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75597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降观测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沉降观测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沉降观测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沉降观测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沉降观测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沉降观测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沉降观测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降观测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沉降观测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5

勘察单位

重庆华地工程勘察设计院

6

设计单位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7

监理单位

重庆海发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8

施工单位

重庆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9

承包方式

采用总承包管理责任制,由投标人对分包单位进行总体协调管理

10

施工承包范围

按施工招标范围

11

工期目标

444天日历工期

12

质量要求

满足设计任务书及现行规范要求,一次性验收合格。

创三峡杯优质结构工程

13

安全文明目标

创建重庆市安全文明工地

14

开工日期

计划开工日期:

2013年11月12日(暂定)

15

完工日期

计划竣工日期:

2015年2月1日(暂定)

云阳城中城广场一期工程位于云阳县新县城滨江大道333号,由1-1#专业主题卖场、1-2#次主力店、1-3#餐饮休闲和下沉式中央广场组成,建筑总高度25.6m,建筑面积约80000m2。

地下2层,地上5层,基础为机械成孔灌注桩基础,上部为钢筋砼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根据业主、质检站及有关规范要求,需对上述3栋新建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以便了解该3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二、沉降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1、设立水准基点

水准基点是整个观测工作的基准,为保证观测值的高可靠性,根据有关规范,在施工区附近(变形范围外)采用统一标准埋设供沉降观测使用的3个水准基点。

2、设立沉降观测点

我公司根据该项目新建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并结合有关规范要求共布设12个沉降观测点,1-1区楼、1-2区楼、1-3楼各布设4个沉降观测点。

沉降观测点埋设具体位置见“沉降观测点点位布设示意图”(附图)。

沉降观测点埋设在±

0.00层承重柱子上(距地坪+0.25米左右)。

采用钻孔埋入统一的成品标志,并在埋设后采用相应保护措施加以保护,观测点连续编号,成品标志结构见下图。

3、沉降观测周期安排

初始值观测在首层拆模、观测标志埋好、现场条件允许后即进行,建筑物主体施工过程中每2~3层左右观测一次,主体封顶后每隔1~3个月观测一次(出现异常情况适当增加观测次数),直至沉降达到规范所规定的稳定标准为止,1-1区、1-2区、1-3区楼观测9次。

三、测量仪器、控制目标及测量重点

(一)测量控制使用仪器及精度

全站仪:

拓普康GTS-102N1台,精度2mm+2ppm。

经纬仪:

大地测机DE2A-L电子经纬仪一台,精度2mm/100m。

AT-32水准仪2台,中误差2mm。

激光垂直仪1台。

钢卷尺:

50m长2把,精度2mm/50m。

(二)测量控制目标

1、轴线误差:

柱、梁轴线偏移控制在3mm以内。

2、标高误差:

层高误差控制在4mm内,建筑物全高误差控制在20mm之内。

3、垂直误差:

柱、墙垂直误差层控制在5mm之内,总高控制在20mm。

四、工程定位控制测量

本工程定位测量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施工方格控制网必须经初定、精测和检测三步进行,并且甲乙双方应定期由专人负责进行复核。

2、根据总平面设计坐标,为确保控制网的正确,必须由道路上的城市坐标系统结合建筑物规划线引入定位。

3、根据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条件,选择适当地方按一次埋设、多种用途、长期使用的原则埋设首级控制点、组成一个完全能满足施工放样及沉降预测需要的永久性施工控制网。

控制点按要求进行技术处理、控制点所处位置要保证今后不被占用且障碍较少、以便对控制点进行使用和保护。

控制点既作平面控制之用,又作标高控制之用。

4、工程开始前,根据工程结构情况,利用首级控制点,与甲方在实地共同施放二级控制点作为施工的二级控制,并进行联测复核。

该控制点既可用于细部点的放样,同时又可用作对工程上各结点的复合检测。

5、利用全站仪对所有控制点进行精确测定,并将它们与附近的国家城市等级点进行联测,使其坐标与高程统一为一个系统,便于今后使用。

6、利用配套计算机对所有观测值进行严密平差,保证整个控制精度完全能够符合国家工程测量技术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

7、随着施工的进展,考虑到各种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经常对所有控制点作必要的检测。

五、垂直测量与平面放样

(一)垂直测量

1、垂直测量内部控制点的留设:

在每层楼板的现浇部位留设四个竖向传递控制点。

2、内部控制网的施测:

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资料及开始施工时建立的平面控制网建立建筑物内部平面控制点,运用极坐标法,按既定的垂直测量控制点在建筑物内布设测量。

所布设的控制点与整幢大楼的测量基准点进行联测,测量结果进行严密平差,计算点位坐标,并与设计坐标比较改化。

改化之后再次进行检测,要求控制网的测距相对中误差小于L/18000,测角中误差小于5“。

若不满足要求。

一般情况下,这种改化只需进行两次。

因垂直测量的精度要求较高,为此,基准点处预埋10㎝×

10㎝钢板,用钢针刻划十字线定点,线宽0.2mm,并在交点上打洋冲眼,以便长期保存。

所布设的平面控制网应定期进行复测、校核。

3、平面控制点的竖向传递:

首层平放线直接依据首层平放控制网,其它楼层平放线。

根据规范要求,应从地面控制网引投到高空,不得使用下一层楼层的定位轴线。

平面控制点的竖向传递采用控天顶法,投点仪器选用激光经纬仪。

在控制点下方首层地面架设好仪器,严密对中,整平。

在控制点上方,在需要传递控制点的楼面预留孔处水平设置一块有机玻璃做成的光靶或原仪器附带的光靶,光靶严格固定。

仪器从00、900、1800、27004个方向向光靶投点,用0.2mm笔定出4个点。

若4点重合则传递无误差;

