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金库问题的认识和案例分析.docx
《对小金库问题的认识和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小金库问题的认识和案例分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小金库问题的认识和案例分析
对“小金库”问题的认识和案例分析
一、全国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背景及意义
(一)背景:
1、“小金库”呈多发高发态势。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治理
“小金库”问题,多次明令禁止,要求坚决治理。
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的要求,积极采取措施治理“小金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近年来,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设立“小金库”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有的还相当严重。
据审计署披露,从1998年到上半年,共8年半,全国审计机关共查出“小金库”(含挤占挪用)金额1406亿元。
分不同的年度,1998年111亿元,1999年65亿元,2000年133亿元,83亿元,134亿元,244亿元,194亿元,312亿元,上半年130亿元。
财政部虽然没有对每年查处“小金库”数字进行统计,但在每年开展的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中,都要处理一批“小金库”问题,其中不乏大案要案。
所有这些数字与现象都表明,“小金库”在全国仍呈现出多发高发的态
势,人民群众对此反应强烈。
2、“小金库”的危害越来越严重。
“小金库”问题的长期存在、蔓延,且不断的向隐蔽化、模糊化、
复杂化方向发展,其危害也在不断加大。
一是“小金库”的存在诱发了腐败,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度。
“小金库”的存在,已成为铺张浪费、奢靡享受、违法乱纪的重要资金来源,诱发和滋生了一系列的腐败现象,严重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妨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因此,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危害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
二是“小金库”的存在扰乱了经济秩序,削弱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小金库”的存在,致使大量本应在规定会计账簿核算的资金游离于单位账外,不仅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此外,一些单位利用资产出租、处置收入设立“小金库”导致了国有资产收益甚至是国有资产的流失。
因
此,小金库”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了政府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削弱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也影响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是“小金库”的存在破坏了社会和谐,影响了收入分诶的公正性。
一些单位和部门用“小金库”资金违规发放津贴补贴、奖金、福利,导致了一些部门“补贴比工资制高”、“灰色收入甚至黑色收入比正常收入高”的不合理现象。
长此以往,将是目前本已十分严重的贫富分化问题更加恶化,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此外,,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剧,我国的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企业效益下滑,就业压力加大。
在这样打的背景下,为确保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因此,针对“小金库”这颗妨碍经济健康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危害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毒瘤,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
可以说,这次“小金库”治理工作意义重大,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一再强调。
1、“小金库”治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这次“小金库”治理工作,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必须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度出发,从全面学习实践科学发
展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大局出发,进一步提高对“小金库”治理工作的认识。
2、“小金库”治理工作是实现从源头上争执和预防腐败,加强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
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坚决查处和纠正各种形式的“小金库;是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要求,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重大举措。
面对当前国内经济发展困难增多、企业效益下降、就业压力加大的形势,要把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与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更好地结合起来,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把有限的资金与资源用在应对危机最关键的地方,用在保障
和改善民生上。
3、“小金库”治理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财税体制等改革的必然要求。
“小金库”问题的存在与蔓延,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与现行收入分配制度、财税体制等改革正在推进,管理不到位有关系。
要通过专项治理,全面研究分析现行制度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健全和完善,进一步深化财政、金融、国有资本运营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财政、财务、会计和资金管理,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逐步建立健全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二、对“小金库”相关问题的基本认识
(一)什么是“小金库”?
如何认定“小金库”
“小金库”并非法律用语,而是民间属于俗语。
反映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一种现象,始于上世纪七十年末财政部组织清理的“小钱柜”,而1986年开展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时开始俗称“小金库”。
“小金库”一词在过去的文件和专项工作中都曾多次采用,可以说约定俗成,各方面都比较容易理解,所以此次治理工作仍然沿用了“小金库”的提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了两次全国范围的大规模专项治理“小金库”行动,一次是1989年,第二次是1995年。
如何认定“小金库”呢?
