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一年级音乐教案带三维目标教学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75843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一年级音乐教案带三维目标教学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新课标一年级音乐教案带三维目标教学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新课标一年级音乐教案带三维目标教学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新课标一年级音乐教案带三维目标教学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新课标一年级音乐教案带三维目标教学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一年级音乐教案带三维目标教学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新课标一年级音乐教案带三维目标教学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一年级音乐教案带三维目标教学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一年级音乐教案带三维目标教学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聆听《小燕子》

A完整地聆听歌曲。

B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

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

C听歌曲《小燕子》分小组编创动作。

D随着复听歌曲的录音,分组表演。

三 结束部分:

小结。

结束全课。

第二课时

一 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歌曲。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 基本部分:

1、表演《布谷》

a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课题是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

然后听歌曲录音,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长?

b听歌曲的录音,分小组拉起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

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c唱会歌曲后在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2、表演《小雨沙沙》

a完整地聆听范唱歌曲,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感受。

注意听,是谁在说话,使学生集中听歌曲。

b再听范唱。

c尽快用听长发学会歌曲,再试着将“沙沙沙”轻轻配入歌曲演唱,使歌曲更有意境。

d分小组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2、放牧》

1、通过一组多层次的节奏练习,启发学生对风、雨的感受,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积累自己的生活常识。

2、通过聆听《牧童到哪里去了》和《牧童》,使学生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1、编创与活动。

2、理解音乐,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听唱法、欣赏法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上节课内容。

3、复习《小雨沙沙》。

二、基本部分:

1、编创与活动:

(1)这是一组多层次的节奏练习,是配合歌曲《小雨沙沙》及教材主题《春天》安排的。

(2)启发学生对风雨的感受,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积累自己的生活常识。

(3)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编创其他声音,表现给大家听,使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

(4)在分组设计更多的象声词,使这组多层次节奏练习更加生动、形象,千万避免声硬地读,要有感情地朗读。

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风雨声更形象、生动、有趣。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歌曲《小雨沙沙》。

1、导入。

结合“放牧”主题让学生开展短小的谈话,已获得对牧童生活的感受,更好地理解本课作品。

2、聆听《牧童》:

(1)启发学生看插图,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

(2)听着范唱录音,用手指着图谱(羊)轻轻地跟唱。

提示学生第三段歌词分别在哪里?

结束据在哪里?

(3)能跟着老师的手势,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3、聆听《牧童到哪里去了》:

(1)听前,猜一猜“牧童到哪里了”。

(2)教师完整地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初听。

歌中唱出的牧童到哪里去了?

为什么?

渗透珍惜学习时光的教育。

(3)学生可根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分角色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课题《3手拉手》

1、通过听《让我们手拉手》、《鸭子拌嘴》,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2、、结合聆听歌乐曲,创造地运用打击乐器表现小鸭的生活。

1、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数鸭子》,加入打击乐伴奏。

2、创造性地用打击乐器表现小鸭的生活。

3、复习柯尔文手势。

教师将预先准备的图片给学生展示,帮助学生了解放牧的生活,使学生有理解地演唱歌曲。

2、聆听《让我们手拉手》

(1)完整地聆听全曲。

歌曲唱出了哪些内容?

听了歌曲,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复听歌曲,随着歌曲自编动作表演。

3、聆听《鸭子拌嘴》

(1)重点是让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鸭子的生动形象,感受乐曲强弱所带来的变化。

激发学生的兴趣,讲述教材中提供的小故事。

(2)初听乐曲,提示哪里表现小鸭叫,哪里表现出老鸭叫。

(3)想象音乐描绘的情景,分小组讨论美意情景是怎样用打击乐配合的。

4、编创与活动:

提示学生看图并自选打击乐器,模仿鸭子的走路或叫声,创造出小鸭的故事。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上节课学习过的歌曲。

3、复习柯尔文手势。

1、导入。

2、表演《一对好朋友》

(1)完整地听歌曲范唱,第二遍提示学生拍击节拍,随着歌曲准确地轻轻地拍击。

(2)说一说歌曲唱出了什么内容?

