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74277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城市规划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城市规划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城市规划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城市规划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

《城市规划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规划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

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

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

书名于1902年再版时改为:

《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CityofTomorrow)。

霍华德对它的理想城市作了具体规划,并绘成简图。

他建议田园城市占地为6000英亩。

城市居中,四周的农业用地是保留的绿带,永远不得改作他用。

在这6000英亩土地上,居住32000人,其中30000人住在城市,2000人散居在乡间。

城市人口超过了规定数量,则应建设另一个新城市。

田园城市中央是公园,有6条主干道路从中心向外辐射,把城市分为6个区。

城市的最外圈地区建设各类工厂、仓库、市场,一面对着最外层的环形道路,另一方面是环形的铁路支线,交通运输十分方便。

霍华德提出,为减少城市的烟尘污染,必须以电为动力源,城市垃圾应用于农业。

霍华德还设想,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城市组群,他称之为“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

中心城市的规模略大些,建议人口58000人,面积也相应增大。

城市之间用铁路联系。

成就:

霍华德针对现代社会出现城市问题,提出带有先驱性规划思想;

对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绿带等城市规划问题,提出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

田园城市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后来出现的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如“有机疏散”论、卫星城镇的理论颇有影响。

40年代以后,在一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方案和城市规划法规中也反映了霍华德的思想。

城市用地分类与用地构成

城市用地分类

《城市用地分类与建设用地标准》,建设部,1990年。

城市用地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三级,计10大类、46中类、73小类。

城市用地构成

城市用地的构成,是基于城市用地的自然与经济区位,以及由城市职能所形成的城市功能组合与布局结构,而呈现不同的构成形态。

按照行政隶属的等次,宏观上如分为市区、地区、郊区等;

按功能用途的组合,如分为工业区、居住区、市中心区、开发区等等。

城市用地构成为某种功能需要,可以构成混合用途的地。

城市用地类型

代码

用地名称

内容

说明

R

居住用地

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地

指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的用地;

分有一、二、三、四类居住用地

C

公共设施用地

行政办公用地、商业金融业用地、文化娱乐用地、体育用地、医疗卫生用地、教育科研设计用地、文物古迹用地、其他公共设施用地

指居住区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M

工业用地

一类工业用地、二类工业用地、三类工业用地

指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包括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用地。

不包括露天矿用地,该用地应归入水域和其他用地类。

W

仓储用地

普通仓库用地、危险品仓库用地、堆场用地

指仓储企业的库房、堆场和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

T

对外交通用地

铁路用地、公路用地、管道运输用地、港口用地、机场用地

指铁路、公路、管道运输、港口和机场等城市对外交通运输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

S

道路广场用地

道路用地、广场用地、社会停车场库用地

指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道路、广场和停车场等用地

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供应设施用地、交通设施用地、邮电设施用地、环境卫生设施用地、施工与维修设施用地、殡葬设施用地、其它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指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及管道维修设施等用地

G

绿地

公园绿地、生产防护绿地

指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公共绿地及生产防护绿地,不包括专用绿地、园地和林地

P

特殊用地

军事用地、外事用地、保安用地

指特殊性质的用地

E

水域及其它用地

水域、农村用地、闲置地、露天矿用地、自然风景区用地

指除以上九类城市建设用地之外的用地

所以,从LA的历史发展观来看,LA在中国称呼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理解:

  

(1)风景园林,或园林学,属于LA的过去,审美和艺术论是核心。

  

(2)景观设计学,属于LA的现在,面对中国现实,核心是解决城市化和工业化及人口膨胀带来的严重的人地关系危机;

还景观以完整而全部的含义,它将解决所有关于人们使用土地和户外空间的问题(见俞孔坚,李迪华,2003)。

  (3)土地设计学,更为科学的名称,体现Landscapearchitecture的本质含义和核心内含,但在中国属于LA的未来。

所谓“未来”,是因为要在中国接受“土地设计学”的名称,尚需要等待更多人对LA的深刻认识,真正彻底抛弃唯美论,回到景观作为土地的完全含义,并认识到景观的本质含义是土地,把人与土地的和谐关系作为设计的核心。

在这个意义上,对LA的起源问题的认识将决不在于园、囿,而在于人类设计改造土地的所有活动,从水利工程到道路、城市、绿化,甚至农业。

在一个以远离“土”为荣耀的现实中国背景下,这种理解和称谓显然是缺乏市场的,就像当年我刚从稻田里出来,不愿意听土地,而更愿意听“花园”和“城市”一样。

第一节 

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和作用

⏹一、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效益

⏹二、提升城市形象、营造功能空间——社会效益

⏹三、创造社会财富——经济效益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吸收CO2,放出O2;

2、吸收有害气体:

SO2,CL2,HF等;

吸收SO2的能力较强的主要树种有:

臭椿、夹竹桃、石

榴、紫薇、广玉兰、女贞、槐树、紫穗槐、喜树、棕榈、大

叶黄杨等等。

吸收CL2的能力较强的主要树种有:

黄杨、油茶、山

茶、柳杉、日本女贞、枸骨、五角枫、臭椿、樟树、丁香、

接骨木等等。

吸收HF的能力较强的主要树种有:

大叶黄杨、蚊母、海

桐、香樟、凤尾兰、石榴、皂荚、紫薇、丝棉木等等。

3、树木的杀菌作用

主要树种有:

黑胡桃、柠檬桉、臭椿、悬铃木、茉莉

花、樟科、云香科、松科、柏科的一些种类。

4、吸滞粉尘(阻滞、过滤、吸附)

榆树、朴树、泡桐、臭椿、梧桐、龙

柏、夹竹桃、槐树、紫薇、楸树、刺槐、丝棉木等等。

5、净化水体:

许多水生植物、沼生植物对净化城市污水有明显作

用。

6、净化土壤:

植物的地下根系的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具有净化土壤

的能力。

(二)改善城市小气候

小气候:

主要指地层表面属性的差异性造成的局部地区气候。

1、调节温度,缓解“热岛效应”

植物通过蒸腾和光和作用消耗热量,阻挡直射光。

2、调节湿度

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使周围湿度增高,一般林内湿度比空旷地高

7-14%。

空气湿度的增加使人在生理上具有舒适感。

3、对气流的影响

(1)防风:

防风林——减低风速,减少风沙,改善气候

(2)通风:

带状绿地(道路和滨水绿地)——加大空气流速,将城市郊区的气流引入城市中心。

降低噪音

1、城市噪声的来源:

(1)交通运输噪声;

(2)工业噪声;

(3)其它噪声(生活和社会活动场所的噪声)。

2、植物对噪声具有吸收和消声的作用,可以减弱噪声的强度。

(1)噪声波被树叶向各个方向不规则反射而使声音减弱。

(2)噪声波造成树叶微振而使声音消耗。

3、减噪效果的影响因素:

 

林带宽度、林带高度、林带与声源的距离、林带结构

提升城市形象、营造功能空间

提升城市形象

城市中,大量的硬质楼房形成了轮廓挺直的建筑群体,而园林绿化则为柔和的软质景观。

若两者配合得当,便能丰富城市建筑群体的轮廓线,形成街景,成为美丽的城市景观。

特别是城市的滨海和沿江的园林绿化带,能形成优美的城市轮廓骨架。

社会交往空间

城市园林绿地为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提供了不同类型的开放空间。

园林绿地中,大型空间为公共性交往提供了场所;

小型空间是社会性交往(指相互关联人们的交往)的理想选择;

私密性空间给最熟识的朋友、亲属、恋人等提供了良好氛围。

文化教育园地

城市园林绿地是一个城市的宣传窗口,是向人们进行文化宣传、科普教育的主要场所,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使人们在游憩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休闲、疗养基地

城市园林绿地,特别是公园、小游园及其他附属绿地,为人们提供了闲暇时间的休闲、保健场所。

观赏、游戏、散步都是不同年龄段所喜爱的。

同时园林绿地中还常设琴、棋、书、画、武本、射击、攀缘、电子游艺等活动项目。

人们可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内容.使紧张工作后的人们在此得到放松。

近年来人们还喜欢离开自己的居住地,到居住地以外的园林绿地空间进行游赏、体闲、保健活动。

必要的安全防护

防震、防火、避灾

防火树种:

珊瑚树、银杏、泡桐、八角金盘、冬青、石楠、广玉兰、柳树等等。

创造社会财富

讨论城市园林绿化经济效益,首先应该明确城市园林绿化属第三产业,有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是指园林绿化产品、门票、服务的直接经济收入,间接经济效益是指园林绿化所形成的良性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又有宏观和微观之分,微观是指公园绿地中货币的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宏观是指综合园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全面的经济效益包括绿地建设、内部管理、服务创收和生态价值,它是建设管理的出发点。

从城市总体规划、专业规划角度考虑,并与城市用地分类、城市绿地计算口径统一等相结合,一般将以上7类绿地综合为:

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交通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风景林地。

现行分类方式

城市园林绿地类型:

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

城市园林绿地的评价指标

指标是反映一个城市的绿化数量和质量、一个时期的城

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居民的生活福利水平,是评价城市环境

质量的标准和城市居民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城市园林绿地的定额指标是指城市中平均每个居民所

占有的公园绿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城市绿地率等。

算时应分别采用相应的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数据。

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作用

1、可以反映城市绿地的质量与绿化效果,是评价城市环境

的质量和居民生活福利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2、可以作为城市总体规划各阶段调整用地的依据,是评价

规划方案经济性、合理性的数据;

3、可以指导城市各类绿地规模的制定工作;

4、可以统一全国计算口径。

影响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因素

1、经济:

国民经济水平;

2、城市:

城市性质、城市规模;

3、自然条件:

城市自然条件、城市所在地地形、地貌、

水文、地质、土壤等条件。

4、城市现状:

城市用地的分布现状、城市中的已形成的建筑物、园林绿地的现状及基础。

常用指标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人均绿地面积、公园绿地的服务半径等。

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公园绿地面积/城市人口数量

2、人均绿地面积

城市绿地总面积/城市人口数量

3、绿地率

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城市用地总面积×

100%

4、绿化覆盖率

市区各类绿地覆盖面积总和/城市用地总面积×

100%

绿地覆盖面积=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

5、公园绿地服务半径

由于公园绿地更贴近市民生活,因此其的服务半径应基本覆盖居住用地范围。

按常规游憩功能,将市级公园服务半径定为1 

500—3000m,区级公园、小游园或街头绿地服务半径分别是800—1500m和150—500m。

规划目的:

改善环境、调节气候、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增加城市的景观、防灾避难、解决城市发展和自然环境恶化的矛盾,为城市提供生产、生活、娱乐、健康所需要的

良好环境。

规划任务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专业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和细化。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

——原则

2、选择和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园林绿地,确定其位置、性质、范围、面积;

——布局

3、根据国民经济计划,生产和生活水平及城市发展规模,研究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发展速度与水平,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

——发展速度、指标

4、提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调整,充实、改造、提高的意见,提出园林绿地分期建设计划;

——改造/分期建设/保留、控制

5、编制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图纸和文件;

——图纸、文件

6、对于重占的大型的公共绿地,还需要提出示意图和规划方案。

——局部详细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

1、服从城市总体规划,综合考虑城市其他规划

2、因地制宜,塑造特色

紧密结合城市及外围自然条件,突出城市布局特点,并与城市总体规化的规模、性质、人口以及附属设施相结合。

各类城市园林绿化应各具特色。

如:

文化名城应以名胜古迹、传统文化以及相应的绿地配置为主要特色。

工业城市绿化应以防护、隔离为主要目的。

3、功能多样、力求高效

环保、防灾、娱乐与审美、体育、教育等多种功能综合考虑。

4、布局科学,合理分布

点线面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重点与一般相结合。

各种绿地互相连接,构成网络,城市外围有绿带环绕。

5、远近结合,有序发展

订出长远目标,作出近期安排,合理衔接。

城市园林绿地布局的形式

1、基本模式(8种)

桌状,环状,放射状,放射环状,网状,楔状,带状,指状

国内绿地系统布局基本形式(4种)

(1)块状绿地布局

这类情况多出现在旧城改建中,早期运用较多。

特点:

(1)对构成城市整体的艺术面貌作用不大;

(2)对改善城市小气候条件的作用也不显著;

(3)可做到均匀分布,接近居民。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树种规划

树种规划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关系到城市绿化成效的快慢、绿化质量的高低和绿化效应的发挥,决定绿化建设的成败。

树种规划的原则

1、要基本切合森林植被区自然规律,即本地区森林植物植被地理区所展示的自然规律;

针叶林——针叶、阔叶(落叶)混交林——阔叶(常绿、落叶)混交林——热带雨林

2、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

3、选择抗性强、观赏价值高的树种;

4、速生树种与慢长树种相结合。

树种规划的内容

1、确定树种规划的基本原则;

2、确定城市所处地植物地理位置:

包括植被气候区域与地带、地带性植被类型、建群种、地带性土壤与非地带性土壤类型;

3、确定相关技术经济指标:

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比例、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比例、乔木与

灌木比例、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比例、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比例

(并进行生态安全性分析)、速生与中生和慢生树种比例,确定绿

地植物名录(科、属、种及种以下单位)。

4、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的选定;

5、市花、市树的选择与建议。

树种规划的方法

1、调查研究:

(1)本市各类绿地中树种的种类、生长状况等;

(2)邻近的自然保护区植被调查及周边城市绿化树种

的相关调查。

2、理性分析、科学规划:

建章宫苑

该宫苑建于公元前2世纪,位于陕西西安城,它是“一池三山”园林形式的起源,这种形式为中国后世所效仿,并影响到日本。

一池三山是分别为:

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之岛。

兰亭园

绍兴王羲之的故居,“曲水流觞”公元353年夏历三月初三,最初供人文人墨客引酒的一种娱乐形式,非常曲折,后变为传统园林中的一种理水形式。

庐山草堂

空间格局与白居易心目中想要营造的符合“平远”的山水画特征的园林空间意象相吻合。

平静,悠远,中间没有遮掩物的水面不仅让整个园林显得空旷和平缓,形成向纵深延递过的空间层次,使观景之人能够“极目之旷望”而且还使得园中人的情怀也悠远起来。

拙政园

一、简介:

位于苏州古城东北,始建于明正德年间,系王献臣的私家宅院,占地约4.1公顷

二、组成:

全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中部系精华所在。

三、造园手法解析:

(中部)

1、对应线构图,主次分明

2、因地制宜,模拟自然:

水系开合有序;

景点雪香云蔚亭

3、空间序列组合变化丰富,完整连贯:

空间大小序列:

小,小,大,小,大,小,大,小

空间开合序列:

闭,半敞,敞,半敞,敞,闭,敞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