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形势与工业经济展望.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73432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形势与工业经济展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当前形势与工业经济展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当前形势与工业经济展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当前形势与工业经济展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当前形势与工业经济展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前形势与工业经济展望.docx

《当前形势与工业经济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形势与工业经济展望.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前形势与工业经济展望.docx

当前形势与工业经济展望

当前的形势和工业经济展望

当下的形势,我们用增长下行这样一个总体的判断。

我们要讨论的是,这种现象是一个短期的现象,还是一个中长期的趋势。

我们简单看一下今年以来工业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按照过去的经验,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一般高于GDP4个百分点,在工业经济核算当中,全部工业增长一般高于GDP2个百分点,那么今年这个情况发生了一

些变化,年初的时候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长预期是11%,那现在大家可以看到,尽管在9、10月份经济有稳中趋缓到缓中趋稳,

但总体来说离11%这样一个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另外一个情况,其实我们工业的增长跟工业用电量是直接相关的,那就是工业用了多少电它对应的工业总量基本上是一样的,实际上我们工业用电量今年的增长在3.5%左右,它对应的工业总量增加的幅度也可能在3%到

4%之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工业增加值的增幅也不会太高。

举一个例子,有一个省钢铁大概占了全国三分之一,它的整个工业用电量增长只有

1.5%,但它工业增加值增长13%,那你看到这

个数的时候你可能在怀疑,这个数字真实性怎么样。

而且今年实际上碰到一个特殊的情况,在工业资金核算当中我们都知道,是用今年的总产值乘上去年的工业增加值率来算今年的增加值,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工业企业的成本上升,价格下降,也就是增加值是下来的,今年的增加值比去年肯定是低了,所以实际上今年可能有一部分是核算的,但实际的情况要比真实的可能要低一些。

那么就问这样一个问题,我们4年前经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国家出了两个一揽子计划,一个一揽子投资计划,号称4万亿,实际上远远不止

4万亿;还有一个是一揽子的产业振兴规划,10大规划,至少有装备,有汽车,有船舶,10个规划里面装备工业有3个。

今年初我们按照原定的计划要对10大产业调整规划和一揽子计划进行评估,但这个评估还没有来得及做呢,经济形势发生了逆转,评估工作就有一定的难度了。

结果我们又

迎来了一轮经济的下行,那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出现经济下行。

们简单的看经济下行,最表象的原因第一就是需求不足,无论是外部需求还是内部需求,这个我们管不了。

我们讲三驾马车,出口这一驾马车我们管不了,因为跟国际经济形势直接相关。

第二就是在需求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供给相对过剩。

这个问题争论了20年了,中国也没有产能过剩。

因为什么呢,我所有产业的产品都卖出去了,哪有过剩。

但是从今年开始,情况比较特殊了,在相当一部分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

在过去的

4年当中,在这个一揽子的投资计划和执行计划过

程当中,我们很多领域的产能大幅增加,2008年的时候钢铁产能是6亿吨,产量4.7亿吨,今年大概产能9.5亿吨吧,产量6.8亿吨,这4年当中钢铁产能增加50%。

我们还有很多行业产能增长远远不止50%,所以现在的情况是需求有限,供给可以无限。

我们过去长期是

短缺经济,新增产能很困难,但今天新增产能可以很快。

我举一个例子,我们当时搞宝钢的时候,300万吨投资200亿,需聚全国人民之

力搞一个300万吨的钢厂,今天你要去河北看,很多村里面的农民都搞300万吨的,有的500万吨,一个村里面就可以干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投资能力的形成比较容易了,产能过剩是造成今年危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当然可能这是表象的原因,稍微往下看一点,我们可能看到当前的经济增长动力的变化,大家回忆一下,2000年的时候,

我们人均GDP800美元,GDP总量10万亿,我们开“十六大”的时候备受鼓舞,因为我们人均GDP到了

1000美元。

我们去年是多少呢,去年的GDP总量是

47万美元,人均GDP是5432美元,今年GDP突破

50万亿了。

增长动力为什么可能出现变化,我们假定10万亿是10个车箱,一个火车头带着10个车箱高速飞奔,今年按50万亿的话,就是50个车箱,你还要有同样的速度,就需要更强大的动力。