若4点不重合,则找现4点对角线的交点作为传递上来的控制点。

所有控制点传递完成后,则形成该楼面平面控制网。

对该平面控制网进行角度观测(精度1/18000)。

由观测成果作经典自由网平差,根据平差结果与理论值相比较,若边长较差△S≤±

2.0mm,角度较差△β±

12”,则说明4点精度达标,则记录不作归化:

若边长较差±

2.0≤△S≤3.0mm,角度较差±

12”≤△β≤±

24”,则说明4点精度不够,必须归化;

若边长较差△S>±

3.1mm,△S±

24,说明投点精度不够,必须重新投点,直至满足精度要求。

(二)平面放样

1、首先计算出各轴线交点在控制点所在坐标系统中的坐标,供放样使用。

2、根据具体情况,直接将激光经纬仪架设在控制点上按极坐标法放出各轴线交点,或利用控制点,在与所需放样轴线交点相互通视的地方测设若干转点作为临时控制点,然后将激光经纬仪架设在转点上,以控制点为后视,按极坐标放出各轴线交点。

这些交点足可满足进一步细部放样的需要。

3、为保证放样的准确性,校核可改用其他放样方法(如角度交合法等),重新放样主要轴线交点,或测量相应轴线交点间距离。

(三)水准点的引测和层高控制

1、本工程水准点的引测必须用二等水准测量,确定水准测面的标高与国家或城市水准点联测。

水准点网的主要技术要求按工程测量规范进行。

2、在工程开始时,先精确测定各个二级控制点的标高,将它们归化到各轴线交点设计标高所使用的高程系统,利用激光经纬仪可以直接测出两点间的直线距离的功能,测出轴线交叉点与站点之间的相对高差,将标高传递至任一高处。

六、沉降观测

观测点的布置及做法:

根据图纸上的观测点的位置,由专业测量单位负责观测,观测点采用先浇筑后钻孔设置。

沉降观测的方法: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建筑物内选择坚固稳定的地方,埋设三个水准基点,与图纸上给出的沉降观测点组成的闭合水准路线,以确保观测结果的精确度。

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观测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尽可能做到四定,即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固定的水准点,以及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和路线进行观测。

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根据《地基基础施工规范》规定,基础做好之后每施工1层结构观测一次,主体竣工后每月观测一次,并做好每次的观测记录。

必要时委托具有国家资格证书的测绘院,按照上述方案来完成此工作。

沉降观测基本要求:

1.仪器设备要求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作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铟合金水准尺。

在不具备铟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2.观测时间的要求

建筑物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致使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的观测意义。

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

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为一观测周期(次/30d)或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3层为一观测周期,沉降观测必须定期准时进行。

3.观测点的要求

为了能够反映出建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位置。

一般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之间间距以15~30mm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

通常情况下,建筑物设计图纸上有专门的沉降观测点布置图。

另外,埋设的沉降观测点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饰装修阶段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致使不能连续观测而失去观测意义。

4.沉观测的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

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

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

观测人员要稳定;

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

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确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

5.施测要求

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正确。

在首次观测前要对所有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

连续使用3~6个月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校。

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互相配合,作协调一致,认真仔细,做到步步有校核。

6.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

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

在未有特殊要求情况下,一般性的高层建筑物、构造物施工过程中,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

7.沉降观测成果整理及计算要求

原始数据要真实可靠。

记录计算要符合施工测量规范的规定,按照依据正确、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有效的原则进行成果整理及计算。

七、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

(一)建立水准控制网

根据工程的特点布局、现场的环境条件制定测量施测方案,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控制点,根据工程的测量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水准控制网。

要求如下:

(1)拟建建筑周围布置三个以上水准点;

且水准点的间距不大于100m。

(2)在场区内任何地方架设仪器至少后视到两个水准点,并且场区内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检校。

(3)各水准点要设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之外,水准点的埋深要符合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大于1.5m)。

根据工程特点,建立合理的水准控制网,与基准点联测,平差计算出各水准点的高程。

(二)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由场区水准控制网,依据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沉降观测点布点图,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

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做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三)沉降观测

根据编制的工程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稳固后及时进行。

首次观测应自基础施工阶段开始,在基础的纵横轴线(基础局边)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临时的),等临时观测点稳固好,进行首次观测。

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测试一般用N2或N3级精密水准仪,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定。

随着结构每升1层,临时观测点移上1层并进行观测直+0.00,再按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

然后每施工1层就复测一次,直至竣工。

(四)将各次观测记录整理检查无误后,进行平差计算,求出各次每个观测点的高程值,从而确定沉降量。

(五)统计表汇总

(1)根据各观测周期计算沉降量,列统计表,进行汇总。

(2)绘制个观测点的下沉曲线。

首先建立下沉曲线坐标;

横坐标为时间坐标,纵坐标上半部为荷载值,下半部为各沉降观测周期的沉降量。

将统计表中观测点对应的观测周期所测的沉降量画于坐标中,连线,就得到对应于荷载值的沉降线。

(3)根据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预测建筑物的沉降趋势。

定期将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反馈到有关主管部门,正确地施工。

(4)利用沉降曲线计算出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建筑物倾斜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