你听到了什么?

简短地叙述歌曲内容。

(3)听范唱录音,轻声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随录音填唱歌词。

(5)分小组演唱,比一比哪一组歌儿学的快。

(6)学生之间展开评价,找出不足。

(7)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表演《数鸭子》

(1)完整地聆听歌曲的录音,用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

(2)分小组边唱边表演,自编动作。

教师小结,学生讨论。

课题《4、长鼻子》

1、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2、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3、通过听、唱、说、演、感受表现大象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4、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1、感受并表现大象的音乐。

2、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1、听唱法2、欣赏法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复习柯尔文手势。

3、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1、聆听《小象》

(1)完整地初听前,教师先提示学生是否知道有关大象的知识,吃什么、住在哪里?

提示学生用手指指点小象的脚印。

(2)复听时,随着乐曲表演,模仿小象的叫声。

注意要求学生合着音乐和节拍。

2、聆听《大象》

(1)完整初听前,提示学生:

大象的音乐是缓慢沉重的,还是轻快活泼的?

为什么音乐缓慢沉重?

让学生理解音乐的表现与事物的形象动态有直接的关系。

(2)复听音乐做动作。

大象有哪些习性?

他怎样走路?

大象的音乐与小象的音乐有什么不同?

使学生在对比的感受中,加深印象。

小结。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1、导言。

2、表演《两只小象》

(1)完整聆听歌曲范唱。

演唱歌曲时要注意学生歌曲的每小节第一拍要唱的强。

歌中的衬子“呀”不要唱的又重又长,要使演唱给人以亲切、优美的感受。

(2)歌曲学会后,分小组编创动作,要让学生听着范唱录音编创动作,一方面通过听觉加深印象,一方面用动作帮助记忆歌词。

(3)有感情地边唱边表演。

请几位自愿敲击打击乐的同学按课本上的标记用打击乐为大家演唱伴奏。

2、编创与活动:

(1)这是一条三声部复习巩固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节奏练习,教师引导学生看画面编讲短小故事。

已引起学生的兴趣。

大象怎样走?

两只小象各是怎样走?

(2)拍节奏时可将学生分成三组,边读边拍,然后象妈妈的节奏分别和两只小象的节奏组合,最后三组节奏组合起来。

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多声部的认识。

课题《5、游戏》

1、通过听《火车波尔卡》、《捉迷藏》,唱《火车开啦》、《躲猫猫》等音乐活动,表达自己童年生活幸福欢乐的情绪。

2、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地声音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

并通过歌曲的游戏,养成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

3、能结合自己的感受填写节奏,并能整齐地读出三声部节奏。

1、通过听《火车波尔卡》、《捉迷藏》,唱《火车开啦》、《躲猫猫》等音乐活动,表达自己童年生活幸福欢乐的情绪。

2、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地声音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

视听综合法欣赏法

3课时

一、组织教学1、生听《火车波尔卡》音乐进教室2、听音乐做律动二、感受体验做火车1、火车的叫声,火车开的声音,谁来模仿一下?

2、多声部节奏声响创作WU - | WU - ||HongHong|HongHong||引导学生模仿火车车厢内发出的声响,吃东西、翻看杂志、叫卖声、打酐声、哭声、笑声。

并再次进行多声部创作:

WU - | WU - ||HongHong|HongHong||KaCha|KaCha||哭声笑声叫卖声打酐声要求有力度、速度的变化。

三、学唱歌曲《火车开啦》1、导入新课2、教师范唱,生用手中物唱或人体来伴奏3、听录音,师生一起唱,指导学生用轻快活泼的情绪唱歌曲。

4、引导学生给歌曲创编前奏。

5、造火车A、引导学生说火车,展示实物火车,画火车。

B、边画火车边放《火车波尔卡》音乐6、律动游戏A、引导学生玩开火车游戏。

B、引导学生讨论火车启动到进站时的速度、力度的变化C、引导学生做搭景乘北京的游戏。

7、引导学生边玩开火车游戏边念儿歌。

四、布置学生课外把《火车开啦》游戏唱演给家里的亲人或小朋友听。

五、课堂小结:

一、生听音乐《火车波尔卡》  跟师琴做拍手的律动二、聆听音乐《捉迷藏》1、师:

小朋友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

哦是吗,你们喜欢玩这个游戏吗?

2、聆听《捉迷藏》的音乐要求学生在听音乐的时候不能发出声音,要用耳、用心去聆听。

3、再听时,让小朋友跟着音乐做些动作。

问:

这首乐曲适合表现课本上的哪一幅图?

4、请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

三、复习歌曲《火车开啦》1、复习“火车”三声部节奏引导学生模仿火车车厢内发出的声响,吃东西、翻看杂志、叫卖声、打酐声、哭声、笑声。

WU - | WU - ||HongHong|HongHong||KaCha|KaCha||要求有力度、速度的变化。

2、复习歌曲《火车开啦》3、编创与活动A、开火车的游戏,由歌谣和歌曲《火车开啦》组成。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比赛B、活动过程 大家一齐唱开火车的歌,从一个站向另一个站“开”去,到了一站,读拍歌谣,然后再向另一站“开”去。

C、让学生参与设计游戏,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投入

四、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一、生听音乐进教室  生听琴拍手律动二、学唱《躲猫猫》1、师:

上节课我们玩了捉迷藏的游戏,这节课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小朋友你们想吗?

想,我知道小朋友一定想,但你们一定要和教师合作好,能不能做到?

好的,先让我们一起来学唱一首歌曲《躲猫猫》2、听录音,打开课件  听后让小朋友讲讲这首歌曲的情绪。

(天真、快乐的)3、学唱歌曲A、听老师范唱,学生拍手感受。

B、跟老师按节奏读歌词C、听老师范唱歌曲,学生心里默唱,记住歌词D、听琴边拍手边唱歌,注意歌中“快”、“来”等一字多音处指导学生唱准。

4、游戏A、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

每组请一个学生担任“找”的任务。

B、游戏开始全体唱歌,互相串座住“躲起来”,让一个同学“蒙”上眼睛。

三、复习歌曲《火车开啦》1、听老师范唱2、学生跟琴唱,师加以指导。

3、做《火车开啦》的游戏四、复听乐曲《火车波尔卡》、《捉迷藏》让学生在听时随意做动作感受。

课题《6、美好的夜》

一、通过聆听中外两首摇篮曲,感受优美抒情、轻柔安宁的意境。

体会本课主题“静静的夜”,学习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并能用动作表现出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

二、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闪烁的小星》,用画星星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高的感受。

三、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各种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四、用欢快的动作表演集体舞《星光恰恰恰》,体验欢快的情绪,增强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1、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2、用不同的方式演唱歌曲,表达不同的情绪

欣赏法听唱法

一、学生听音乐进教室1、师生问好!

2、师弹琴生按节奏拍手。

二、学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1、师:

小朋友在睡着前听妈妈唱过歌曲?

生回答。

2、师:

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唱一首和睡觉有关的歌曲《小宝宝睡着了》。

2、听范唱(可以边听边拍手)3、跟师按节奏念歌词。

4、跟师的琴轻声唱歌曲。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要求小朋友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1、聆听弗利斯的《摇篮曲》和童声合唱《小宝宝睡着了》A、师:

请同学们看看这幅画里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B、你们在睡觉前听妈妈唱过歌吗?

生问答。

C、师:

老师这有两首歌曲一首是《摇篮曲》一首是《小宝宝睡着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好吗?