我们过去的10年,20年当中最大的一个动力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互动发展;第二大动力就是出口,你看前些年的出口增长速度每年都在30%多;第三大动力是制度红利,就是我们很多深化改革的措施。

我们站在今天这个始点上,我们的动力是什么,还是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还是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同步发展。

当然昨天我们的克强副总理也说了,改革是最大的发展红利。

需要制度的变量,但是制度的变量也不是一天二天能够变成发展的动力的,它需要过程。

我们也可以看到,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在发生变化,可以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来看。

从外部原因来看,金融危机的影响,欧债危机的影响,外部的经济环境不是很好。

我们以前老说中国没有经济学家,为什么呢,因为没看清楚中国会经历上一轮的经济周期。

现在看全世界的经济学家也不多,因为老说下一个季度就好了,半年之后就好了,但现在还看不到头。

那么在这样一个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政府通过杠杆,比如说通过基础货币的投放,通过财政赤字来扩张。

但是往往在不确定性的时候作为个人投资者他是理性的,他会压缩投资,政府在不确定性的时候拼命要扩张,但作为企业来讲碰到这种再杠杆与去杠杆这样一种博弈。

还有一个方面我们认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没有想象的那么快,也是

我们认为整体上经济不景气的部分原因,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在4年前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政府都把宝压在新兴产业上,像美国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宽带计划等等,所有的国家都把这些作为重点。

这样的重点作为财政支持的重点,4年过去了,我们再看看新能源汽车4年之后怎么样,跟

4年前比怎么样。

我们电池产业有了一定的进步,

整体上这个产业有很大的进展了;我们的新材料,我们的新医药,新一代新兴的技术你去看看,每一个行业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但由先导产业变成主导产业的没有一个。

所以要提示我们,党中央说了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但是新兴产业发展有它自身的特点,自身的内在规律,需要自身的,独特的生产要素的配合,并不是说一个号召下去这个产业就自然形成了。

从国内来看,我们认为也有很多因素,比如说我们的比较优势减弱,竞争优势没有同步形成,这两年我们的人均

GDP增长很快,我们的人均工资成本增加也很快。

去年年底我在北京买一双鞋,一开始没有注意,回到家一看是越南制造,我很奇怪在北京买

的是越南制造的鞋。

今年2月份我的小孩去美国买了两样东西,买完后我没问价格,首先看产地,产地也是越南。

后来我就做了网上的功

课,才发现美国的波司登集团今年年报的题目叫“由中国制造到越南制造”,中国很多服装、皮革的定单在往东南亚地区转移。

为什么呢,因为你成本高吗,世界市场并不因为你中国成本高,一定要把这个价格同步往上推。

我们现在讲两个翻番,翻番之后你可以想像,到2020年的时候,我们的人均GDP,如果不变价的话,应该超过1万美元,如果可变的话,可能超过1万5。

人均1万

5的时候,你的产业结构是什么样的,跟你人均

5000,人均1000的时候完全是不一样的。

作为翻番它首先是好事,但可能也是双刃剑,所以我们同时也提出来劳动工资的增长要跟劳动生产率相适应。

再举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国家大市场的战略性作用还没有得到

充分发挥,发挥国家大市场的战略性作用是我们一个基本的国策,基本的战略方针。

在世界上所有的大国当中,中国的外销是最高的,所

以我们要扩大内需。

怎么样扩大,这是一个问题了,比如说租房,比如说汽车,比如说教育,比如说医疗内需怎么扩大。

我再举一个例子,通用航空产业,这是一个大市场,在美国有17500个通用飞机的起降点,有22万架飞机,直接的产业是411亿美元,间接的150亿美元,提供了12.5万个就业岗位。

