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异者表的现我者以卡夫卡为例解读德语文学中的中国母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74555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构异者表的现我者以卡夫卡为例解读德语文学中的中国母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建构异者表的现我者以卡夫卡为例解读德语文学中的中国母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建构异者表的现我者以卡夫卡为例解读德语文学中的中国母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建构异者表的现我者以卡夫卡为例解读德语文学中的中国母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建构异者表的现我者以卡夫卡为例解读德语文学中的中国母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构异者表的现我者以卡夫卡为例解读德语文学中的中国母题文档格式.docx

《建构异者表的现我者以卡夫卡为例解读德语文学中的中国母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构异者表的现我者以卡夫卡为例解读德语文学中的中国母题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构异者表的现我者以卡夫卡为例解读德语文学中的中国母题文档格式.docx

变成了僵化、腐败、闭塞、落后、停滞不前的代名词。

尔德把中国比作“一具木乃伊,它周身涂有防腐香料、

描绘有象形文字,并且以丝绸包裹起来;

他体内血液循

环已经停止,犹如冬眠的动物一般。

所以,它对一切外

来事物都采取隔绝、窥测、阻挠的态度。

它对外部世界

既不了解,更不喜爱,终日沉浸在自我比较的自负之

中。

”②中国的国家体制、法律法规、文化教育,甚至中国

人的性格特点、语言和长相都遭到质疑和嘲讽。

③然

而,这样的双面形象,不仅没有影响、反而更加促进了

①乐黛云:

《中国文化通过西方思想家进入世界文化主流》,

载:

《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4月3日。

②TohannGottfliedHerder:

IdeenzurPhilosophieder

GeschichtederMenschheit.2B~inde,Band2。

BerlinundWeimar1965.S.1O.

③同上,S.8-21.

《德语人文研究2013年第1期

中国形象或中国素材在西方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从此

以后,中国大帝国常常被用来比喻普鲁士帝国或者奥

匈帝国:

海涅HeinrichHeine、卡尔?

克劳斯Karl

Kraus、阿尔弗雷德?

德布林A1fredD6blin、弗兰

茨?

卡夫卡FranzKafka等都是众所周知的例证。

此,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第二次“中国

热”。

这种德语文学中对中国元素的运用,一直持续至

今,包括贝尔托?

布莱希特BertoltBrecht在戏剧理

论和创作中对中国京剧的借鉴与接受、20世纪后半叶

直接以中国为题、为背景的小说《中国中国》Hermann

Kinder,Kina,nd和《为何北京》MichaelKrfiger,

WarumPeking?

等文学创作。

一直以来,由于西方文化的主导地位和中国文化

的弱势,研究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的论著很多,但是,

对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中的作用和意义的研究却相对

较少。

近几十年来,随着跨文化研究和历史人类学研

究的发展,人们开始对“异者”dasFremde感兴趣,开

始询问“异者”对“我者”dasEigene的作用和意义,开

始关注对“异者”的态度和接受方式。

简而言之,人们

开始研究“异者”与“我者”的相互关系。

对于“异者”这

一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

本文不对“他者”das

Andere、“异者”等概念进行区分。

这里所说的“异者”

泛指不熟悉的、陌生的、与“我者”不同的。

德国学者温默尔在对“异者”的研究文章中指出:

“众所周知,对所有时代、所有文化而言,都存在异者。

人从最初开始,就处在异者和异样者之中”。

④从个体

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看,根据拉康的结构心理分析理

论,主体的自我建构,离不开“他者”的作用。

反过来

看,“考虑他者就是对自我的反思。

在与异者的交往和

交流中,我者是一直参与其中的。

”⑤异者和我者的这种

相互建构、相互依存的交融关系,不仅对个体而言,对

群体而言也是如此。

“个体和群体的身份认同产生于

与他者的比较和区分,甚至一种文化只能依靠与其他

文化的联系和交流才能发展。

所以,不同文化间的相

互关系对每种文化都有建构作用。

对异者的感知和接受,取决于个体自身的条件和

他所处的文化背景。

一个社会在自己与异者的关系

中,可能对异者积极赞赏并接受,也可能极尽贬低且排

斥。

“欧洲人对其他世界的感知,更多取决于他们自己

的精神处境,而不是其他世界的现实。

从这个意义上

说,欧洲对异者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们自己社

会的发展状况。

”⑦欧洲对待异文化的特点,也体现在他

们对中国的接受中。

因此,中国形象在欧洲经历了不

同时期追捧和诋毁的不同态度。

卡夫卡生活和创作的时期,恰好是欧洲第二次“中

国热”时期。

如上所述,当时中国形象在欧洲人眼中呈

现两个极端:

