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2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教案中图版必修二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74888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2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教案中图版必修二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2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教案中图版必修二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2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教案中图版必修二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2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教案中图版必修二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2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教案中图版必修二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2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教案中图版必修二Word下载.docx

《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2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教案中图版必修二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2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教案中图版必修二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2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教案中图版必修二Word下载.docx

(2)人口向城镇迁移。

大量人口从农村进入城镇。

(3)人口向东部迁移。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势,是从中西部向东部和东南沿海一带移动。

[特别提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主要从内地迁往沿海,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市,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并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潮”。

三、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经济因素:

是主要因素,就业机会较多、经济收入较高的地方往往就成为人口迁入区。

2.政治因素:

表现为驱逐出境、战争和移民戍边等。

3.社会文化因素:

主要包括宗教、种族因素。

4.生态环境因素:

一方面,生态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灾难性的变化常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另一方面,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人口也会向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迁移。

5.其他因素:

迁移者的年龄等。

[易错提醒] 人口迁移往往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例如,俄罗斯目前人口迁移的方向是由自然条件较温和,经济、科技较发达的欧洲部分迁往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较为落后的西伯利亚地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政策因素的影响。

(1)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

(  )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由人口迁入区变为迁出区。

(  )

(3)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

(  )

(4)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5)“空巢老人”,即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眼下许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近几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原因 B.家庭原因

C.自然原因D.个人原因

提示:

(1)×

 国际旅游没有永久性或长期性地改变居住地,不属于人口迁移。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经济发展快且经济发展水平高,劳动力需求量大,欧洲由人口净迁出区变为人口净迁入区。

(3)√ 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

(4)√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决定作用。

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5)A [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人口迁移,随着家庭青壮年的迁出,导致“空巢老人”现象较严重。

]

国际人口迁移

近百年来,墨西哥裔人成为美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族群之一。

这部分人口主要由两种成分组成:

出生于美国的墨西哥裔人和来自墨西哥的移民。

下表为1910~1996年美国全部墨西哥裔人口变化。

年份

墨西哥裔人口数量(万人)

墨西哥裔人口占美国总人口的比例(%)

1996

1803.9

6.8

1990

1339.3

5.4

1980

874.0

3.9

1970

453.2

2.2

1960

173.6

1.0

1950

134.6

0.9

1940

107.7

0.8

1930

142.3

1.2

1920

74.0

0.7

1910

38.5

0.5

问题1 (综合思维)简述近百年来墨西哥裔美国人的数量变化特征。

近百年来墨西哥裔美国人数量一直快速增加。

问题2 (综合思维)按照地理区域划分,墨西哥人迁移至美国,属于哪类人口迁移?

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问题3 (综合思维)墨西哥人迁移至美国,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哪些特点?

发展中国家劳务输出增加,人才流向发达国家。

1.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判断

人口迁移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二是居住地的改变应为永久性或长期性的;

图示如下:

(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类型

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

概念

人口变更定居地的空间移动

居住地没有变更的空间移动

区别

发生长期性或永久性地居住地改变

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而不变更户籍的外出活动

举例

“闯关东”“下南洋”、北宋末年人口南迁

外出探亲、出国考察、长假出游、“民工流”

2.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阶段

时间

特点

流向

新大陆发现前

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前

集中在大陆内部(跨国迁移多,跨洲迁移少)

新大陆发现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15世纪末、16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

出现大规模跨洲迁移;

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

从已开发国家移向未开发国家

欧洲流向美洲;

非洲黑人被贩运到美洲;

亚洲人向国外移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0世纪中期至今

劳务输出成为主流;

国际难民数量多,持续时间长;

优秀人才移民日益增多;

迁移流向发生变化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从穷国流向富国

3.现代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在目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了新的特点,科技移民、劳务输出和国际难民迁移是三种常见形式。

形式

科技移民

劳务输出

国际难民迁移

人口

高素质人才

廉价劳动力

战争难民、政治难民

原因

寻找更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

发达国家劳动力不足;

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

战乱、种族冲突、政治迫害

方向

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发展中(贫穷)国家流向发达(富裕)国家,人口稠密国家流向人口稀疏国家

流向和平国家、能为其提供避难需要的国家

影响

发展中国家在人才和经济上蒙受双重损失

使发展中国家缓解就业压力,赚取外汇

给迁入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带来许多问题

1.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及附近地区人口迁移方向示意图(箭头表示二战后主要移民路径,圆圈内的区域为欧洲核心区)。

读图,回答

(1)~

(2)题。

(1)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A.由核心区向周围的边缘地区

B.由欧洲沿海向内陆地区

C.由周围的边缘地区向核心区

D.由经济发达区域向经济落后区域

(2)图中表现出来的跨大洲的人口迁移方向是(  )

A.由亚洲迁往欧洲

B.由非洲迁往欧洲

C.由北美洲迁往欧洲

D.由大洋洲迁往欧洲

(1)C 

(2)B [第

(1)题,由图可知,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周围的边缘地区向核心区。

(2)题,图中所有的箭头中,只有从北非向欧洲核心区进行的是跨大洲的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2020年全国春运自1月10日启动,2月18日结束,共计40天,发送旅客30亿人次。

春运大潮中,学生流、民工流及探亲流是主要的春运客流。

问题1 (综合思维)庞大的春运客流属于人口迁移现象吗?

