpa

功率:

W=17.10KW

配套:

进出口消音装置、进口阀门、压力表等。

◇滤料

陶粒滤料、鹅卵石

140m³

、15m³

◇反洗泵

规格:

Q=250m³

/h,H=15mN=18.5kw

◇反洗风机

Q=18.05m3/minN=30KW压力0.07Mpa

4配套专业设计

4.1总图设计

本方案暂不考虑场地布置,待项目最终落实后根据现场地形再行确定。

4.2电气工程

(一)电气设计

(1)设计范围

本设计包括污水处理站深度处理的动力配线、继电保护、电气控制、自动化控制、室内照明、防雷接地和防静电接地等。

站外供电线路不属于本设计范围。

(2)电源

本工程供电电源拟从污水站外电路系统引入一路380V电源线路,作为污水处理站的供电电源。

在污水处理站内新建380V独立式配电室一座,向全站各建、构筑物用电设备进行供电。

(3)用电负荷及负荷等级

根据规范要求,污水处理站的用电负荷应属于三级负荷。

由业主提供一专用380V电源回路。

(4)供配电系统

电能计量

电能计量由厂区内配电室统一计量,本工程不再单独设置计量。

(5)防雷和接地

污水处理站内,均为单层建、构筑物,因此,全站防雷等级均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保护措施设计。

在需要防雷的建、构物顶部设置避雷带,利用柱中的结构主筋焊接作为引下线,利用桩基、底板中的主筋焊接作为接地极。

本工程低压接地系统采用TN-S系统。

要求全站接地网总工频接地电阻值不大于一欧姆。

(6)电动机起动方式

20KW及以上电动机采用Y-△启动或者采用软起动,本项目由于电机功率较小,电机均采用直接启动。

(7)电动机的控制方式

参与工艺过程用电设备采用就地机旁控制、PLC控制(需要此程序,采用三菱的PLC,带太网)和中控室控制即三地控制。

在机旁设就地控制箱,面板上设控制方式选择开关、启、停按钮等。

(8)照明与检修网络

照明与检修采用380/220V三相五线制系统。

室内、外照明均采用节能灯。

(9)电缆敷设

电缆在建筑物内采用穿管埋地、电缆桥架或电缆沟敷设。

在厂区室外采用电缆沟、直埋或电缆桥架敷设。

电缆直埋时应采用金属铠装电缆。

(二)仪表与自控设计

本工程规模较小,采用手动与自动结合方式进行设计;

(1)水泵等通过液位开关控制

(2)其它采用手动开停。

4.3水工艺设备

设备的选型力求实用,高效,运行可靠。

选用国内知名品牌,信得过的产品,并要求有良好的运行业绩。

其它配套电机和就地控制箱的防护等级不低于IP55。

考虑废水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对材料选用的原则为水下部分采用塑料、不锈钢;

防腐主要采用环氧沥青或环氧玻璃钢。

4.3.1给水、排水

由厂区供水管网引一条DN40给水管,供污水站内生产生活使用.

4.3.2消防

配电与值班控制室按规范设置干粉灭火器,室外水消防系统由贵司考虑。

5劳动安全卫生及防火设计

5.1劳动安全卫生

5.1.1主要危害分析

生产工程中产生的危害,包括有害尘毒、火灾爆炸事故、机械伤害、噪声震动、坠落及碰撞等各种因素。

5.1.2安全卫生防范措施

(1)抗震

本工程区域的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因此本工程所有构筑物的设计按7度设防,按《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

(2)防雷

本工程对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采用避雷或防止雷击。

(3)减震降噪

在工艺设计中将污水泵、鼓风机等噪声设备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

强振设备与管道间采用柔性连接方式,防止产生噪声危害。

在总图布置中,根据声源方向性、建筑物的屏蔽作用和绿化植物的吸纳作用等因素进行布置,减弱噪声岗位的危害作用。

(4)安全防护

制定必要的劳动保护、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所有的走道、平台均设置安全栏杆和防滑扶梯,室内外及露天操作场所设照明设施,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5)电气防护

所有用电设备金属外壳、穿线钢管、电缆桥架均有可靠的接地网相连,并在电源进线处作重复接地处理。

5.2防火设计

5.2.1建筑防火设计

根据国家防火规范,对于污水处理站内不同建筑物设置不同的防火等级。

除配电室为一级耐火等级外,其余建筑物均为二级耐火等级。

鼓风机房,采取丁类防火标准。

其它建筑物设计均按国家《建筑防火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由业主统一考虑,本项目不另外考虑。

5.2.2防火及消防措施

本工程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发生火灾,只有在操作失误、违反规程、管理不当及非正常生产情况下或意外事故状态下,才可能导致火灾发生。

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或减少火灾发生造成的损失,根据“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本工程在设计上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建筑物的设计均根据其不同的防雷级别按防雷规范设置相应的避雷装置,防止雷击引起的火灾。

电气系统具备短路、过负荷、接地漏电等完备保护系统,防止电气火灾发生。

6工程投资估算

6.1主要工艺设备材料表

序号

处理顺序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单价

(万元)

总价

建议品牌

备注

1

预处理

组合式设备

AxBxH=5mx3.5mx4.5m

2

12.5

25.0

宣溢

碳钢防腐

原水泵

Q=80m³

/h,H=10m,W=4.0KW

1.3

2.6

凯泉

3

加药泵

0.55

1.65

米顿罗

4

加药箱

V=1.47m³

0.45

PE

7

立式排污泵

Q=15m³

/h,H=9m

0.35

0.70

8

中间水池

LxBxH=3mx4mx4.0m

9

中间水泵

深度处理

BAF一体化装置

LxBxH=5.0mx4.0mx6.0m

26

52

反洗泵

/h,H=15m,N=18.5

3.5

浮球液位计

UQK-100

0.4

0.8

丹东通博

5

电磁流量计

DN150

0.6

1.8

中仪蓝德

6

罗茨风机

Q=10.85m³

/min,H=7m,W=17.10kw

5.7

11.4

百事德

反洗风机

Q=18.05m3/minN=30KW压力0.06Mpa

11.8

电气设计

4.3

小计:

129.1万元

6.2工程造价一览表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

报价

备注

主要设备及电气

129.1

材料及安装

其它费用(含设计费、指导调试费、人员培训费)

2.5

项目管理费

4.0

税费

13.9

工程造价合计:

153万元

说明:

(1)工程总投资包括设计、设备供货、安装调试、人员培训;

(2)厂方按设计要求将380V动力供线送至污水处理站低压配电柜;

将污水管送至污水处理站内;

将自来水管送至污水处理站建设站范围。

(3)污水处理站建设范围以外的污水排放管网业主单位自行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