一方面是宁静、和平、拥有古老文化传统

的世外桃源,另一方面是落后、保守、腐败的垂死帝国。

卡夫卡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就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从他的日记和书信中可以看出,卡夫卡曾有一段时间

阅读过相当多关于中国的书籍:

他的阅读涵盖了中国

游记、中国古典文学和哲学的改写或翻译,特别是当时

出版的许多介绍道家思想的书籍。

尤利尤斯?

狄特马

的《在新的中国JuliusDittmar,ImneuenChina、马

丁?

布博翻译的《中国鬼怪和爱情故事集》Martin

Buber,ChinesischeGeister.undLiebesgeschichten和《庄

子》、卫礼贤RichardWilhelm翻译编写的《老子与庄

子5LaotseundDschuangDsi等有中国有关的书籍,

“或是卡夫卡的个人藏书,或是有据可查能证明他曾经

读过。

”⑧

由于每个个体对待异文化的态度,都在某种程度

上受到其自身文化历史背景的影响,卡夫卡对中国的

理解也表现出截然相反的两面:

一方面,卡夫卡高度评

价中国文化,认为在其中找到了心灵归宿和避风港。

他对中国文人有很强的认同感,曾自比为中国人,尽管

他那貌似明确的表述“本质里我是中国人”跟他的所有

作品一样可做多种解释。

而另一方面,他对某些中国

传统习俗表现出流于表面的诧异和成见,例如他在

1912年7月9日的日记中写道:

“中国女人的脚被裹得

很小,以便获得一个很大的臀部。

不管卡夫卡对中国的兴趣有多大,也不管今天能

证明卡夫卡曾经一度如何热切地研究过中国和中国文

化,我们都应该适度评价中国对于卡夫卡本人及其创

作的意义。

换而言之,我们不能根据上述史料就断言,

卡夫卡对当时现实和真实的中国产生了兴趣,并且试

④Michae1Wimmcr:

Fremde.In:

ChristiphWulfHrsg.:

VomMenschen.HandbuchHistorischeAnthropologie.

WeinheimundBase。

1997.S.1066.

⑤BingjunWang:

DasImagin~reFremde.ZuUrsWidmersDas

VerschwindenderChinesenimhelen]ahr.In:

《中德文学关系

研究》Chinesisch-deutscheLiteraturbeziehungen.Hrsg.

VonWEIMaopingundwiIhelmKihlmann.上海:

上海外

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

S.402?

419.

⑥MichaelWimmer,a.a.O.,S.1066.

⑦Eun-JeungLee:

Anti-Europa.DieRezeptiondes

KonfuzianismusundderkonfuzianischenGeselschaftseitder

ffihenAufkl~irung.Mfinster2003.S.1.

⑧WeiyanMeng:

KafkaundChina.M~nchen1986.S.21.

建构异者,表现我者?

?

图在自己的作品中反映中国的问题。

相反,通过研究

卡夫卡及其作品可以看出,不论在他个人对中国的理

解上,还是在他的文学创作对中国元素的使用中,卡夫

卡首先关心的,都不是真实、准确地理解中国和中国文

化。

下面这首中国古诗或许能形象地说明这个问题。

寒夜

寒夜读书忘却眠,

锦衾香烬炉无烟。

美人含怒夺灯去,

问郎知是几更天!

IntieferNacht

InderkaltenNachthabeichfibermeinem

BuchdieStundedesZubettgehensvergessen.

DieParfilmsmeinergoldgesticktenBettdecke

sindschonverflogen,derKaminbrenntnichtmehr.

Meinesch6neFreundin,diemitMfihebisdahin

IhrenZornbeherrschte,reigtmirdieLampeweg

Undfragtmich:

WeigtDu,wiesp~itesist中国清朝诗人袁枚的这首小诗,多次出现在卡夫

卡写给未婚妻菲丽斯?