1995年,在国务院办公厅批转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意见的通知》中,将“小金库”定义为:
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挪用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
金均属“小金库。
这次在借鉴以往“小金库”定义的基础上,充分吸取现行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内容,并广泛征求部门与地方意见,经反复研究与讨论,将“小金库”定义为:
“小金库”是指:
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
对比这两个定义,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其中的差别。
主要在三个方面:
一是不突出设立“小金库”的手段和方法;
二是不区分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帐内或预算管理,强调的事是否符
合规定的单位账簿;
三是小金库不仅仅局限在资金,还包括有价证券、资产。
认定是否属于“小金库”关键看资金或资产是否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
从现实情况看,许多财政违法行为,其性质等同于“小金库”。
如在往来科目中列收列支;超范围、超标准发放奖金、津贴;公款旅游;请客、送礼等,但只要是在国家规定的账簿内登记、核算,就只能作为违反财政、财务、会计制度处理、处罚。
(二)“小金库”的资金来源
“小金库”资金(资产)来源众多。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小金库”资金来源主要包括:
一是财政拨款;
二是政府性基金收入;
三是专项收入;
四是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五是罚没收入;
六是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七是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八是资产处置收入;
九是资产出租收入;
十是经营收入;
十一是利息收入;
十二是捐赠收入;
十三是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十四是商业行为的各种回扣等。
(三)“小金库”资金的使用方向
“小金库”资金的使用五花八门,违法性质的恶劣程度以及违法情
节严重程度也不尽相同。
但概括起来说,“小金库”的使用方向主要有:
一是弥补经费,其中有的是弥补正常经费的不足,但大部分是提高标准、扩大范围导致的经费不足;
二是购建资产;
三是发放奖金、津补贴、福利等;
四是接待宴请、公款旅游;
五是礼品礼金支出;
六是私分。
三、“小金库”的主要表形式和案例分析
(一)“小金库”的主要表形式
《实施办法》对“小金库”表现形式进行了高度概括,主要包括:
一是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小金库”;
二是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
三是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和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
四是经营收入未纳入规定账户核算设立“小金库”;
五是虚列支出转出资金设立“小金库”;
六是以假发票等非法票据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
七是上下级单位之间相互转移资金设立“小金库”。
从实际情况来看,“小金库”以多种形态存在,具体包括:
现金形态,银行存款形态,有价证券形态,固定资产形态,股权和债权形态。
1、现金形态。
现金形态的“小金库”在现实生活中非常普遍。
基本特点是:
金额相对于银行存款较小,支配权一般掌握在单位的个别部门或小部分利益团体手里,主要用于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取额外的福
利。
使用时现金来、现金去,最为方便、快捷。
如:
一是收入不入账,保险柜直接存放现金。
通常是利用非正规票据或自制票据,将收取的房租、管理费、废品变卖收入等不入账,或利用一些个人交款后索取发票的意识不强,收款单位以各种借口不开发票,将其收入隐藏形成
“小金库”资金。
二是采用虚列支出的方法,套取现金。
如:
以劳务费、办公费、工程费、假发票等方式套取现金。
三是虚报人数、工资额,将差额部分单独存放,形成小金库。
四是商业行为的各种回扣,等。
2、银行存款形态。
银行存款形态的“小金库”是当前小金库的主要形态,金额往往较大,支配权层级相对现金形式来说一般要高些,主要由单位或部门支配,一般挂靠于二级单位或关联单位,部分甚至以个人存款形式存在。
如:
将收入存放在下属单位、学会、协会、工会等账户,将其成为私设“小金库”的“避风港;通过下属单位走账,将收入存放在帐外单独设立的账户;通过收入转移、将资金直接存入个人账户,躲避日常监管等等。
3、有价证券形态。
有价证券多为单位账外购买的国库券、债券、股票和购物卡等。
这类形式的“小金库”可以说是在当前金融证券市场异常活跃的情况产生的一种新形式的“小金库”。
一般来源于公用闲置资金或其它“小金库”资金在违法理财过程中形成的产物,而购物卡还可能是下属单位或关联单位运用“小金库”资金购买赠送的。
4、固定资产形态。
固定资产形态的“小金库”多表现为设备、汽车、房屋等不在账面反映,为“小金库”的进一步繁衍生息提供了基础,多与资产出租、处置收入不入账等相关。
一部分是历史上形成的账外
资产清理不彻底遗留下来的,也有利用特殊资源与其他单位合作获取的,还有一部分用资金购买形成。
固定资产来源途径大致有两类:
一是来源于行政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形成的账外资产;二是利用职权以
应收不收或放松管制为交易手段,让相关单位购买车辆、楼房等大宗物品等,挂靠在外单位,在本单位不但不入账,就连账外账也没有,表面上可能表现为某种借用关系。
例如,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将门面房、房屋、设备等出租,收取租金收入。
有的单位仅将部分收入纳入账内,搞“阴阳合同,”有的单位则直接在承租方消费,以支抵收,收支均不入账。
5、股权和债权形态。
这里的股权与债权主要是指单位或部门与
关联单位之间股权、债权关系,不包括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
这种股权、债权往往是以一种契约或协议的形式出现,甚至是一种口头上的承诺。
其来源,可能是单位改制变迁过程中形成的股权、债权关系,
没有在账上反映,形成账外“小金库”也可能是以权利作为交换而形成的所谓“干股,”成为“小金库。
这种形式的“小金库”隐蔽性较强,只有经办人和单位(部门)领导等少数几个人知道。
(二)案例分析
下面就结合具体案例,深入地了解设立“小金库”的手段、表现形
式及资金的使用方向。
1、资产处置收入形成“小金库”。
案例一:
某部门出售房屋使用权收入2000万元未纳入本单位账内核算,而是将此款转到所属机关服务中心投资的企业,抵顶了所属机关服务中心的投资欠款的问题。
案例二:
6月12日,某二级行政单将其原值24.5万元的原办公房屋交由其机关服务中心处置,该机关服务中心与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签订了房屋处置协议,议定此房屋整体移交给省疾控中心所属医院,省疾控中心支付给该机关服务中心房产补偿费205万元。
6月
25日、6月26日该机关服务中心将收到的房产补偿费2,050,000元
计入该中心“其他收入”核算,未纳入其二级行政单位账簿核算,构成
“小金库”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其“小金库”的来源是资产处置收入,小金库的表现形式一是股权,而是银行存款,无论是什么形式,其后果是造成了国家财政收入的流失。
按