2、欣赏《摇篮曲》和《小宝宝睡着了》A、欣赏《摇篮曲》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图画,点击课件出示画面。

B、欣赏《小宝宝睡着了》师:

刚才我们欣赏的是外国的摇篮曲,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首中国的摇篮曲。

3、生欣赏《小宝宝睡着了》初听:

要求小朋友在听的时候跟着音乐摇动身体,让学生跟着歌声轻柔地拍节拍。

让学生体会静静的夜。

复听歌曲:

要求小朋友做律动。

第一拍双手拍腿;

第二拍双手四个指头轻触;

第三拍拍头向右偏,右手衬头,同时,左手托右肘,做睡觉状。

动作要轻柔合拍,注意启发学生体会妈妈哄孩子睡觉时的情感。

C、用碰钤为《小宝宝睡着了》伴奏。

敲击的力度要轻柔。

三、复习上节课学过的歌曲。

四、课堂小节:

因为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所以在教唱的时候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以通过律动来加强学生对三拍子的感觉。

一、音乐游戏——体验音的强弱1、听鼓声律动进教室,师用“强、弱、快、慢”四种变化击鼓。

2、游戏“吹泡泡”,说说听鼓声游戏“吹泡泡”应怎么玩?

学生围成圆圈听鼓声,强时圆圈变大,最强时破裂,并用不同的动作造型。

二、创编节奏——探索感知音的强弱1、出示一颗大星星、一颗小星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大小星星。

2、出示一条二四拍的星星图式。

师:

你能在看到大星星的时候用强的声音表示,小星星用弱的声音表示吗?

三、体验音乐形象1、播放乐曲《龙咚锵》《摇篮曲》。

要求:

听到强烈的、热闹的音乐时站起来拍手;

听到弱的、抒情的音乐时坐着用动作表现。

2、你觉得听完这两首音乐有何感受?

学生说出感受。

3、引导学生把美丽的夜空带到我们的教室里。

把老师奖的小星星贴到到黑板上。

4、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与星星问好。

四、歌曲教学1、初听歌曲整体感知。

学生看图谱,初听歌曲,整体感知。

2、用LA哼唱旋律。

3、自由选择二拍节奏为歌曲伴奏。

4、分组合作学习,探索身边的事物为歌曲伴奏。

四人小组探索,表现歌曲的强弱。

5、图谱结合,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

6、创编故事,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

五、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夜晚大自然中的美好景物。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组表现歌曲。

2、分组展示、评价。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通过用唱、跳、画、演等不同的方式,感受艺术美,体验成功的喜悦。

课题《7、巧巧手》

1、能理解劳动的愉快,并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粉刷匠》。

2、聆听音乐《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感受体验,、审美。

3、能理解劳动的愉快,并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理发师》。

4、认识沙锤,辨别其音色并能用探索似的学习掌握其多种演奏方法。

1、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

2、用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多种演奏方法。

录音机磁带

1、听音乐进教室。

2、复习柯尔文手势。

3、复习上节课内容。

2、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1)完整地聆听歌曲。

歌曲唱出小朋友的手会做什么事?

你会做什么事?

(2)复听歌曲,随着歌曲做表演。

3、表演《粉刷匠》

(1)完整聆听范唱,尽量记住旋律的音调。

(2)复听范唱,心理默唱,看谁记得的旋律多,试着唱唱,可分小组唱。

(3)随录音唱歌词。

(4)边听录音边唱。

(5)跟着教师完整地像唱歌词一样唱歌谱。

(6)讨论。

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听音乐进教室,聆听《铁匠波尔卡》

(1)整地聆听乐曲。

乐曲中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不是乐器发出的声音。

(2)教师简介乐曲的来历,引起学生的兴趣。

复听乐曲。

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用手指着课本上的图形谱。

试着记住这一句旋律。

(3)按乐器的声音图谱,选择打击乐器合着乐曲敲击。

体验参与音乐表现的快乐。

提示学生注意听:

伴奏的声音要控制,要与乐曲吻合。

1、导言。

2、表演《理发师》

提示:

歌中唱出了什么?