鲍尔的信中。

卡夫卡从各个视

角对这首诗进行了分析,并与菲丽斯反复讨论这首诗。

但是,他的信清楚地表明,卡夫卡没有也没有试图领会

这首诗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意义?

当然这其中还有

不同文化背景对理解文学作品的影响,这个因素我们

暂且不提?

而是“立刻把这首中国诗的立意变成了

自己的意思,因为它牵涉到卡夫卡与菲丽斯关系的核

心问题:

要不要结婚,这个问题自始至终影响着他们之

间的关系。

”⑨这是卡夫卡一直为之纠结的问题所在。

对于卡夫卡而言,这首诗是个刺激或者引子,使他借机

讨论自己的婚姻问题。

在卡夫卡对这首诗的解读中,

可以看到他的两难境地:

在渴望婚姻、渴望“融人真正

生活”⑩的同时,害怕婚姻、害怕因婚姻而失去写作所需

的孤独。

也就是说,卡夫卡并不关注这首诗原本表达

的意义、意境和中国特点,而是孤立地、断章取义地选

取了诗中与他自己生活有所关联的因素。

所以,他在

诗中首先且只看到的是书生处在寒夜中孤独读书和美

丽情人的诱惑之间的矛盾斗争。

卡夫卡根本没有关心

这首诗的中国文化背景,因此,这首原本描绘历代中国

文人心心向往的红袖添香夜读书之意境和男女闺阁情

趣的轻松、俏皮、温馨、戏谑的诗,被卡夫卡赋予了西方

艺术家、特别是他自己在正常的市民生活和孤独的艺

术家存在之间矛盾冲突、难以抉择的沉重意义。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卡夫卡的中国母题小说和散

文中。

1917年,卡夫卡在许多篇小说中运用了中国母

题,如《猎人格拉库斯》、《往事一页》、《中国长城建造

时》、《十一个儿子》等。

研究者在这些作品中发现了母

题的相似性或结构的相同。

特别是1917年3月写就

的小说《中国长城建造时》,最集中、最明显地体现了中

国母题。

小说《中国长城建造时》似乎是专门讨论中国和中

国长城的一篇小说:

小说的叙述者是位中国人、讲述的

对象如小说题目所示是中国长城、故事发生嘞地点是

中华帝国?

然而事实上,卡夫卡在这篇小说中所关

心和所要表现的绝对不是中国。

现实中真正的中华帝

国和中国长城,既不是卡夫卡小说的目的,也不是理解

卡夫卡小说的出发点。

卡夫卡在小说中建构了一个帝

国和一个建筑物,并将它们命名为中国。

对卡夫卡而

言,它们不过是一个图像、是一个象征物,卡夫卡只是

想借它们?

如同在他的其他所有小说中一样表

达矛盾、悖论、荒诞、神秘、捉摸不透、不可理喻、恐惧、

非理性、压迫感、不安全感等被统称为“卡夫卡似的”感

受。

下面几个具体的例子,或许可以更清楚地解释文

本异域中国外表下隐藏的、为读者所熟知的卡夫卡

特点:

小说的第一人称叙述者是位中国学者,在对长城

进行科学考察后撰写了一份报告。

但是,他的身份和

报告的可信度却非常值得怀疑。

首先,作为一个中国

文人,他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完全是一个现代欧洲知

识分子的思维方式。

如果说这还只是不好加以验证的

主观感觉,那么,小说中除了对地点有非常明确的说

明?

中国南方、北京、西藏等?

关于时间的叙述

都含混不清、令人迷惑:

小说被叙述的时间不确定,“不

知道正在当朝的是哪个皇帝,甚至对朝代的名称也存

在着怀疑。

[?

]早已死去的皇帝在我们的各个村庄

里被认为还在当朝,而那个仅仅活在歌谣里的皇帝不

久前却发来了一道诏书,由牧师在祭坛上宣读。

我们

最古老历史上的某些战役现在刚刚打响[?

]”。

255叙述者所有与时间有关的描述都自相矛盾且令

人费解,他称自己20岁小学毕业时,长城正好开工,却

在小说一开始就明确表述,长城已经竣工。

然而他又

在文中说,修建长城是一项“艰辛的、然而就是劳累一

⑨同上,S.26.

⑩Brod:

StreitbaresLeben.Manchen1960.S.267.