在美国本土,大家可以想象是一个很大的产业。

所以中国这两个季度以来非常热的一个行业就是通用航空产业,国家有关部门在做通用飞机的规划,也在批飞机销售公司的牌

照。

在通用航空市场里面有一些特殊的产业形态,比如说叫MBO,就是固定运营基地,它有提供油料、飞机的维修服务、飞行训练、飞行

游览、飞行租赁、飞行销售等多种服务,有飞行服务站,维修点,飞机培训。

我们现在要获得一个直升机的驾照,大概国内的培训费26万,新加坡培训大概50多万,特别是高端公务机的驾驶员,那是跟正规的飞行员同样的训练等级,是巨大的一个市场。

大家想这个市场能够马上变为实现吗,我们是960万平方公里,美国是

930万平方公里,它有这么大一个产业,中国也应该有同样的产业,或者有更大的产业才对。

大家都看见了它巨大的潜力,但是把潜力变成实现的优势,变成现实的产业它需要很多条件,比如说需要你空运管制的改革,需要你机场布局的顶层设计,需要整个空管市场的协调配合。

如果没有

这些条件这个产业有吗,所以我们很多潜在的市场要变成产业它还需

要很多制度层面,法律法规层面和政治层面推进才可能变成产业。

么现在经济的下行,是一个短期的现象还是中长期的趋势,我们这里

简单做一个分析。

大家都知道三驾马车,现在经过讨论大家也很清楚了,稳增长就是稳投资。

为什么呢?

出口你想稳住,也许能稳住,也

许稳不住;消费不是一天一两的事,不是说今天你们赶紧去消费吧,

大家都把钱拿出来去消费,消费者是用脚投票的。

稳增长就是稳投资,那投资是什么呢?

基础设施、房地产、制造业是投资的主体,技术占

整个投资20%,房地产是25%左右,制造业占

38%到40%。

这些投资如果不增长的话,比如说靠农业投资增长,全社会投资能增长多少,因

为农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非常低。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投资的增长都面临着瓶颈,以铁路为例,去年、前年基本上都1万亿,今年是6300

亿,发改委天天批项目,批到现在6300亿,明年宣布的是5800亿。

再如制造业,大家都在招商引资,都在发展新项目,但制造业的投资也面临着瓶颈。

最基本的一个瓶颈是什么?

我们CPI现在是2%,PPI工业出厂价格已经连续12月是负值,现在是负3.5。

就是今年预计的价格是这个,等你投产的时候这个价格已经降了很多了。

这时候投资,除非你看得准,在非常特定的细分市场,大面上来说是不行的。

再比如说地方投资平台,还有比较大的投资冲动,但他已经欠了一屁股债

了,他再去欠债这个空间变小了。

尽管我们的“十二五”计划,各地的“十二五”计划大部分增长速度都在两位数以上,但是实际可能会告别两位数的增长。

这是因为第一它体现了经济增长的一般的特征和规律,第二个是经济的总量增长会导致增长率下降,中国的潜在增长率也在下降。

这是我们对增长下降的一些初步的认为。

李克强副总理昨天讲的中速发展阶段,在世界范围内比实际上还

是高速。

在这样一个阶段里,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家都必须认识到的

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不确定性正在增加。

世界上很多大国崛起过程当

中都经历过高增长的阶段,但是这个高增长都不会是无限的,比如说

100年高增长,没有一个国家是这样的。

简单讨论一下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环境。

现在应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或者换过来说挑战和机遇也是并存的。

从国际上来看,我们认为现在进入到一个创新密集和经济转型的新时期。

在这个新的时期,科技和产业的制高点的争夺和竞争日益激烈,比如大家都要上太阳能,无论是多晶硅还是太阳能的生产线,包括电子生产线,生产线哪

来的,基本上都是进口的;比如现在发展新型显示,新型显示的装备那儿来的,都是进口的。

这些装备绝对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工业,这个装备不管是集成的,还是设计,还是组装的,反正装备是一个技术最集中的领域,这些产业的制高点的竞争对我们的发展,包括我们民族伟大的复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说大家都回家看电视机,电视机的主体是什么,现在60%到65%的成本是这一块显示屏,

还有两个集成电路,四块印刷电路板,后面还一个背板扣上了就是一个电视机。

你说这个制高点是什么,制高点不是做电视机的厂家,

不是我们的海尔、康佳、创维,屏幕占了

60%到65%,目前国内生产的屏幕占总的国内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