你的心情如何?

(2)复听歌曲:

你感到这首歌适合跳舞还是适合走路?

选择一个图,并随着音乐试着做一做。

(3)教师可选择一组学生,用打击乐随着歌曲录音敲击。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

3、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安排了一个看图编词并进行读拍的练习。

教师可指导学生分别拍击两条节奏,说出各是几拍子的。

(2)分小组看图编词,用蜜蜂和鸟的声音编创模声衬词,也可编创词组。

(3)指导学生用打击乐为自编的带词节奏敲击,可击节拍,也可击节奏,提示学生敲击出音的强弱。

课题《8、时间的歌》

1、、通过听《在钟表店里》、《调皮的小闹钟》、唱《时间像小马车》、《这是什么》,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2、、主动参与为歌曲伴奏,即兴编创动作,探索生活中的各种音响,编创节奏等音乐实践活动。

1、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时间象小马车》、《这是甚麽》。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爱惜时间的精神。

2、探索音响及编创节奏。

培养、提高学生的节奏感与多声部合作的能力。

听唱法欣赏法

一、学习《时间像小马车》

1、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听师范唱,边听边用手按课本上的示意线做旋律的走向动作,感受音的高低

2、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的拍子和情绪。

3、再听跟录音轻轻的唱,注意突出强拍

4、再听师唱,注意听和看老师在唱“哒哒”时是怎样唱的

5、初步学会歌曲后将学生分成小组听录音,编创歌曲动作,选择打击乐,比赛谁学的快而好。

6、讨论哪一中乐器象马铃声,哪一种像马蹄声。

小马车奔跑在什么地方?

用什么样的声音伴奏?

怎样变换力度敲击更加合适

7、分组汇报,一组学生表演,一组学生唱歌,一组学生打击乐伴奏,共同合作完成歌曲的表现。

二、编创与活动:

探索生活中的声音

1、老师把准备好的各种物品让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哪些物品能发出声音?

怎样使他们发出高低、长短、强弱不同的声音。

2、鼓励学生发现身边的物品,敲击声音,自己探索。

四、小结下课

一、学习《这是什么》

1、猜谜的形式导入

一个朋友三条腿

日夜奔跑不怕累

马蹄哒哒告诉你

时间一定要珍惜

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1)、听师范唱感受拍子

(2)再听用手号做旋律的走向动作,感受音的高低

(3)提示学生在唱这首歌时要注意节拍重音,子头要清楚,唱“哒哒”时应舌尖动作,使吐字清晰,轻巧。

4、初步学会歌曲将学生分成几小组,编创歌曲动作,选择打击乐器

(1)让学生自己讨论选哪些打击乐较理想

(2)想一想哪件乐器像马铃声,哪件乐器像马蹄声

(3)再想一想怎样变换速度和力度更加适合。

三、分组表演汇报和评价

四、编创与活动:

传消息、按课本要求

第三课时

一.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时间象小马车》

学生:

随着音乐的节奏自由地表演。

(音乐停,学生按座位座好,看到新的队形有些好奇。

二.教学导入:

(解决难点)

教师: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新年又快到来了,请问,你们喜欢过年吗?

说说你是怎样过的?

(争先恐后地说)我过新年的时候穿最漂亮的衣服、看烟花、到郊外放鞭炮、在酒店聚餐、看春节晚会、全家到外面旅游、一宿都不睡觉……

在新世纪到来的时候,谁听到了新年的钟声?

在电视里、在大钟寺……

大钟是怎样的声音?

谁能来模仿一下?

当!

……

三.学习歌曲《这是什么?

(1)教师:

同学们真棒,回答得真好,今天杨老师带来了一首谜语歌曲考考你们看谁最快猜出来,让我们听听歌里是怎样唱的?

(播放歌曲《这是什么?

》)

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