⑩弗兰茨?

卡夫卡:

《中国长城建造时》。

《卡夫卡小说全

集》第三卷。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第255页。

文中引用该作品均只在引文后括号中注明页码。

生也无望达到目标的工作”249;

叙述者还特别提到,

长城刚动工时,就有一位学者写过一本书,详细比较了

长城和巴别塔的修建,并且认为长城应该是巴别塔的

基础。

这本书当时已经广为流传。

250?

251于是,

一系列问题应运而生且找不到答案:

叙述者是什么时

代的人?

他活了多久?

长城到底建成了没有?

多长时

间建成的?

如何比较并研究一个刚刚开始的建筑

工程

叙述者所写报告的内容和方式也令人怀疑。

从内

容上看,小说可以分成两部分。

在前半部分,叙述者描

述和思考的是长城及其建造,第二部分的内容是另外

一个巨型建筑?

中华帝国的制度。

然而,叙述者在

整个过程中却不断质疑长城的意义和作用:

原本是用

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长城,是分段建造的,所以最后

是有很多缺口的、不连贯的。

“一个这样的长城非但不

能防御,修建工程本身就处在不断的危险之中”,248

很容易遭到游牧民族的破坏。

但是,关于分段建造所

留下的众多缺口,叙述者一开始就说,那只是一种传

说,是围绕着长城工程所产生的众多传说中的一种,是

每一个人都“无法用自己的眼睛和标准去证实的”。

248这就意味着,叙述者自己把自己的报告置于不可

信和无意义的境地。

长城分段式的修建方式,在小说一开始就遭到了

质疑,但是叙述者却长篇累牍地对其进行了讨论,因为

这是长城建造的核心问题。

然而,经过细致的考察分

析,叙述者却声称,这种方式是可以理解的,“长城大概

非这样修不可”。

248他的结论是,“领导们是有意决

定分段修建的。

[.?

]是一种应急措施,很不实际”、

没有目的性。

251那么,在这个结论的基础之上再得

出的结论是:

“领导们想要的就是一种不实际的”

.252、没有目的性的东西。

于是,叙述者这个“奇怪的

结论”252又一次对修建长城的目的和实际意义提出

了质疑。

长城应该是用来抵御北方民族的。

但是,关于这

些作为假想敌的北方民族,叙述者又说,“我们只是从

古人的书中了解到有关他们的情况。

]更多的我

们也就不知道了。

我们没有见过他们,而且如果我们

一直呆在村子里,也就会永远见不到他们,[?

]他们

到不了我们这里[?

253如果是这样,修建长

城的目的和意义就再次遭到了强烈的质疑。

为什么要

修建长城?

谁做出的决定?

叙述者找到的答案令人吃

惊且费解:

修长城的决定自古以来就有!

“无辜的北方

民族以为修城是因了他们的缘故,可敬无辜的皇帝,他

以为修城是他的旨意。

我们修城的人知道不是这样,

可是我们缄1:

3不言。

”253?

一个人对一个众所周

知且早已被认可的命题提出质疑,经过反复调查、讨论

和思考,得出了一个最出乎意料的答案,而这个答案竟

然是他早就心知肚明的!

多么令人目瞪口呆的结果!

卡夫卡的荒诞和悖论跃然纸上。

卡夫卡将自己笔下的那个建筑物称为中国长城,

实际上与真正的中国长城没有任何相同之处。

他借助

他的“中国长城”所要表现和讨论的,是他的创作中所

特有的、被盖哈德?

诺依曼称为“叙述中滑动的悖论”⑩

的矛盾性。

卡夫卡最典型的特点就是,他作品中每一

句话都是对上一句话意义的质疑、修正或者倒转。

种例子在他的作品如《在马戏场顶层楼座》、《普罗米修

斯》、《在法的门前》中屡见不鲜。

小说第二部分的议题是帝国的制度。

叙述者对这

个首都名叫北京的巨大帝国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描写。

这个帝国幅员辽阔到“天空也几乎遮不住它”,皇帝的

消息就算能传到南方,也已经早就过时了。

254作为

帝国“最后支柱”的老百姓,“思想只能围绕着皇帝转。

但不是当今的皇上[!

!