为什么?

不属于人口迁移现象。

因为春运客流主要是学生流、民工流及探亲流,其居住地不会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

问题2 (区域认知)春运客流反映出我国目前的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从农村到城市,从内陆地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问题3 (综合思维)外出农民工主要迁入地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经济发展程度高。

问题4 (区域认知)西北部地区产业经济发展后,对当地外出农民工会有怎样的影响?

农村剩余劳动力会有部分在当地就业,外出农民工数量可能会减少。

1.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

迁移方向

古代

迁往社会环境及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①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

②农业经济脆弱、频繁的战争和自然灾害

大批迁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东北、西北等地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开发内地,建设边疆

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镇,贫困区迁往发达区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劳动力;

农村大量劳动力获得解放

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流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2.我国目前的“民工流”现象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

城乡地区间巨大的经济差距;

国家允许农民进城政策的实施

主要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四川、江西、安徽、贵州、湖南等农业人口大省是民工主要输出地,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民工的主要输入地

变化

近几年出现“回流”和“民工荒”现象。

一方面东部沿海招工难;

另一方面民工找工作难。

原因主要是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提高,而民工素质偏低;

其次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迁移,内地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民工流动方向改变

2.下图为我国某省(市、区)人口跨省迁移示意图。

读图,完成

(1)~

(2)题。

(1)该地迁出的人口主要是(  )

A.少年儿童      B.青壮年

C.大中学生D.老年人

(2)推测该省(市、区)最可能是(  )

A.上海B.浙江

C.广东D.广西

(1)B 

(2)D [第

(1)题,读图可知,14~49岁人口迁出率最大,说明该地迁出的人口主要是青壮年。

(2)题,该省(市、区)以人口外迁为主,说明经济较落后。

上海、浙江、广东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

广西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较落后。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我们的父辈甚至祖父辈们曾在20世纪50~70年代,支边支内、上山下乡。

曾经如火如荼的青春,伴随着朝阳蓬勃向上。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是那一时期人们参与这场特殊的人口迁移时的心态。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变革,我国出现了“民工潮”这一特殊现象。

民工多从中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孔雀东南飞”是形象的比喻。

问题1 (综合思维)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影响我国百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国家的政策。

问题2 (地理实践力)目前,影响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经济因素。

问题3 (综合思维)目前,许多大学毕业生中的有志青年,响应国家号召到我国的西部地区去工作,这反映出的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某一种因素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因素

经济因素

地区间经济差异

比较普遍,如近年来出现的“孔雀东南飞”和“民工潮”

人们为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而迁移,是主要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

城市化推进

比较普遍,如内陆地区的人口迁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大型建设项目

三峡移民

区域规模开发

我国西部大开发引起的移民

政治因素

政治迫害

乌干达亚裔居民迁往英国

重要因素

战争

巴勒斯坦战争难民

国家组织移民

我国历史上的移民戍边

社会文化因素

宗教

印巴分治,穆斯林迁往巴基斯坦

重要因素。

是特定时期、特定地区和特定人群迁移的主要因素

种族

外出求学

生态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美国人迁往南方“阳光地带”

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

历史上曾经是主要因素

环境资源差异

逐水草、淡水、土地而居

生态环境的变化

19世纪40年代,爱尔兰因连年水灾使成千上万的农户举家迁往美国;

20世纪80年代,非洲撒哈拉地区的干旱造成大规模的环境难民迁移

其他因素

心理和生理因素

男性比女性更富有迁移动力;

青年比儿童和老人更易于迁移

人口迁移的动机是复杂多样的

迁入地和迁出地的距离

2.三步判断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第一步:

明确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做到分析判断有目标。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现用框图汇总如下:

(2)第二步:

分析迁移人口的构成特点,对比分析迁出地与迁入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差异,做到分析判断有依据。

如下分析:

(3)第三步:

分析迁入地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拉力的因素,其中影响最大的拉力因素就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特别提醒] 

(1)经济因素往往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所以要分析人口迁移发生的时间与区间,找到主因。

(3)要考虑迁移人口的年龄结构与性别结构等因素,因为老年人与少年儿童的迁移影响因素往往不是经济因素。

3.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2019春节出行预测大数据报告》显示,春节期间空城指数最高的十大城市分别是深圳、东莞、北京、上海、苏州、广州、杭州、郑州、成都、佛山。

据此,完成

(1)~

(2)题。

(1)导致“春节空城”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受传统思想影响 B.城市分布不均衡

C.人口分布不均衡 D.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2)中西部地区的外来务工农民春节返乡后,部分不再回到上述东部大城市,转而选择离家不远的务工地,成为“倒吸”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城市(  )