]”254老百姓们一直试图打

听皇帝的事情,“却几乎没有可能去了解到什么”,即便

“听到很多事情,可是从中却得不出什么结论”。

254

他们不知道“当朝的是哪个皇帝,甚至对朝代的名称也

存在着怀疑”。

255皇帝的卧榻虽然宽大,但也可能

是又短又窄。

皇帝被一群表面顺从友善、内心恶毒而

敌意的人包围着,他们时刻想推翻皇帝、颠覆帝国。

而“帝国是不朽的”。

老百姓们对这一切一无所知,而

就在他们前面的集市广场,对“君主的处决正在执行”。

254尽管小说对这个国家、它的疆域、首都北京、皇帝

的宫殿、皇帝、老百姓都不厌其烦地做了描述,人们仍

然无法将它与历史上任何时候的中国等同起来。

卡夫卡笔下那个面积巨大的帝国,首都北京只是

一个点,被重重台阶、庭院和宫殿包围着的皇宫是点中

之点。

点中之点正中央的宽阔高台上,垂死的皇帝被

层层叠叠的朝臣围在中间。

皇帝派出的使者,带着皇

帝的旨令,徒劳地想挤出人群。

即便他挤出人群,也走

不出哪怕是最里层的皇宫房舍;

“就算他成功了,也无

济于事,他还得挤下台阶;

就算他成功了,也无济于事,

⑥Vg1.GerhardNeulTlannIUmkehrungundAblenktmg:

Franz

Kafkas,gleitendesParadox‘In:

DeutscheVierteahreszeit_

schriftfirLiteraturwissenschaftundGeistesgeschichte42,

1968.S.702?

744.

还得穿过众多的庭院;

而出了庭院则是第二层宫阙;

后又是台阶和庭院;

又是一层宫阙;

就这样几千年地延

续下去;

就算他终于冲出了最外面的宫门?

然而这

永远永远也不会发生?

横亘在他面前的还有整个

的京城,这世界的中心,[..?

]没有一个人能从这儿冲

得出去[?

]”,255皇帝的指令永远也到不了那个

痴痴等待的“你”手上。

这哪里是中国?

哪里是北京哪里是中国的皇宫?

这分明是一个没有人能看明白并

走得出去的巨大迷宫。

如小说明确指出,“帝国制度

[是?

]最不明确的机构”。

253小说最后的这个喻

言《一道圣旨》描绘的场景太似曾相识了:

它是《地洞》

中那只不知名动物的洞穴、是《城堡》中近在咫尺、但土

地测量员K.永远看不清楚、永远无法接近、永远无法

进入的城堡及其庞大、神秘的管理机构,它更是《在法

的门前》中那个一扇门后还有一扇门、一个守门人后还

有一个守门人的、乡下人终其一生也没能进去的、被称

为法的建筑。

读者不断在卡夫卡作品中看到各种图像

后面不变的内核:

个体在面对庞大到无法总览和看透

并把握的、无所不在的神秘机构时,是多么的无助和无

力,人的感受除了恐惧不安,就是迷惘和绝望。

通过分析小说《中国长城建造时》中的中国母题可

以清楚地看出,卡夫卡虽然曾对中国和中国文化很感

兴趣,但他在文学创作中根本无意表现真实的中国或

者中国的问题。

在他的作品中,“中国”如同《判决》中

的“俄罗斯”、《失踪的人》中的“美国”、或者众多源自希

腊神话的母题一样,都是象征,目的是为了表现卡夫卡

自己的世界。

卡夫卡是借助陌生的母题来表达自我。

他的一篇小说《往事一页》原本的题目是《来自中国的

往事一页》,卡夫卡特意将“中国”从标题中删除,或许

就是为了避免读者被误导,进而与现实的中国进行

比较。

卡夫卡不需要现实或日真实的中国。

建构一个中

国图像或者异者,于卡夫卡而言,是他反思自己熟悉的

欧洲和德国文化的过程。

他借助一个外视角,能够把

我者当做一个客体来观察、分析,从而更好地认识并以

陌生化的方式表现我者。

如乐黛云教授所言,“人们对

‘异文化’的研究和吸取往往决定于其自身的处境和条

件,当他们感到自身比较强大而自满自足的时候,他们

在异文化中寻求的往往是与自身相似的东西;

反之,他

们对现状不满时,又往往将自己的理想寄托于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