A.交通条件改善,空气质量良好

B.工业发展,就业机会增加

C.人口政策调整,生育条件放宽

D.平均工资水平更高

(1)D 

(2)B [第

(1)题,“春节空城”现象是由于务工人员返乡造成的。

大量人员外出务工是因为中国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出现“春节空城”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2)题,由题干可知,“倒吸”现象是指返乡农民工不再回到务工的远方大城市,而是选择离家不远的务工地,这说明当地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机会增多。

区域认知——我国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

历史上,我国就出现了“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的人口大迁移,到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更大规模的以“孔雀东南飞”为标志的人口迁移潮。

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

下图为我国主要省(市)流入人口占比示意图(2014年数据)。

(1)图示信息反映出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  )

A.从山地高原到平原地区

B.从西部地区到东部地区

C.从内陆地区到沿海地区

D.从发达地区到落后地区

(2)影响“孔雀东南飞”人口迁移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文化因素

D.政治因素

[素养立意] 本题组以我国主要省(市)流入人口占比示意图为材料,主要考查人口移动的方向及影响因素,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区域认知。

知道中国不同省区的位置及经济发展水平是解答该题组的关键。

(1)C 

(2)B [第

(1)题,从图中的各省份流入人口比例可以看出,广东、浙江、上海等沿海省份以流入为主,安徽、四川等内陆省份以流出为主,所以图示信息反映出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从内陆地区到沿海地区。

(2)题,“孔雀东南飞”的人口迁移现象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率先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

题组1 国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新航线开辟以来,国际人口迁移规模越来越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的形式又发生了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1.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总体特点是(  )

A.从新大陆移向旧大陆

B.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C.从北半球国家流向南半球国家

D.从工业化地区迁向非工业化地区

2.下列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特点的是(  )

A.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B.从旧大陆流向新大陆

C.定居移民增多,短期流动工人减少

D.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

1.B 2.A [第1题,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总体特点是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第2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工人增加。

题组2 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据此,完成3~4题。

3.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特点是(  )

A.迁移规模大、频率高

B.从内陆地区迁向沿海地区

C.有计划、有组织地迁移

D.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4.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

A.自发性迁移减少 

B.移民的目的主要是务工和经商

C.人口迁移主要流向西部地区

D.人口迁移主要流向边疆地区

3.C 4.B [第3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

规模比较小,频率比较低,自发迁移和流动少,以有计划、有组织的迁移为主。

第4题,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人口的迁移方向主要是从农村到城市,从内陆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性的;

主要的目的是务工、经商、学习。

题组3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候鸟老人”是随季节变化而迁移居住地的老人。

据统计,每年在海南省越冬的“候鸟老人”已超百万人,主要来自东北三省、北京市和长江三角洲地区。

读图,完成5~6题。

5.(生活中的地理)在海南省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首要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养老设施

C.气候条件D.婚姻家庭

6.(生活中的地理)20世纪90年代后长江三角洲大量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B.经济因素

C.社会文化因素D.政治因素

5.C 6.B [第5题,从图中看“候鸟老人”冬天去南方过冬,南方冬季气候温和,首要因素是气候条件。

第6题,20世纪90年代后长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教材P13探索

政策因素。

山西人口大量减少,迁入地区人口大量增加,人口分布更加分散;

全国人口分布趋于均衡。

教材P14思考

1.主要迁出地有非洲、拉丁美洲及亚洲的东亚、南亚等;

主要迁入地有欧洲、北美地区和澳大利亚等。

2.从发展中国家迁向发达国家为总趋势,包括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劳务输出,发展中国家的难民迁往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专业人才移民向发达国家,等。

3.经济发达的大国为接纳移民的主要国家;

美国一直是最大移民接纳国;

2005年位居第二、第三的俄罗斯和德国10年后位置互换;

2005年位居第四、第五的乌克兰和法国被沙特阿拉伯和英国取代。

教材P15活动

西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难的移民是由战争引起的;

明朝从山西向全国各地移民的原因是政策;

清末和民国时期人口向东北地区迁移的主要原因有自然灾害、战争和政策等;

抗日战争时期河南、陕西人口向西北迁移主要原因是战争和自然灾害等。

教材P17思考

影响人口迁入的因素有高工资、好的医疗条件、发达的文化教育、更多的就业机会等;

影响人口迁出的因素有工资低、就业机会少、自然灾害等。

两地之间距离、亲友介绍、来往费用、语言和种族、所受教育和技能、性别和年龄等,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教材P19思考

1.主要是为了改善迁出地和迁入地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2.生态移民迁出区需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迁入区需要解决移民安置就业、发展经济等问题,促进迁入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教材P20作业题

1.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

迁移特点是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

2.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政策支持、躲避战乱和自然灾害等。

3.根据所学知识,列出主要调查项目,设计相关的调查表。

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总结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古时候,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

如今,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